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年(1884)以前设立票号不需向清政府注册领贴。后来,票号开业前须向道台衙门呈请批准,领取部贴。
2.票号的业务活动包括哪几个方面?
票号的业务活动包括:(1)为商户调拨资金;(2)为商号、钱庄存、放款;(3)代办捐项;(4)汇兑官款,包括承汇京饷、协饷、海防经费、铁路经费、河工经费、赈款、赔款、“四国借款”(俄、法、英、德)和向近代工商企业发放贷款,以及为各省及税关借款、垫款。
3.“日升昌记”是在民国十一年(1922)日升昌复业后才出现的吗?
“日升昌记”不是在民国十一年(1922)日升昌复业后才出现的。民国十一年(1922)“日升昌”正式改为“日升昌记”。但在此之前,日升昌的印章中以及日升昌铺院内外所挂灯笼上就已出现过“日升昌记”四字,只是在牌匾上写为“日升昌记”则是后来的事情。
4.明代的什么经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山西商人的迅速崛起?
明代实行的“开中制”与“开中折色”这一经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山西商人的迅速崛起。
“开中制”实施于明朝初年,是明朝政府为加强军事防御,在设立九边龟镇后,为解决军需实施的一种“纳粮换引(盐引)”的政策,后将“纳粮换引”改为“纳银换引”。它实际上是整个明朝盐法的主体,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北部边疆地区的军需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政策。
简单说来,所谓“开中制”,就是让商人把米粮运送到指定的地点,然后以准许其贩盐作为报偿。
这个交易的整个过程大致就是:商人把粮草运送到指定的边仓,各边仓给商人发放收到粮草的证明,即仓钞;商人拿着这张仓钞,就可以到指定的盐运司换领盐引,也就是贩盐许可证;然后,再拿着这张贩盐许可证到盐场,按许可证上写明的数量领盐;在规定的地点接受检查后,运到政府规定的批准售盐的地区销售。
按照规定,盐引就是准许贩盐的凭证,必须随身携带,而且从到边仓交纳粮草之日起直到在行盐地售盐为止,这一连串的活动必须由同一商人来完成。到规定的行盐地以外的地方贩盐,或将盐引中途加以转卖,以及委托代理人代办上述业务等,都是不允许的。
5.日升昌票号首任掌柜雷履泰、毛鸿岁羽、程大培的后代大多走向腐化堕落,导致家业衰败,与此有关的民谣有哪些?
日升昌票号首任掌柜雷履泰、毛鸿岁羽、程大培的后代大多走向腐化堕落,导致家业衰败,与此有关的民谣有:
(1)雷家。雷履泰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
(2)毛家。七少的二胡八少的板,十少的骨碌子(晋剧演出中的伴奏乐器板胡)天下无人挡。
(3)程家。回回堡倒了运,买卖人回家把地种。楼房屋舍拆成土,砖块瓦片满街舞。
6.日升昌掌柜毛鸿岁羽与程大培有什么姻亲关系?
毛鸿岁羽的重孙毛成德娶了程大培的孙女为妻。
7.清代的山西商人是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清代的山西商人是通过向清政府捐官,获得虚衔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8.山西票号在体制上存在哪些致命的弱点?
山西票号在体制上存在以下弱点:一是从资本方面来说,它不是面向社会广泛集资,而是家族式的,合伙性质的。这种方式使资金来源范围有限,使资金的筹集渠道和规模受到很大的局限。二是得利均分,得利就分,未留公积金,使票号不能逐渐滚动发展,扩大规模。三是没有面向社会吸收普通的小额储蓄存款。四是自创立之初,就一直采取信誉贷款制度,不论贷出多大款项,都只看重对方的人格和信誉,“万两银子一句话”,不需要对方进行任何抵押,风险很大。
9.山西票号是被清末哪位学者赞誉为“执中国金融界牛耳”的?
山西票号是被清末着名改革家、学者梁启超先生赞誉为“执中国金融界牛耳”的。
10.以山西为中心的中国金融,在资本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以山西为中心的中国金融,在资本方面的特点靠的不是雄厚的准备金,而是长期积累的信誉。
11.晋商为什么能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站稳脚跟,并且称雄商界,立于不败之地?
