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千变万化的拼图-地震云能预报地震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地震云探秘

    有些科学家认为,天空中某些形态的云与地震有关系,并把这类云称之为“地震云”。

    1978年3月6日,日本奈良市市长健由忠三郎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指着北方天空的一缕云说:“这就是地震云,不久将会有一次影响日本广大地区的强烈地震。”

    就在第二天,靠近日本的大海里果然发生了一次里氏7.8级地震。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震,就在7月27日傍晚,远在日本本洲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的云彩,并用相机拍摄下来。经研究,这条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发生地震的前兆云。

    2008年8月30日下午14时,四川省宜宾李豆腐冬泳队一行16人,从宜宾春畅坝下水向历史名镇李庄游去。队伍游到盐坪坝附近,游在队伍后面的老莫发现了天上的地震云。老莫回家后得知: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千米。

    2010年11月9日早上8时,河南省开封市韩玉轩早晨8时在龙亭游玩时,发现天空西北走向有三条地震云,并告诉朋友说可能未来有地震发生。北京时间11月19日14时42分,阳江市平岗镇发生里氏4.9级地震,深圳发生两次轻微地震。

    古文献的记载

    1663年《德隆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在我国古代,清人王士祯在其所著的《池北偶谈·卷下》中谈到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5级地震时,记有:“淮北沭阳人,白日见一龙腾起,金鳞灿然,时方晴明,无云无气。”这里说的龙,看来就是一种“黑云如缕,宛如长蛇”的长蛇状带状云,阳光一照,便显得金光灿烂。这便是地震云中的一种。

    地震云的形态

    单条震云: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两周以后有地震。

    多条震云: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现观测多为本地地震。而现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天至6天以后有地震。

    卷震云:这种云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现在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3天以后有地震。

    鱼鳞震云: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天至6天以后有地震。

    团块震云: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现有观察记录显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

    地震云的种类

    断层形地震云:通常在两至三日内会有地震发生,地震的摇晃较大。云和蓝天像被漂亮的分割了一样,较易辨认,但与雨云和雨后天晴的气象很相像。

    波纹形地震云:同心圆的中心为震源。像水面上泛起的波纹。云越长,色越浓表示地震的摇晃程度越大。

    放射状地震云:数日之内会发生地震,云越长表明地震摇晃的程度越大。从震源方向呈放射状伸展,这种云很少见。

    稻穗形地震云:地震多发生在两日内。如稻穗一样先端粗。与风向无关,有时会朝震源的方向移动。

    带状形地震云:云越长,表示地震的发生时间越近。云的宽度越宽,色越浓表明地震的摇晃越大。这种云是最常见的地震云,约占70%至80%。

    肋骨状地震云:多在目击的那一天会发生地震,与下雨前出现的云块相像,容易弄错。

    豌豆形地震云:数日之内会发生地震,越大表示地震的强度越大。在距离地面2000米至3000米的低空出现,与下雨前出现的云块很相像,容易弄错。

    弓形地震云:多在2至3日之内发生地震,弓形凹面的中心点的延长线为震源。云的大小与地震的摇晃程度成正比,云越长表明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

    龙卷形地震云:被目击的场所多为地震的中心附近,如龙卷、垂直如炊烟形状的地震云。越垂直越表示离震源近,可能在150千米以内一般会出现地震云的。

    地震云的形成假说

    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人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水汽和尘埃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

    出现地震云后地震发生在哪里

    一般认为震源大体就在跟地震云相垂直的地方。如果在一次较大的地震之前,各地普遍出现了地震云,两位相隔很远的看到这种云的观察者,各自报出观测到地震云的方向,画在地图上,那么,这两条云的垂线交点,就是将要发生地震的地方,经中日两国有关人员验证,这一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可靠的。

    中国研究地震云的学者很多,其中沈阳军区某部干部董振海尤其突出。董振海从小就跟父亲学全了看云识天的本领。

    1975年海城地震后,他开始看云测震,坚持不懈,1978年7月6日,他发现了地震云,指出9天内地震可能发生在东南沿海或台湾一带,9天后台湾果然发生了里氏7.4级地震。

    地震云的高度为6000米至7000米,有时出现在其他云层之下,有时出现在碧空之中。

    地震云为什么能预报地震

    有人认为在震前,地壳聚集巨大能量,使空气势能增大,空气受热上升并在高空形成细长的稻草状地震云。地震云有时会出现在远离震区的地方。

    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地下岩石所承受的作用力集中的断裂带在震前就把能量传到远处,使远处岩石也受到牵擦挤压,导致热量增加,地下热气流通过岩层逸出,上升到高空形成条状地震云,但二者的内在关系还有赖于科学家进一步探讨。

    正因为对地震云能否预报地震及其原理上不很清楚,有关地震云的说法一直没有得到普遍接受。

    延伸阅读

    如何区别飞机的飞行线与地震云,通常飞行云会在不久后会消失,而地震云长时间不会消失。它们出现的高度也不同,飞行云会出现在8000米至9000米的高空,而地震云会出现在4000米至5000米的高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