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必知的50个教育误区-误区四十三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任何孩子从顶小的年纪起,就应当受严守时间的训练,清清楚楚地给他们划出行动的范畴。”这表明了他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时间教育的态度。

    不过,教育孩子珍惜时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没“开窍”,不能理解时间是怎么回事。一般要到少年时期,抽象思维才会比较发达,自我意识也逐渐成熟,这时,孩子才逐渐明白时间的无限性和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但是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到孩子到了少年期,必须从小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没有早期的充分准备,就不会有“开窍”的到来。何况珍惜时间还有一个养成习惯的问题。

    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却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做什么都是慢慢吞吞,怎么也急不起来,干什么都要慢半拍。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这天早上起床以后,王女士就在后面催着儿子杉杉赶快去刷牙、洗脸,如果不是王女士在旁边看着,杉杉指不定又要玩多长时间的水。吃早饭的时候,开始还不错,可吃到一半时,杉杉又开始玩儿,王女士怎么说也不听,过时王女士真的发了火。看妈妈发火了,杉杉开始哭起来,说:“妈妈,以后我再也不敢了,你原谅我这一次吧。”王女士说:“我发火是因为你不好好吃饭,那你赶快吃我就不发火了。”可是杉杉只是哭着说刚才的几句话,并没有加快吃饭动作。

    在接下来的其他“程序”中,包括上厕所、出门上学,杉杉一直磨磨蹭蹭,结果到学校的时候学校都关门了,王女士上班也迟到了。

    其实,王女士儿子的磨蹭,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儿童行为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不懂得安排时间,或者说没时间概念。他们往往不懂得时间的珍贵,认为时间有的是,总也用不完。因此,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

    但是,做父母的却不能像孩子那样,不懂得时间的宝贵,不知道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使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成为时间的真正主人,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一个有时间意识的孩子,通常做事情都比较有条理、主次分明,懂得合理地使用和分配时间。这种时间意识的培养,与父母的引导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有目的地训练孩子支配时间的能力,培养孩子条理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那么,父母又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安排时间的能力呢?

    给孩子讲有关时间的故事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讲有关时间的故事,最好选择时间跨度较小的、与日常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感受到时间是什么,并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格言,写在纸上,贴在家里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激励孩子。

    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父母通过培养臻于有规律的生活,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就可以调整他的作息时间,如固定孩子白天玩耍、睡觉的时间等。

    让孩子接受“时间刺激”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父母可以用“时间刺激”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时间。比如,教孩子拨动钟表上的指针,并告诉孩子,当指针转到某一位置时,就可以进行某些活动了。如引导孩子画画、做游戏等都按时进行,按时结束,培养孩子守时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做事要讲究效率

    当孩子再大点儿,已经有时间意识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要让孩子懂得讲究效率时间变长,不讲效率时间变短的道理。

    焦中时间解决零散问题

    面对一些零散的小问题,如果孩子专门为它拿出时间去急于完成,容易打乱别的事情,但是如果总是不做,也会误事。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采取的解决的办法是零存整取,把零散的问题留下来,留出专门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零散问题。

    教孩子做事有时要“倒计时”

    有的事情是硬任务,必须在某个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父母教会孩子使用“倒计时”的方法安排时间了。例如,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的事情,算算还有多少天,父母要让孩子自己规定每一天要做的事情,从而及时补上。

    时间是独一无二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只有一次的宝贵资源。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只有那些能够把握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才能最早接近成功。不过,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如果不去主动抓住它,它永远不会停留。回首以前的岁月,父母都知道自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为了孩子的人生不再重演这样的失误,应该立刻行动起来,让孩子从今天开始开发时间这一宝贵的资源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