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中的80个做人智慧-前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止学》是隋朝大儒文中子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经典力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有价值的一部珍贵经典,它在中国流传了千余年,却鲜为人知,其文笔优美,意境深远,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内,极具实用价值,堪称一部奇书。虽然史书中关于作者文中子的文字介绍并不是很多,但是提起他的门下弟子可以说无人不晓,唐太宗时的一批开国元勋——魏徵、李靖、徐世绩、房玄龄等文臣武将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从这方面来说,文中子的思想对于唐代文化乃至后世文化的繁荣是功不可没的。

    其着作《止学》称得上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古代绝学。所谓的“止”就是志有定向,妄念不萌,外念不摇,不急于求成,不躁而偾事,在纷杂、妖娆的尘世中,求得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所谓“知止”就是不仅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更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该停下来。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停下来,干什么?

    停下来,由“止”找到“定”,定下来,或端坐、或盘腿、或半卧,一切顺应自然,这样就会定。

    定后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安静,一切都远离,甚至天籁、甚至原本心灵的狂躁、灵魂的疲惫、身体的倦怠完全消失弥散。这是一种“知止”后的境界,发自内心,行于一念。

    不要小瞧了一个“止”字,一个“止”字关乎着每个人的胜败荣辱。我国着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止”字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他说:“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

    的确如此!对于经商者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其输与赢;对于从政者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失败。“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纵览古今,凡是深谙《止学》要义并以其为人生指导的人,无不收获了辉煌的人生。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学术界公认的奇才弘一法师和经商的李嘉诚了。

    观曾国藩的一生,其为官之道的核心,就是韬光养晦、急流勇退。梁启超先生曾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这句话精辟概括了他36年独步官场的终极仕道,也是他留给后世的最珍贵的处世宝典。

    中国历史上绚丽至极后来归于平淡之典型——弘一法师,在苦心向佛,普度众生出苦海之余写下书法珍品“知止”二字,这是其哲学思想中最为经典之处。

    李嘉诚,华人商界最响亮的名字,“香港首富”“亚洲超人”“世界华人首富”“商界翘楚”“道德至上者”的代名词,他曾把写有“知止”二字的条幅作品悬挂在办公室中,字迹遒劲,刚健有力!千条万条成功经验都不足以概括他那独特的成功法典,而只有那“知止”二字最能代表他完美人生的深刻内涵,这也是李嘉诚自1950年独自创业以来半个多世纪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终极商道。

    对于现代人来说,《止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一部了解为人处世之道颇具价值的参考指南,有助于领导者丰富领导艺术;有助于职场人士融洽同事之情;有助于普通朋友之间的友好相处……可以说,“止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为人处世红宝书。

    《《止学》中的80个做人智慧》一书从智计、权势、利益、名誉、情感等几个方面展开,为人们指明了如何规避成功道路上最容易犯的错误,愿每个人都能从“知止之学”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做到“行当行之行,止当止之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一本着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照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编者

    2009年12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