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对外宣传论文集-关于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的实践与思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范干良

    实施“走出去工程”既是开展对外传播的需要,也是广播电台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只有走出去,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广东电台对于对外传播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每年台里都有部署,有专人抓落实,各系列台也都根据各自的特点,以各种形式开展与境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成立后,广东电台更是按照集团的部署,把“走出去工程”列为每年的重大工程之一,大力创新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几个特色节目

    1.1 《广东英语新闻》:为在粤的外籍人士和来粤旅游的外国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广东英语新闻》是广东电台为了贯彻落实好广东省委关于“制作好广东英语新闻节目,同时争取在海外主流媒体播出”的要求而制作的英语新闻节目。在广东省委外宣办的支持、关心下,在广东电台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广东英语新闻》于2002年3月1日在广东电台的新闻频道、城市之声、教育之声正式播出。开办至今已有6年多时间,主要为在粤的外籍人士和来粤旅游的外国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开办以来已获得广泛好评。去年,根据听众的反馈,台里对该节目的播出频率和时间进行了调整。从2月1日起,“广东英语新闻”节目除继续在广东电台新闻频道播出外,由广东电台文体广播从早上9:30至晚上19:30每天滚动播出15次。与原来相比,加强了播出密度,增加了播出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 《今日广东》:通过世界广播网进入西方主流社会

    从2003年5月24日起,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广播网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亚太地区的英语节目广播的12个时段里,逢周六、周日播出每辑15分钟由广东电台制作的《今日广东》英语专题节目(世界广播网不作任何删减)。《今日广东》英语专题节目,由一周广东新闻及介绍广东地区最新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等专题节目组成。

    同时,《今日广东》英语专题节目被放到“世界广播网”的互联网上播放。只要登录“世界广播网”的网址(WWW.WRN.ORG),世界各地互联网的听众通过Real Audio或Window Media即可随时直接收听和下载《今日广东》英语专题节目。

    《今日广东》英语新闻专题通过世界广播网播出后,引起了各国听众的关注。已有英国、美国、丹麦、德国、秘鲁、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世界各国的听众通过电子邮件、来信向广东电台“今日广东”节目组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对广东的关注和热爱。广东电台在“世界广播网”的专属网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点击率不断上升。

    1.3 《我们这一代》:英国BBC广播公司在广东电台直播的广播讨论节目

    在广东省委外宣办的支持下,2006年12月6日,我们协助英国BBC广播公司在广东电台成功主办了《我们这一代》广播讨论直播节目。这个现场直播节目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清远市凤霞中学、田家炳实验中学的30多名学生代表参与讨论。讨论会主要围绕学生现在最感兴趣的成功人生、理想世界的标准、10年后的“我”三大主题展开。通过讨论让BBC的听众和网民了解广东青少年的精神风貌。

    《我们这一代》是BBC英国广播公司策划的一次专题节目。该节目旨在为世界各地的18岁以下的学生提供一个媒体平台,交流他们对周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在未来10年的个人展望。BBC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参与了这场全球连线直播活动,选定在广东录制节目,并希望得到广东电台的协助。为了完成好此项任务,广东电台在从人力、技术、联络等方面给予了积极协助的同时,也比较巧妙地起到了把关作用,使得整个节目主题积极,基调昂扬。BBC对广东电台的协助工作十分满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BBC《我们这一代》节目监制在伦敦听完直播后表示:“节目很流畅,声音传输效果很好,现场气氛热烈,非常感谢广东电台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次成功的合作,广东电台与BBC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后,遇到什么重大新闻事件,BBC就主动打电话给广东电台的英语节目采编人员,希望协助报道。如在2008年我国南方抗击冰雪灾害期间,BBC就邀请广东电台英语新闻记者为其做连线报道。经过请示,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广东电台记者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通过这样的连线报道使BBC听众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到广东抗击冰雪灾害的情况。

    1.4 《直击中国——发展变化中的广东》:由广东电台协办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特别节目

