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萌动的大烦恼-认识现实和面对现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很多青年人往往从自己不同的喜怒哀乐出发,去看待社会。获得成功的时候,可能觉得冬天有如春天;遭受失败的时候,又可能觉得春天有如冬天。但是,春天终究还是春天,而冬天依旧还是冬天,现实终究是现实。所谓的“冬天里的春天”,或者是“春天里的冬天”,不过是人们情绪的主观体验,或者是作家们笔下的小说名字罢了,它丝毫也改变不了现实的真实面貌。

    正因为客观现实不以人们的主观好恶而改变,所以,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他的认识和行为是不脱离现实的,而会和现实保持紧密的和谐的接触。相反的,一个心理失常的人,他却会逃避现实,脱离现实,甚至终日沉溺在空想和白日梦中。

    我们的时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现实社会有了哪些改革与创新?你所生活着的周围环境,向你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人们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是什么?所有这些你了解吗?如果不了解,那你就去努力了解吧。只有这样,你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环境,进而才能谈得上改造这个环境。

    因此,咱们每个人的理想、愿望、动机或目的,都得和社会的理想、愿望、动机、目的同步合拍,“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是不成的。每个青年人在求学、谋职、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权力对自己“设计”一番,但是这些设计,却不能脱离现实。

    比如说,报考大学专业虽说是“自觉自愿”,可是也有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限制的。由于现实条件限制,你就得“忍痛放弃”一些你想要追求的目标。在人的一生里,挫折和冲突往往是无法回避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承认它、接受它,对自己所向往、喜爱的人、事、物做必要的牺牲和放弃,不肯做强迫性的取舍抉择的话,那么,也许会从此悲观失望,或者愤愤不平。如若真的产生了这种态度,那就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益处,而且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失常。

    这些人也许会因此觉得“世道不公”、“人间不平”、“生活残酷”、“人生无聊”等等,于是企图用各种方法逃避、对抗现实,比如,信仰宗教、铤而走险、沉沦堕落等等,结果心理上的困扰、冲突和挫折就会更多,心理也就会愈来愈失常。

    有脱离现实生活倾向的青年人,往往过分强调所谓的“理想”生活。其实,他们的所谓“理想”,是脱离现实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不是作为真正能够激励自己奔向美好未来动力的理想。真正的理想是生活的动力。每当社会在前进、在变革的时候,每当生活环境中有些东西应该宏扬或者放弃的时候,理想便向人们提供了改造现实生活的具体模式、框架。有了这些具体的轮廓、追求的目标,就会更加吸引人们进步,增加奋斗的勇气和毅力。这样的理想是应该提倡的。但是,一些心理失常的青年,却往往会自我筑起一道围墙,把自己和周围现实隔离开来,抱怨什么人间没有“温暖”与“友谊”等等。实际上,他们是人为地制造了自我心理上的障壁,沉溺于逃避现实、超脱现实的幻想之中。这种幻想只是心灵上的临时“避难所”而已。有些青年们说,他们的(精神)生活,就是由“追求、动摇、幻灭”三部曲所组成的,我想其原因正是导源于逃避现实的退缩态度。

    由此可知,预防和治疗心理失常以及心理疾病的一个最好办法,就是“重返社会”,用“生活疗法”去医治。所谓“生活疗法”,是使治疗者和患者亲密融洽、感情沟通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可以说是更富有心理治疗的味道,因为它会使心理疾病的患者感到人们对他的温暖与友好。

    青年朋友,你我所处的这个大时代在激烈动荡,在不断地改革前进。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看待生活,具有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河流。”中国的孔老夫子,站在河边上也感叹地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既然生活按着自然规律前进、变化、发展;既然每个人都不能够两次站在同一条河里,不允许你悔恨过去,也不允许你总是想着明天、还有明天。那你何不面对现实,用奋发有为的态度来认识和面对现实生活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