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葡萄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她的面庞像荒野,布满了沟壑与坎坷;她的白发如枯草,撒满了岁月的灰尘;她的眼睛如古井,流淌着人生的凄凉。

    一块葱绿的葡萄园,一间爬满青藤的小木屋。一个老人,她每天都守在这里。

    每天每天……那时候,她总是默默地清扫着小屋前的残枝败叶;那时候,她总是用干柴似的双手操着剪刀,剪下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那时候,她总是挎着小竹篮,穿梭在园子里……后来,我上学了,学校就在离葡萄园不远的村祠堂里。每天清晨,听到我的脚步声,她总停下手中的剪刀,笑眯眯地望着我。

    “娃,去吧,迟了先生要罚的。”这时候,她那古井似的双目,漾出了人生的慈祥与安宁,但始终也掩藏不住一种多难后的坎坷与沧桑。

    时光似乎在她的脸上凝固了,出现了一种永恒的色彩。她和她的葡萄园融为了一体,她把她的一切寄托在了一块小小的土地上……那是葡萄收获的季节,每天上午课间操休息时,我们一年级的每个小朋友总能分到一串洗得发亮的葡萄。老师说,这是葡萄园的奶奶送来的。

    “老师,她为什么要分葡萄给我们吃?”

    “嗯——”老师微笑着摇摇头,“你们长大就明白了。”

    夕阳西下,是老人的目光和夕阳照着小小的我踏上回家的路。

    葡萄园里有故事,小屋里藏着秘密。

    终于有一个黄昏,我按捺不住心的好奇,在葡萄园前,我停住了脚步,踮着脚尖,极力地想解开心中的疑团。

    “真是孩子,进来吧……”她和悦地笑了。

    我看清了,这爬满绿藤的小木屋收拾得很干净,里面有一张床,床边是张很古朴的梳妆台,台上并排放着两个镜框。一个夹着一位憨厚纯朴青年农民的相片,另一个则是与我差不多大的大眼睛的男孩。照片早已发黄了。

    “这孩子当年也八岁。”她眯着眼睛看我。

    “你的儿子?”我眨巴着眼睛,迷惑地盯着她枯瘦的脸。

    她点了点头,坐了下来,浑浊的眼睛凝视着屋外的葡萄园,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着。

    年轻时,她嫁给了一个游击队长。结婚才七个月,丈夫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活活埋在一片葡萄园里。又几个月,她生下了个男孩。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要儿子长大为他爹报仇。可是,儿子八岁那一年,因为饿,因为馋,偷摘了地主园里的一串葡萄,被活活打死……“造孽啊,葡萄园!”说到这里,老人古井似的干涸的眼睛里滚出了两行浊泪。

    一切都得到了证实,我该回家了,又是老人的目光和夕阳送我踏上归途。

    葡萄园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我上了中学,又上了师范。假期回家,我再次去葡萄园,阳光照在青藤上,门紧锁着。也许,她又送葡萄到学校去了;也许她串门去了——但我知道她不会去串门的。

    蓦地,一块青青的石碑掠过我的视野,上面刻着“爱幼老人”,这使我明白了老人已融入了碑下的土地。那一刻,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感觉,凄楚悲切的,肃然起敬的。

    人的一生像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过了,照耀过了,直到蜡炬成灰,无声归去。

    “人死如灯灭”么?有种灯是不会灭的,那是灼热的生命之光,执著之光。

    葡萄园里,我在想,想着老人的生与死,想着人的生与死。我还想,如果偶尔路过这里的人能注意到石碑,停下来瞧瞧,眼前会不会闪现过去岁月里这片古老神秘的葡萄园?会不会去探听一位苦守着这里几十年的老人感悟箴言人的一生像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过了,照耀过了,直到蜡炬成灰,无声归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