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第一要件是永远不放弃,一直运用坚持的原则。要记住:尽管问题像山一样高大,只要你的想法比山高,你就可以超越任何困难。你有了问题,是特别难于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永远不放弃。
有一幅漫画:在一片水洼里,一只面目狰狞的水鸟正在吞噬一只青蛙。青蛙的头部和大半个身体都被水鸟吞进了嘴里,只剩下一双无力的乱蹬的腿,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青蛙却有能力将双手从水鸟的嘴里挣脱出来,猛然间死死地攥住它细长的脖子……
“轻易放弃嫌太早。”你我都曾经一再看到这类不幸,我们看到很多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他们工作,他们奋斗,他们用心去想,他们祈祷……但是由于过程太过艰难,他们越来越倦怠、泄气,终于半途而废。到后来他们会发现,如果他们能再坚持久一点,如果他们能更向前眺望,他们就会得到结果。请记住:永远不要绝望,就是绝望了,也要在绝望中努力。
追随梦想
坚持表示你能坚守梦想和目标,专心致志并保持平衡的心态,努力不懈直到达成你想成为的人、想做的事和想拥有的梦想。
坚持也表示当每个人都选择放弃时,你依然不轻言放弃。坚持还表示即使面临逆境的打击,你也坚守计划和目标。坚持或者也可说是信守承诺。坚持这种信念让你每天持续地努力,终究会引导你一步一步接近梦想。
放弃必然导致彻底的失败。而且不只是手头的问题没解决,还导致人格的最后失败,因为放弃容易使人形成一种失败的心理。
如果你所用的方法不能奏效,那就改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新的方法仍然行不通,那么再换另外一种方法,直到你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钥匙。任何问题总有一个解决的钥匙,只要持续不断地、用心地循着正道去寻找,你终会找到这把钥匙的。
如果你有坚持的努力,并满怀热情,你的意志力将使你达成每一件事情。我相信,你可以到达任何你想到达的目的地。
蒙提·罗伯兹在圣思多罗有座牧马场。他的朋友常常借用他宽敞的住宅举办募捐活动,以便为帮助青少年的计划筹备基金。
一次活动时,他在致词中提到:“我让杰克借用住宅是有原因的。这故事跟一个小男孩有关,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走,一个马厩接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英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平方米的豪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小男孩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的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给你打分数。’”
“这男孩子回家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主意。’”
“再三考虑好几天后,这个男孩子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蒙提此时向众人表示:“我提这个故事,是因为各位现在就坐在200英亩农场内,占地400平方米的豪华住宅里。那份初中时写的报告我至今还留着。”他顿了一下又说:“有意思的是,两年前的夏天,那位老师带了30个学生来到我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我说:‘蒙提,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
不论做什么事,相信你自己,决不要轻言放弃,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就将你击倒。
你要知道,即使你陷入困境,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轻易放弃执着的梦想,你要在心头重新燃起希望。梦想永不会为挫折击碎,梦想植根于心灵和头脑里并臻于永恒。
鼓起你的勇气
卢梭说过:“在不幸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通常能使卑怯的心灵恼怒,而使高尚的心灵喜悦。”
勇气建立在原则之上,并且是一种美德。生命是属于勇敢的人的,懦弱的人只是麻木不仁地在过活。对千百万人而言,灵魂只是他们成长的一个可能性,而不是他们真实的存在。只有非常少数的人——勇敢的人是充满灵魂的。
在我们出版《标竿》杂志的地方——纽约附近的小镇卡美,有位14岁的少年,名叫吉姆,他是个可爱的男孩,也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个真正意志坚强的人。他是天生顶尖的运动好手。不过在他刚进中学不久,腿就瘸了,并迅速恶化为癌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他的一条腿被切除了。出院后,他拄着拐杖马上回到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说他会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到时候,我便可以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脚上,你们谁都做不到。”
