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可以创造-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问题正能增强我们的洞察力和干劲。所以不怕有问题,就怕没问题。只有有生气的人才会有问题。你的问题越多,你也越有生气。

    相信你行。相信解决你的问题是可能的,有信心的人可以做出了不起的事来,因此你要相信答案会出来,它确实会出来。最近,我和朋友鲍尔斯共进午餐,他是布兰丝出版公司的总经理,也是过去我的著作的出版人。他常会用有趣的图画来表达他心中的想法。通常他一有想法,就随手写在纸上,如果找不到纸,他就画在餐桌的桌布上。那一天,他又画了一幅画,中间是一座大山,旁边站着一个小小的人。他说:“这座山就象征着各种困难,现在,你说这个人应该如何走到山的另一边呢?”

    “那很容易,”我说,“他可以从山底下绕过去。”

    “太远了,他没办法做到。”

    “好吧!他沿着山脚走过去。”

    但是他摇摇头:“还是太远了。”

    “那从山顶爬过去吧!”

    “也没办法,因为山太高了。”

    我想了一下,便说:“像地鼠一样,打个洞过去?”

    “太深了。”他说。

    “那么,”我说,“退回来,找个工具从山下面挖过去。”

    “那也不行,”他说,“还是太深,他挖不完。”

    “哦,”我说,“看来这是一座无法越过的山,不过我相信总有办法过去的。”

    “没错,”鲍尔斯说,“答案就是你所说的积极思维,你先把自己的思维扩大,超越过那些困难。这种思想必须要在你的心中成长,要比你的困难还高,才可以超越。”

    这确实是个秘诀,人力的扩展是无穷尽的。你确实可以超越任何困难,你必须记住这一点。你要不断成长,超越任何困难,这是一个包含着力量的观念,而要实现这样的成长,必须先彻底了解自己。而且,也要通过祈祷来发展你的心灵和精神,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比任何困难都强大。

    实际上,每一个问题都隐含解决的种子,它强调了一项重要的事实,就是每一个问题都自有解决之道。关键是如何去找出这个解决之道来提示你如何处理和解决你的问题。

    问题是生命的迹象

    有人可能认为:“如果我们只有些小问题,或者只有一点点问题,更好的是根本没有问题,那人生才叫惬意呢!”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确实知道一个地方,那儿一共有10万人,那儿的每一个人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你的双眼一定会发光,你会急切地想问:“那是什么地方?”我告诉你,那是个墓园。

    这完全是事实——住在墓园里的人都没有问题了。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狂热已经过去,他们不再辛劳,只是永恒地在那里休息,他们不再在意你我在报上看到或从收音机电视机中听到的任何事,他们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已经“死了”。

    那么,根据逻辑,问题正是“生命”的现象。真的,我甚至要说,你的问题越多,你越充满了生气。

    根据这种说法,我还要说,一个人有10个不好解决的大难题,要比只有5个问题的冷漠的人多出了两倍的生气。

    如果你完全没有问题,那我就要警告你了:“你很危险,你就快过去了,而你却还浑然不知。你最好立刻走进房里,关上门,跪下来祈祷你的人生能再赐给你一些问题。”

    事实上,注意自己对问题的反应,可以进一步认识自己心智健康的状况。如果我们对问题的反应是唉声叹气,怨愤不已,抱着“为什么不公平的待遇会落在我头上”的态度,就可能是我们的心智状况需要治疗、帮助的征兆。如果我们能够体会问题只是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并且认为问题很可能还对我们有利,同时也坚信自己有能力处理,那就显示我们的心智状态是健康的。

    我们的祖先是思想家,因此他们知道唯有历经奋斗方能成为坚强的人。这就是说,“问题”对人的发展有督促的价值。问题能增进洞察力、精力以及一般的能力,使生活具有建设性。已故的美国著名电机工程师和发明家查尔斯·克德林深深体会这一点,因此他在通用汽车公司实验室的墙上钉了一块牌子,用来勉励自己和助手。牌子上写着:“别把你的成功带给我,因为它会使我软弱。请把你的问题交给我,因为这才能增强我的能力。”

