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四芽儿的认可度或者信任度越来越低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
人们是指袁店河上下的乡亲们。四芽儿是老中医杨四。
四芽儿很早就入过县志,当在乾隆年间。四芽儿能人县志是杨四的爷的爷的爷的爷的爷的功劳。那时候,四芽儿是一味中药。传承久了,袁店河上下的乡亲们就把祖传的杨氏中医的坐堂先儿袁店河俗语,称医生为“先儿”,尊称为“四芽儿”。
现在,杨氏中医的坐堂先儿就是杨四,人们依然走老辈子的称呼:四芽儿。杨四行四,“四芽儿”用袁店河的儿化音去读的话,又有“四爷”的味道。杨四听着很受用。
可是,人们对四芽儿的认可度或者信任度越来越低,特别是这些年来。
杨氏中医可谓祖传,专治跌打损伤。二三百年来,其闻名袁店河上下最关键的就是四芽儿,辅以大蒜汁、雄黄酒冲饮下,活血行血,补气理气,不用刀锯不上夹板不动筋脉,半月二十天即好,打破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俗念。所以,南阳、信阳、老河口、武当山等地都有人来求药,甚至白马寺、黄塔寺的正骨传人也来袁店河拜过四芽儿。
四芽儿无非是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红豆芽,根须及豆瓣齐全,芽叶儿刚抿开嘴,泛出浅青色最佳。将这四样芽儿黄绿黑红左右依次排在一厚的百年老瓦上,搁于阴凉通风处三日,置于向阳通风处三日,再用铁锅下燃松针焙干,碾末儿,和以松香成圆丸,如蚁;另选紫皮独头大蒜三,切之为片,晾一刻,石臼中捣烂取汁,滴入雄黄酒中——酒也有讲究,袁店河特产的小米“袁店黄”酿制的黄酒,雄黄入之,时间愈久愈佳一一以此为冲剂,将“四芽儿”丸服下,隔三日一次,一次一丸,半月至多二十天,哪怕双腿摔断,亦能下床行走自理乃至正常生活,甚至可再打柴采药于罗汉山上!
当然,这是有些年头的事情了。现在,四芽儿的药效大不如前。
就有了各种传闻。最多的是杨四未能得到四芽儿真传。杨氏中医传男不传女,并且只传长房长孙,辈辈绵延。而到了杨四一代,没有传于杨老大,就是一件怪罕的事。对此,后来在省城做官而赋闲回乡的杨老大说,自己早早地参加共产党闹革命了;老二吸大烟;老三跑了汉口;传于老四是最正确的选择。
人们还是不信。因为杨四是二房的二子,行四。老杨四芽儿到底是舍不得将祖传的秘方真谛说与杨四的。所以,杨四到底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四芽儿”。
对此,杨四淡然一笑,依然坐杨氏中医正堂。那堂案实在久远,紫檀木被药香浸润出了油亮的原色,闻着欣然,执着舒然。杨四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尤其是午后,浓茶一杯,悠然展坐太师椅上。阳光从牛皮亮窗上投下来,橘黄又温暖地覆了一身,一个小觉半个时辰,很是惬意。醒来,就是和老哥们儿高文兵聊天说地,言来语去,无非是以下内容:
……该冷不冷该热不热。没有冬天了,夏天倒更像个夏天。河干了水少了喝着苦不溜丢的。看现在年轻人的德行,担当不了个啥事!山上没有好药了。都是化肥、农药喂出来的。肉不香了。啥都是吃药长大。黄豆、绿豆、黑豆、红豆都是化肥、农药催大的,能有啥药性?老时候天雨地风,自然孕育,有好药,怪病也少……
说来说去,无非是以上内容。
有件事,杨四一直埋在心里不说。他知道高文兵最想问的或者套出来的是“四芽儿”。杨四就是不说。杨四在心里告诫自己:我就是不说!
杨四在心里告诫自己就是不说的是四芽儿的来历:冬至到立春的数九天,将黄豆、绿豆、黑豆、红豆排入冬眠的癞蛤蟆口中,埋在袁店河畔向阳的湿泥窝里。半月后,癞蛤蟆嘴中长出豆芽,用竹筷子轻轻挑出……雄癞蛤蟆的四芽儿治疗女人的跌打损伤,雌癞蛤蟆的四芽儿治疗男人的跌打损伤。
杨四心里说,说也没有用,袁店河快没有水了,癞蛤蟆也没有药性了。
高文兵给杨四续上茶水,哥,明儿我还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