足球赛季一开始,吉姆立刻回去找教练,问他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在练球的几个星期中,他每天都准时到达球场,并带着教练训练用的攻守沙盘模型。他的勇气和毅力感染了全体队员。有一天下午他没来参加训练,教练非常着急。后来才知道他又进医院检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经恶化为肺癌。医生说:“吉姆只能活6周了。”
吉姆的父母决定不告诉他这件事。他们希望在吉姆最后的时间里,能尽量让他正常地过日子。所以,吉姆又回到球场上,带着满脸笑容来看其他队员练球,给他们加油鼓励。因为他的鼓励,球队在整个赛季中,保持了全胜的纪录。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决定举行庆功宴,准备送一个全体球员签名的足球给吉姆。但是餐会并不圆满,吉姆因身体太虚弱没能来参加。
几周后,吉姆又回来了,这次是来看篮球赛的。他的脸色十分苍白,除此之外,仍是老样子,满脸笑容,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比赛结束后,他到教练的办公室里,整个足球队的队员都在那里。教练轻声责问他,怎么没有来参加餐会。“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他的笑容掩盖了脸上的苍白。
其中一个队员拿出要送他的胜利足球,说道:“吉姆,都是因为你,我们才能获胜。”吉姆含着眼泪,轻声道谢。教练、吉姆和其他队员谈到下个赛季的计划,然后大家互相道别。吉姆走到门口,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回头告诉教练说:“再见,教练!”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
吉姆的眼睛亮了起来,坚定的目光化为一种微笑。
“别替我担心,我没事!”说完话,他便离开了。
两天后,吉姆离开了人世。
原来吉姆早就知道他的病情,但他仍能坦然接受。这说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积极思考的人。他将悲惨的事实,转化成有创意的生活体验。吉姆知道凭借信仰的力量,从最坏的环境中创造出令人振奋而温暖的感觉。他完全接受了命运,但决定不让自己被病痛击倒。他从未被击倒过。虽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暂,他仍把握它,把勇气、信仰与欢笑永远地留在他所认识的人心中。
勇气就是尽你一生面对你所遭遇的任何问题。一个人,当他面临生命即将结束的事实仍能无所畏惧,这是真正的勇气。
继续跑完下一千米路
成为积极或消极的人全在于你自己的抉择。没有人与生俱来就会表现出好的态度或不好的态度,是你自己决定要以何种态度看待你的环境和人生。即使面临各种困境,你仍然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眼前的挫折。
保持一颗积极、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你周遭人、事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你能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运用于未来的人生中。把这次失败的经验视为朝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
当你认为自己陷入了困境,你也许会愿意想起这个故事:
时间是1968年一个漆黑、凉爽的夜晚,地点是墨西哥市,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
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就已经结束,因此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圈,跑到了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远远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千米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来这场比赛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如果受到挫折,便感到失败,失去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时自己便贴上“意志薄弱”的标语,想到自己努力的不足,欲求的不强而闭上眼睛,好像意志力被瓦解一般。
但另一方面,虽然有失败感、屈辱感,也可以不断鼓励自己,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并使之牢固。有了强烈的意志才会有高昂的斗志与持久的忍耐力。
水滴石穿
世界上的思想家,那些深明事理的人,都常常以不同的方式来说明坚持的重要性。穆罕默德曾说:“好运和坚持的人在一起。”看来穆罕默德深深了解坚持的重要性。莎士比亚也曾说:“雨能穿石。”石头是很硬的东西,但是小雨滴不断地滴在石头上,终究可以穿透石头。比莎士比亚早17个世纪,就已经有了这恒久睿智的说法,罗马哲学家和诗人留克利希阿斯曾说过同样的话:“水滴石穿。”
18世纪英国的大政治家艾蒙德·柏克提供了一个建议,他也相信“坚持”原则的力量。他说:“永远不要绝望。就是绝望了,也要在绝望中努力。”
