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所想所需冷暖自知,幸福与获得皆需代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是活在欲望里,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浮沉在欲海里,在欲海里沉浮,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财富,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只注重财富的攫取,而忽视了对财富的支配。财富的支配,反映的是一种观念,一种境界。司马迁曾说过:“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好行其利。”意思是说,君子致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小人致富,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声色欲求。

    “剪掉”不适合自己的花骨朵

    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

    对很多人来说,如果刚刚步入社会就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那么就会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总是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却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专长,到头来一事无成,更不用说有什么强项。

    聪明的人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剪掉”不适合自己干的事情,留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聪明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名鼎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句这样的名言:当玫瑰含苞欲放时,须剪掉它周围的花骨朵。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一枝花才能独秀,富有经验的园丁们都深谙此道,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为了让树木更加茁壮地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要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保留了这些枝条,那么肯定会极大地影响将来的总收成。

    做人其实就像养花一样,我们与其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许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事业,然后集中所有的精力,埋下头来好好干,全力以赴,这样才会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卓越杰出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许多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非凡的成绩,那么就得大大方方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即便是那些看似已经有可能实现的愿望,也要服从于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必须忍痛“剪掉”。

    世界上有无数人在为梦想而奋斗着,可是很多人都没有获得理想中的成功。那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无数琐事之中,而自己竟然从来没觉悟到这一点。如果他们把心中的那些杂念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竟然能够结出如此美丽丰硕的果实!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要比有十种心思来得有价值,有专门技能的人随时随地都会在这方面下功夫求得进步,时时刻刻都会想方设法地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总是尽力地要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有十种心思的人却不一样,他可能忙都忙不过来,顾了这个就会丢了那个,到头落得个顾此失彼的结局,自然是不可能取得突出成绩了。

    这是一个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我们一定要集中所有的精力,为自己的目标而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取得惊人的成功。

    过度的坚持就是更大的浪费

    在贪痴、嗔恚的烦恼里不能超出,就是作茧自缚;在金钱、爱执、权力中不能解脱,就是作茧自缚;在贡高、我慢、迷妄中不能远离,就是作茧自缚;在毒品、酗酒、赌博中不能自拔,就是作茧自缚。

    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需要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不能真正的割舍,学会适时地放弃,生活会更容易一些。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会有偏差,合理地调整自己的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然后轻松地走向成功。一个聪明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要放弃。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在历史上,很多人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永动机的研究上了,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一些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成功的希望,屡屡试验是愚蠢、毫无益处的。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很多的实验之后,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而在力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都应该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选择正确的方向。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正确的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在人生的大道之上。

    有的人失败,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选择错了目标,成功者为避免失败会时刻去检查目标是否合乎实际,合乎道德。

    阿尔弗莱德·福勒是一个贫民的儿子,成年后,他虽然非常努力但却还是失去了三份工作。之后,当他尝试推销刷子时,马上意识到,自己喜欢这种工作。于是,他便将思想集中于从事世界上最好的销售工作。

    不久,他就成了一个出色的销售员。在攀登成功的阶梯时,他有个想法:那就是创办自己的公司。如果他能经营买卖,这个目标就会十分适合他的个性。

    后来,阿尔弗莱德·福勒停止了为别人销售刷子。这时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兴。他在晚上制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出售。销售额开始上升的时候,他就在一所旧棚房里租下一块空间,雇用一名助手,为他制造刷子。而他自己则集中精力搞销售。最终,那个最初失去了三份工作的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拥有几千名销售员和数百万美元的年收入!

    如果你想获取成功,你就得先树立起自己的目标,因为这将是你人生的起点。没有目标,就不会有动力,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即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合乎社会道德的,如果不是,就算你再有本事,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也是难以达成心愿的。

    莎士比亚在爵士的花园里,开枪打死了一头鹿。结果,莎士比亚被当场抓住了,在管家的房间里被囚禁了一夜。这一昼夜里莎士比亚受尽了侮辱,释放后便写了一首尖刻的讽刺诗,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这下子可惹怒了爵士,他扬言要诉诸法律,严惩那个写歪诗的偷鹿贼。于是诗人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走上去伦敦的途程。正如作家华盛顿·欧文所说:“从此斯特拉福德镇失去了一个手艺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却获得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绝不轻言放弃,可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学会放弃。我们不可能得到自己想的任何东西,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沮丧时的坏心情,放弃一次没有把握的面试,放弃费力也做不好的事情,放弃一切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无谓的执着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增加心理的负担。选择放弃,才能使人释然,令人豁达!

