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月亮-枣红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葫芦沟是个不大的村子,四五十户人家都挤在一个小山顶上。这座山圆圆的,像是一只葫芦。葫芦村下面有一条河,人们叫它葫芦河。葫芦河的水是从葫芦沟脑里流出来的,葫芦沟是一个很宽很深的壕沟,坐在飞机上都能看到。葫芦沟村由此而来。葫芦河的源头,是许许多多的小泉眼,这些大大小小的泉眼一律分布在红胶土质的半山坡上。每一只泉眼里又有许多的小眼汩汩地往上冒水,在水中顶出许多的小包,它们一直咕咚咕咚地响着。其实没有多少人去留意这些泉眼的喷水声。有时候,会有一条蛇缓缓地爬到某一眼泉边上来喝水。

    葫芦沟很幽静,鸟叫的声音在这儿听起来像是从一个大音箱里放出来的。各类虫子的叫声也很清纯,有些小虫子的声音本来很小很隐秘,但站在沟里就能听出来。

    壕沟两岸的山坡上,有各种野草,什么索索草啦、小绵蓬啦、灰条啦、苦子蔓啦还有狗牙齿和毛头齿以及一垛一垛的芨芨草,总之草多了,说不过来。这是个放牧的好地方,一般葫芦沟村的牲口都赶在这儿来放。

    葫芦沟村放牧的是一个小伙子叫牛娃,个子不太高,蔫里巴叽的,他话少,还是个聋子。

    村子里的大牲口都是在晌午歇了地后才能赶出来放。这天晌午牛娃赶着一大群牲口走出村子,沿葫芦沟口走进去。村子里的人吃罢午饭都歇下了。没有谁去去留意牲口走动的声音。

    到了天黑一大群牲口从沟里走出来,肚子吃得圆圆的,悠闲地甩着尾巴赶着蚊子。它们走进村子,径直回到了伺养院。伺养院里有一个老汉正在铡草。看见牲口都回来了,却不见牛娃回来。这个呆子,他骂了一声,心想再等等看。等了一阵子,天都黑透了,还是不见牛娃回来。老汉想,他八成是丢了牲口,一个人在沟里寻找,这是以前常遇到过的。老人等不住了,进了牲口圈,把所有的牲口都数了一遍,发现少了那匹枣红马。

    老人看见,天都黑透了,着急了,便去告诉队长。队长听完老人的话,拍了一下炕头骂道,他妈的,还怪了,一个小伙子看不住几头牲口,我就不信……

    老人说,队长你不知道,那沟里古得很,牛娃那呆子一个人在沟里瞎转怕是不太好……你得派几个人去找。

    什么?派几个人?有哪必要吗?你们老是嚷嚷,说那沟里古的很,我就不信邪。说着话,他跳下炕来,走过去从柜子上面拿出一枝冲锋枪来。

    老汉不知队长要干啥,挤巴着眼睛瞧着他。

    队长是个年轻人,当过兵,从部队复员到家还不到三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如今他还是大队民兵营副营长,家里放着枪。

    他发现老伺养员吃惊地瞧着他,笑了。他说:

    老叔你回去忙吧,我一个人去找他,谁也不叫。我不信邪,我倒要看看那沟里有些啥,要是真有你们说的鬼魂,我都要瞧瞧他长个啥样儿。

    队长没有从沟底走进去。他是沿着一边的山顶在走。他走了很久,一会儿下去,一会儿上来。山野里静静的,夜幕罩住远山,黝黑一片。天幕上渗出几颗星星,星星的光十分柔和。走了一会儿,月亮从远处的山顶上升起来,颤颤地抖着。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见沟底里静静地只有那股水泛出微微的青光。

    他几乎都走到沟脑了。隐隐约约听见马蹄走动的声音。

    站下来,定静一看,月光下,牛娃骑在那匹马上,马在沟脑里不停地转圈圈,走过来又走过去,就是走不出那个圈子。

    队长喊了一声,牛娃没听见,那匹马也没听见。

    队长生气了,从肩上取下枪来,推上子弹,朝天放了一枪。他没听到那种想像中的爆炸声。他退出子弹又推上膛,又放了一枪,还是没响。怪了,日他妈的真怪了。他重新挎上枪向沟底走下去。

    后半夜,葫芦沟几乎全村的男人都进了沟,他们有的手里举着火把,有的手里拿着铁锹、棍棒。到了沟底,他们发现牛娃还骑在马上转圈圈。男人们大声齐喊,马停了下来,他们走到马跟前时,发现马走得汗淋淋的,牛娃骑在马上微微闭着眼,迷迷瞪瞪的像还在睡觉。他睁开眼睛时,看见这么多的人打着火把围着他站成一圈,有些吃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众人把他从马上扶下来,感觉到他像一个小娃娃那么轻。

    在一个隐蔽处,人们看见了队长,他趴在地上不停地转圈圈,嘴里一个劲地嚷嚷着。

    大伙围到他跟前,看见他像狗一样趴在地上,两只手在土里不停地刨着,嘴里一个劲地喊着:我的马,我的马,我要给我的马装料……他把土块捧起来不断地往一个假想的口袋里装。

    几个人走近他,抓住他的胳膊,按住他,发现他的鼻子里、耳朵里、嘴巴里都填着土疙瘩。

    ……

    枣红马最早是从这条沟里跑出来的。那是在一场大战之后,开战的双方都死了很多人,两面山坡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

    这匹枣红马是从死人堆里跑出来的。

    原发《上海文学》2007年第9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