曾经有一个精明的雇主登广告要招聘一个孩子,他对前来应征的30个小孩说:“这里有一个标记,那儿有一个球,要用球来击中这里。你们一个人有7次机会,谁击中目标的次数最多,就雇谁。”结果,所有的孩子都没能打中目标。这个雇主说:“明天再来吧,看看你们是否能做得更好。”
第二天,只来了一个小家伙,他说自己已经准备好测试了。结果,那天他每次都击中靶心。“你怎么能做到呢?”雇主惊讶地问。
这个孩子回答说:“哦,我非常想得到这个工作来帮助我的妈妈,所以,昨天晚上我在棚屋里练习了一整夜。”不用说,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因为他不仅具备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而且表现了自己的优秀品质。
这种拒绝放弃的态度就是“坚持”的原则。如果倒了,就应该马上站起来,再去攻击,猛力攻击,不论何种情形都要继续下去。如果不尽力地运用这个“坚持”的原则,你的一生就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的成就。
认知自我
要收到效果,坚持原则必须要靠另一个重要原则——认知原则,以及这个原则所产生的力量来加以支持。
什么是认知的原则?一个人心理给击败了,或者给失败的情况压倒的时候,他就需要这种认知。他对自己必须有一种洞察力和了解——我是谁,我又是什么样的人。他得明白并且培养出内心的力量,然后才能继续去寻求成功。
多数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而没能成功,至少有部分原因是他们没能把内心的东西组织起来,他对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缺少认识。俗话说:“人是他自己最可恶的敌人。”有些人虽然有目标和理想,而且努力工作,但是仍然失败了;有人希望能做些有创造性的事,偏偏无所表现。为什么?问题或许就出自他的内心。
其实,世界上最难了解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内心有保护自我的倾向,总是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找出理由,要让不合理的看来合理。很多人根本就不想认识自己,他们谈论别人和别人的问题,却躲避他们自己的问题,不愿意面对事实。而事实上,一个人成长并成熟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试着躲避自己,而决定要认识真正的自己。
注意自己,了解自己——没有什么比这看起来更简单,而做起来却更困难的事。
没有比自己更认识自己的人,同时没有人比自己更不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从此以后有志者均体验过认识自己是件多么困难的事。但也有人批判过这句话。法国作家西特说:“这句格言是有害的,同时也非常丑恶。注重了自己以致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力求认识自己是毛毛虫,永久无法变成蝴蝶。”他的批评也有道理。有时自我意识的过剩会使人被无法忍受的孤独缠住而盲目地分析自己。以异常的洁癖分析自己,无法算出的尽力去算出来,慢慢地引发了热情,然而到达的地方也就是虚无的深渊。但凝视自己不一定会产生自我意识的过剩。自己由性格、能力方面来看,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如果能“诚实”地带着勇气反省一下,事情便能解决了。
老实说,任何人都拥有特殊能力或才能。不管多么愚笨的人,都有只有他才能做到的事情。同时,被认为只能做一件事的人,也往往会有多样的才能,只是自己无法发现,周围的人也无法发现,所以就让自己的才能一直睡下去,没办法活用而已。
自己确实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才能,反而往往只会发现自己的缺点,而使潜在的才能,一直隐藏下去。因此通往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是要不拘泥于自己的弱点。
人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在克服自身最大的弱点时所产生的。自己的优点被人夸奖时,都会很高兴;弱点被人批评时,就会很难过,因此就尽量不让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可是越想去隐藏弱点,它就越会表现出来;越担心弱点,失败也会越多,所以最好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弱点。
而且弱点是容易克服的,因此才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甚至这种努力也会使人产生很大的信心。自古以来,因为有某种弱点或缺陷反而得到大成功的伟人或天才很多。天才或伟人的生涯不一定多彩多姿,或没有任何痛苦。
没有弱点,人就不可能有进步或发展,也就不可能会成功。
每一个人都关心自己的事,每个人都不喜欢碰到自己本身的弱点,因此这个观念便会发生抵触。
把自己看成比实际还要好的力量潜伏在自己的心里。
如果你能保持和发挥积极向上的愿望,你就能够改变你的旧的倾向和习惯,建立新的倾向和习惯。如果你有充分的自信,你就能把方榫头改圆,也就是改变你自己。
为了开发才能,还是要不断地努力。才能是个人能力的“中心”。无论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有了中心便会有形体的一致,个人也由于拥有才能便拥有了形体,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了解“生存的妙味”,这才是才能的开发!
