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人生-做职场的佼佼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做事都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决心。很多人都无法达成自己理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有人问罗斯福总统夫人:“尊敬的夫人,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特别是那些年轻、刚刚走出校门的人一些建议吗?”

    总统夫人很谦虚地摇了摇头,但她又接着说:“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事:罗斯福总统夫人年轻的时候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一份工作做,并且很希望能在电讯业找份工作,这样还可以多修几个学会。她的父亲便介绍她去拜访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萨尔洛夫将军单独接见了她,直截了当地问她想找份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哪一个工种?罗斯福总统夫人想: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种都让我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说道,“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萨尔洛夫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注视着她,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大目标也是由一个一个的小目标铺成的!”

    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成功。一些完美的计划实际上是相当简单的。每一个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在公司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管理者,是这个管理者的心中怀有坚定的目标把公司带向了成功的彼岸。

    工作也是一样,我们也应该计划几年以后的事。目标一旦定下,它就成为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可以说,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靶子。随着你实现了这些目标,你的心中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制定和实现目标有点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渐渐改进。

    制定目标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不具体,无论它是否实现了,都会使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甚至放弃。目标具体,就是说你必须确定你想要的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地想:我这一生要赚很多钱。想一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必须确定你追求的成功的具体评价标准。你对目标制定得越周到,对它的检视越仔细认真,成功的希望就越大。由此可见,设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是必要的。试着每星期花一个小时,检视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表现,并为下一步行动做计划书。

    同时,目标还有助于你评估工作的进展。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步。你花在检视自我人生目标上的时间越多,你的目标就越能够与你的人生结合。但是千万不要以纸上谈兵代替实际行动。要知道,没有行动,再好的目标也是一纸空文。

    此外,目标需要合理的计划辅佐,因为没有任何事比事前计划更能把时间做生产性的运用。研究证实:用更多的时间为一项工作做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所以,不要让繁忙把你做计划的时间从你的工作时间中挤出去。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性的工作常让你很头疼,因为它们往往难以预期,一开始认为可以很快完成的工作,最后可能不但必须延期,还耗费了你很多精力。对于短期的计划,我们可以每隔一个时间段检查它一下。

    总之,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事业宏图的最终取得,都离不开目标的确定和有效计划的实施,而且要把明确目标、制定有效行动计划作为一种习惯在自己的工作中坚持下去。以下六个步骤是培养这一习惯养成的大致步骤:

    1.在心里确定你希望实现的目标或任务;

    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多少代价去争取你所需要的成就或达成你所希望的目标;

    3.作好时间规划。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做好哪些事情;

    4.拟定一个实现你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否则,目标就永远是空中楼阁,将打消你所有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在纸上,不要仅仅放在心中依靠你的记忆力,而一定要体现为白纸黑字;

    6.每天大声朗读两次你的计划,比如在晚上睡觉以前,在早上起床以后。而且你朗读的时候,就想像自己已经看到、感觉到并深信已经拥有这些成就;

    7.时刻检测自己制定的目标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更正自己的行动计划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以确保目标是有效的、可行的。

    注重工作中的细节

    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些事情,常常是因其“小”而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但就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往往是工作进展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关系成败的双刃剑。

    在环环相扣的工作中,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处似乎可有可无的细节,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往往决定了工作的进展状况,甚至改变商场上的胜负。只要对于任何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导致的都将是无可挽回的不良后果。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吧?”

    二厨鸟苏拉:我回答,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一个大的悲剧,只因21个人在本职工作中对21个小“细节”的疏忽。单纯地看,21个人每人只错了一点点。但在现实工作中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十恶不赦”的错误引起的,而正是由这些一个个不足挂齿的“小错误”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及细节,绝不能采取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的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危害和损失的产生。

    尽管“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类的道理已是耳熟能详,对细节的重要性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工作中能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培养注重细节的习惯,是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培养:

    1.改变观念

    不注重细节的人,通常在日常工作中对其他注重细节的人和事也没有正确对待,比如对精打细算的人会冠以“计较、小家子气”的称谓,对关系自己生命的安全问题常会抱有侥幸心理,对善意的提醒会恶言相加,这都是主观上未对细节重视,强调个人主义的行为体现。只有在思想上对细节足够重视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有的放矢。所以,在职人员首先要改变旧观念,提倡细节观念,并借助舆论监督力度与相关约束制度来加快观念转变的步伐。

    2.从点滴小事做起

    细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养成随手关灯、关门窗的习惯是细节;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上班不要迟到,下班时不早退,不因私事影响工作,良好的工作态度是细节;对经手的事,从时间、地点的普通了解,到准备什么、如何应对都有全盘考虑,这是细节;所出具的数据、撰写的文章、产品的工艺指标都做到没有差错就是细节;生产中减少跑、冒、滴、漏,实现安全无事故、设备无故障、装置长周期运行就是细节;对每一个工艺指标的变化,每一台设备的维护及运行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细节;生活中对同事、朋友的一句问候、一声劝勉,累时端上一把椅子、渴时递上一杯水,这都是细节。当养成细节习惯后,你就会发觉无论待人接物,还是工作进展都会顺手许多,效率也会提升得多。

    3.对自己一定要“苛刻”

    养成任何好习惯,都要从严要求自己。每天做好工作计划,准备好备忘录,事无巨细一件一件完成,正如别人所说的,完成一件小事比计划中的大事更有效。对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要身先士卒,争取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到点到位,不能敷衍了事。只有在一系列细枝细节上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一直困扰自己的粗心大意的毛病渐渐的销声匿迹。