晋商之所以能称雄华夏五百年,纵横欧亚九万里,与晋商所具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善于经营的头脑、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善于把握某些历史机遇的气魄有关。成就晋商最根本的两大要素,一是与时俱进的经营策略,二是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就经营理念而言,讲道义,重诚信,显然是成就晋商的核心因素。在整个晋商的经营活动中,无论是经营商号还是经营票号,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主张诚信为本,坚守以义取利的信念,始终把诚信作为经商从贾的道德规范,这正是晋商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晋商在创造自身辉煌的历史过程中,成功地把诚实守信的伦理原则与社会生产经营观念上升为保证经济运行的商业规范,这是晋商的一大历史贡献。
12.晋商研究最早的成果是什么?
晋商研究最早的成果是:山西平遥人李宏龄的《山西票商成败记》和《同舟忠告》,民国六年(1917)自费印制。
13.与日升昌有关的歇后语有哪些?与日升昌有关的歇后语有:
(1)王治臣住打荒铺——大材小用。
“打荒铺”指收购废旧物品的店铺。
王治臣(1858-1917),平遥东戈山村人。出身于寒儒之家,幼年受到当塾师的父亲王吉思的严格教育,书法极佳,尤擅诗文。十五六岁经人介绍到城内打荒铺学生意,后为贴账员。一次,在帮办丧事时,因写得一笔好字受到日升昌票号总经理张兴帮赏识,遂被选入号中。初在信房帮忙,查出一封匆忙间装错的信稿,使日升昌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为此总经理张兴帮给他顶了2厘生意。光绪三年(1877),山西大旱,平遥灾情尤重,日升昌出资籴粮拯救村中灾民。不久,王治臣被派往广西南宁分号任跑街,由于业绩突出,很快晋升为分号协理。光绪十九年(1893),出资资助绿林人物陆荣廷接受广西提督苏元春招安,被陆引为知己。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任广西南宁日升昌分号副经理。陆荣廷进入广西政界后,多次将军费存入日升昌南宁分号。为报答王治臣支垫银两之恩,多次劝王治臣自办票号或银行,但王治臣始终没有答应。辛亥革命爆发后,广西独立,陆荣廷凭借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被提升为广西副都督。为奠定自己的财政基础,陆荣廷决定成立广西银行,并邀请王治臣出任总经理。此时的王治臣也深感票号大势已去,遂决意帮助陆荣廷筹建银行。民国元年(1912),王治臣接受陆荣廷的嘱托,回平遥网罗经营银行的人才。在日升昌副总经理梁怀文的默许下,很快就在平遥招集了60余名票号中的精英人物。其中包括后来分别出任广西银行总经理、副总经理、账房负责人的范椿年、王荩廷、张精一等人。王治臣组建广西银行后,由于年事已高,性情耿直,于民国三年(1914)冬将总经理的宝座让与平遥才子范椿年,自己则返回家乡另谋他业。
回到平遥后,王治臣在城内购置了一座大院。整修过程中,一个工匠仅用十天时间就修了两个大花池,王治臣不问青红皂白,一脚踹塌。人问其由,王治臣道:“十天时间就能修起两个大花池,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后在西大街开设了晋生长花布庄,自任掌柜。还在平遥城内购买了云锦成药铺,并从太谷广盛远制药厂高薪聘请了制作定坤丹的师傅。后又花巨资买得交城山中树木,在砍伐中与山民发生纠纷,官司一直打到阎锡山的都督府。因忧心如焚,他还赋诗一首:“泛泛大讼战,悠悠悬我心。今露半边月,不见日光明。”民国六年(1917)官司失败后,他气愤不过,吞金而死,年仅59岁。
(2)八秀才进票号——改邪归正。
“八秀才”指范椿年、张衡堂、雷天枢、张赞廷、王应甲、赵良弼、裴增荣、李虎臣。范椿年(1874-1951),字芝寿、遵典,笔名春言、芝叟,平遥金庄人。十几岁进入平遥蔚盛长票号学徒。经理看他禀赋极高,勤奋好学,不但熟读四书五经,吟诗作对敏捷过人,而且为人诚实,忠心号事,故有意扶植,让他赴汾阳府参加乡试。结果他不负厚望,名列榜首。“蔚”字号总管对他也深为赏识,认定此人将来必成大器,便派他到汉口等地驻庄。
辛亥革命时期,“蔚”字号设在成都、重庆、汉口、昆明、西安、兰州等地的分号遭到致命打击,一片混乱。翌年,秩序稍有恢复,范椿年等五人便被派到汉口重整号业。抵达汉口后,范椿年虽竭尽全力、想尽办法,但业务依然无法开展。他在给平遥总号的信中称:“抵汉以来,弟等悉住租界内,西望华界,玉石俱焚,无论汇款、存款、放款大宗生意皆被银行所做……”在汉口呆了半年后,确信重振旧业已无希望,便经人推荐就任了广西银行协理。
范椿年在任职期间,颇有建树,后升任总经理。他力主筹集硬币(银两)作为后盾,适量印发广西省银行钞票,控制全省的金融业,从而使广西经济获得转机,深得陆荣廷等广西政界要人的信赖。陆荣廷垮台后,民国十年(1921)范椿年离开广西回到平遥。
