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敢于选择自己-阳刚之人力拔山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阳刚之气,是一股成大事的巨力。失去它,人生往往瘫痪;反之,就会顶住任何难关,打开最富有挑战性的成功之道,并且登上峰顶。有些人正是因为缺少这股气势,所以总在小事情中打转转。

    选择决定成败

    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阳刚之气,无畏之气。这种气从体内来,用体内的阳光接通外面的阳光,刚强而不伤人,越刚强越温柔。中国人最可贵的是阳刚之气,最缺乏的也是阳刚之气。

    起初,这个世界是全天黑暗的,现在也还有一半在黑暗里。在黑暗里我们也能闻到花香,也能凭抚摸感受花枝的美丽。心中有爱的人本身就是散发无穷光亮的热源,不在意外界是否黑暗,是否沧海桑田。

    我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到一个深山古墓里去隐修,那时我将与姑射之山的神女幽会。但我最终会走出黑暗里的仙境,自动投身于光明里的地狱。地狱之火照耀着我前行!

    阳光是可贵的。

    阳光是可贵的。阳光是可贵的。婴儿不知道阳光的可贵,因为他本来就是阳光。

    垂死的老人知道阳光的可贵,因为他已失去阳光。

    那么处在新生儿与将死者之间的我们,将怎样拥有阳光,璀璨的阳光?

    珍惜。

    北京今年一入冬就下大雪,后来又下了几场。每当下雪,就暴露了北方的阴冷。现在雪终于过去,每天早上我从客厅里醒来(我习惯睡在客厅地板上),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轮鲜红的太阳。阳光打在我额头上,驱走了所有的梦魇。

    珍瞄就可以感受阳光,拥有璀璨。阳光下一切坦荡,这里一切明了。我曾与我的爱人在阳光下做爱,这当然比黑夜里更销魂更

    激情。

    早上窗玻璃上的露水在滴,我仅在屋里就知道太阳的出现必将引起万物的巨变。

    那么作为朝露一生的我们,将如何迎接阳光的洗礼?珍惜。

    感恩者倍加幸福。爱无限。

    阳光无痕。

    但它给我们的实惠是触手可及、真实可见的。

    心中有爱的人就有阳光。但是!有时爱会让人脆弱起来,比如一对温情脉脉的情侣易受攻击伤害。

    当此之时,作为朝露的我们必须闪烁,柔弱如水的我们必须阳刚!

    阳就是阳光的阳,刚就是刚烈的刚。阳刚就是阳光般刚烈。有了阳刚之心,才符合阳光之道,我们的生命才充满阳光,才能享受阳光享受爱。

    孟子说:“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就是说要我们不再追忆黑暗往昔,要张开双臂拥抱阳光下的一切。这个阳光下的一切因为被阳光洗礼,所以它就是阳光本身。

    我们拥抱万物就是拥抱阳光。比如我写到这里时不经意间看到了书桌桌布上的花纹,就知道这是阳光下的美丽,我看到它是因为阳光照着它,如果阳光没照着它就没有它。

    看到阳光看到花,这是不需要分辨的,阳光就是花,就是万物。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是说阳光下万物共有,我观花得天下,然后反观自身,又发现我就是阳光。以我观我,一切具备。一切完美,只待享用,多么快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快乐主义,他当然也是主张人生为快乐,为此必须驱动体内的阳光驱散一切乌云。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阳刚之气,无畏之气。这种气从体内来,用体内的阳光接通外面的阳光,光辉灿烂,浩大无极。没得自然之道的人走到了山中会发觉自己渺斯,因此叹息:

    “好渺小呀!”

    已得自然之道的人则不会叹自己渺小,而会大声赞美:“好壮观啊!”

    他不仅指自然壮观,也是指自己壮观。大家都一样壮观,甚至我比大自然还壮观。

    自然在我里面。

    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却是我的中心。我大,我充盈一切,并且没有边界。

    天空虽大,不过是一个空问概念。世界历史虽长,不过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我却不仅仅是时间空间,而且是在时空之外的“有”,是存在之上的“无”。

    一句话,我就是自然。

    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只有得自然之道的人才会有浩然之气。自然之道在天就是阳光,在人就是爱。要想得自然之道,就要去悟。

    要想得浩然之气,就要养。

    孟子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道理很简单,夜明珠不吸收太阳光,就不会从体内发光,把黑暗照亮。

    先吸,后养,这是养浩然之气的步骤。吸进去新的,吐出来旧的。

    随着不断地吐纳,体内元气充盈,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又越来越空灵,虽多不积,但因此收发自如,挥洒自然。