发挥才能,思考、努力,可深刻地认知自我。这是任何人都拥有的无穷尽的魄力。
内心的潜力推动你前进
反省过自己的“意志太薄弱”了的人,也许很少。你也许曾经做过许多计划,同时也尝试过多次的失败。这些崩溃的体验,对于某些人有巩固意志的作用,但对某些人却起了减弱意志或丧失意志的作用。
在从未遇过外部的障碍,能按照自己所想的条件去行动时,是否能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都是在于自己本身意志的强弱,是否能打败内在的障碍,而决定事业的成败。当然在自己的内心,也有各种的欲望混在一起,有时会动摇你的意志,消耗你的斗志,要克服这些,必须相当费心。不仅如此,还有外在的障碍。外在的障碍与内在的障碍会联合起来,不能克服这些,成功就变成难事了。许多挫折都产生于此。没有什么障碍存在,那根本不必谈意志力的强弱。挫折出现时,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摆脱不掉的感受,一直为自己没有表现得更努力、更坚强而自责。
一个人运用了认知原则而开始认识到内在潜力之后,力量会突增起来,发挥、延展和实现这份潜能,则必能成功。这里所说的力量,是指一种新的劲势、能力的感觉。但是在这种创造性的力量能够发挥作用之前,一个人不但要学习认识和相信自己,还必须具有发挥这种力量的经验,以使他更加肯定自己。自此以后不论遭遇多么不利的情形,他都能继续坚持下去。
我们举包布·裴狄特为例。包布是他那一代伟大的篮球明星,也是篮球史上得分最高的球员之一。
在14岁刚入中学的时候,包布只有170厘米高,54千克重,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只有“扫帚竿”般的力量。他的身体并不是很魁梧,但是他内心有要做一名运动员的强烈冲劲。他运用了认知的原则,他感觉到而不是看出自己的潜力。
他打橄榄球,但是没能被选入校队。不过,他们让他名列第三线守卫。有一天场上没有人可用了,他们就叫他上场。结果对方的四分卫越过了他,跑出65码,达阵得分。包布想当橄榄球员的希望就此完结了。
然后他去打棒球。有一天,他们让他上阵替代二垒手。一名对方球员击出一个快速滚地球,向着他而来,从他的两腿之间穿过,结果让对方连得两分。包布的棒球生涯就此结束。
最后包布去打篮球。他们需要12名男生组成校队,而有17个申请参加。校队名单公布了但包布的名字不在上面。瘦小、体弱、不够结实,似乎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运动挂钩。但是他极想成为一名运动员,天天和高头大马的人在一起。
因此,包布到教堂和传教士晤谈。这位传教士立刻看出他的内涵。传教士更有一个构想——“我们来组织一支教会篮球队,”他说,“我们要其他几个教会也组织篮球队。”这些球队都是由没能够当上校队的男孩组成。包布现在终于加入了球队。
包布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重要人物。他不断地练习,他把一个铁丝做的挂衣架扭成篮筐的模样,钉在车房的墙上。他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地用网球来练习投这个克隆篮筐。他的父亲见他这样勤奋,就给他买了个篮球和一个篮板。
每天下午放学,包布就练习投篮,直到吃晚饭时才停下来。做完作业,再练到天黑。每当他在街上看到打开盖的垃圾桶,就会投个东西进去,平常也经常投东西到篮子里去。他因此成为教会球队得分最多的一员。他决心要在篮球上表现得出人头地,他内心的潜力推动着他。
包布没有足够的体力,因此他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来加强双腿和手臂的肌肉力量。据说就因为他有这样的决心和恒心,他在中学二年级那年竟然长高了13厘米。等到他三年级的时候,他就进入校队了。教练简直难以相信包布的变化,他认为包布“在去年连当候补球员都不够格”。
包布四年级时,他的校队赢得了全州高中学校篮球联赛的冠军,而包布后来又成为路易士安那州立大学以及而后的圣路易鹰队的得分之王。他在体能和精神上都是了不起的模范人物,是他那一代伟大的运动员。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实践了两项原则——认识和坚持。了悟自己内在的潜力之后,他就不放弃。
不是一定要成为伟大的运动员才可以运用这种认知和坚持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许多状况,需要我们运用积极的思考和永不放弃的毅力。
总是可能会在有些日子里事事不顺利,处处碰壁。这时,坚持的精神就应该出现,你必须想起你的目标,并告诉自己:“值得为这个目标努力。再试试看。”你必须相信现在就放弃的确是太早了!
