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次子的石敬瑭从小就养成冷静沉默的性格,对古代的兵法非常感兴趣,崇拜战国时期赵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在年纪稍长时就习弓练箭,决心弃文就武,仿效父亲。沙陀人素来尚武,不重视文化,石敬瑭喜好兵书的举动显然与其他人大为不同。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于魏州发动兵变。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平叛,石敬瑭随军出征。不料在魏州城下,李嗣源部队发生兵变,与魏州的叛兵一起,共推李嗣源为主。李嗣源犹疑不决,征询石敬瑭,石敬瑭劝他袭取开封,以成大事。李嗣源表示同意,任命石敬瑭为先锋官,攻取洛阳。石敬瑭亲统三百骑为前锋,抢夺开封,又回兵抢渡汜水,直取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乱兵砍杀,李嗣源在石敬瑭的护卫下进入洛阳,称帝,即后唐明宗。由于石敬瑭在这次政治变局中居功至伟,被后唐明宗任命为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六军诸卫副使。其时天下动乱,将官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而石敬瑭处心积虑,沽取廉政名声,颇受明宗李嗣源的褒扬。自此以后,石敬瑭以军功大臣的身份逐年升迁,历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等军藩汉马步军总管等职,负责抵抗契丹的南下侵略,后又赐为“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功劳日积月累,石敬瑭野心逐渐滋长。
后唐明宗李嗣源死后,其子李从厚即位,即唐闵帝。但是,在唐闵帝即位的第二年,李嗣源养子、晋王李从珂不服,起兵造反,他在凤翔发动兵变,杀向洛阳。唐闵帝战败出逃,在路上遇到要去京师的石敬瑭。石敬瑭充分考虑了朝中的形势和具体情况,不但没有帮助唐闵帝,反而把他囚禁在卫州,并将他及随从全部杀死。这样,李从珂顺利即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