民国十三年(1924),范椿年与人合伙创办“大来银号”,出任总经理,人称“范老总”。当时,股东中的一些开明人士希望借鉴西方银行的经营经验,弃旧立新,再图发展。然而政局变幻莫测,晋钞连连贬值,钱庄频遭厄运,大来银号最终倒闭。
虽历经坎坷,但范椿年依旧泰然处之,在平遥商界颇具威望,屡次被推选为平遥商会会长、省商会理事。
民国二十三年(1934),经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等人提携,范椿年进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供职,先后担任漳州分行、沅陵分行、西安分行、宜宾分行经理,成都分行专员,其中以在西安中央银行、成都中央银行任职时间最长。
范椿年一生从事金融商贸事业,对山西票号之兴衰历史深有研究,经常为报刊撰稿,可惜大多遗失。现仅存《山西票号之组织及沿革》一文。该文刊登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央银行月报》一月号上,位列首篇。文中记叙了山西票号之兴衰背景和票号组织结构以及存放款、汇兑业务之办事要则,对研究我国金融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曾受到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等人的赞赏。
范椿年一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常告诫家人:仁义忠孝为立身信条。他信奉佛学,主张慈悲、博爱。他为人宽厚仁爱,乐善好施。亲朋好友遇有急难,常伸出援助之手;对社会公益事业,多解囊相助;他爱惜人才,乐于提携,平遥乡亲受其引荐出外谋职者,数以百计。
范椿年对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日、救国救民的主张竭力拥护。民国二十六年(1937),中共在西安设立八路军办事处,由董必武、林伯渠主持。为了商洽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西安分行给八路军调拨军饷等事宜,董、林二老曾多次亲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西安分行与范椿年会晤,并通过信函互有交往。
范椿年对董、林二老甚为敬重。当时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西安分行设有专用电台,可直接给南京、重庆等地拍发密电。借此机缘,林伯渠曾委托范椿年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代发密电数次,均顺利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林老仍念念不忘与范椿年的这段交往历史,曾通过侯外庐等人询问其生活状况,遗憾的是,范椿年于1951年病逝,享年77岁。
雷天枢(1881-1946),字紫垣,平遥东南门头人。祖上亦农亦商。祖父雷兆泰就是经商的行家里手。父亲雷德润早逝,因此雷天枢早期所受教育多来自祖父那里,加之母亲聪颖贤惠,雷天枢深受感染。
雷天枢少时即聪明好学,才思敏捷。中年时书法遒劲飘逸,深得人们喜爱。据说每当有人求取墨宝时,书写之前,他总要坐在那里喝杯茶,看似喝茶,实际是在构思。当茶喝到一半时,便命人将六尺宣纸展开,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字词俱佳。
雷天枢为光绪年间生员。20岁时便长驻蔚盛长票号广西分庄,因学识渊博,颇具才干,善于交往,经营有方,深得总经理赏识,很快被提升为分庄经理。
民国十一年(1922)雷天枢回到平遥,因与大来银号总经理范椿年为好友,故应邀出任大来银号经理,挂职钱业工会主席。
20世纪30年代中期,平遥着名举子侯福长筹备修建平遥汾河三坝,雷天枢积极筹划并捐资出力。为此,山西省公署汾河水委会曾授予雷天枢“热忱公益”牌匾。雷天枢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去世,享年65岁。
14.自日升昌创办后,流传着哪些彰显平遥富庶和表现平遥人崇尚经商的俗语?(1)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
(2)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平遥人。
(3)装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
(4)平遥城,六道门,市楼修在正当中。
(5)四拗八景。四拗:出了北门南政村,出了南门北干坑,出了东门西郭村,出了西门东达蒲;八景:贺兰仙桥、市楼金井、凤鸟栖台、于仙药迹、源池泉涌、婴溪晚照、超峰晓月、麓台叠翠。
(6)人养好儿子,只要有三人。大子雷履泰,次子毛鸿岁羽,三子没出息,也是程大培。
(7)超山书院出秀才,进入票号发了财。(8)养儿不做官,送子进票行。
(9)生子有才去经商,不羡七品空堂皇。
(10)家有万贯财,不如在日升昌当个差。
15.票号何时才真正成为全国性的金融业,不再为平、祁、太商人所垄断?
