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被雨洗过的天空-车车快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西西

    一年前,我爸惦记上汽车了。我爸的理由可堂皇了,他说有了四个轮子,我们家的日子啊,就能快马加鞭奔小康了。我妈是个实在人,她想半天也闹不明白,这四个轮子和小康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过她看着我爸说得那么严肃认真,还是决定暂时把这个抽象的问题放到一边。因为她有更实在的想法。

    我们家住在城北,我爸的单位在城南,每天早晨,我爸就穿得体体面面的,然后跨上他那辆老掉了牙的二八大架,一路穿街走巷,穿越整个杭州城去上班。我爸笑说自己是整天在做“杭州一日游”。尤其是去年夏天的酷暑天气里,我爸在“杭州一日游”的过程中,两次中暑,要不是路人搭救得快,可能我爸这把老骨头早就牺牲了。毕竟是五十几的人了,这种长距离的穿越,从体力和精力上来说,都是残酷的考验。

    于是,我妈头一回主动响应我爸的号召,当机立断,从车市拖回了一辆新款捷达。

    有车的日子,果然不同凡响。我爸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方向盘在手,精神也足了,神气也旺了,竟连以前常有的磕磕碰碰小毛小病,也明显见少了。

    可是过不多久,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爸骑着自行车做“杭州一日游”,只要四十分钟;而现在,我爸握上了方向盘了,花在路上的时间,却足足多出了两倍不止!每次我们等得脖子都长了,才看见我们家的车车慢条斯理地回来。

    问题一经发现,答案立刻出来,是我爸自己招供的。原来,我爸自从开上了车,就充分发挥了他助人为乐的优良作风。每天下班,都招呼这个招呼那个“回家呢,我送你,顺路啊”。在我爸看来,许多不着边际的地方只要在杭州就都叫“顺路”,反正方向盘一打的问题嘛。于是,每天少则一两个,多则三四个,都点对点地给人家送到家门口,他才算光荣完成任务。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嘱咐一声:“有事要用车,尽管吭一声。”这话可真不是客气话。

    渐渐地,人家也真“吭”了,还“吭”得越发多了。有时候大周末的,不是这个央着一起去跑装修建材市场,就是那个求着去接个三朋四友;还有几回,我爸索性被拖着一起去乡下某个同事的老家“考察考察”!我爸对于这样的事情,一概来者不拒,而且答应得乐颠颠的。看他老人家那么高兴,我们就更没什么话可说了,只是自己要出门的时候,还得一回回地扬个手打人家的的士。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我爸单位里同事们的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我爸的车车就逐渐地处于冷清的状态,而且已经连续好几个周末了,我爸连同他的车车,都一起在家“待业”。我爸这脸上的快活啊,也日益地见少了。

    于是,这几天我妈又在给我爸想辙呢,最可行也最有效的办法,大概就是给我爸做一纸牌牌,每天下了班往车窗上一插,“顺路的免费,顺路的免费”。大概只有这样,我爸才能再快乐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