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赵德发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0-12-30

(二) 1971年清明节过后,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走进了尚在村内的宋家沟小学。穿一身黄军装,身后背着方方正正的铺盖卷儿,因为没有帽徽和领章,一看就是退伍军人。向我们说,叫赵玉恒,公社教育组派到这里任教,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介绍信。我们看看,上面盖着公社教育组的大红章子。经过交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位赵老师26岁,是本公社后刘王庄人,1964年考入临沂师范,1968年参军,在部队干到副排长,因为当工程兵落下胃病,不得不转业,回本县加入了教师队伍。来宋家沟之前,刚刚结婚。因为在临沂师范上过学,并且当过解放军,我对很崇拜。

头顶大事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2-13

甄红背着一个大包走进“尔首乌”的时候,心骤然一冷。店里没有一个顾客。三把人造革椅子全都闲着,竖在墙边的大镜子不知趣地又反射过来三把,让甄红满眼乌黑。沙发上倒有两个粉红影子,甄红转眼看看,原来是小艾、小石两个姑娘靠在一起看手机短信,边看边笑不理来人。甄红气哼哼地把包放下,猛地坐到靠近门口的那把按摩椅上,一边擦汗一边假咳了一声:嗯哼!两个小姑娘这才看见了她们的老板,急忙起身羞笑道:经理来啦?甄红用脚猛蹬一下地面,让按摩椅突然转向九十度,冲着她们冷冷地说:手机上有什么?让我看看。小艾将拿手机的那只手往屁股后面藏去,嘴里说:没什么,没什么。

抢人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2-18

下午五点之前,王关吉就驱车一百公里赶到了平湖县城。他在城里转了几圈,找到一家很上档次的酒店,定了个单间。看看表已经五点多了,就掏出手机给沈燕子打电话。然而,电话没有人接。王关吉想是不是自己拨错了号码,摁一下重现键看看,并没有错。他想,不会错的,因为自己已经对这号码烂熟于心。没有人接,大概是沈燕子还没下班。于是就等。服务员小姐给他和司机沏上茶,自作主张地打开VCD,想让她的客人欣赏一会儿音乐,却被王关吉喝令关上了。他想,这小姐真是不识相,她不知道我正考虑事儿呢。这事儿那么重要,不好好考虑考虑怎么行呢。

缱绻与决绝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1-07

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本部小说正是以土地的变迁为背景,展现了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小说从1972年沂蒙山区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乡乡正欲出嫁写起。

乾道坤道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2-14

中国内地第一部反映当代道教文化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他从“基因研究”和“性命双修”两方面来研究自己“活不过五十”的家族命运,最终凭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门理念战胜自我,重振琼顶山道业。作者将人的遗传密码与道家的治身治病,放在一个人物的身上,发生在一个故事里,将基因科学与道法自然,将世俗观念与宗教信仰,将人的先天与后天,进行碰撞、剥离和融合。

君子梦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1-23

《君子梦》讲述了由晚清至二十世纪末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律条村许姓儿代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发展,反映了中国农民百年来生活与思想的巨大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20世纪中国民间的伦理文化图景。

嫁给鬼子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1-17

一切的改变都从那个越洋电话开始。那天晚上,正在堂屋看电视的高秀燕看看表快到九点了,就回到自己住的东屋准备给吴洪委打电话。从日本回来之后,她和吴洪委约定每天晚上九点通话,雷打不动。一般是高秀燕打给吴洪委,因为高秀燕在家能拨17909,省钱,而吴洪委那边只是北京的一个街头公用电话,要用卡的。高秀燕九点拨过去,如果占线,就说明有人用那个电话。但电话亭子旁边,肯定是站着她的未婚夫吴洪委。吴洪委在一个科研所当花工,这电话就在单位的大门旁边。他等电话的时候肯定会一边搔着后脑勺,一边抽嗒鼻子。这驴熊从小就有这坏习惯,虽然他的后脑勺没长牛皮癣,鼻子也没有炎症。

被遗弃的小魚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1-14

和“丧家的狼”约好之后,韩林霞便决定回家弄钱。韩林霞去位于县城南面的火车站打听过,去广州的硬座车票是一百一十八元,加上吃饭,有一百四五十元就够了。她想,反正到了那儿就好说了,狼哥会管我的。我手头还有三十块钱,那么我回家再弄到一百一二就可以了。可是,该怎么“弄”呢?韩林霞骑着自行车一出五中大门就想这事。她先是打算向爹明着要,就说三天后的高考要交钱。但这办法不一定能成,因为哥哥两年前考过,爹知道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交钱了。她接着又想,就说自己的生活费被人偷走了。这也不行,她忘了自己手头掌握的生活费只有几十块钱这个事实。

青烟或白雾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1-14

该书为赵德发“农民三部曲”的第三部,先后获第五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首届齐鲁文学奖等。小说讲述了传统农民想让自己的子弟做官出仕以改变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命运的故事。小说展现了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农民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让读者再次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农民问题的深沉思考和驾驭长篇小说的非凡功力。

作者:赵德发

时间:2021-02-14

本书为一部当代原创长篇小说,主要写作家“我”小时候经常听家里长辈谈起传说中智勇双全的郑海,长大后决定写一本关于郑海的长篇小说。“我”到郑海的老家罐子窑实地考察,走访了传说中与郑海有关的叶家后人,随着对罐子窑所有与郑海有关的人的追踪了解,才渐渐了解郑海的原型是罐子窑一个与叶家二少爷有过两面之缘的船员,因大风救过叶家两位少爷的命。他成了叶家的英雄,也成了罐子窑的英雄,之后郑海就离开了罐子窑,后来关于他的许多传说都是基于大家的美好想象,因为谁也没有再见过他,他也没有再回来过,像风一样来了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