    孟子说这气是“浩然”,而不是“浩大”,因为它确实不仅仅是大,它还有小,还有细微之处。既大又小,完美无限。空气很大,充盈一切。

    空气很小,进入一切。

    我们养成了浩然之气,就是自然本身,当然可以充盈而不积,微小而不散,浩大如斯。

    浩然之气怎么养?分四步。

    这个四步共同组成“浩然四气”,略近于庄子逍遥游的四大境界。“待风”、“乘风”、“背风”、“弃风”,请参考拙著《庄子改变一生的心态》。

    第一步是积细微。

    一点一点地吸入新芳。专业术语叫“聚气”。第二步是抛出门。

    聚气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抛气”,让它自由出人体内。

    《庄子》上记载黄帝在昆仑山看见广成子上下跳跃,手里抛一个看不见的气球玩得高兴,就好奇地问:“您在干什么呀?”

    广成子说:“我在玩球。”

    黄帝因此也明白过来,马上含气为丹,藏于体内。后来黄帝攀龙髯而飞升,靠的就是这种修为。当时龙在找它的丹,看见了黄帝,以为黄帝就是丹,于是就把黄帝含在嘴里,黄帝因此借龙飞升。

    养浩然之气的第三步是让气流浪,即“遣气”。

    派遣丹田之气游出体内四处察看,然后回来报告。如此训练久了,体内元气自然听话,自然壮大。

    养浩然之气的第四步是让气消失,即“散气”。

    解散军队,让它自由。“放马华山之阳,牧牛桃林之野。”在这种自由状态下气才是浩然的。

    孟子讲的养浩然之气,就是庄子讲的逍遥游,二者可以互参。

    一般我们养浩然之气不需要那么复杂,要用以上四步,我们只需要放开心胸就可以了。

    放开心胸有九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不因小事而烦心。

    第二重境界:不因小人而烦心。

    第三重境界:喜欢与人交朋友。

    第四重境界:见人爱人,见狗爱狗。热爱一切可见之物,敬拜一切不可见之物。

    第五重境界:化解宿怨,化解宿仇。

    第六重境界:热爱空虚,在寂寞中恭恭敬敬,在寂静里端然独坐。

    第七重境界:梦中醒来而不烦、不怅。

    第八重境界:对未成之事不憾,对已错之事不悔。对自己容错,对他人改错。

    第九重境界:将死不惧,不留欺世遗言。

    凡此九重境界,每一重都是可贵的。尤其是第一重境界“不因小事而烦心”,能做到这一条就可以称高人了,多少人毁于小事,多少人成于小事。世上本无小事,有的都是大事。我们养浩然之气,就必须在小事上见功夫。比如在家里不与夫人吵,在单位不与同事闹。宁静的心使你整天无不适,一旦心不宁静就可能会被任何-件小事败坏,整天闹情绪,太不划算。

    唐朝有个郭子仪,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那个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他小时候拜了一个老师叫华山翁。三年之中,华山翁没教他学过任何武艺,只带他每天穿街过巷行医。人们对他们这样的游医欢迎的多,讨厌的也多。如果碰到官府,有可能还因为没有“药师证”被抓。

    总之,郭子仪跟着师父这三年吃尽了苦头。但到第三年他慢慢尝到了甜头,除了精于医术,还特别能忍耐,心胸开阔,别人笑,他也笑,别人骂他打他,他也不还口、不还手。华山翁观察他的进步,见他的眼界与心胸都不错了,才带他到华山之巅传授武艺。

    郭子仪如果心胸不开阔,那么就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就不能进入武学殿堂。因为习武最重要的是修德,有了德,才有艺。

    郭子仪学成下山后,果然不凡,但因为武艺太好、品德太高,老是去行侠仗义,结果就被对手买通官府抓了起来,判了死罪。英雄无助,龙困深渊。好在天命不绝他,这一天,官府押着郭子仪从某处转到某处,正好在路上碰见了大诗人李白。李白一身白袍,骑白马,左手拿着酒,右手扬起马鞭,坐在马背上当街狂歌,潇洒而过,人群轰动。

    郭子仪只听得李白唱的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郭子仪听得明白,见传说中的诗仙李白就在自己面前,急忙在牢车上大喊:“学士救我!”

    李白缓缓回过头来,看见一个身躯伟岸的英雄被困在牢车上,知道事出有因,马上策马前至,隔着木笼握住郭子仪的手。

    李白问:“君为何人?”

    郭子仪回答说:“在下郭子仪。”李白说:“我知君名。君为何至此?”