    4.重在坚持

    细节是一种思维与行动意识的高效组合。谁都想做好每件事,但有的人就是做不好,一件事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但问题就发生了,原因就是没有坚持细节习惯的培养,一段时间做到了认真执着,一段时间就懒散松懈,做事有头无尾,总是半途而废,这样就无法真正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每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成功品质与能力,都是由无数个细节习惯的积累而成。因此,一旦养成良好的细节习惯,就不会再被刻意坚持好习惯与纠正坏习惯所累,相反那种水到渠成、收放自如的自控能力会让你于轻轻松松中胜人一筹。

    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工作的团队中,每一名在职人员,都被要求在工作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是因为,合理分工是合作的前提,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才能最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对于个人也才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为团队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是一则关于“螺母”的故事,会让我们对于找准自身位置的重要意义予以启示:

    在一家工厂中,有一天临下班时,一个男孩找到杰克,说是机器上的一个螺母掉了,让杰克去装一下。杰克随口答应,然后拿着扳手、钳子等工具和一大铁盒新旧不一、型号各异的螺母,去了男孩所在的那个操作间。刚要动手时,下班的铃声骤然响起。杰克想,机器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只不过是需要换一个螺母,还是不要把手弄脏了,明天上班时再换吧。

    次日刚上班,杰克便带着所有的工具到了那个男孩的操作问,意外地,他看到那个男孩的机器旁边正站着工厂的老板。

    “你必须在两分钟之内让机器恢复运转,”老板发怒道。

    杰克心想:“两分钟换一个螺母,这实在是太容易了,其实连一分钟都用不到。”却不料,一盒子的螺母竞没有一个是与螺丝的尺寸、型号搭配得当的,他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

    老板一字一顿地说:“对于这台机器而言,只有那个与螺丝吻合得天衣无缝的,才能叫做螺母,其他的只能叫做废铁,现在你盒子里的全是一块一块的废铁,没有一个‘螺母’,工厂就好比这台机器,工人就如同一个简单而不可或缺的‘螺母’。”

    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就是一颗公司的“螺母”,反之,对公司而言,也不过是一块毫无用处的废铁。因此,在工作的分工上,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衡量一个人在某一位置上有无价值,不在于他做了多少工作,而在于他做的工作有多少是有意义的,对公司和个人的发展起到了多大的推动作用。一个最有价值的位置,并不一定适合你,不适合你的位置,对你来说就不是最佳位置。最佳位置不是最高的,而是最适合你的。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职场位置时,不要问这个职位可以为你带来多少财富,你可以从中获得多大的地位、名望;而应该问问,哪个位置可以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只有在这样的位置,才能充分挖掘你的潜能,促进你的发展,使你雄心勃勃,将来有所作为并且能得到老板的重用、事业有成。

    不要以为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容易,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位置的过程:生活中的位置,工作中的位置,家庭中的位置,学校中的位置,社会中的位置……现在的好位置不代表是永远正确的位置,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地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像螺丝钉一样深人下去,才能取得最后成功。

    因此,每个人在选择适合自己位置的人生舞台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个人的性格

    社会上几乎每一种工作都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要选择某一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性格品质,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

    2.个人的能力

    你在选择职业时绝不能好高骛远或单从兴趣出发,要实事求是地检测一下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找到“有用武之地”的合适工作。

    3.个人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在选择从事什么行业时,往往首先想到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兴趣是人所共有的,但又是千差万别人的。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操作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把他的兴趣转移到书本的理论知识上来,他就会感到无用武之地。这种兴趣上的差异,是构成人们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那些兴趣广泛、爱好多样的人择业的空间就大些,他们也更能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广泛的兴趣爱好为选择创造了更多有益的条件。

    4.个人的气质类型

    职业对人的气质都有着各自的特定要求。教师、医务工作者要求反应灵敏、细致、耐心等气质特性,律师、外交人员则要求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等特点。

    总之,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行业,从而找到最利于自己发挥优势的舞台,这样才能不断地靠近成功。

    善于展示自己的优势

    公元前251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出使楚国,要求楚考烈王与赵国联合起来抗击秦国。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有智有勇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他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

    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楚王不愿联合抗秦,平原君说服不了他。毛遂代表其他19人上台去说服楚王。楚王听说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怒气冲冲地要他下台去。毛遂按着剑走近楚王,大声说道:“大王所以敢当众叱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但如今大王与我处于十步之内,楚国纵然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您的性命掌握在我毛遂手里!”楚王被毛遂勇敢的举动吓呆了。接着,毛遂又向楚王分析说,共同抗秦对赵、楚双方都有好处,道理是如此清楚、明白,没有理由反对。毛遂的一席话,终于说服了楚王。楚王决定和平原君歃血为盟,联合抗秦。

    事后,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竞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

    毛遂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勇敢和自信。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多能力超群却默默无闻的工作者。虽然他们中间,许多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相当的名望和地位,但其实际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力与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往往还有很大出人。而绝大多数的人,则是最普普通通的一群人,让人放心却不受重视,让人尊敬却不受欢迎。之所以会被埋没、遭冷落、遇挫折、被误解,就是因为这些人不善于得体的表现自己。

    在职场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地慧眼发现,作为团队中的一员,要想获得赏识,脱颖而出,就必须勇于展现自己,具有主动精神,让老板看到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否则,你的才能很可能一直被忽略和埋没。

    现任多普达CEO兼总裁李绍唐就曾说:“我要奉劝年轻人,进入了社会,什么时候你该离开,什么时候你知道有没有前途,你要敢于敲你老板的门。”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李绍唐事业成功的真实总结。