清同治二年(1863),浙江商人胡光墉,在上海成立阜康票号,票号业由北向南发展,形成南北对峙的新型格局,票号不再为平遥、祁县、太谷的商人所垄断,而成为真正的全国性的金融业。
16.明清之际,全国着名的地方商人号称“十大帮”,这“十大帮”是指哪“十大帮”?
明清之际,全国着名的地方商人号称“十大帮”,这十大帮是指山西帮、陕西帮、宁波帮、山东帮、广东帮、福建帮、洞庭帮、江西帮、龙游帮、徽州帮。
17.账局的产生远早于票号,但为何账局的影响力远不及票号?
账局大约产生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票号产生于清道光年间。账局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独领风骚的时期;另一个是影响力逐渐下降,直至走向衰落的时期。由于票号所开展的汇兑业务适应了当时商业经营的需要,且资本雄厚,虽然家数不多,却影响巨大,使账局原有的金融地位受到削弱。而且,票号发展之后,逐渐涉足存、放款业务。一些旧有的金融机构,例如钱庄,也纷纷开展存、放款业务,形成了存、放款市场的争雄态势,账局作为市场借贷中心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18.钱庄和票号有什么异同?
钱庄诞生于江南,票号创办于山西。据史料记载,钱庄最早产生于明嘉靖年间,产生的时间早于票号。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范围上,钱庄只能在当地进行存款和取款业务,也就是说在本地存进去的钱不能在外地支取;而票号却更接近于现代银行,具有异地存取的功能,是网络化的金融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当时的商人提供了方便,免除了押运现银的种种艰难与危险。正因为如此,后人把票号而不是钱庄视为中国银行的鼻祖。
19.票号中的二十四字店训是什么?
票号中的二十四字店训是:立法定规,实行法制;严厉执法,严格守法;任用贤才,起用能人。
20.鸦片战争后,最早进入中国金融业的外国银行有哪些?
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是丽如银行。总行设在香港的第一家外国银行是汇丰银行。汇丰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在华外国银行的势力已扩展到整个中国,并且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金融命脉。
21.从嘉庆十三年(1808)到咸丰六年(1856),银价日渐昂贵,对此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清政府针对不同时期的情况,曾先后采取了六种不同的措施:一是禁银出口(嘉庆十四年至道光十三年,即1809-1833);二是禁烟入口(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六年,即1831-1836);三是议行大钱(道光十八年至道光二十五年,即1838-1845);四是禁止银行发行纸钞(道光十七年,即1837);五是重视制钱(道光十七年至咸丰五年,即1837-1855);六是自铸银元(道光二十六年至咸丰五年,即1846-1855)。
2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金融业走势如何?