    我们的祖先是哲学家,他们知道问题正是宇宙结构中的一部分。事实就是这样。他们认识到造物者的目的是要使人成为巍然屹立的人,有能力站起来正视生命的盛衰消长,经历生活的艰苦而不退缩、不怠惰,反而以创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迎向前去。

    积极思考如何处理问题

    你可能遇到的问题有“畏惧”和“忧虑不安”。忧虑不安是一种受迫的感觉,认为某种可怕的事就要发生,已故的布兰顿医生常称忧虑不安为“最大的现代瘟疫”。此外,还有犯罪和怨恨的问题,混合着吸毒、酗酒、婚变和青年的问题。我们面临这些问题,但是根据布兰顿医生的看法,主要问题还是一种内心的冲突,一种能力不够的意识,也就是一个人感觉自己没有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

    由于我以前参与过这一类的咨询事务,我认识到,要成功地处理这些问题,至少有3个重要的程序:1.知识。2.想法和思想。3.信仰。换言之,也就是知、情、意。后来我和人接触的经验越多,就越肯定这3个程序。

    在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根源之后,我们已经向处理问题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洞察、知晓和了解之下,几乎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我们不去认识问题,问题就会越发脱轨,越来越难处理。人类的智慧是极有力的,在我们运用智慧去研究、分析问题的每一面,梳理出问题的始末,好下定决心的时候,“智慧”可以发挥极大的力量。运用了我们的智慧之后,我们通常会发现,纵然是看起来极为复杂而具破坏性的问题,其实也可能含有极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我还记得和美国联合保险公司董事长克里蒙特·斯通的一次谈话。那时候我们一起从事一项计划,而这个计划却出了问题。我打电话给斯通先生:“我们有了问题。”而他却给了我一个令人惊讶的答复:“那要庆祝一番了。”

    “但是,”我大声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是斯通先生并不在意。“那么,”他高兴地说,“就更要庆祝了。”然后他加了一句:“你要永远记着,每一项失利总会有相对的所得。”

    他接着问我是不是已经仔细而充分地研究分析过问题了?有没有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有没有去请教能力强的人?简而言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各方面是否了解?还是给问题看似困难的表面吓住了?“让我们真正下手处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把这个问题分解开来看,看看什么地方不对,然后再用正确的程序把问题综合起来。”

    我们运用知识,直到我们掌握了问题。这个问题初看之下像是无望解决的,而最后却证明了这个问题也很不错。我们分析了问题,看出了问题的价值。不经一事就不会多长一智。因此,你要正视你的问题,极可能它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

    问题只难倒弱者

    多年来我有幸认识很多成功的人。他们之所以成功,至少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寻求对问题的认识。他们不愿意让自己被问题压垮,更不愿意被问题吓坏。相反地,他们冷静而实事求是,从各个角度深入地去研究情况。他们向专家以及向那些曾经面对过相似问题的人请教而获得建议。他们检视问题,仔细把问题分解开来看,直到他们对问题无所不知为止。他们运用智慧以认识和掌握问题,这样必会产生了解,而了解后就能克服任何难题,不论情况是多么的神秘或是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能克服。以下是桃蒂·华特丝女士的经历——

    那时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经济十分低迷,工作机会难求。我丈夫鲍比原来向人借钱买了间小型的干洗店,收入还足够养活一家四口,以及应付汽车、房屋等贷款。后来由于经济萧条,我们的经济一下子陷入拮据的状态。

    我想赚钱贴补家用,但我既没上过大学,也没有特殊才能,实在不知道做什么。这时我突然想到高中的英文老师,她鼓励我往新闻报道方面发展,并指派我担任校刊的编辑,我自忖:“我可以为本地小型的周报写些《购物指南》这类的专栏,来赚些稿费偿付贷款。”

    然而在说明来意后,报社的负责人对我摇摇头说:“抱歉,经济不景气。”情急之下,我想出个好主意,如果让我刊登《购物指南》,我自己负责找广告商,负责人最后同意给我时间,但劝我别抱太大希望,可能找上一星期也不会有什么下文。但他们错了!