    李绍唐高中毕业考上了台湾淡江大学数学系,成绩名列前茅,但他却越来越困惑:毕业以后要干什么?当老师?当学者?但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李绍唐的父亲早逝,清贫的家境让李绍唐从小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赚大钱”。于是,第二年,李绍唐打算转入英文系。系主任问他转系的原因,他很坦白地说:“我以后要赚大钱。”系主任笑着对他说:“那你应该去念国贸系。”此后,李绍唐果真转到国贸系,他决心要在商界打拼。

    大学毕业后,许多同龄人都去了美国留学,尽管李绍唐的托福和GRE成绩都很高,但在他看来,要想出国还要看看家庭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承担求学的费用,因此他没有做出国的打算,只是努力地找工作,想要尽快摆脱贫穷。李绍唐把求职目标锁定在外企,因为“那里薪水高,工作也比较稳定”。他做了20份履历表,都投向着名的美商公司。最后,他等到了IBM的录取通知书。

    进入IBM后,每隔3个月,李绍唐都会主动去老板的办公室问老板:“我表现哪里不好?我怎么做才能做到甲等考绩?怎么做才能做到A+?”在李绍唐的主动沟通与交流下,老板开始留意这个土生土长在台湾的“穷小子”,渐渐地放手交给他做一些重要的工作。李绍唐没有让老板失望,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不久便被升任高管。

    在离开IBM高管的资深经理人职位后,李绍唐又担任了甲骨文(中国)华东区及华西区董事总经理,2005年10月李绍唐加入多普达任COO,2006年3月任多普达CEO兼总裁。李绍唐的成功,与其个人品质中的勇敢坚韧,与其工作中的主动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在人才济济的职场中,想要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养成善于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的习惯,培养技巧如下:

    1.对自己有信心

    有人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把握不准,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大可不必。只要你增强一点勇气,大胆试一试,不行了再重来,权当交个学费,经受一次考验。

    2.保持锲而不舍的韧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展示自我是一场心理之战。谁有耐心,谁有韧劲儿,谁不放弃最后百分之一的努力,谁就可能是最后的微笑者。因此,一次成功的自我展示,呈现给领导和他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3.克服害羞的心理障碍

    在会议上或其他工作场合表现出害羞的状态,通常是展示自我才能过程中的大忌。而要获得领导的赏识、展示自己,肯定要少不了在各大公众场合与别人进行接触和交流,所以一定要克服怯场等害羞的心理障碍。

    4.适时地来宣传自己

    成功属于善抓机遇的人,在恰当的场合和时机下,不时地创造一些机会表现自己也是不错的方法。

    5.要注重对自己形象的包装

    在公司中,在领导面前,在工作场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服装等外在形象,会为自己增色不少。例如,穿衣服要配合自己的个性气质,自然得体,相得益彰,千万不要夸张。男性选好西装领带,还要整理好发型,修好脸;女性应该化个明媚的淡妆,给自己信心,也是尊重别人。

    激情对待工作

    一个人有了激情工作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公司工作,他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一项职业;无论工作的困难是多么大,或是质量要求多么高,他都会始终一丝不苟,不急不躁地去完成它。而这样的人,也正是老板十分欣赏并会加以重用的,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走向成功。

    13岁的松下幸之助还在当学徒的时候,一直想独立卖成一辆自行车。可是,当时自行车是高价商品,相当于今天的汽车,即使有人想买,也轮不到松下这样的小徒弟一人去销售,顶多跟着伙计去送送车罢了。

    但幸运的是,有一天,一位客户的伙计打电话来:“送一辆自行车给我们看看吧。我们老板在,现在赶快送来!”刚好其他伙计不在,松下的老板对他说:“看对方很急的样子,无论如何,你先送一辆过去吧。”松下听了,觉得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便精神百倍地把自行车送到客户那里去。松下虽然不是经销老手,却很认真地向对方老板介绍自行车的各种性能。

    那时因为松下只有13岁,人家把他当作可爱的小孩。

    老板看他拼命说明的模样,摸摸他的头说:“你很热心,是个好孩子。好吧,我决定买下来,不过要打9折。”

    因为太兴奋了,所以,松下没拒绝就回答说:“我回去问老板!”说完就跑回来告诉自己的老板:“对方愿意打9折买下来。”

    老板却说:“打9折怎么行呢?算9.5折好了。”

    这时候,松下一心一意想第一次独立成交,很不愿意再跑一次去说9.5折。他对老板说:“请不要说9.5折,就以9折卖给他吧。”说着哭出来了。

    老板感到很意外:“你到底是哪方的店员呢?你怎么了?”

    松下哭个不停。

    过了一会儿,对方的伙计到店里:“怎么等了这么久呢,还是不肯减价吗?”

