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蒋峰

淡蓝时光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2-13

五十二个恋爱小片段,或者温馨,或者深情,或者有趣,组合在一起就是李小天和笑笑的相爱故事。画家李小天在火车上对记者笑笑一见钟情,之后对她展开了热情的追求。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很奇怪,没有海誓山盟、刻骨铭心般的经历,也没有爱情里难免的痛楚,好像就是很自然地住在了一起。他们一起面对生活里的油盐酱醋,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生活中的各种小趣味,让彼此都觉得每天过得很快乐。

白色流淌一片

作者:蒋峰

时间:2020-12-16

在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人物跨越了漫长的30年。以主人公许佳明为视角,从希望、告别、成长、信仰、占有欲与梦想六个主题延生出六个人生阶段的故事,既相互牵连,又独立成篇,从一个个侧面展现了从八十年代至今的时代镜像。许佳明的一生不仅是一代人心灵图景的变迁史,更是让你读懂近30年来中国的入口。

一二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2-13

作者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雷力母亲的一生。这个女人怨恨自己的丈夫却依然选择撑起整个家;与儿女关系恶劣却依然不顾一切地为女儿讨回公道;厌恶妹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侄女,却依然收留并照顾她。这样一个在雷力眼中的“女魔头”,骨子里却有着不为外人道的坚强。而与母亲关系僵持、已有十年不来往的雷力,在为母亲奔丧期间,也慢慢地了解了母亲的一生,释然了很多道理。

六十号信箱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1-21

许佳明慢慢走过去,整条大街都是苍凉与哭泣。作为其中一个入口,六十五栋摆满了花圈。下面的人们都像他疯妈妈一样,一边往外排水,一边对刚刚死去的亲人念念有词。许佳明抓着雷奇的信,越是走近越是屏住呼吸,他怕打扰死去的魂灵。走到邮箱前他一时没看着六十号信箱,主要是那把锁不在了。有人已经把锁撬开,带走了寄给天堂的信。天堂保管员伸手摸摸,过去了二十天,里面已经被掏空了,他所有的秘密,关于成长的秘密,随着这场暴雨一并消散。有一阵儿他出现幻觉,看见房芳身着白裙,插着翅膀,从云彩上飞下来,在深夜里打开邮箱,把这一切收走。她告诉许佳明,只要还能不时地被高尚与龌龊、圣洁与欲望所折磨,坚持不作恶,你就会长成一个高尚正直坦荡荡的男人,拥有圣洁的爱。

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作者:蒋峰

时间:2020-12-05

这是一部关于大学校园里的轻推理小说。有人进了女生的宿舍,并试图非礼睡梦中的石云婕,被发现以后迅速逃走。宿舍女生开始展开调查,目标锁定了几个可疑男生,并围绕着他们的背景、生活和嗜好做案件分析。随着调查的深入,女生们对这几个男孩也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熟悉,她们似乎忘记了她们最初的目的,四男三女反倒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个团结的小团体。第二年大学毕业曲终人散,一次偶然的机会,最老实的那个男生做了忏悔,承认一年前的猥琐恶行,是他鬼迷心窍干出来的。而此时大家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责备,反而忽然感伤地怀念起来.是啊,去年冬天我们都在干什么。

恋爱宝典

作者:蒋峰

时间:2020-12-05

(上) 这是一个作家与出版人相互角力的故事。小说中的作家“我”发现周围的朋友没人再看书,自己也已经很多年写不出一部完整的作品,而出版人又因为商业利益不断地催促“我”写书。当“我”难得有灵感,决定认真写一本书之后,出版人又拿到“我”正在写的文本,大刀阔斧地改成了具有商业性质的流行小说。“我”不断地写,出版人又不断地改。在这里“我”代表了“美”,而出版人代表了“好看”。与其说是“我”与出版人在角力,更确切地说是“美”与“好看”之间的对抗。

我私人的林宝儿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1-04

醒来的时候她想,也许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正午的海风把窗帘吹得鼓起来,下面的流苏吊坠一次次划在她的背上。她翻过身迎过去,仿佛刚认识这个世界一般睁开眼睛,看不见,但可以听到阳台外的夏日海滩。她听见拍打岸边的浪花,听见沙滩足球的叫好,还有救生员扬声器的喊话,也许还有恋人絮语,她听不到,但一定有,那些甜得发腻的山盟海誓。

手语者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1-10

我二十二岁那年过得并不好,我可能一生过得都不好。这一年我快要挺不下去了,十二月底我给我继父于勒写信解释——前段时间没回信因为我在忙,你用不着内疚,更用不着一封封地写信给我,我已经原谅你了。五月份和你分开,回到清华我就开始挂科。我沮丧很长时间,我还不知道今后做什么,有人十五岁就清楚人生理想,有人如我如你,浑噩至死都不去想想到这世界是干吗来的。你知道我后来怎么释然的吗?我这样跟你说,我对上什么大学无所谓,可你不是,你把你继子上清华当作是你这一辈子的高光时刻。如果我被清华劝退,最受伤的是你,不是我。我好多了,很高兴我原谅你了,我依然恨你,我原谅不了你。

海面那儿有个小黑点儿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2-13

大陆和岛屿,南半球与北半球,高级酒店和大排档,处女和少妇,这些看起来对比悬殊的概念似乎都有一个分界点,我们习惯于它的存在,并以此划分世界,设定自己的欲求。少女甄安玲正陷入人生的分界点上:是一生在田园一角隐遁,后知后觉地活着,还是去外面的世界奋斗一回?她来早了,黄总正在吃饭,扒拉两口说下午还有个会,让她这里等一下。他看看大厅,也不知道怎么招待客人,就说,你坐,屋里的东西随便用,会议室就在隔壁,一会儿就完事。他走到磨砂门前,横向拉开门,夹趾拖鞋留外面,光脚踩上去,转身脸露外面问她,咖啡机会用吧?冰箱里有牛奶。她摇摇头,说,没关系,您去忙吧。

翻案

作者:蒋峰

时间:2021-02-18

主编说,要珍惜,詹周氏快90岁了,我可能会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媒体人。这算激励还是抚慰?没任何意义。我估计连主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采访她,无非是在哪里翻档案,看到了民国三大奇案,发现这三个案子,百十来号人,好像就詹周氏还活着。盯着民国时期的影印照她突发奇想,如果这周末把我派过去,拍一张她90岁的样子,彩色数码的,贴在她30岁的黑白照片旁边,一定很有趣。可是这对我很无趣,上海到大丰农场来回600公里,主编只批我500块经费,况且两地不通火车,早上一班从人民广场出发的大巴,晃悠到下午才到,晚上就要从那边再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