    如果你想拥有永远的掌声,你就得学会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另一种获得。

    选择放弃,不是萎靡退缩、消极避让,不是扔掉一切、得过且过,而是善于审时度势,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明智的选择。而有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万万不能放弃的,比如热爱生活、珍惜时光、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追求身心健康等等。

    与其苦苦追求那遥不可及的理想,倒不如聪明洒脱地放弃。坚持的精神固然可佳,但是你可知道胜利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悲伤?我们全部的错误在于愚蠢的坚持。

    所以说,我们仅仅拥有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极为不现实的,必须在应该放弃的时候学会放弃!只有放弃,才能够更好地拥有。

    放弃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你必须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面对失败,你必须学会放弃懦弱,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一切空洞的虚名妄利。

    我们只有在困境中放弃沉重的负担,才会拥有必胜的信念。放弃我们应该放弃的,我们才会拥有更多。

    在人生的大道上,一个人要懂得选择,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并擅长做的事情。只有当你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时,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达到成功的彼岸。

    做事要懂得见好就收

    “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不了解无常的真义,因而心生排拒,甚至感到害怕。其实无常并不可怕,因为无常,才有希望;因为无常,才有未来。

    有一个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6400米的高度,由于体力不支便停了下来。当他向人们讲起自己的这段经历时,人们都替他惋惜,问他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然而,他立马回答道:“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在人生的大道上,有时候认清自己,在恰到好处时止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悠然下山也是一种征服,征服了自己的欲望。毕竟,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些事,需要及时收场,需要重新再来。

    见好就收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放弃,但见好就收并不是舍弃生活主流而走远,见好就收更不是强求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见好就收是呼吁一种简单而率直的生活理念,一种近乎平淡却真挚的人生态度。进与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有进就有退的。如果说“逆水行舟”是一种进的艺术,那么“见好就收”就是一种退的艺术。聪明的人往往深谙见好就收的道理,由于能够在应该退的时候勇敢地退下来,所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见好就收虽然是一种放弃,但它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一种明智的举动。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在某方面必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即便如此也很少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因为人在发展某一方面才能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其他方面。虽然有的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道理,但并不妨碍这个事实的存在。即使在一个具体的生活或工作方面,有所得亦有所失,有意识地放弃往往是争取更大成功的前提条件。

    当人执拗于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或某项工作时,往往会表现出只专注于此,而不计其他的情况。无论是生活的哪个方面,总想“鱼和熊掌兼得”,什么都想要的人其实经常是顾此失彼,到最后甚至一无所有。

    见好就收,并不是让你放弃自己既定的生活目标、放弃对事业的不懈努力和追求,而是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其实,任何获得都需要付出代价,付出就是一种放弃。人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选择也是一种放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拒绝诱惑也是一种放弃。

    见好就收,并不一定就是无能的表现,并不一定就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

    有时候,见好就收恰恰就是一种心灵高度的跨越,就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超脱。学会见好就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自负,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学会见好就收,不是摒弃人格、放弃原则,而是坚持真理、一往无前;学会见好就收,而后获取,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哲理、一种艺术。

    春秋时期越国名相范蠡是一个审时度势能急流勇退的典型人物。他一生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功高一世。然而,他却能够及时察觉出事态发展变化的趋势,在功名利禄和自己前途命运的双重选择下,毅然决定急流勇退,不但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还为自己创造了新的人生起点,从而成为一代富商。

    能够及时地放下生命里的一些东西,是一种果断、明智的选择。见好就收是一种高远的目光,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聪明,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艺术。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上,当你真正地懂得急流勇退时,你的人生便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起点,它会指引着你走向另一片灿烂的天空。

    成功不是为了牺牲快乐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病痛是自己的敌人,烦恼是自己的敌人。疾病虽是敌人,也要治疗它,甚至“与病为友”;烦恼虽是敌人,也要面对它,更要“转烦恼为菩提”。

    成功,是每个人都会向往的。有些人甚至为了成功牺牲生活中的快乐,其实,这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毕竟,人类不是为了成功才来到人间,而是为了享受快乐而来的。

    为寻找自己的快乐生活,身为欧洲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吕佳朋放弃在南方2万多元的月薪,到家乡濮阳担任一名月薪不足千元的英语幼儿教师。

    吕佳朋,祖籍濮阳市,5年前从爱尔兰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毕业回国。之后,凭借自己的能力,他应聘到深圳一家公司任业务主管,月薪2万余元。