包布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歌德的话:“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能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这也就是说,继续努力,一切就没有问题。
自我激励会产生伟大的力量
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能免于失意挫折,而风平浪静地度过一生,失意沮丧正是突破困境、向成功迈进的关键。失意可说是一个人必经的历练,并非只是空想就能有所突破,必须学会自我激励,坚守信念,持续不断。
你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放弃、沮丧。一般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你却肯向它挑战,这就是迈向成功之路了。然而这是需要信念的,信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产生。因此,想要成功的人,就应该不断地去努力培养信念。
信念要如何培养?其中的一个方法是和看不见的真理接触,利用从潜能传来的无限的能力,使事情变为可能。另一个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欲望,借着提高自己的欲望来培养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要抱着欲望去迎接挑战,而从经验中培养信心。
怎样把自我激励的秘诀用于生活中去呢?首先要养成一种“习惯”。“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是被习惯所支配的,而你可以选择或养成好的习惯,只要你应用“自我发动法”。
那么,自我激励的秘诀是什么呢?促使你应用这一秘诀的自我发动法是什么呢?
自我激励的秘诀就是“行动”。自我发动法实际上就是一句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警句从你的潜意识心理闪现到意识心理时,你就该立即行动。
平时就要养成一种习惯:用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对某些小事情做出有效的反应。这样,一旦发生了紧急事件,或者当机会自行到来时,你同样能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并立即行动起来。
以这种自我激励的信念为种子,播在你的意识中,然后注意培养、管理。不久,这个种子会慢慢生根,从各方面吸收着养分。如果能热心又忠实地继续培养信念的话,不久所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殆尽,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在软弱的心中,自己也就不会再成为环境的奴隶。但是你必须站在高塔上去面对环境,并且发现自己能有对环境指挥若定的伟大力量。
慎言失败
帖木儿皇帝的经历也证明了“绝不要轻言放弃”这一观点。他被敌人紧紧追赶,不得不躲进了一间坍塌的破屋。就在他陷入困惑与沉思时,他看见一只蚂蚁吃力地背负着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蚂蚁重复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连着玉米一起摔下来,它总是翻不过这个坎。哦,瞧!到了第70次,它终于成功了!这只蚂蚁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这位处于彷徨中的英雄,使他开始对未来的胜利充满希望。
失败是对韧性和钢铁意志的最后考验。它或者把一个人的生命击得粉碎,或者使它更加坚固。
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不放弃、打不败的态度?办法之一是永远不要说失败,因为如果你一再说失败,你很可能会说服自己去接受失败。
菲丽丝·席模克曾讨论过“良言”这个观念,以及使用消极否定的话的危险。例如她以“不”这个字为例,“不”表示关上了大门,“不”这个字指失败、垮台、延误。但是把英文“不(no)”倒过来拼,就有了新希望,因为倒过来拼就成了“继续(on)”,就有了活力和行动。不松懈地继续追求你的目标,直到你的问题解决,你的困难也就化解掉了。
她也要求我们注意“teem(充满)”这个英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充满困难,充满了遗憾,充满了无力感。因此,她建议我们把这个字倒过来,拼成“meet(迎头处理)”,每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迎头加以处理,你就不会再充满挫败和失望感了。每一项挑战升起来的时候,若奋起迎头处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成果,你必会有所创造。因此,你要把no拼成on,把teem拼成meet。
你应该开始说些有益的话,像希望、信仰、信心、胜利之类的话。你也应该运用强有力的肯定语句:“如果我认为我行,我就行。”你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行动、思考和工作。这样去努力,整个人就会开始走向顺境,得到好的结果。
真的,你能不能够达到目标,常常要看你对一些巨大的挫折怎么反应。你是放弃?还是继续努力?事情就这么简单。你决定要怎么办,就决定了你未来的前途。
尽量改变你的想法,改用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迎头去处理问题。请记住这条坚定的原则:轻言放弃总嫌太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