    我的做法果然奏效,这份收入不但偿还贷款绰绰有余,同时还买下了鲍比为我找到的二手车。由于工作量增加,我请了位高中女孩来照顾小孩,时间是每天下午3点到5点,3点一到,我便提起报纸,匆匆忙忙出门去会见客户。

    但在某个阴雨的午后,我到客户店里收取广告文案时,却一一遭到拒绝。

    “为什么?”我焦急地问。

    原来他们发现瑞塞尔药局的老板卢宾·阿尔曼先生并没有在我的专栏上刊登广告,他的店是本地生意最好的。如果他不肯选择我的刊物,那表示我的广告效果大概不理想。听完之后,我一颗心沉到了谷底:“我的房屋贷款全靠这4个广告客户呀!”我咬了咬牙,决定去找阿尔曼先生谈谈,他是个德高望重的好人,一定会给我一个机会。其实以前我已拜访过他多次,他总是以“外出”或“没时间”等理由拒绝见我。如果他肯跟我合作,那么其他的药商也会跟进的。

    我走进阿尔曼先生的药局,见到他在柜台后面忙着。我脸上堆满笑容,手上拿着刊有《购物指南》的报纸,趋前向他表示来意:“您的意见一向很受重视,可否请您抽个空,看看我的作品,给我一点指教!”

    他听了之后,嘴角立刻往下拉,坚决地摆着手说:“不必了。”看着他斩钉截铁的表情,我的心情像是瓶子摔在地上,碎了一地的玻璃片,不知如何收拾才好。

    霎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连爬出店门的力气都没有。我在药局前面的红木小吧台前坐了下来,但我又不好意思白坐,于是我掏出身上最后一枚硬币,买了杯可乐,茫然地思索下一步该怎么做,难道我的孩子会像我小时候一样居无定所吗?难道我真的没有写作天赋?莫非我的高中老师看错了我?一想到这些,泪水突然涌上我的眼眶。

    就在此时,我身边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为什么事伤心呀?”我回头一看,一位满头白发的慈祥老妇正对着我微笑,我将事情原委告诉了她,最后我叹了一口气:“但阿尔曼先生二话没说就拒绝了我的要求。”

    “让我看看那篇《购物指南》,”她接过我手上那份报纸,仔细阅读了一遍,看完后,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柜台那边,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卢宾,过来一下!”原来她就是阿尔曼太太!

    她要阿尔曼先生在我的专栏上刊登广告,他听了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接着阿尔曼太太跟我要了先前拒绝我的广告客户电话,然后一家一家打去交代,她告诉我只管去跟他们拿广告文案,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出门前,她给了我一个鼓励的拥抱。

    阿尔曼夫妇后来不但成为我们忠实的广告客户,同时也是好朋友。我后来才知道,阿尔曼先生其实十分古道热肠,只要有人上门拉广告,他皆来者不拒。阿尔曼太太不希望他滥买广告,所以后来他才对谁都摇头。当时我如果消息灵通的话,就应该先找阿尔曼太太商量,小吧台旁的那番谈话改变了我后来的境况:我的广告事业越做越大,后来扩大到4家分公司,雇有员工285人,负责的广告文案多达4000件。

    前一阵子阿尔曼先生装修店面,撤走了那个小吧台。我丈夫把吧台买来,摆在我的办公室里。每当有客人光临,我总爱请他们到小吧台旁坐坐,招待他们喝杯可乐,然后提醒他们千万别放弃,援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接着我会告诉他们,如果和别人沟通上有困难,可以多去探听些消息,试着换一种方式,或是通过合适的第三者帮你传达想法。最后我会送上一句玛瑞亚饭店创始人比尔·玛瑞亚的金玉良言:

    我永不遭遇失败,因为我所碰到的都是暂时的挫折。

    你能想通任何事

    哈罗·安德鲁是一位令我难以忘怀的朋友,他是纽约州席拉古斯市人,一位具有杰出能力的商人。他极睿智,有非常敏锐而精密的头脑,他对人的认识也很精确,而且是凭直觉。在我年轻的时候,如果我有了问题需要建议,我知道到他那里去,准能找到一些具有洞察力的答案,而这些答案也确实有用。他受的正式教育虽有限,但是他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却没有遗漏什么。有一次,我亲耳听到一位大学教授为他从来没有上过大学而祝贺他。“我怕我们的教育会把你那惊人的天生睿智给‘教育’掉了,把你塑造得像我们的标准毕业生一样。”他微笑着强调地说这些话,而他所说的可能并不是个玩笑。不论怎么说,哈罗·安德鲁有处理问题所必需的本领。

