顾廷烨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忽怅然道:“我若是也那时遇到你,就好了。”
明兰听了,大眼眨了两眨,面上忽现十分古怪的神情,盯着男人,脸也渐渐红了。顾廷烨初时不明,片刻便想到了,明兰幼年刚能跑时,自己已能打马游街,胡作非为了。
夫妻俩面面相觑了半晌,不知互相在想什么,却同时笑了出来,明兰一扫之前的愁云,笑得唇瓣微颤,歪头回忆幼年情形:“小时候,有一回我跟着爹爹祖母也上街看花灯,有几个锦衣华服的少年骑快马从街上飞驶而过,房妈妈就紧紧搂着我,小声与我说‘喏,喏,姑娘看看哦,这是坏人呢’!”
这个场景太写实了,顾廷烨抽了抽嘴角,把正要往自己头顶上爬的团哥儿抓下来,面孔有些发黑。
明兰见他面色不善,连忙补救,岔开话题道:“今儿齐国公府来送了份帖子,说不日老公爷就要办寿宴。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公爷这般高寿也是难得。今年办了这六十九的寿宴,以后再不办的。是以,定叫咱们去呢。”
话说,王氏认识平宁郡主这么久,明兰倒还一次都没去过齐国公府呢。
“原来是河东府!”顾廷烨听了这话,一挑眉角,黝黑的眸子露出几分玩笑来。
明兰愣了一愣:“什么河东府?”
“夫人博闻广记,岂不闻河东狮吼?”
第184回 非你无情,是我多意
同为开国功臣授爵,齐国公府与宁远侯府素有交情,然齐家比顾家早开窍,许久之前就发现与其让子弟继续刀口舔血,还不如舞文弄墨、加官晋爵来得容易。是以开国甫一甲子,齐家便出了一位同进士,两位举人,三个秀才,虽质量有待进步,但精神可嘉。
齐家向文之心日月可鉴,可媳妇却多娶自军伍世族,遂导致齐家男儿一代比一代文弱,媳妇倒一个比一个彪悍,如此,惧内便不可避免。
不过真正传出“河东狮吼”之名,却是因如今齐府这位老公爷。
具体为何惧内,年代太久远已不可考,只知当年武皇帝的妃嫔们恃宠生娇,静安皇后紧闭宫门隐居之时,这位齐老夫人不但将丈夫看得如同蹲班房一般,还常替静安皇后愤愤不平,勒令丈夫不许与那些“狐狸精”的家族往来结交,齐老公爷惧妻如虎,竟然照办。
时人戏称“忽闻河东一声吼,门前行人抖三抖”。
为此,齐家当时没少受刁难冷落,不过待静安皇后薨逝之时,连顾廷烨祖父这般老实厚道之人也险些失爵,齐府却安然无恙。
未几,先帝仁宗继位,赞誉齐家门风敦厚,借着这股势道,齐家二老为两个儿子挑选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名门贵女为妻——至此,三只母老虎齐聚河东府。
婆婆已然叫人十分吃不消,没想两个儿媳更加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是将门虎女,据说双手能开两百石的强弓,一个是权爵独女,于宫闱之中圣眷颇厚。老夫妇俩哪个也惹不起,只能闷声发大财。不过总的来说,平宁郡主的名声比齐大夫人好些。
这日顾廷烨下了朝后,便来带明兰一道前去。下了车轿,顾廷烨将缰绳一扔,直往前院去了,另有婆子引软滑子来抬明兰往里院走去。
迎客厅里女客尚不多,平宁郡主一见明兰进来,便离开先前攀谈的几位妇人,笑着走来道:“哟哟,我道是哪位,才几天未见,气色愈发好了,我都不敢认了!”
其实之前她每次见明兰都很尴尬,毕竟叫了她好几年的“伯母”,眨眼间世侄女成了同族弟妹,以后该如何称呼,着实叫她烦恼了好久。
“郡主,您快别笑话我了……您再这般打趣,我……我以后不来了。”明兰红着脸福了福身,心中无数次感激先帝爷给平宁郡主这个封号。
见明兰依旧老实腼腆,平宁郡主愈发说笑自在,又领着明兰往里屋走去,只见屋内正中罗汉床上,坐着个鬓发皆银的老妇,几个或老或少的妇人围着她说笑,申氏也在其中。
“老祖宗,快来瞧瞧,这就是我常提起的宁远侯府的弟妹。”平宁郡主高声道。
那老妇人道:“快过来让我瞧瞧。”
明兰心知这便是齐老夫人,赶紧过去行礼,又道:“给老祖宗请安了。”
齐老夫人眼神明亮,显然还硬朗,偏说话又不大清楚,好似老年人易乏的样子。她上下打量明兰一番,连连点头:“嗯嗯,是个整齐的好孩子。”
平宁郡主又指着老夫人身旁的一个中年妇人道:“这是我大嫂子,你随着我叫便是。”
那妇人约莫跨四奔五的年纪,身形高大,面如满月,双目有如金刃锋光,明兰赶紧福了福身,恭敬道:“给大嫂子问好。”
齐大夫人淡淡一笑,神色也算和蔼:“都出了五服了,怎么称呼都好。远近亲疏,又不是光看叫什么的。”
平宁郡主神色一僵,知她是在暗讽自己攀附权贵。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先帝过世后,自己的父亲和丈夫是大不如以前了。而两宫太后,她原先和圣德太后倒有些情分,于皇帝亲母圣安太后却是平平,现下还不知如何是好呢。
这时齐老夫人忽对着身边的申氏和另一个年轻媳妇道:“这是老二家族兄弟的新媳妇,论辈分,该你们妯娌俩去见礼。”
申氏上前一步,温婉道:“给舅母请安了。”
齐大奶奶似有些踌躇,慢了一拍,才道:“见过顾侯夫人了。”
还不等明兰开口,平宁郡主又咯咯笑道:“哟,老祖宗呀,我那族兄弟的儿子都快周岁了,您还叫她新媳妇呀?”