    老板说:“这个孩子回来叫我打9折卖给你们,说着就哭出来了。我现在正在问他,到底是谁家的店员呢。”

    伙计听了,被松下的热心感动了,立刻回去告诉他的老板。

    那位老板说:“他是一个可爱的学徒。看在他的份儿上,就按照9.5折买下来。”

    这就是松下第一次的成功销售,它的成功就在于他对自己工作目标的一份激情与热忱。在此后的时间里,松下幸之助创办了松下电器公司,凭借着以往的工作精神,他成为了日本经营之神。

    松下在谈到自己雇佣员工的标准时说:“我从不爱用那些抱怨环境,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的员工。我所喜欢的员工都是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和热忱,充满了责任心的员工,这种员工也许本身能力并不是很出色,但他们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对自己的工作不挑剔,真正能在工作上花力气,遇到困难和麻烦不会退缩。”因此,松下先生对公司雇佣到能力只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不仅不急不气,反而说这是“公司的福气”。松下本人给自己打的分数也只有70分,然而正是这个松下口中70分的团体,打造了“松下”这个世界知名的品牌。

    IBM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也曾对记者说:“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而言,我们希望招到的员工都是一些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这种人尽管对专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们一旦投入工作之中,所有工作中的难题也就不能称之为难题了,因为这种激情激发了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钻研的细胞。另外,他周围的同事也会受到他的感染,而产生出对待工作的激情。”

    同样一份工作,由不同的员工来做,有激情和没有激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充满激情的人能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而没有激情,懒散的人,对工作冷漠处之,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潜在能力也无所发挥。

    此外,对待工作还要有恒定的热爱,保持始终如一的激情工作精神。有这样一种现象,通常刚进公司的员工,最初接触一项工作的时候,由于陌生而产生新奇,于是千方百计地了解熟悉工作,干好工作,这是主动探索事物秘密的心理在职业生涯中的反映。而一旦熟悉了工作性质和程序,日常习惯代替了新奇感,就会产生懈怠的心理和情绪,容易故步自封而不求进取。有激情才能有积极性,没激情只能产生惰性;一有惰性会使你落伍。业绩不佳难免要被“炒鱿鱼”,这也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条规律。由此看来,你能不能与别人竞争,关键靠你的心理素质和内心动力,也就是靠坚持不懈的工作激情。

    激情代表着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它是人人都具有的,只要善加利用,就可以在工作中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并使之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1.保持快乐的心情

    你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感觉,会大大地影响你做事的方式。你如果十分快乐地接受并实施某件事,这件工作就会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而且你的愉悦心情可以与别人一起分享。相反,如果你对工作感到生气和不满的话,这件工作就会变得冗长,你也更有可能犯下许多错误,而周围的人也会慢慢疏远你。

    因此,你要永远以微笑面对你的工作及工作伙伴、老板和部属,工作中接听电话或打电话时,心情要愉快,声音中蕴含笑意。通过这种微笑的方式,在工作中传递热情,会让你在这种氛围中对工作保持恒久的热情。

    2.学会自我激励

    你也许因为缺乏动力,或是感到灰心,觉得自己无用而拖延工作,假如确是如此,你就必须改造自己,并且克服和训练你的弱点。不妨经常鼓励自己,那样会增加你的信心,并且增加你对工作的热度。你越是相信自己,你所能完成的工作就越多,做得也越好。

    3.全身心投入你的事业

    假如它值得你去做,它也就值得你去研究。假如你不清楚某些具体情况,就多加观察,收集更多的资料。这也可以当作一种准备工作。它会给你一股力量去开始工作。你对自己的工作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兴趣。运用这些新的知识,你就会觉得很容易而且可以更快地完成。把你的知识与别人分享,让他们也投入这个工作。他们不但会激起你工作的热忱,而且还会支持你努力工作。

    4.不必理会别人加诸你的贬损

    若有人在工作上轻视你、嘲笑你或排斥你,不要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热情,要了解这不是你的失败,而是代表对方的无知与缺乏自尊。

    5.不要参加那些互吐苦水的同事聚会。多找一些成功的、愉快的人物作为典范,多和热爱工作的人交往,有热情的人常能感染别人。

    对工作富有敬业精神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绝没想到:上司竟然安排她洗厕所!

    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人生之路岂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了自己初来时曾下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

    正在此关键时刻,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帮她摆脱了困惑、苦恼,帮她迈好了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她认清了人生路应该如何走。那前辈并没有用空洞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个样子给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也因为新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所以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洗得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振奋的人;从此,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从此,她很漂亮地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的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几十年光阴一瞬而过,后来她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一名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野田圣子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追求造就了这位平凡女子传奇的一生——“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洗得最出色的人!”

    敬业精神是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每一个员工的使命,是每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中富于敬业精神,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并对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抱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到善始善终,那么,不管你现在身处什么岗位,都会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阿尔伯特·哈伯德说:“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拥有敬业的精神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即使你的能力无人能比,却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

    那些在工作中投机取巧、逃避责任、懒惰倦怠、寻找借口的人,他们总是对工作、对老板、对公司心中充满了怨言:“公司把我当作廉价的劳动力,老板在剥削我。”他们对待工作不仅缺乏一种神圣使命感,而且还缺乏对敬业精神真正意义的理解。

    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能够正确地看待“敬业”。敬业,就是把握了自己的生存权。搜狐公司总经理张朝阳说:“我们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精神,当然,辞退的原因也和敬业有关。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要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如果一个人本职工作做不好,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大的工作等着你去。这就是良性发展。”

    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同时也轻视了自己的品格。对待工作苟且偷安、马马虎虎,自然也就得不到老板的信任。每每经过你的手而做出的一件苟且而劣质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声誉、办事能力以及你的人格。轻视工作的心态,对自尊心和理想是一种侮辱,它是拖累你停滞不前的敌人。缺乏敬业精神的人还将对他人、对集体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松松垮垮的泥瓦工建造的房屋,会经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马马虎虎的外科大夫做起手术来,是在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懒懒散散的律师,只能是让当事人浪费金钱……

    实际上,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你自己。当你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绝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懒懒散散,心不在焉,半途而废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贯彻“敬业,敬业,再敬业”的工作精神呢?下面是几个要点,坚持去做就会有收获:

    1.树立“热爱工作’’的信念

    由于能力、经验、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你可能正从事着一项并不如意的职业。这时候,就要树立一种“热爱工作”的信念。当他有了这种信念之后,才会在工作和事业上永葆进取之心,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李想在走出大学校门的两年时间里,频繁地跳槽,也没有找到一份既适合自己专业又让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有一天,他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最后下定决心,先把现在的工作做出色,别的以后再考虑。于是,他在工作中,利用各种因素,调动自己积极的情绪,不断想办法培养自己“热爱本职工作的信念”。渐渐地,他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因为在工作中不断的刻苦钻研,他也从中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更加热爱这份工作了。

    时间一长,李想的行为引起了上司的重视。现在,他已经是这家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了。尽管这个工作与他所学的专业不符,更不是他在学校时十分向往的那一种工作,但是,他已经热爱上了这份工作了。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也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赞誉。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才会爱一行,干一行。”许多人都有过李想的早期的经历,或者正处在李想的早期经历之中。他们能否走出困境,让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走上正途,关键就在于自己能不能培养起“热爱工作”的信念。假如不能,他们也只能是耗费青春,蹉跎自己一生的光阴。

    2.把敬业培养成习惯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作为一名职场中人,工作的机会的确增加了不少。但是,不要因此便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有机会,而在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岗位上漫不经心,也不要因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而采取混日子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让它变成自己的一个良好习惯。

    当敬业精神成为自己的一个良好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它可以为自己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帮助自己实现事业上的成功愿望。

    虽然有许多人的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当他们养成了敬业的习惯之后,他身上的潜力便会被逐渐的挖掘出来。这样,便会提高他的办事效率,增加自己的实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员。

    吴勇资质一般,在学校里成绩和能力也并不突出。毕业后,通过万般努力,才进了一家企业当名勤杂工,勉强维持生计。尽管如此,他并不气馁,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同时,也不断的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一年后,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才熬成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与那些技校毕业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着,并且技术水平还不如人家呢。但是,他的身上有一股韧劲,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刻苦的钻研。五年后,吴勇的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成为了这家企业的副总工程师。相比之下,他那些能力特别突出的同学们,还有一大部分仍然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

    3.做事一丝不苟

    做事一丝不苟能够迅速培养严谨的品格、获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带领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进,更能鼓舞优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全心全意,善始善终;对待工作总能做到一丝不苟。力求完美是一名优秀员工必备的特质。

    现代社会中,工作机会很多,常有企业招募员工,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到处都有机会,而对目前的工作漫不经心,也不要因为不怎么喜欢目前的工作而成天混日子。每一个职场中人,都应该磨炼和培养自己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因为无论你将来处于何种位置,做何种工作,敬业精神都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宝贵的财富。

    李雷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研究所工作。在这家研究所里,大部分人都有着硕士或博士学位,只有李雷一个本科毕业生,所以,在心里上压力很大。

    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所里的大部分职员都根本不把工作当回事,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没有认真负责的精神。不是在工作中玩乐,就是利用上班的时间搞自己的“第三产业”,而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丢在了一边,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李雷。

    每天上班,李雷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埋头苦干,还经常加班加点。很快他便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久就成了所里的“顶梁柱”,并逐渐升迁为所长的助手,几年后他被提拔为副所长。当年事已高的老所长退休时,他便顺利地成了接班人。

    4.业精于勤,竭尽全力

    无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因为它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败。一个人一旦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劳这一秘诀,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能处处以主动尽职的态度工作,即使从事最平庸的职业也能赢取老板的赏识。

    从这一点来说,对工作竭尽全力的员工,是老板最倚重的员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员工。如果你的能力一般,全力以赴可以让你得到更好发展;如果你十分优秀,全力以赴会将你带向更成功的领域。

    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为了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常常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他为了做好一个实验,常常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守候在仪器旁,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丁粒子,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5.每天多做一点

    国外有一位着名的投资专家叫约翰·坦普尔顿,他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真理:“一盎司定律”。他认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可以用多一盎司来形容。但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我们常说一句话,叫“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也就是那“一篑”的差别,成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如今在每个公司,个人的工作内容相对比较确定,并不一定有许多“分外”之事让我们去做。而且,当一个人已经完成绝大部分的工作,付出了99%的努力,再“多加一盎司”其实并不难。但是,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定、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王艳刚进公司时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但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老板不可缺少的助手,担任了分公司的总经理。她之所以能够快速取得工作上的重大进展,就在于“每天多努力一点”。

    最初,王艳注意到自己的老板在大家每天下班以后,仍然会留在办公室继续工作。因此,王艳也决定下班后留下来,以便能够为老板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老板需要找文件、打印材料时,王艳总是及时出现并帮助老板完成。王艳就像随时待命的战士一样,随时等待着上级的召唤。时间长了,老板就逐渐养成了王艳协助他工作的习惯……不久,王艳就获得了提升。

    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6.有始有终

    做事情无法善始善终的人,不会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坚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一面贪图玩乐,一面又想修道,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不但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还就此毁掉了整个人生。

    总之,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带着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它,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像老板一样积极工作

    钢铁大王卡耐基在谈到给年轻人的忠告时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不应该把自己只看成是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看成公司的主人。”

    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圆满完成工作的人,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对于没有端正工作态度的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于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总是敷衍了事。试想,这样的员工,怎么会赢得老板的信任呢?又怎么会有机会接受更大的挑战?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

    事业的成功取决于态度,没有谁是一夜成名的,成功是一个长期努力积累的过程。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像老板一样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才是端正的工作态度,具有这种心态的员工才是规范的、真正的、像样的员工;在这种心态的引导下,也才会迎来自己事业上的长远发展。

