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3]同上,第16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8~17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65页。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2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29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9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74页。

    [13]《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15]同上,第2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8页。

    [17]同上,第674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61~662页。

    [19]同上,第66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73页。

    [22]同上,第82页。

    [23]同上,第250~251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0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5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28][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7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6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3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98页。

    [3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著:《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361页。

    [33]《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57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5~326页。

    [35]《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36]同上,第401页。

    [37]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38][法]霍尔巴赫著:《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0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40]张江河著:《论利益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41]李镜池著:《周易通义》,中华书局,1981年,第83页。

    [4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1955页。

    [43][捷]奥塔·锡克著:《经济—利益—政治》,王福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63页。

    [44]《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第483页。

    [45]洪远朋著:《经济利益关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46]王伟光著:《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47]李淮春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6页。

    [48][法]霍尔巴赫著:《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9~260页。

    [49]《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6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7页。

    [51][捷]奥塔·锡克著:《经济—利益—政治》,王福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63页。

    [52]王伟光著:《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98页。

    [53]同上,第106页。

    [54]《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29页。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5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75~276页。

    [57]《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58][美]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75~276页。

    [60]刘子忠:《正确认识利益主体多元化》,《瞭望》,2001年第41期。

    [6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4页。

    [6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3页。

    [63]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ciences,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8.Vol.11,p.428.

    [64]石泰峰著:《当前重大理论与热点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65]Robert C.Brooks, Political Party and Electoral Problems, Harper&Brothers,1993.p.14.

    [66]Herbert M.Levine原著:《最新政治学争辩的议题》,王业立等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第261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3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02页。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

    [7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7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6页。

    [7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7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7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0页。

    [7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页。

    [77]《论党群关系——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7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7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7页。

    [80]《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3页。

    [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5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83]同上,第307页。

    [84]同上,第369页。

    [85]同上,第282页。

    [86]同上,第200页。

    [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4页。

    [88]同上,第283页。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4页。

    [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91]同上,第285页。

    [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6页。

    [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95]同上,第97页。

    [96]同上,第57页。

    [97]同上,第57页。

    [9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99]同上,第12~13页。

    [100]同上,第96页。

    [101]同上,第55页。

    [10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0页。

    [103]《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6页。

    [104]《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105]《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106]同上,第682页。

    [107]同上,第201页。

    [108]同上,第646页。

    [109]《列宁选集》(第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25页。

    [110]《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6页。

    [111]《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83页。

    [112]《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113]《列宁选集》(第四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7页。

    [114]《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4页。

    [115]《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

    [116]《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7页。

    [117]《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0页。

    [118]《列宁文稿》(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65页。

    [119]《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2页。

    [120]同上,第88页。

    [12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

    [12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页。

    [12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9页。

    [12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12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126]同上,第1096页。

    [127]《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12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129]《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28页。

    [13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13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

    [13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

    [13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3页。

    [134]《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8~159页。

    [135]同上,第203页。

    [13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13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5页。

    [138]同上,第265页。

    [139]同上,第155页。

    [14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14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14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5页。

    [14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3页。

    [14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

    [14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4页。

    [14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147]同上,第332页。

    [14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人民日报》,1990年3月12日。

    [149]《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15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73页。

    [15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46页。

    [15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15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32页。

    [15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15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4年9月20日。

    [15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157]《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1月27日。

    [15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15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2日。

    [160]《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64页。

    [1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162]同上,第81页。

    [163]同上,第68页。

    [1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1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12页。

    [1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5页。

    [167]张玉堂著:《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1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169]同上,第104页。

    [1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7~508页。

    [171][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页。

    [1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9页。

    [1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2页。

    [174]《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17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8页。

    [17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0页。

    [17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139页。

    [178]《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12~13页。

    [179]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23~24页。

    [18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8~139页。

    [181]《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67页。

    [182]同上,第610页。

    [18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184]同上,第189页。

    [185]施雪华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186]转引自《斯诺文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04~105页。

    [187]《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2页。

    [188]转引自《斯诺文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04页。

    [189]同上,第387页。

    [19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

    [191]黄炎培著:《延安归来》,重庆国迅书店,1945年,第186页。

    [192]转引自《斯诺文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05页。

    [193]罗利行:《试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浙江学刊》,1996年第2期。

    [194][美]费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27页。

    [195]孙健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19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4页。

    [197]孙健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1页。

    [198]同上,第36页。

    [199]孙健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8页。

    [200]《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57~1458页。

    [201]孙健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202]孙健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203]胡绳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322页。

