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慈恩寺志-修订缘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沈阳市慈恩寺为东北四大丛林之一,在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寺院收藏有大量珍贵的佛教经卷、碑刻等文物。慈恩寺作为辽宁省的佛教中心,在全省、全东北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辽宁省佛教协会和沈阳市佛教协会率先成立,会址均位于慈恩寺院内,这对佛教在辽宁省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辽宁省佛教协会和沈阳市佛教协会依托慈恩寺迅速展开活动,恢复全省的宗教场所及宗教活动等,使全省的佛教迅速回归正轨。可以说,慈恩寺近代以来的沉沉浮浮是近代中国佛教兴衰的缩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慈恩寺的史料零落,不系统、不连贯,甚至重要的部分有缺失,民众无法全面系统地了解寺院的历史变迁。这给寺院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便,对寺院以后的总体定位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不尽快编修慈恩寺的寺志,资料散佚日久,则更难汇集,因此慈恩寺寺志的编修迫在眉睫。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将近涅槃时,嘱咐十六罗汉常住世间护持正法,体现了佛教的可持续发展精神。为千秋万代计,编修慈恩寺寺志与时代精神相符。有感于斯,寺院聘请专家学者会同寺院的法师,通过挖掘史料、考证文物、对相关人物进行访谈等方式对慈恩寺的历史脉络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整理。秉持着尊重历史,对后人负责的严谨态度,编修《沈阳慈恩寺志》。这对于历史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