    世界着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致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打印出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的秘书。

    不仅如此,这位年轻小姐高效的办事效率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有很多人为她提供更好的职位请她担任。她的薪水也多次得到提高,现在已是她当初作为普通速记员时薪水的4倍。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尔极有价值,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失去她做自己的帮手。

    作为员工,当你能够把自己当成老板来对待工作,尽心尽责地完成工作,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你就会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你日常所做的工作,确定这份工作在整个工作链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就会从中找到做分内工作的最佳方法;你不会再拒绝上司派来的你有时间和精力来承担的额外工作,你会认为这是表现自己工作能力、锻炼自己技能和毅力的一次机会。你最终会因为这样的心态和所有的努力而把工作做得更圆满,更出色,并成为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你的薪水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你的事业也会因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而有所成就。

    卡耐基在宾州匹兹堡铁道公民事务管理部担任小职员时,一天早晨在上班的途中,他发现一列火车在城外发生车祸。他想打电话给上司,却联络不上。

    他知道多耽误一分钟,都将对铁道公司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以老板的名义,发电报给列车长,指示他快速处理,并且在电报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知道根据公司严格的规定,这么做等于是自动辞职。

    过了几个钟头,上司回到座位,发现卡耐基的辞呈,以及今天所做之事的详细情形。那一天过去了,一切正常。第二天卡耐基的辞呈被退回来,上面用红笔批了三个大字:“不同意”。

    几天之后,上司把卡耐基叫到办公室说:“小伙子,有两种人永远只在原地踏步。第一种人不肯听从命令行事;另外一种人只肯听命行事。”这种事情让上司发现,卡耐基比那铁路警察有用多了。

    卡耐基和那位主管由于对待工作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不同而直接导致了事业发展上的差异。因此,要是你想让老板知道你是一个可造之材的话,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积极地寻找并抓住每一个可以促进公司发展的机会,哪怕不是你的责任,你也要这么做,因为公司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

    每一天,都将自己作为老板来对待工作,你的人生将会因为这一工作习惯的改变而改变。

    向高难度工作挑战

    微软在进行招聘时,颇为青睐一种“聪明人”。这种“聪明人”,并非在招聘时就已是某一岗位的专家,而是一个敢于向高难度工作,向自己挑战的人。

    亨利·福特说:“我一直都在寻找那些拥有无限能力,并相信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人。”这句话代表了众多老板的心声。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充满机会与挑战的社会,受大环境影响,企业的环境也总是处于困难和竞争之中。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每个公司必须时刻以增长为目标才能生存。要达到这个目标,公司员工必须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而真正能做到“一致”的,只有不断挑战自己争取进步的员工。那么,对于老板而言,他们所需要的勇敢员工必须具备敢于向高难度的、“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精神。

    职场中,很多员工虽然极有才学,具备种种获得老板赏识的能力,但却缺乏挑战自我的勇气,只愿做职场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以为这样就不会做错事受到老板的批评,也不会因为受到老板的表扬而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实际上,这样的员工在老板眼中是可有可无的,绝不会获得事业发展的机会。“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相提并论。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与此同时,无知的认识会使你的天赋减弱,因为你的懦夫一样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而机会来临时,只有那些勇敢坚持尝试,时刻准备着的人才能抓住。“幸运就是机会遇到了准备”,准备的前提就是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勇敢尝试的人。

    莫里·威尔斯,曾被人认为最不可能进入美国超级职业棒球队竞赛联合会的棒球明星。然而在1962年,威尔斯打破了联合会伟大前辈的偷垒记录,被授予了联合会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一个似乎是要永远呆在小竞赛联合会中,注定只能在职业生涯中平平庸庸的球员变成了一位超级明星,这是因为他敢于尝试,敢于向“高度”挑战,从而才获得了成功。

    很多时候,事业失败的人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在心里默认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我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暗示。因此,如果你能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告诉自己“我能行!”那么,你也会同那些成功的人一样,为自己的勇敢而自豪。

    在1888年的大选中,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在他执政期间,声誉卓着。当时《纽约时报》有一位记者偶然得知这位总统曾经是一名小布匹商人,感到十分奇怪:从一个小布匹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带着这些疑问,他访问了莫尔。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时也很成功。可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书中有句话深深打动了我。这句话是这样写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敢于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便能够突破自己的人生局面。’这句话使我怦然心动,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不久有位朋友邀请我共同接手一家濒临破产的银行的事情。因为金融业秩序混乱,自己又是一个外行人,再加上家人的极力反对,我当时便断然拒绝了朋友的邀请。但是,在读到这一句话后,我的心里有种燃烧的感觉,犹豫了一下,便决定给朋友打一个电话,就这样,我走入了金融业。经过一番学习和了解,我和朋友一起从艰难中开始,渐渐干得有声有色,渡过了经济萧条时期,让银行走上了坦途,并不断壮大。之后,我又向政坛挑战,成为一名副总统,到达了人生辉煌的顶端。”

    生命是有限的,想活得积极而有意义,就要勇敢地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提升,也是让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个快捷途径。

    另外,在向高难度工作挑战时,在职人员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明确的目标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仅仅是盲目地采取行动,最终也是徒劳无功。

    2.要有自信心

    自信心可以帮助一个人树立一种正确的思维习惯,也只有自信心才能激励一个人在艰难中不断攀登的勇气和精神。

    3.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果没有准备,便仓促上阵,很可能因为缺少支持而失败。

    4.即使失败了也不要自我放弃

    一个优秀的老板,不会只看到你挑战高难度工作后的结果是怎样,他决定是否要器重你,会更看重于你敢于挑战的工作态度和头脑的运用;并且,你所经历的、所得到的,是那些始终胆怯观望的人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尝试。