    后来,吕佳朋毛遂自荐来到濮阳市直幼儿园,主动要求任月薪不足千元的英语老师。“当男‘阿姨’让我找到了快乐!”吕佳朋说。

    也许有人会对吕佳朋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他完全可以拥有高职位、高收入,然而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心一点,他选择了做幼儿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在众多的选择中,选择的是快乐,放下的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很显然,他为了快乐而放弃了成功。

    吕佳朋的做法似乎有些另类,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成功而牺牲快乐。更有一些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为了成功硬是要夺走孩子的快乐。这种方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洋洋的妈妈总是说着这样的话:“儿子,妈妈将来可全靠你了,你可千万别贪玩,一定要努力!”“儿子,别忘了周末参加特长班培训!”“儿子,你将来有出息了一定给妈妈买巴黎的时装啊!”“儿子,你可千万不能输给邻楼的小宝”……

    一听到妈妈的话,洋洋的脑子就不由自主地发懵、发怵。他说,妈妈现在几乎不能看到他玩游戏或跟同学聊天,否则就会忍不住说出一大通道理来。妈妈除了要求他学好文化课程外,还给他报了3个学习班。洋洋最受不了妈妈给他的压力,“我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个周末都得徘徊在各个培训班之间,我很累,也很疲惫!”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有必要为了让孩子更加出人头地、更加地优秀而牺牲他们童年的快乐吗?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虚荣而折磨自己心爱的孩子吗?洋洋累了,孩子累了,你难道没有听见孩子发自内心的声音吗?我宁愿做一个平庸而快乐的孩子,也不要做一个出色而痛苦的名人。是的,父母与孩子对成功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一个极力要求得到成功,甚至为此不惜任何代价,而一个却不甘被操纵,拼命地挣扎着,拼命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快乐,是孩子应有的,做大人的不能太过自私,不能为了虚无飘渺的成功而赔上孩子的快乐。

    我们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把成功定义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认为只有追逐最大化的名利才是获得成功。其实,成功是多元化的,它没有大小之分,没有行业之分,只要能做到最好的自己,把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渗透到每一件事情的细节中,一定就会成功!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成功是没有标准的。

    它并不意味着是第一,也并不意味着超越所有的人,而是竭尽所能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许结果并不是最优秀的,但这仍不失为一种成功。社会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一个人过于突出或者冒尖,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因此,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活在此刻,享受现在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抉择。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眼前的成功而牺牲了快乐与幸福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冷落了情侣,情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有人为了工作顾及不了家人,家破人散;有人为了工作事业,抛却了健康,幸福离他远去……

    当陷入这种境地时,你可曾对人生做一番深入的思考。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成功与快乐到底哪个更为重要呢?当你将成功摆在了第一位时,快乐与幸福在哪里呢?你为了梦想中的成功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可是到头来,等你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属于自己的幸福已经不在了。你是应该庆幸呢,还是应该痛哭呢?

    人,有时候要权衡事物的利与弊,再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显然,放下幸福,去追求成功是极为不聪明的做法。人生不能因为事业的成功而失去已经拥有的幸福,不能把事业作为怠慢情侣、家人的借口。

    其实,事业的成功可以不以牺牲已有的幸福与快乐为代价,如果你有平衡的意识,相信你一定会快快乐乐地成功,而不是为了成功牺牲你的快乐,或者说成功以后再去重新找寻快乐。应该是快快乐乐去成功,绝不是成功后再找寻快乐。

    幸福其实与财富无关

    拥有荣华富贵,究竟是好是坏?其实都在一念之中。如果太执着于有钱、有势、有功名、有利禄,就会介意、挂念,甚至为之牵绊,感到不胜负荷。假如我们能拥有而不负担,随缘而不着意,“富贵于我如浮云”,那么在我们的世界里,什么东西都能容纳,就能逍遥自在,心的世界,也自然宽广无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幸福是一种感觉,痛苦也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幸福,很多人都认为拥有大量的财富就是幸福。其实,你生活的幸福与否,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

    一个迟暮之年的百万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散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墙根处晒太阳,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

    流浪汉答:“为什么要工作?”

    “你可以挣钱呀!”

    “挣钱做什么?”

    “挣钱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呢?”

    “可以自由自在地晒太阳。”

    “难道我现在没有在晒太阳吗?”