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廷通过“招商集股”筹资设立了通商银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华资新式银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户部开办了户部银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大清银行。同年,邮政部设立了官商合办的交通银行。截至宣统三年(1911),中国本国开办的银行共计30家,其中官办和官商合办的有13家。官办和官商合办的银行中,大多是地方银行。这些银行,是由地方官银号或官钱局改组而成的,这类地方银行实际是官银号的延伸,其经营方针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仍旧是办理所在各省的金库业务。
23.太平天国时期,票号业呈现出撤庄中的繁荣,这种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种繁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管有些票号在这一时期倒闭,但新开设的票号数超过倒闭数。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票号的数量从1852年的11家增为14家,增加了27.27%。二是不少票号从长江流域中游许多城镇撤庄后,其他城镇票号分庄的通汇地区大大少于前期,但汇兑额的减少幅度不是很大,某些票号的赢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24.晋商、徽商、浙商、潮商一直是我国金融史上“十大商帮”的领军商帮,那么,从创业早期心态、守业中晚期心态、对待学习的态度及经营技巧上,它们又分别表现出了哪些个性?
晋商、徽商、浙商、潮商一直是我国金融史上“十大商帮”的领军商帮,那么,从创业早期心态、守业中晚期心态、对待学习的态度及经营技巧上,它们又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个性。
一、经商技巧潮商:技巧性很强,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延续;浙商:经营手法平实,不重形式、技巧;
晋商:善于理财;徽商:比较稳健。二、创业早期心态潮商:敢拼敢闯;
浙商:敢于冒险,不怕困难;晋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徽商:灵活善变。
三、守业中晚期心态潮商:经营趋于保守;
浙商:坚持稳健的经营作风;
晋商:在坚持稳健的作风的同时渐趋保守;徽商:弃商从政。
四、对待学习的态度
潮商:不善于再学习,特别是不喜欢理论知识,轻理论重实际的观念较重;浙商:善于吸取别人的一切优点,善于学习;
晋商:也很善于学习,但更重实际;
徽商:比较善于学习,儒商并举。
25.晋商在中国叱咤风云300余年,其经商的精髓在哪里?
中国的晋商开钱庄、设票号,统领中国金融业300年,成了世界银行业的鼻祖,今天世界银行的规格也没超出晋商创立的制度,并且当时也没有发生过一张假汇票。在当时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情况下,制度之严密,文化凝聚力之强,不能不让今天的我们望尘莫及。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虽然身处财富场中,却仍然注重道德方面的修养,以此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不为财富所惑而堕落;经商以诚信为本,诚待天下人,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义、利发生矛盾时,取义而不取利,以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众生为天下之大利。这就是中国真正的商道。
26.晋商在中国金融贸易史上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晋商在中国金融贸易史上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一是晋商资本的发展,不仅使其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财,让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回家乡,而且促进了山西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商品物资的交流,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二是造就了一代理财人物。三是舍得智力投资,举办商人职业教育。四是创造了民间汇兑业务、转账和清算中心,创造了类似中央银行的同业公会。
27.晋商在致富后,利润去向哪里?
晋商致富后,其利润的去向,虽然也有一部分用于了投资生产,但为数并不很多,规模也并不很大。晋商利润的去向,大多数用于购置土地、构筑居舍和捐输助饷方面。这充分反映了晋商“以末起家,以本守家”的观念。
28.民信局创办于什么时期?
民信局是传递民间书信的信局,由浙江宁波商人创办于19世纪初期。
29.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创立于何年?它比日升昌票号早多少年?与日升昌有何共同之处?
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创立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比日升昌票号早了一百多年。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十分相似,都是在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从商业中慢慢剥离出来的金融机构。
30.中国最早的金融机构是什么?产生于什么时期?中国最早的金融机构是典当业,产生于南北朝时期。31.“通商银行”是谁筹办的?创办于什么时间?
“通商银行”是盛宣怀筹办的,创办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32.中国票号博物馆的馆名是由谁撰写的?
中国票号博物馆的馆名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撰写的。33.票号曾代办“四国借款”,这里的“四国”指哪几个国家?
票号曾代办“四国借款”,这里的“四国”指英国、德国、俄国、法国。34.清政府的户部银行设立后,比票号多了哪些优势?
(1)资本雄厚。(2)机构众多。
(3)享有特权(其中包括:国家保护权;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省库权)。35.中国银行的前身是清朝的哪家银行?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清朝的大清银行。
36.“交子”产生于什么时期?流通于什么地区?
“交子”产生于宋代,流通于四川一带,是最早的纸币。37.邢村毛家除经营票号外,还投资了哪些项目?