    2007年4月27日,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主办、广东电台协办的特别节目《直击中国——发展变化中的广东》在广东广播中心举行。节目连线澳洲墨尔本、中国广东、新加坡三地,邀请社会各界嘉宾现场访谈,直击发展变化中的广东。该节目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直播,通过主持人与广东社会各界专家的访谈、交流,从2010年亚运会、对外贸易等方面,让听众更直接了解和感受到广东的巨大发展和变化。节目除在澳大利亚本土播出外,还通过短波、卫星广播信号、互联网收听的形式在全球播出,听众接近1亿,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扩大对大洋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交流起到重要作用。这种直接由国外广播电台到广东来做直播节目,宣传广东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对外宣传形式。

    2.几点主要体会

    从事对外传播的人都知道,对外传播工作政策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因而,往往更多的是强调循规蹈矩。然而,从新形势的要求,从讲求实效来看,我们的体会是,对外传播工作也需要坚持创新。

    2.1 观念要创新

    我们所讲的对外传播工作,主要是对外宣传,也就是“走出去工程”。而“宣传”一词是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外宣”模式是冷战与革命时代意识形态的产物。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我们不能还以“宣传”的观念来做外宣工作,而应该引进现代传播理论来指导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而从传播效果来讲,光是“走出去”并不能达到目的。只有真正“走进去”才能达到目的。就如现在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卫星传播,但上了星未必就实现了有效传播,只有当被接收时才算是完成传播的全过程。

    按照传播学理论,对外传播要更有成效。除了有效覆盖外,还必须克服两大障碍:一是文化差异方面的障碍,二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我们做节目不能总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去宣传,而应当努力从目标受众的角度,去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更乐于接受。广东电台的英语专题节目《今日广东》,就是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去做的,因而很受欢迎。

    2.2 模式要创新

    模式本来都是不断创新中逐步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后却又会成为创造的障碍,需要不断突破,比如增强广播影视的有效覆盖是广播电视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的传播模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创造空间。

    广东电视台的“走出去”战略就创造了两种模式:一是积极做好广东卫视、广东珠江频道在香港、澳门乃至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的落地工作。二是主动与海外投资机构和资本合作开办境外电视台,组建海外兵团,探索广东乃至中国电视产业与境外资源优化和整合的联合发展、互利双赢的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广东电视台已经组建了两个境外电视频道:马来西亚“家娱频道”和香港“点心卫视”。

    借助互联网传播也是一种模式,而很多电台用这种模式一般都是将自己的节目通过自己开办的网站上传。广东电台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突破,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今日广东》英语节目送上了世界广播网。同样是借助网络传播,但通过世界广播网比上广东电台自己的网,其效果就大不一样。

    2.3 方式要创新

    “走出去工程”的目的是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当然,“走出去”也是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有时候,为了实现“走出去”的目的,我们也不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主动让外国媒体到中国来采访报道,而这样的方式往往比我们自己做节目更有实效,因为境外媒体从文化、语言等方面更容易被当地受众接受,同样的内容通过他们传播比由我们去传播更容易走进当地受众中间去。广东电台配合BBCT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广东电台直播室做特别直播节目的实践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3.几点建议

    3.1 要加强对“走出去工程”实施的协调工作

    目前的“走出去工程”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战。这样做的好处是灵活方便,但是很难形成合力,造出声势。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部署“走出去工程”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宣传需要进行必要的协调,对有些大的项目也可组织各媒体一起来研究,共同实施,以便形成更大的声势,取得更好的效益。

    3.2 要加强外宣队伍的培养,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除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其他各广播电台、电视台专门的外宣人员都不多,单独进行培养比较难,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统一抓起来,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3.3 适当组织我们的外宣人员“走出去”

    对外传播也是一门艺术。这方面西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适当组织我们的有关人员到国外考察、学习,比如到美国之音,学学人家是怎么进行对外传播、怎么“走出去”的,这对于提高外宣艺术、改进外宣技巧、增强外宣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简介:范干良,男,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人民北路686号。邮编:510012)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