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主动工作的24堂课-第16课 接受逆境的考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再努力一次

    在任何时候,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我们都不要妥协,要坚信“再努力一次”就会有新的转机。

    【职场秀】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 敲门声。凡尔纳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

    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已经是第14次收到这样的邮件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某某出版社。”

    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心里都是一阵绞痛。这次是第15次了,还是未被采用。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一个不知名的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感情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抢夺书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 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书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书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同样的,工作上我们也要具有“在努力一次”的精神,要知道,好的结果离不开自信的坚持。

    【主动力法则】

    转机或者说机遇,有时候就在于我们的坚持,在于我们肯“再努力一次”的意念。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做到“再努力一次”呢?

    1.从客观上来评价自己的工作内容,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就勇敢地坚持下去。

    2.当不断地坚持带来了不自信的疑惑时,就多听听身边人理智的意见,考虑一下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在他们的鼓励中,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淡定和平衡。

    3.保持平常心,不要有太大的情绪起伏,让自己平和地对待困难和考验。

    用小步跨越一个个障碍

    做事情不能仰头向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在你的一生中,诚实和勤奋应该成为你永不背叛的益友。

    【职场秀】

    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在我们心中难免怀疑: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事实上,这些存款当然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聚而成。一分到十元、到千元、到万元、到百万,就这么积聚而成。若想靠乞讨很快存满100万美元,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聪明的人,为了要达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这样比较容易完成主目标。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次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能逐步完成“次目标”,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主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每个人都应该有伟大的长远梦想和希望。

    【主动力法则】

    我们在事业上的成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的结果。在职场生涯中,当然也会出现一个个小麻烦、小问题,这需要我们用耐力和自信去一步步地跨越它们。我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哪些准备呢?

    1.对于目标设定,成功大师往往建议人们做一个不太成功的人,而不是过度成功的人,也就是说,采取初级步骤。

    2.起初设定一个不太高的目标,然后迫使自己坚持它。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压力太大,而是觉得能够应付。

    3.将自己的成功设置为一个过程,由低到高,一点一点地克服。同时,将工作上遇到的障碍也分成小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战胜它们。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古今中外有很多生动的例子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危机之中蕴涵转机,出现危机可能正是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大好时候。

    【职场秀】

    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酝酿了一个打败头号竞争对手柯达公司的计划,要从这个最大的胶片制造商手中抢夺市场。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富士投入数百万美元,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胶卷指定产品的资格。

    柯达公司由于先期重视不够,并没有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当发觉富士公司正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杀过来时,一切都木已成舟,为时晚矣。仅此一举,他们已被排斥在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盛会之外,从而失去了极大的市场。公司决策者们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只有闭上眼睛默默等待对手挥来重拳的份了。

    后来,在公司一位中层雇员的建议下,找到了IMG(国际管理集团),柯达请他们帮忙想一想“粉碎富士进攻”的策略和办法。

    在许多已发生变化的环节中,IMG发现了最有趣的一点是富士公司的“独占性”并没有包括洛杉矶奥运会的全阶段,他们只是“独占”了奥运会举办的那两周时间。

    所以,IMG建议柯达公司将其宣传重点放在奥运会举办前那狂热的6个月中。

    在此期间,柯达赞助了美国田径队,并聘用了一批有希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为其宣传,还赞助了奥运会举办前的田径选拔赛,并将整个洛杉矶充满了柯达的出版物、电视广告片及张贴广告。待奥运会来临,许多运动营销专家甚至没有注意到富士,还以为是柯达赞助了这届奥运会呢!

    柯达公司或者是IMG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全新的创意把握住了变化中的机会。他们没有把目光只局限于富士公司已经获得了奥运会胶卷指定产品资格这一不利的消息,而是主动出击,将问题的突破口选在了奥运会举办前6个月这段时期,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一举扭转了局势。

    柯达公司后发制人,挫败劲敌富士的例子为我们如何摆脱不利局势,把危机变成转机上了生动的一课。危机之中蕴涵着机遇。强者能够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变被动为主动。

    【主动力法则】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说,普通情况下,如果只是战胜危机还远远不够,最高级的认知和方法,是要转化危机为转机,从而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转危为安甚至为福呢?

    1.工作中有很多失误隐藏着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如果们能够将其挖掘出来,就能够反败为胜,为我们的工作带来转机。

    2.应当善于反思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获益并成长。

    3.一旦在工作上出现了失误,我们不要悲伤沮丧,而要积极地分析失误的缘由,化被动为主动,让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欢迎工作中的“坏消息”

    大多数企业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即最大限度地掩饰企业竞争上的劣势。但是,对于公司来说,一个人人都知道但又不说的威胁,远比一个被明确暴露出来的威胁要有害得多。

    【职场秀】

    在微软公司有这样一条规定:任何在软件中出现的漏洞必须马上纠正过来。这条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微软的内部管理上。在盖茨的影响下,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回馈机制来确保每件事都在不断改进之中。

    公司也十分重视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我曾有本备忘录,我每年都对它做更新。上面记载了‘微软的十大错误’,我尽量让这些错误看上去耸人听闻。只有这样,人们在谈到微软的未来时才不至于重蹈覆辙。”盖茨说道。