齐大夫人面色冰冷,不悦地瞪了眼儿媳妇。齐大奶奶畏缩地退后几步,明兰偷眼看了下她的身形举止,不似生育过,难道齐大公子的身子,真这般孱弱?
平宁郡主犹自不肯罢休,对着明兰笑道:“说起来,我那玉丫头和翰哥儿,跟你儿子只差几个月,以后倒可一块玩了。”
几月前,申氏产下一对龙凤胎,齐家两房,一房生不出,一房却一气生俩,简直冰火两重天,怪道这般刀光剑影。
这时齐老夫人打了个哈欠,困倦地挥挥手:“人老了,不中用了。你们别都团在这儿,别怠慢了外头的客人,除了我那几个老姐妹,旁人你们招呼吧。”
齐家两对妯娌忙道不是,又说了好些恭敬话,众女眷这才退出来,到了外头厅堂,只见已来了不少女客,齐大夫人冷冷看了平宁郡主一眼,领了自己的儿媳去招呼客人了。
平宁郡主目送齐大夫人婆媳走开,才转过头来,对明兰赧色道:“你且坐坐,我去去就来。”明兰微笑道:“我们是亲戚,郡主不必客气,别怠慢了旁的客才是真的。”
这种场合,来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权贵阁员的女眷,合该是好好结交笼络的时候。见明兰这般理解,平宁郡主很是高兴,赶紧也领着儿媳申氏走开了。
明兰也不拘束,自找了个通风暖和的窗边坐下,随即便有两个小丫鬟来奉茶果。她一边吃着茶,一边四下打量厅中布置,却见厅堂敞亮,布置文雅秀气,干干净净的只以深色木榫搭起窗棂隔架,墙壁粉白,疏落地挂着几幅字画,四角是以青瓷大盆养着的翠绿君子兰,不闻芬芳,反叫人觉得雅致脱俗,人群中穿梭的丫鬟仆妇,井然有序。
到底是大户人家,明兰暗暗点头。
“顾侯夫人。”
平淡安静的一声称呼,让明兰赶紧回过神来,却见永昌侯梁夫人站在她面前。明兰连忙起身行礼:“许久不见伯母了,这一向可好?”
梁夫人还是老样子,清清冷冷的神情,只是眉间略带疲惫,两人也没什么话说。
“你家哥儿,如今可会走了?”
过了良久,梁夫人才问了一句,明兰赶紧道:“只能挪几步,不过爬得倒十分利索,哪怕放他在地上,也能顺着侯爷的腿爬上炕,小猴儿似的。”
明兰没有卖弄的意思,只是日常所见,顺嘴就出来了。梁夫人莞尔,柔声道:“你是个有福气的。”随即又轻叹道,“是我家没福气。”
梁夫人如今很不好过,永昌侯府终于渐渐摆脱之前的阴霾,皇帝也召见了两回,可惜,在其中出了大力的却是梁家的庶长子。如今外头皆夸永昌侯长子得力,却没几个人提起梁府嫡长子,梁夫人心情可想而知——长子有劲敌,次子读书还未得功名,幺子的房中依旧争奇斗艳,妻妾们闹得欢腾,却至今无有子嗣。
而梁夫人幺子的妻,正是明兰的姐姐墨兰。
“若是有空,常去你姐姐处坐坐,与她说说话。”梁夫人斟酌着字眼。
明兰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我的话,四姐姐是不会听的。”
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面上忧色更浓。明兰耷拉着脑袋,死活不说话。这时有人走过来,笑道:“说什么呢?人家大好的日子,你们两个愁眉苦脸的,当心主家拿扫把撵你们!”
明兰抬头一看,英国公张夫人笑吟吟地走来,她惊喜道:“伯母来了,我还正想您什么时候来呢,快请坐请坐。”救星来了!
张夫人挨着明兰的位置坐下,笑道:“你来得倒早。”明兰谦逊道:“今儿是老公爷寿辰,我们做晚辈的,本该早些来的。”张夫人又对梁夫人道:“妹妹也坐,咱们好久不曾说话了。”谁知梁夫人摇摇头,黯然道:“你们自说话吧,我去给老夫人请个安。”然后缓缓走开去。
明兰见情形有异,便试探地问道:“伯母与梁夫人是旧识?”