    有一次,我有个使我非常困惑的问题,于是去请教他。他显示出他处理问题的本事来,他仔细倾听我诉说的情况,他那敏锐的头脑集中心智分析我所说的资料,马上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且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显出他的精于解决问题——“一、你有没有彻底、仔细地研究过有关的所有因素?你是不是觉得已经完全认识清楚了?”在这方面他又提出些试探性的问题,来测验我是不是了解我们据以解决问题的资料。“二、你是不是按照应该有的情形把资料组织得清楚而精确?”他问。然后他又说:“我们来把资料再重新组合一下。”

    然后他采用了一种奇特的程序,他绕着桌子走,两手做着好像是把东西堆集在一起的动作,好像要把问题的各个部分都合拢在一起。然后他用长而粗糙的食指来刺探那块堆积在一起的问题。

    最后他说:“你过来。每一个问题都有弱点。你所要做的是继续找到这个弱点。在这个问题上我已经找到它的弱点了。”然后他以“手指来破解”问题,正像狗用牙齿来咬开骨头一样,直到他把问题破解成碎片,不过这些碎片却呈现出层次。他找到了解决方案,而且事后证明那确实是个很好的方案。

    “小家伙,问题来了的时候,你只要运用你的头脑就行了。”他训勉我,“你要研究问题,直到你完全认识清楚,然后找出关键,把问题破解开,其余的一切就很容易了。”

    托马斯·爱迪生说我们需要身体的唯一理由是要用身体托着我们的头脑。头脑主宰一切,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脑子是放在身体最上端的脑壳中的道理吧。爱迪生所说的当然是指所有的事情——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未来——都是在头脑中做的决定,都是头脑功能的运作。在头脑里我们记忆,在头脑里我们了解、梦想、思考。只有具备思考能力的头脑才是人的真正精华所在。

    不过,在问题到来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反应都偏向情绪方面,而不是动脑思考。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头脑不是在冷静和逻辑的控制下,因此就发出情绪刺激到神经,再传达到肚腹之中,于是人在惊慌反应下就感到不舒适。“为什么落在我头上?”他心里大声喊,“为什么叫我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找谁来帮忙。”

    答案当然是你那健全的、聪明的头脑来帮忙——思考。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你的问题的答案都在你的头脑中,但是由于你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于惊慌,这些答案都被遮盖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头脑激动的时候,是不可能发挥出创造性功能的。只有在冷静时——绝对地冷静——头脑才会发挥出实事求是的、合理的、有智慧的洞察力,而这洞察力必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问题的步骤一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运转着,只是它深埋在意识之下。在正常的状况下,潜意识中的思考一直要上升到表面的意识层面来。请记住,你的头脑一直要帮助你,如果你让它发挥功能,它就会帮助你。但是惊慌、歇斯底里,甚至于不怎么太强的情绪,都会使头脑处于混乱状态,使得头脑的伟大洞察力不能从意识的最下层上升到表面来。

    先把问题冷一冷

    今日青年所用的相当惊人的语言中有一句话非常睿智而机妙,应该成为不朽名句。如果大家广泛遵行,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会获益匪浅。这句话就是——冷一冷。在棘手的问题闯入你的生活中时,虽然你可能变得紧张急躁,但是你要实践这句话,在心智上应尽量保持冷静,然后对自己说:“好吧,这是个问题,我来检视它一下,并且仔细研究它的形成因素。我镇静地来想一下它的含义。我要思考,真正地思考,而且只能思考。无论如何我的反应不可以情绪化。”

    你用这种态度对待问题的时候,你的头脑就会立刻进入行动状态。所有你的心智,还有你的精神力量都会发挥出来。你的心智就会掌握住问题,而实际上差不多就等于从问题本身“握”出办法来。你固然要运用冷静的、合理的思考,但是我还要建议你运用祈祷。祈祷不是思维的转换是什么呢?祈祷是一条通讯频道,沿着这条频道就会传来洞察力、直觉力以及新的认知。只要用一份心智——你自己的——来处理一个问题,你就可以上路了。此外还有什么呢?