邢村毛氏家族在晋商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毛鸿岁羽由票号经营者成为参1996年,日升昌票号旧址被股者;后来,毛履泰创办永泰庆、永泰裕票号,长泰永绸缎庄,日生烟店,晋泰昌钱庄以及药材、当铺等商号,还在安泽府城经营大量土地。
38.究竟谁该抱愧晋商?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共同对中国实施军事、经济侵略,大肆压制民族工商业,攫取贸易特权,疯狂掠夺中国的财富。仅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俄国就不费一枪一弹打通了中国沿海一系列通商口岸,还强制清政府减免关税。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晋商本来垄断着湖南、湖北等产茶区的茶叶贩运,但是俄商的入侵,令他们的业务日益萧条,后来的经济损失就更为惨重。原因在于俄商享有半税的特权,且用廉价的水路运输;而晋商除要付数倍于俄商的税金外,还因清政府的限制不能从水上运输货物。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各国列强纷纷迫使清政府签订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加速了外国资本的长驱直入。洋货的蜂拥而至,不仅冲击了民族工业,而且给晋商以致命打击。
越是局势动荡的时候,课税越发繁重。清末,除商税、关税外,清政府还四处设卡收取厘税。晋商受到的盘剥不断加深。除了各种各样的税之外,清政府还强迫商人大量捐款,且要捐的名目纷繁,要求的数额又大。口头说是自愿捐助,实则完全是强行索要;你若是不愿意捐的话则被锁闭于班房。山西巡抚伯麟在收捐上更是采取“勒限催交”的方式,连嘉庆帝都担心“因此激成事端”。《清仁宗实录》中有这样的记录:“晋省摊捐款最繁多,统计每年摊捐银八万二千两。”
清末民初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在社会环境极不安定的情况下,晋商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稳稳当当地做生意了。货物不是被军阀查扣,就是被土匪打劫,有的甚至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因突发战事使晋商损失的银两不计其数。相当一部分晋商就是因为连年战事而招致破产的。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商品经济自然随之极度衰落。这使得刚刚破土而出、萌发新芽的中国金融业因缺乏经济繁荣的基础而夭折。
39.日升昌票号旧址是哪年哪月正式对外开放的?
日升昌票号旧址是1995年10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
40.日升昌票号旧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哪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什么时候?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哪年哪月?
1986年日升昌票号旧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2月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联合国考察专家田中淡给日升昌票号旧址的题词是什么?
联合国考察专家田中淡给日升昌票号旧址的题词是“日升昌汇通天下”。42.中国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给日升昌票号旧址的题词是什么?
中国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给日升昌票号旧址的题词是“世界文化遗产之光,中国金融史划时代意义之重要文物”。
43.为开发日升昌票号旧址、建立中国票号博物馆作出重大贡献的王夷典先生是怎样为开发日升昌票号旧址而辛勤操劳的?
1985年,王夷典先生开始着手进行票号研究。1986年,王夷典编写了8000多字的票号史略,此次写作促使他将日升昌票号的研究工作向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推进。他走街串巷,到处访问,搜集资料,除向研究票号的专家们讨教外,还走访了数百位票号经营者的后裔。
1992年是他在古城文化资料搜集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的一年。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平遥确系票号的发祥地,这一结论奠定了他力争开发日升昌票号旧址的决心。
1995年5月,得到县委、县政府支持的王夷典先生正式接受了负责开发日升昌票号旧址的任务。这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任务。在日升昌票号旧址,他和梁晓梅、闫蕊萍等同志整理了六十余册账稿、信稿,这些资料丰富了馆展的内涵。当时时间紧迫,王夷典先生连续值夜班八十余天。可喜可贺的是日升昌票号旧址的开发终获成功。
44.为什么学者们高度评价日升昌票号为中国现代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清道光三年(1823),平遥城中一个叫雷履泰的商人开始尝试用金融票据往来的方式,代替实行了几千年的商业往来必须用金、银作支付和结算手段的老办法。为此,他开办了一家叫“日升昌”的票号。日升昌票号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经营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经营存款、贷款和汇款等业务,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做这种生意的票号。
雷履泰创办了日升昌票号,实际上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仿效日升昌的模式,先后在山西开设了四十多家票号。因为它们都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而且又都是由山西人开办的,所以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研究者都把它们称为“山西票号”。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更是高度评价日升昌票号为“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