    [204]《中国农业合作运动史料》(下册),三联书店,1962年,第990页。

    [205]宋晓明主编:《中共党建史(1949—1976)》,党建读物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

    [206]同上,第1、11页。

    [207]郑金斐:《利益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建国初期党群关系的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6期。

    [208]刘勉玉著:《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发展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209]《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2页。

    [210]陈凤楼著:《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

    [211]胡绳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380~381页。

    [212]王伟光著:《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2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15页。

    [214]樊纲著:《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9页。

    [215]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重视解决收入扩大问题》,《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5日。

    [216]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5~86页。

    [217]同上,第355页。

    [218]赵满华、王尚义著:《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219]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

    [220]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221]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第5期。

    [22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223]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22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6页。

    [225]同上,第49页。

    [226]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8~10页。

    [22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228]《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37页。

    [2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7页。

    [230]同上,第313~314页。

    [231]陈凤楼著:《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23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233]陈凤楼著:《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第269~272页。

    [234][德]黑格尔著:《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56页。

    [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2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2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2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8页。

    [239][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4页。

    [2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93页。

    [241]Bernard Mandeville, 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s, ed.by F.B.Kaye, Vols.2,Oxford,1924,p.17.

    [2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2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05页。

    [2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0页。

    [24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8页。

    [24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第754页。

    [247]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4年12月,http://www.stats.gov.cn.。

    [248]彭劲松著:《和谐社会的利益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24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128~140页。

    [250]张学斌等著:《改革危险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25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252]陆学艺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47页。

    [253]朱光磊:《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十大趋势》,《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54]邹玉杰:《当代中国农民阶级新变化探析》,《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

    [255]房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6期。

    [256]尹焕三、刘增禄、李振华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257]杨继绳著:《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

    [2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259]赵宏义:《学校德育回应社会多元化现实的思考》,朱小曼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二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2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3~134页。

    [261]李泽厚著:《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第47页。

    [26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2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8~89页。

    [2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8页。

    [26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0页。

    [266]胡福明著:《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5页。

    [267]《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9页。

    [268]周振华著:《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0页。

    [269]黄泰岩:《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中国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5期。

    [270]薛暮桥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5页。

    [27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27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

    [273]李强著:《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

    [27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27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

    [276]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时期党群关系调研报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277]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时期党群关系调研报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278]《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164~165页。

    [279]任玉岭:《废除高级干部待遇终身制势在必行》,《改革内参》,2007年第6期。

    [280]郑杭生、李路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281]梁栋:《中国党政干部及干群关系的调查分析》,《社会蓝皮书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282]李培林等著:《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283]龚维斌:《我国当前干群关系的现状、特点与原因》,《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84]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285]习近平:《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

    [286]《审计署报告38家中央部门预算扣分情况》,《北京青年报》,2014年6月26日。

    [287]盛宏文、魏娜:《司法腐败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88]赵文明:《郴州原书记市长纪委书记一审被判刑》,《法制日报》,2008年11月21日。

    [289]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主持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提及。

    [29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291]黄炎培著:《延安归来》,重庆国迅书店,1945年,第186页。

    [29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1~273页。

    [29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7页。

    [29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87页。

    [295]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92页。

    [296]赵子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与保障》,《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1期。

    [297]叶富春著:《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29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29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2页。

    [30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页。

    [301]《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7页。

    [302]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8页。

    [30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第6页。

    [304]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求是》,2012年第15期。

    [305]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7页。

    [3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

    [30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30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

    [30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3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41页。

    [3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10页。

    [312][英]威廉·葛德文著:《政治正义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页。

    [3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1页。

    [314]同上,第377页。

    [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9~60页。

    [31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317]《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74页。

    [318]张正钊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2~269页。

    [319]《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3页。

    [32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3页。

    [32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322]《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1月12日。

    [3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86页。

    [324]甘惜分著:《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325]王强华著:《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326]《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327]同上,第168页。

    [328][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著:《行政法》(第一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31页。

    [329]丁学良:《提高执政能力的几个关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5期。

    [330]郭雪剑著:《三条保障线: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331]谢琼著:《构筑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332]王伟奇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页。

    [333]郑功成著:《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334]《居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3.1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光明日报》,2009年3月26日。

    [335]童星著:《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336]陈成文、胡书芝等著:《社会救助与建设和谐社会》,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337]曹子坚:《改革的利益受损者及其补偿》,《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