    在微软,盖茨还建立了同事之间互相提供回馈意见的机制。他十分热衷于建立“回馈圈”,这渗透到微软日常处理的每一项工作上。

    正如世界上其他主要计算机公司一样,微软也有自己非常复杂的电子基础设施。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与别人交流,这其中也包括盖茨。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产业里,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不断调整我们的航向。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反馈圈’。”盖茨说道,“我们的电子邮件系统可以让人们不分等级地自由交流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在48小时内就可以知道所出现的问题了。”

    盖茨本人以及时地回复微软任何员工的电子邮件而著名,人们传言说一位失宠的高级管理人员遭到解职,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地处理他的电子邮件。

    微软的“回馈圈”使市场上的各种危机和微软产品的各种缺陷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被发现和解决,这种正视危机的企业文化也是微软帝国能够实现常青运营的秘诀。

    【主动力法则】

    “坏消息”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靠员工自己主动提前发现,如何才能让自己在第一时刻准确地找到“坏消息”的影子呢?

    1.不仅要欢迎坏消息,还要主动倾听不同的意见,如果企业内人人都是一面镜子,那么企业内部的危机根苗便无处藏身了。

    2.应当专门设置一个部门用来搜集各种“坏”消息,并且指定专人负责提出反面意见,集思广益,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危机的潜滋暗长。

    3.主动提高自己的警觉性,时刻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细微问题,时刻保持危机感。

    勇于向高难度任务挑战

    如果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主动怀着“勇敢的心”,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职场秀】

    张涛和王雷同时进入一家开发、销售电子产品的公司。张涛毕业于一所电子工业大学,学历是本科;王雷学的是贸易专业,学历是专科。两年后,王雷升为销售部的主管,张涛却仍然是一名普通员工。

    在元旦的公司聚会上,一位老员工小声问身边的总经理:“张涛是本科毕业,所学专业又与我们的产品吻合,你为什么提拔了王雷而不提拔他?”

    总经理微微一笑:“虽然王雷的学历没有张涛高,但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欲望。无论交给他什么任务,他总是主动积极地自己去挑战,无论难度高低,他都会尽力完成得十全十美。”

    一个总是以为自己做得够好了的员工,觉得只要能保住现在的饭碗,即使工作和人生毫无意义也无所谓。这样的员工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远大的志向、不敢尝试新事物,认为自己的现状已经够好了,只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到头来却是迎来了老板给自己发来的解聘书。

    【主动力法则】

    在工作上,不应该仅仅是满足于一些小小的成就,或者为完成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沾沾自喜。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去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想完成这点,应该怎么做呢?

    1.要时刻告诉自己,不追求卓越,没有“鸿鹄之志”,是无法在工作中获得巨大的成功的。

    2.每个人都有一种突出的才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无论你的特色是什么,你都不要把自己藏起来,你应该积极地把你的才能发掘出来,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3.尚可的工作表现人人都可以做到,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追求最好,才能成为“鸿鹄”一般不可或缺的人物。

    纠正偏差,检查执行

    我们要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让执行更有效,就必须随时检视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偏差,主动地纠正偏差,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职场秀】

    卡耐基先生曾经访问了一位名叫罗比的事业人。罗比与四名助手经营一家店铺,他便是凭着对每周收入情况的研究来评估店铺的整个经营成绩的。

    但是,他另外还决定改善与顾客的关系,只是一时不知道怎么评估这个目标。他说:“当时觉得非常为难,如何才能测量工作人员的礼节态度是否进步了呢?”

    经过一番思考,罗比决定每个月抽样访问20名顾客,请他们对店内的服务质量作出等级评分。他发现:“以图表显示每个月的调查情况很有用,店内全体员工都很看重这件事,结果我们这个月的收入便提高了21%。”

    如果罗比没有自我检查,“我如何测量成果,以便客观评价经营成效”,他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工作的最终目标也要能够进行丈量。人们需要自己建立成功的标准并寻找途径监督自己的进步,否则就没有俯瞰整体、全面的观点。把目标限定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完成是非常有用的,有了起始日和截止日,就像即将面临绞刑,往往足以使人集中精力和心神,认认真真、高效地去执行一件事。

    【主动力法则】

    主动地去发现、检查工作中的偏差,从而纠正它,不要让这样的偏差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甚至发展成不可挽回的错误。这样的话,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为了达到目标,执行过程中应该包括一把“成功量尺”。虽然有的人不喜欢让测量用的棍棒来指导行动,但是成功高效的事业人士都强调,丈量是必要的。

    2.毫无疑问,所有事情的发展是阶段性的,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个人努力的方式、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进步也有大小、缓急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对自己的发展情况进行丈量及评价。

    3.面对一系列问题的反省和研讨,我们能够对执行过程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了解。对这些成绩或问题的剖析,可以使我们获得有益的经验和改进的方法,从而使有效执行的征程走得更加坚定。

    [主动力自测]

    1.在工作遇到瓶颈时,你有过“再努力一次”的想法吗?

    2.工作出现困难时,你是否是一点点地去克服它的呢?

    3.你都是怎样处理企业危机的呢?

    4.你是怎样对待工作中的“坏消息”的?

    5.你接受的工作是否是高难度工作?

    6.当你发现工作出现了细微的问题时,你都是怎样处理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