    记住:你认为你行,你就行。因为处理任何问题所需的一切办法都在于你自己,你的心智和其他能力。冷静的反应可以打开通讯频道,沿着这条频道,办法就会自然地涌现。

    亨利·福特一世是美国近代史中一位总能想出办法的伟大天才,也是汽车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在“读者文摘50周年宝库”之中,格瑞特写的一本传记里,说福特先生是一位思想家。书上说:“有一次我请教福特先生,办法源自什么地方。在他面前的桌上有一只像碟子一样的东西,他把它翻过来,用手指敲着那东西的底部,说:‘你知道大气压力击在这上面。你固然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但是你知道这种情形确实存在。办法也是这样。空气中充满着办法,它们敲击我的头。你只要知道你要什么,然后你不要管它,去办你的事好了,你要的办法就会突然冒出来。它早就在那里。’”

    “有一天,我就看到了这种情形。午餐的时候,福特先生正和我,以及负责公司内无线电广播的威廉·凯麦隆讲话的时候,他那高大的身体突然挺直了起来,他那原本开朗的面孔变得像梦游者的表情一样,而且不知道是对谁讲话似地自言自语说:‘哦,我根本没有真正地去想这件事情。’”

    “他没有再说话就站起来快步走开。他一直想要的办法突然冒了出来,而他要去根据这个办法采取一些行动。凯麦隆说:‘他常常这样。一个星期内我们可能见不到他了。’”

    亨利·福特虽然是个热情的人,但他也是一部冷静思考的机器。在底特律有一个说法,说福特夫妇真是一对少见的好伙伴——他是思想者,她是信仰者。多么了不起的组合——思想和信仰。只要你能够冷一冷,冷一冷,并且思考,再思考,你就无往不利。

    小小的信心就会创造奇迹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解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其次,得拟出一个计划,加以实行。很多人就是因为精神和情绪上没有计划而无法应付问题。

    一位商务经理告诉我,他很重视“人脑的应急能力”。他的理论是,人有许多潜在的能力,到了紧急情况下也许能发挥出来。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中,这些紧急能力是潜伏不现的,但是有工作热忱的人不容许这些力量潜伏不用,他们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足以说明有些人的表现为什么总比别人强。他们懂得使用别人在紧急时刻才重视的潜力。

    困难的情况发生了,你知道如何应付吗?你有没有清楚的计划可解决特别难的问题呢?多数人采用因循苟且的方法,他们往往达不到目标。我强调你该按计划使用潜力应付问题,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我读《圣经》多年,才明白《圣经》是要告诉我,只要我有信心——真正有信心——我就能克服一切困难,面对任何困境,不被挫败打垮,并解决人生一切麻烦的问题。一定有很多从未领悟信仰人生观的人正在阅读本书。我希望你们即刻醒悟,因为信仰是人生最有力的真理之一。你要记住,小小的信心就会制造奇迹。《圣经》一再强调:“你们若有像芥菜种子一般的信心……没有一件事不可能。”《圣经》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百分之百真心的。这不是幻觉,不是妄想,不是举例,不是象征,不是比喻,是绝对的事实——只要你肯相信并去实行。“即或小如芥菜种的信心”也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照着你们的信念给你们成全了吧”,你所得的结果要看你拥有及运用的信仰量而定。小信念带来小结果,中信念带来中结果,大信念带来大结果。不过,上帝是宽大为怀的,你只要有小如芥菜种般的信念,这股信心也会给你带来令你惊喜的结果。

    那些成功的人以一种简单却实用的方法,每次都得到很愉快、很成功的结果。这些人和你没什么差别,他们也跟你一样,碰到相同的困难,他们找到了正确答案。你也可以。

    现在我要给你7个简单的建议,作为解决问题的方针:

    1.相信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

    2.保持冷静。紧张会阻挡思想力的流泉。

    3.别死想答案。先放松心灵,答案自会出现,而且清清楚楚。

    4.公正、公平、无私地把一切事实组合起来。

    5.把事实列在纸上。思想才容易明确,各项因素才能构成系统。一面想一面看,问题会变得客观多了。

    6.信赖见解及直觉的功能。

    7.诚心遵守这些步骤,那么你心中就会想出或掠过正确的解答。

    无论怎样,世界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保持冷静,紧张会阻挡思想力的流泉,脑子在压力之下不可能发挥功用。轻轻松松地面对问题吧。

    积极思考的力量

    积极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你能使你的大脑创造成功的先决条件。实际上,从你现在的思考模式,便能预测将来成功与否。

    现在,我们须对所说的“成功”一词加以界定。当然,我们并不仅指纯粹的成果,而是指比这更难做到的功业,即如何使你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效率。它指的是:作为一个人,你成功了;面对困难,你能自我控制,有条不紊,不成为难题的一部分,而是能提出解决之道。我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过成功的生活,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我的朋友佛瑞迪的事,可以用来说明用合理的思考处理问题,最终成功的情形,而他只有16岁。在暑假将至的时候,佛瑞迪对他爸爸说:“爸爸,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父亲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是恐怕不容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你没有弄清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你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去找。还有,请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人浮于事,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父亲带着疑问。

    “那些会动脑筋思考的人。”儿子回答说,“所有你要做的就是动脑筋——真正用心思考,不要气馁或消极,只要动脑筋,积极地思考。”

    我认为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少年。

    佛瑞迪在广告棚上仔细寻找,找到一个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中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号街一个地方。但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他看到20个男孩排在那里,准备抢先去求见,他是队伍中的第21名。

    佛瑞迪审视了他的竞争对手,心中承认他们都是讨人喜欢的男孩。“如果我是老板,”他对自己说,“我愿意雇佣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他不想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得到这个工作,他要自己得到这个工作。他自己也是一名竞争者,但是他要怎样才能引起特别注意而竞争成功?

    这是他的问题,他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个问题?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动脑筋思考,因此他进入了那最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思考。在真正思考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来的,而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来。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鞠躬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转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地重要。”

    这个秘书是一名老手,如果佛瑞迪是个普通的男孩,她就可能会说:“算了吧,小伙子,请你回到队伍上第二十一的位子上等吧。”但是他不是普通的男孩——她凭直觉断定,他散发出高级职员的一种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

    “好啊!”她说,“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她看了后不禁微笑起来。她立刻站了起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上。老板看了后也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中第二十一位,在您没有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决定。”

    他是不是得到了工作?他会不会处理他一生中所将遭遇的问题?他当然得到了工作,而且当然也会处理好他将遭遇的问题,因为他很早就学会了动脑筋。一个会动脑筋思考的人总能掌握住问题。他能够解决它,或者消除它,或者发展出一种办法模式,尝试着去做,去面对问题。

    伟大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人类主要的责任在于承受生活。”一眼看来,这句话似乎很有英雄气概,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并不是没有深奥的真理做基础。不过人生如果真的仅止于此的话,那也太凄凉悲哀了,因此我宁愿主张人类的主要责任在“主宰人生”。人生尽管有很多的痛苦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祈祷、思考、工作、研究、信仰,我们就可以主宰人生。这是真正的实情——绝对地真实。

    人类生活总是希望更上一层楼,比现在更富有、更伟大和更崇高,即使在人类目前最喜欢的事物上也是如此。我们也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有更好的环境,比今天最快乐的人还要快乐。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没有信心达到这个目标,这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恐惧感的奴隶。

    你要相信问题总有答案,你要相信问题是可以克服的,你要相信问题可以处理、解决。而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可以解决问题。信心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你发挥积极的信心去思考,它们就一定会带回来信心的结果。正如没有信心的想法会自弃成功一样,真正有信心的思考一定会导向成功。

    一旦我们意识到,在我们体内有一些永不腐蚀、永不被破坏的东西——那时我们将不再害怕任何事情。这种意识将会消除我们所有的恐惧和懦弱,重新树立起我们的自信,并使我们以征服者的姿态大踏步向前迈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