    郭子仪说:“为俗事所累。”

    李白一笑:“非也。我知君为刚烈之士,以反叛为乐。我少年时亦曾仗义杀人,后甚悔。君若能弃杀而就道,必成正果。”

    郭子仪大悟:“学士真我师也。”

    李白说:“君宜养浩然之气。如此天下事可为。”郭子仪心里豁然开朗,喜不自禁。

    李白名满天下,当即随行前往官府为郭子仪疏通关系,郭子仪因此得释。

    重获自由之身的郭子仪牢记李白的教诲,在一个山村里隐居起来,耕田种花,读书明理,每天做的事就是“养吾浩然之气”。

    如此又三载,天下大乱,安禄山造反,局面不可收拾。朝廷听说郭子仪修为了得,征他为大将军平乱。郭子仪浩气长锋,神威无人可挡,这才又保住了唐朝江山。

    郭子仪在与叛军对阵时,有个经典故事,那就是“单骑破敌”。

    那时,安禄山请来北方某部族助阵。郭子仪知道这个部族并不是真心造反,就在战场上直接走到这个部族首领的面前,晓之以大义,示之以唐军威严。这个部族首领慑于郭子仪单身一人行走在万军之中而毫不惧怕的大将风度,退兵而去。

    此事见载于《新唐书》,当时使郭子仪单骑破敌的是他的镇定功夫,在他的镇定功夫的背后正是他的浩然之气。

    由此可见,只要养成浩然之气,则天下事真可为也。

    齐宣王问:“与邻国打交道有什么方法吗?”

    孟子说:“仁者以大事小,所以有汤事葛,周文王事昆夷。智者以小事大,就像勾践事吴王夫差。以大事小能保天下,以小事大能保其国。”

    齐宣王说:“但我有缺点,我好勇逞强。”

    孟子说:“希望大王不好小勇。一个人按剑怒吼"谁敢挡我的道",这是匹夫之勇,是小勇。一人横行于天下,此乃小勇,周武王以之为耻,武王一怒而安天下百姓,这才是大勇。大王应好大勇。”

    孟子说的“大勇”,就是“浩然之气”。养成了浩然之气,必然神勇。孟子说“唯仁者无敌于天下”,也正是此意。

    记住:简单地讲,养浩然之气就是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如孟子所说“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如此则天下事可为。

    诸葛亮如果不在隆中隐居十载,养浩然之气,那么就不会有那么高的修为,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丰功伟绩。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正是养浩然之气的意思。

    宁静源于爱心。爱心有恒。

    公孙丑问:“若封你为齐国卿相,让你行大道,成就霸王之业,你动心吗?”

    孟子说:“我不动心,40岁正是立德明道之时,我也不动心。”

    公孙丑又问:“做到不动心有无法门?”

    孟子说:“有,北宫黝身上被刺而不屈挠,眼睛被刺也目不转睛,穿粗布衣裳也不觉耻辱,也不受万乘之君的侮辱,目光如炬。目视一个君王如同看一个平民,也不怕诸侯,罪恶至必挺身而出以击之。

    “乐施舍则能做到把不胜看作胜利,战虽不胜也不惧。先掂量敌人再作战,考虑结果后再去会敌,这是害怕。

    “大丈夫做事前不动心,用志向统领全身,体气便充满身体。志为大,气次之,二者互惠,志专一则气便随之动,气专一则志也能随之动。我善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以言说,气最浩荡也最刚猛,以正直而养气,则充塞于天地之间,再配之以道义即可,它是在积累道义中形成的,而不是偶然行义所得。告子忽视道义,视其为外在的东西,修身时便会正气不足,有时便揠苗以助长,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孟子这段著名的话主要在说养浩然之气的重点在于“不动心”。不动心就是不动心,就是宁静。

    人一宁静。天下无敌。

    王少农梦见孟子

    王少农天性软弱,小时候怕狗,长大了怕警察。这晚他梦见孟子。一个伟丈夫。

    王少农紧张起来:“你是谁?”孟子说:“不要怕,是我。”王少农说:“啊,是你,老师。”

    孟子说:“刚才你为什么怕?”

    王少农说:“我以为1OOm现在见到你,我就不那样以为了。”

    孟子说:“你见我就有信心,这很好。但还不是最好。”王少农说:“怎样才是最好?”

    孟子说:“见到自己就有信心,这是最好。人每时每刻都可以见到自己,所以应该时时有兴趣,时时有信心。”

    王少农点了点头:“我有信心。但我的很多朋友在坐牢,我因为没与他们一起坐牢,愧对他们。”

    孟子说:“不,你错了。谁也不该坐牢。你在外面是对的。”

    王少农说:“但我无法帮他们什么。”

    孟子说:“这就是你害怕的根源。你不敢面对自己。”王少农说:“是。”

    孟子说:“你做好自己,整个世界都是好的。”

    王少农说:“我明白了。只要我的心是开阔的,宁静的,阳光自然会进来。每一处的阳光都是一样的,无论是牢里的阳光,还是外面的阳光。我觉得一切充满希望!”

    孟子离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