    忠诚于公司的利益

    忠诚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它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求员工要表现出对公司事业兴旺和成功的关注,时刻忠实于公司的利益,并且不以此作为寻求回报的筹码,这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衡量员工是否合格的一个客观存在的标准。

    在工作岗位上,每个员工都肩负着“忠实于公司利益”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因此,绝不能从事任何与履行职责相悖的事务,不能做那些有损于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的事。否则,不但会使企业名誉受损蒙受巨大损失,也将直接影响自己的声誉和事业的发展。

    张平在一家大公司供职,能说会道,才华横溢,所以他很快被提拔为技术部经理,他认为,更好的前途正在等着他。

    有一天,一位港商请张平喝酒。席间,港商说:“最近我的公司和你们的公司正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手头的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一份,这将使我们公司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什么,你是说,让我们做泄露机密的事?”张平皱着眉道。

    港商小声说:“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不会影响你。”说着,将15万元的支票递到和张平面前。张平心动了。

    在谈判中,张平的公司损失很大。事后,公司查明真相,辞退了张平。本可大展宏图的张平因此不但失去了工作,就连那15万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赔偿损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张平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精明能干固然是一项过硬的职场资本,但如果再有本事的下属,有了异心,不对老板效忠,“身在曹营心在汉”,对于老板来讲是相当可怕的。所以,所有的老板都怕下属欺骗自己,尤其是有关公司的资产、纪律、形象,更不容许有人侵犯。每个企业内部都有许多商业秘密与业务的关键所在,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故而老板们所器重所相信的职员,都必须是忠诚可信赖的。有时宁愿把一个能力平常的下属带在身边,参与重要业务,见闻公司重大决定,只是因为这个能力平常的下属是忠心不二的。

    因此,在职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遵守企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忠心被老板和企业接纳,成为老板最可信赖的,可以患难与共的心腹员工。

    从某种意义上说,忠实于公司的利益,还要主动以不同的方式为公司做出贡献。积极改进,主动为公司寻找开源节流的渠道,这是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就是“开源节流”。所谓的“开源节流”是指在财政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对于企业来说,在资源匮乏的现今社会,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成本观念。优秀的老板都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员工学会为老板、为自己开源节流,就是为企业创造利益,就是真正做到了为老板排忧解难,从而也将因此受到老板的重用而成就一番事业。

    有一位成功者说过:“自身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依赖于忠诚。”主动对老板负责,加倍付出,老板也会因此而对你承担一份义务,会同样忠诚地对待你,这会让你永远无需为失业而担忧。

    工作中,每天节约用水、用电,节约公司的资源,都是员工忠实于公司利益的表现;如果在职人员也能时刻从自身的“开源节流”做起,将会更加巩固在老板心中的地位,也将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从自身开源节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提高时间观念,减少和避免上班迟到、经常请假、无法如期完成工作任务等事件的发生。时间就是成本和金钱,只有养成控制时间成本的习惯,才能有助于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也为你日后晋升增加了一项竞争资本。又如分期付款购买东西,或者是三思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也是开源节流。再如社会人际关系也可以开源节流,俗话说,“人脉就是钱脉”,平时多结交一些朋友,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从而拓展了自己的交际圈,办起事来就会容易得多。

    忠实于公司的利益,还体现在不散播不利于公司的言论。存在于公司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总有员工发出抱怨或牢骚。不要小看这件事,作为一名员工,到处散播你的抱怨或牢骚,会损害公司团队的凝聚力,是对公司利益的隐性损害,这不是一个合格员工所应有的行为。有任何意见或建议,你应该通过正当的渠道向上级反映,一个具备健康的组织文化的企业管理者,会给你一个最好的答复。

    另外,忠实于公司利益还要求员工必须讲究诚信。弄虚作假,欺骗老板和客户,这不仅是个人品质问题,同样会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长远发展。作为企业的员工,如果连最起码的诚实和信用都不讲,那么他的各项业务活动是注定要失败的。尤其是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只有重视自己的形象和信誉,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每发布一条消息,签订一份合同,承诺一桩购销协议,都应全力以赴去兑现,而不能做那种有口无心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导致客户的流失,造成企业的损失。

    借口不要挂在嘴边

    每一个工作岗位的“一发牵动全局”的重要性,都容不下员工有任何借口敷衍工作、逃避责任。对于每一个在职人员来说,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都要从自身找原因,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自己的过错就是要自己来承担。如果每一个员工都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卸责任,一味地隐藏错误,只会致使公司内部该做的工作无人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无人阻拦,有利公司发展的建议无人提,这样的公司无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从而只会减慢你的成功速度,让人生留下永远的遗憾。

    深圳有一家香港公司的办事处,只有一位主管和一位职员。办事处刚成立时需要申报税项,由于当时很多这样性质的办事处都没有申报,再加上这家办事处没有营业收入,所以这家办事处也没申报。

    两年后,在税务检查中,税务局发现这家办事处没有纳过税,于是做出了罚款决定,数额有几万元。

    这家办事处的香港老板知道这件事后,就单独问这位主管:“你当时怎么想的,导致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位主管说:“当时我想到了税务申报,但职员说很多公司都不申报,我们也不用申报了。另外,考虑到可以给公司省些钱,我也就没再考虑,并且这些事情都是由职员一手操办的。”

