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新论-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213页。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214页。

    [3]周光召主编《当代世界科技》,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第29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23~42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63~364页。

    [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1,第2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94页。

    [8]晏智杰:《经济剩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1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09页。

    [1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第4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22页。

    [13]《尚书·榇材》。

    [14]《殷墟书契后编》卷下。

    [15]《管子·重令》。

    [16]《管子·八观》。

    [17]《管子·霸言》。

    [18]《礼记·杂记下》。

    [19]美国莱欧·西耳伯爵:《洪亮吉——中国的马尔萨斯》,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人口问题》,1960年3月号。

    [20]威廉·配第:《赋税论》,华夏出版社,2006。

    [2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22]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64。

    [23]马尔萨斯:《人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6页。

    [24]马尔萨斯:《人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7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242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9~30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145~146页。

    [28]美国中央情报局http: //www.cia.gov。

    [29]中国新浪网2010年7月12日。

    [30]马寅初:《新人口论》,北京出版社,1979,第28页。

    [31]《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32]新华网2009年9月17日。

    [33]马尔萨斯:《人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03页。

    [35]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科学出版社,1980,第85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73页。

    [37]〔美〕乔治·C.科恩《世界战争大全》,昆仑出版社,1988。

    [38]蒋晓全等编《世界灾难大全》,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3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05页。

    [41]《2009中国人口》,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2010。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6页。

    [43]“三纲五常”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44]“三从四德”的“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容、妇言、妇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