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王晓峰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作者:王晓峰

时间:2021-01-07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李庄子矿人物传

作者:王晓峰

时间:2021-02-13

“高书记”姓郑,名叫郑诚德,他是从矿务局党委办公室“空降”到李庄子矿担任党委书记的。郑诚德是个老政工,从参加工作就在矿上和矿务局党群部门转悠,一直没挪过窝。干了一辈子政工,郑诚德笔头子上的功夫自然是没说的,不论是写总结写经验材料写调查报告还是写新闻搞宣传,都是数一数二的好手。说郑诚德高,主要理由有三。其一是说他理论水平高口才好。在矿上,除了每年的职代会、“七一”表彰会等正规会议外,其他会议他一概不用党办秘书写的稿子,每次开会前都是自己在笔记本上简单列个提纲,一二三四,干脆利落,条理清楚,从不拖泥带水,就是讲三五个小时都不会跑题。

矿区五题

作者:王晓峰

时间:2021-02-13

林梦兆和我父亲是一起来矿的,林梦兆是河南临颍人,来矿前在家上过完小学。那时候,煤矿的文化人少,念完小学的基本上就属于凤毛麟角。因为能念得下来报纸上的文章,又会写大字报,林梦兆深得当时矿党总支书记张广厚的器重。听我父亲说,林梦兆不仅会念报纸、会写大字报,还会编快板书、写诗,而且还会写顺口溜。特别是林梦兆写的那首“忆苦思甜过大年,新旧社会两重天。以前朱门酒肉臭,贫苦人家苦难言。来了救星毛主席,煤矿工人见青天。生活水平步步高,欢天喜地过大年”的顺口溜至今仍令父亲记忆犹新。

矿区笔记

作者:王晓峰

时间:2021-02-14

钟三理发是看人下菜碟,如果是矿上区队的职工来理发,钟三一般都给他们理平头,年纪大些的理光头,遇到机关科室的科长或者有一定地位的工作人员来理发,钟三会给他们理三七开的偏分。只有遇到矿上的领导来理发,钟三才会下功夫拿出浑身手段来伺候。过去,剃头师傅讲究必备八般技艺,即梳(发)、剃(头)、刮(脸)、掏(耳)、清(目)、剪(鼻毛)、染(发)、舒(筋),现在懂的人也不多了,也就没那么讲究了。但钟三理发却比之更甚。遇到有矿上的领导来理发,钟三先给领导换上一个干净的毛巾围在领导颈部,然后把领导带到洗头的水龙头前坐下。

矿区人物志

作者:王晓峰

时间:2021-02-13

余矿长叫余趁义。余趁义不是矿长,他只是李庄子矿安检科的一个普通安检员。余趁义近一米八的个子,白净脸,微胖,给人一种很气派的印象。那一年,新来的副矿长老牛初次下井,科长安排余趁义陪同。牛矿长长得又小又瘦,一些新工人就把又高又大的余趁义当成了矿长。于是,余趁义便有了“余矿长”的绰号。余趁义虽然没当过矿长,但因有一副好皮相,却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凡。余趁义的工作衣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矿帽、腰带、矿灯也都是一丝不苟,再加上安检员身上背的一个瓦斯测定仪,整个就是一个矿长下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