    老板又找到这位职员,问了同样的问题。这位职员说:“从为公司省钱的角度,再加上我们没有营业收入和其他公司也没申报,我把这种情况同主管说了,最终申报不中报还应由主管做决定,他没跟我说,我也就没报。”很自然地,这位主管马上就被香港的老板“炒鱿鱼”了。

    其实,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并不可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怕的是错上加错。面对错误,很多人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却往往没有勇气承认,或是把错误归结于别的因素,或是把错误推到他人的身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站出来,大声地说:“老板,这件事没有成功,是我的错……”勇敢地承认错误、承担过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所得到的回报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多。

    还有很多员工为了避免自己工作出错后承担责任,便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办法——凡事“不做任何决定。”这一荒谬的做法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可见,这些员工对于本职工作上的事,总是尽量拖延,等待别人做决定;或者找一个替罪羊,让别人当场做决定,自己按照别人的决定行事,即使错了自己也好推卸责任;有的人世事无大小,都向上司请教,接着上司的指令行事,自己也好逃避责任。这样的员工虽然可以暂时的逃避责任,但是终究会因无法胜任工作,缺乏责任心而失去工作的机会。

    另外,在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推卸责任的说辞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我想尽了办法,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都是他们出的主意,我不知道他们的初衷”……作为员工,工作中出了差、有了麻烦,或许事情确实像如你所说,但态度却不可原谅。遇到问题时,最先想到的应是如何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两手一摊说一句“我不知道”。

    把借口挂在嘴边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老板会认为你这样是没有把工作和自己效力的企业放在心中的表现,就会判断你对于工作的态度是不端正的,你永远不会得到赏识,也就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不要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永远保持一颗积极、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出周围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把失败视为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而不要让借口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同时,把那些用于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以企业为家,处处为企业的利益和长远发展着想,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不要轻易跳槽

    招聘会上,一名男子在应聘某知名企业时,表现得十分自信。他拥有硕士学位、高级职称、11年工作经验。人事经理对这样的高级人才非常感兴趣,他温和地询问应聘者都做过什么工作。

    该男子志得意满地开始了他的一连串介绍:1994年,我在广州××公司担任经理助理;1995年1月,我在上海××集团担任业务经理;1995年11月,我在北京××厂担任……随着他的介绍,人事经理的眉头越皱越紧。该男子毫无察觉,又总结性地说道:“我先后在13家单位担任过不同的职务,所以对于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我都是比较熟悉的,而且……”

    “先生,”人事经理打断了他的话,“虽然你的工作经验丰富,但先后跳槽13家公司,这太让人吃惊了。我们需要的是对公司绝对忠诚的员工,恐怕您不太适合在我们公司工作。而且说句实在话,您这样频繁跳槽,让我对您的能力也不得不表示怀疑。”

    这位先生虽然拥有很不错的条件,但却因为频繁跳槽的习惯而遭到了拒绝。随便跳槽确实不是什么好习惯,从企业方面讲,会对你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更糟糕的是,这种习惯会使你无法专注于自己的选择,到头来一事无成。

    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耐力,因为专业知识、业务技巧都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而一个频繁跳槽的人,就如同蜻蜓点水一样,个人的经验积累永远只能停留在工作的表面上。任何一个公司的内涵和企业文化不是一个人在三五个月里就能学得到的,无论是搞专业还是学管理,只有去掉浮躁,踏实进取,潜心修炼,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快的进步,并且让自己在学习和进步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与收获,用努力工作、杰出的业务成绩赢得同事的尊重和老板的赏识,取得应有的报酬,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其实,“跳槽”的风险也很大,若无大决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轻率作出“跳槽”的决定。如果真有“跳槽”的必要,也要“三思”而行:

    1.我的本行是不是没有发展了?同行的看法如何?专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无多大发展,有无其他出路?如果有人一样做得好,是否说明了所谓的“无多大发展”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2.我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是不是这个行业根本无法让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对未来所要转换的行业的性质及前景,我是不是有充分的了解?我的能力在新的行业是不是能如鱼得水?而我对新行业的了解是否来自客观的事实和理性的评估。而不是急着要逃离本行所引起的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

    4.“跳槽”之后,会有一段时间青黄不接。甚至影响到生活,我是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跳槽”。

    不过,有很多事情也常出人意料,事先的评估和判断都很好,真正做下去才发现不如预期的那么顺利和乐观,转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否则还是不要轻易“跳槽”,这是由于:

    1.做事靠经验,经验则是累积来的,而不是可以从速成班学来的,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跳的是和本行毫无关系的行业,等于是把过去所累积的专业经验全部丢掉,那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在新的行业里,你又要花很多时间从头学起,这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相当惊人,何况还不一定学得好。

    2.“跳槽”的风险毕竟太大,若无大的决心和把握最好不要轻易去冒这个险,尤其不能听别人说那个行业如何地好,就嫌弃起自己的本行,心动又行动。这种哪边好哪边跑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在“跳槽”,一辈子不得安宁。

    3.如果要“跳槽”,不如从老本行出发,看看与其有关的行业有哪些,等了解清楚了再跳也不迟,这样可少花很多力气;另外要从本行的经营形态来考虑,例如不喜欢“生产”,那么可改做“批发”或“零售”,这样虽然形态改变,但并没有损害你对该行业的认识与累积的基础。

    所以,如果你习惯于频繁跳槽,总将精力分散在下一个“更好”的工作上,那你就会永远两手空空。所以,千万要改正这种不良习惯,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后,就要踏实工作,凭着不断的积累与开拓,这样才能登上事业的顶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