张夫人怔怔地看着梁夫人的背影:“我们二人的娘家是世交,住得又近,我们俩便如亲姐妹一般大的。后来,她……算了,陈谷子烂芝麻的。”又转头笑道,“我还没谢你呢,你到底与邹姨娘说了什么,自你走后,她闷闷不乐好几日呢?我那没出息的傻丫头,胃口也开了,笑脸也有了,唉……”说着连连苦笑。
明兰微微一愣,颇觉始料未及:“也没什么,不过与她说了个故事。”然后便把那驸马与妾室的故事又简单说了一遍,略去最后几句不提。
张夫人沉默了许久,叹道:“你一片良苦用心,若是邹姨娘能体察你的好意,与我女儿和睦相处,倒也不妨为一桩好事。”
明兰点点头,恐怕事情没这么容易。
这时厅堂上一阵欢笑,两个婆子分别抱了个襁褓来,只听平宁郡主座旁的一位贵妇笑道:“我的天老爷,跟你姐妹这些年,想见见你孙子孙女也不可得,如今终于肯抱出来了?”
平宁郡主连连赔罪道:“好姐姐,是我的不是。还没长开的娃娃,也没什么好看的。”
另一贵妇则道:“难得一对金贵的龙凤胎,不拿出来显摆显摆,怎么连满月酒就没请我们吃!好你个抠门的!”
平宁郡主道:“是我家老爷子,说小孩儿别太招摇,自己家中吃顿酒便罢了。”
那妇人又道:“什么薄酒?宫里赐下两副金锁片哪,这般恩典,你也好意思关门独个乐?”
平宁郡主交游广阔,这些交好的女眷,虽未必能雪中送炭,却不吝于锦上添花,这便竞相夸起来,直把两个孩儿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平宁郡主连连谦辞,半句托大自满都不曾有。可即便如此,一旁的齐大夫人也已是脸色铁青,侍立在她身旁的齐大奶奶手足无措,泫然欲泣,明兰心中暗悯。
张夫人纹丝未动,笑得颇有深意:“当初,本以为齐家要摆满月酒的,我连礼都备好了,谁知只在襄阳侯府吃了顿酒,也没请外头人。还当就这么无声无息过去了,呵呵……还是申家有面子。”颁赏赐之时,口谕中特意提了申老狐狸过去所做的“卓越贡献”。
明兰也知这事,只笑了笑,并未接话。
细想来,平宁郡主实可算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她虽生来尊荣,却从未被眼前富贵迷住心窍而狂妄自大,她清醒地意识到将来的危机——皇帝老了,生父老了,自己没有亲兄弟,老公只是次子,还有强势的大嫂,不论是齐国公府还是襄阳侯府,都很难依靠一辈子。
于是,她早早开始打算,无论是当初的嘉成县主,还是如今的申氏,其实她都没选错。
她若是个男子,想来也是个了得人物。
“最近京中好事频频,算算张姐姐也快生了吧。”明兰随口拉着家常。
张夫人眉头蹙着一抹忧色:“是快了,就不知是男是女。”明兰张口就道:“定是位哥儿!”张夫人诧异:“你怎么知道?你会看不成?”
明兰抿嘴而笑:“先讨个口彩再说!叫伯母高兴高兴,而且……”她故意拉长调子,“便是个闺女,难道谁还会不喜欢吗?”
张夫人顿时失笑,忍不住拧了拧明兰的脸蛋:“你个促狭鬼!倒会讨巧!”
想到只要女儿好好的,其实男女都在其次,但凡女子,做了母亲的,大约以后也能想开些吧,不至于会如眼下这般拧巴倔强。
待客来得差不多了,齐大夫人便邀众人入席。众女眷推杯换盏,纷纷劝酒,饶是有张夫人劝解,明兰依旧推脱不过,硬着头皮吃了好几杯酒,一张俏脸蛋染得红晕晕的。
这顿酒直吃到未时三刻,明兰瞧着差不多了,喝过茶后,翠袖附到她耳边说顾廷烨已起身了,明兰便也要告辞。谁知那申氏非要送她出门,明兰只好忍着眩晕,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她扯着,只盼快些到二门口。
“有了这双孩儿,我才知道什么是过日子。只消他们好好的,旁的什么我也不在乎了。”申氏不缓不急地慢慢说着,明兰也只好迷迷糊糊地应和着。
“舅母可知,我那一双孩儿,起了个什么名字?”申氏忽停住脚步。
明兰扶着额头,努力回忆:“仿佛是叫……玉姐儿,翰哥儿。”
“那是小名。”申氏微带惆怅,“还有大名,是相公起的。一个叫玉明,一个叫翰明……是明白的明。”然后一双眼睛慢慢盯住明兰。
明兰愣了半刻,才明白申氏在说什么,顿时酒醒了一半,幸亏她反应快,当下镇静道:“果然好名字。明智通达,宁静致远。愿这两个孩儿,能一生顺遂。”
申氏看看她,明兰凶悍地瞪回去——简直莫名其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