    在富翁的眼里,幸福的程度取决于金钱的多少,而在那位流浪汉的眼中,能够晒晒太阳享受阳光的温暖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同的人群拥有不同的幸福观,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幸福其实与金钱的多少无关。

    有一位拥有亿万家产的年轻有为的集团总裁这样说:“我成了一个挣钱的机器,单调枯燥不停地转动,每天面临的都是一场战斗。说实在的,每天辛辛苦苦也没什么意思,我们也享受不了什么,金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责任,即维持现有水平和如何赚更多的钱……”

    这位总裁每天早餐吃的是大米粥、咸菜、馒头,他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更不会打保龄球、台球,他的妻子和儿子定居在美国,每年只在暑假回来一次,三口之家才得以团聚。他的妻子说他是个冷血动物,因为很多为人夫为人父应该给予的,他都给予不了。他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才可以赚更多的钱。“幸福”这个词他是没有时间去体会的,虽然有时他也觉得自己拥有那么多财富,却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穷人,可也只能如此,因为既然自己是台机器,就得不停地运转才行。

    三百年前,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两江总督于成龙,为官二十载每次升迁离任时,只用坛子装些当地的泥土留作纪念,每日粗米旧衣,形如樵夫,不贪不占不巧取,戒奢戒骄戒招摇。这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种腐败的封建社会官场,形成了鲜明对照。他的品德为人所称颂,使当时江宁一带一改奢靡之风,以至在其病逝二十年后,康熙再下江南时,当地百姓仍念念不忘他的清廉之名。

    与此相反的是西方有一个寓言故事:

    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牧师那儿乞求祝福。牧师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并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

    牧师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我们的眼睛常常被金钱所蒙蔽,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这样的人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在一般人的眼里,总认为金钱越多的人越幸福,金钱越少的人越悲哀。诚然,幸福需要物质保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人整个生命的“心脏”,倘若没有它来支撑,再多的金钱也只不过是一堆纸罢了。金钱并不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也不会是金钱的产物。只有以崇高的精神和勤劳的双手为基础,才能建造起人生真正的幸福大厦。

    总而言之,金钱并不等于幸福,真正的幸福是由心而生的一种感觉,它与金钱没有任何关系。

    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好一点

    吾人自性本是天真自然,无染无缚,只因妄自分别,终日为名枷利锁所囚,若想跳出烦恼深坑,重获自由自在的生活,即如瓶中之鹅,何能安然而出?若能当下认识自我,不坏一法,即明自性本来,就是逍遥自在,所谓“若能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没办法逃离命运,没有办法逃离命中注定的终点站。云朵飘得再自由自在,终究要化为雨水落入凡世;戏剧演得再动人,到了最后还是会落幕;花朵开得再灿烂,枯萎再所难免;而人活得再骄傲,始终要离开这个烦嚣尘世。终点站就在那里,你看不到,你感觉不到,然而有一天它还是会悄然地来到你的身边。无论你多么措手不及,无论你如何苦苦哀求,无论你多么的不舍,都无济于事。人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当你走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你所拥有的只是这数十年间的记忆所及的往事和由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心情感受。好好经历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不管是悲是喜,那都将是你唯一的财富。好好享受你看到的、听到的所有东西,不论是美妙还是低俗,那将是你所有的感知。

    看着你前方的道路,想象一下明天就是你的终点站,你在离开的那一刹那拥有了怎样的心情,拥有什么回忆,那么你就会明白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好一点。只有这样,你才能时刻拥有一个积极的目标,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纷纭种种。

    (1)鼓励自己

    当事情变得很困难或者你陷入某种困境时,鼓励是一种很棒的助你改善的方式。但是,鼓励一定要由别人给你吗?其实,我们应该时刻拥有足够积极的信念来支撑我们渡过难关。

    (2)学会原谅

    原谅不总是那么容易的,学会原谅就要先学会原谅自己。所以,如果我们没有那个权力,我们只能“注定”去原谅别人的。原谅自己是一种进步,原谅别人也是一种宽容。

    (3)学会给予

    给予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无论是物质、时间或者精力上的给予。你对自己慷慨吗?必要的时候,享受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学会给自己礼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人都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放松自己,读本书、上堂课或者和朋友喝杯咖啡。

    你给予别人是为了使他们充满活力。人生需要活力,活力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而且,如果你自己没有足够的活力,你是无法给予他人的。

    (4)学会聆听

    你有聆听过你自己吗?你有听见你的身体、心灵和灵魂在说什么吗?

    当你累了要休息,当你身体工作过度时要吃片面包,当你不满意时要做出改变,当你需要时要寻求帮助等等,这些都很重要。这是通向成功和快乐的另一个关键。

    (5)学会包容

    出于友善,一个人会创造一个空间允许另一个人去做他们自己,说出他们的感受。只要你是在处理问题时,允许你自己去感受疼痛和消极的心情有助于前进。但如果你一直被这样的情绪所覆盖,那么它们会让你落后。你可以转移心情,变得对自己有同情心,而不是自怨自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