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高远

世事纷纭说赖琏

作者:高远

时间:2021-02-13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秒杀时代

作者:高远

时间:2021-02-14

“人比黄花瘦”本来蜷缩着身体,怀里抱着一岁的孩子在论坛里打盹。她被一阵哭声吵醒,不明就里,睁开眼跟着哭了起来。她最怕听见人哭,无论来自哪个方向的哭声,都能像鱼钩一样勾起她内心深处的伤痛。她跟着哭了一会儿,才抹去泪眼,朝这边望去。她看见几个人围着“骑在树上的鱼”。“骑在树上的鱼”低着头,还坐在地上低声抽泣。她抱着孩子往前挪了挪屁股,又挪了挪屁股,拨开围观的人,把细长的胳膊伸过去,放在他的肩膀上。她在他肩上拍了几下。她说,不哭不哭,等有了钱,什么难事都可以解决了。

怎样开一家赚钱的店

作者:高远

时间:2020-12-16

每天漫无目的地上班、下班,过着相同步调的生活,当然赚不了大钱!光想不做,整天幻想着钱从天上掉下来,赚到大钱才是件怪事!

玛丽来到清泰街

作者:高远

时间:2021-02-14

清泰街原是老城区的一条主街,南通渭河渡口,北连仪凤街,一座凤凰台把两条街南北隔开。仪凤街上有早年间的县衙、文庙、学道门,建筑虽已破旧,却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而清泰街上则全是小门小户,砖砌的门楼,两扇木板门,简陋却也素净。站在凤凰台上朝两厢观望,仪凤街好似大家闺秀,清泰街分明就是小家碧玉。小却自有其小的好处,简洁明秀,质朴无华,三十几家住户,三五家门店,街两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有一丝悠然、幽静,又透出些许冷寂之气。清泰街上的人物,也都似这条街一样不事张扬。文革中,凤凰台上城头变幻大王旗,摇旗呐喊的都出在仪凤街。

鲜花与粪土

作者:高远

时间:2021-02-13

有许多方法可以逃离我们的城市,可是谁也办不到。暂时的逃离都很困难。方向一直是存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城里的建筑物越多,方向感会越强,因为我们这里的人喜欢坐南朝北,或者坐北朝南。他们还习惯在东边看见太阳,在西边看见月亮。从东向西,我经过七个大十字、十六个小十字、三座立交桥、两个地下通道,再经过两个大十字,来到城市边缘的一个涵洞。涵洞正在改造,工地上看不见人影,只有几部轰轰隆隆的机器。我折回来,又从西向东,依次经过商贸城、汽车城、电子城,穿过软件科技园、纺织工业园、医药产业园、农业生态园,尽头有几条去向不明的高速公路和一座高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