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地球-名人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罗门的秘密宝藏

    公元前11世纪,犹太国王大卫(公元前1000年——960年)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将迦南古城耶路撒冷定为统一国家的首都和宗教中心。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60—930年)即位。所罗门统治时期,是以色列-犹太王国手工业、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全盛时期,被古代一些史籍描写成犹太人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古代一些文艺作品和历史传说中,所罗门往往被说成“理想国王”、“贤明统治者”,其实他是一个极残暴的君主,对周围地区征收繁重的赋税,实施强迫劳役,命令人民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豪华的宫殿和神庙。《圣经》记述了所罗门建造耶和华神庙的情况:“所罗门定意要为耶和华建造殿宇,又为自己的国家建造宫室。所罗门就挑7万扛抬的,8万在山上凿石头的,3600名督工的。”

    按《圣经》所说,所罗门命令修建神庙的15万人,都是住在以色列的外邦人,此外,他还从以色列人中挑选3万民工服劳役,整个工程费时7年。这个神殿座西朝东,长200米,宽100多米,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内部装饰极为华丽。这个神殿成为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教徒们都去那里朝觐和献祭敬神。“亚伯拉罕圣岩”围在神殿中央,圣岩长18米,宽2米,是一块花岗岩,它由大理石圆柱支撑着,下面的“岩堂”高达30米。“岩堂”里设有祭坛,坛上存放着刻有“摩西十诫”的石块的圣箱,“摩西十诫”又叫“耶和华十诫条”,耶和华是犹太教的教神。在圣箱内,除存放着这些戒条外,还收藏着“西奈法典”。圣箱是用黄金制的,称为“耶和华约柜”,也叫做“黄金约柜”,它被古代犹太人视为关系着犹太民族兴衰存亡的“镇国宝物”。所罗门在“亚伯拉罕圣岩”下,修建有地下室和秘密隧道。据说所罗门把大量的金银珠宝存放在秘密隧道和地下室里——这就是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所罗门财宝”。

    所罗门死后,他的继承者耶罗波安执政时期,北部的以色列人在耶罗波安的领导下,得到埃及的支持,攻陷耶路撒冷城,随之以撒马利亚城为首都,于公元前928年建立以色列王国。一度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从此分裂了。以后南部的犹太人仍以耶路撒冷城为首都,建立犹太王国。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即“迦勒底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派遣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城,灭亡犹太王国,犹太的几乎所有富裕阶层,许多手工业者,甚至包括一部分贫困居民,均被掳到巴比伦,成为“巴比伦之囚”。巴比伦军队在耶路撒冷城内大肆烧杀抢掠,神殿也被付之一炬,变成废墟,巴比伦军队没有发现“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它们哪里去了呢?据一些人估计,有两种可能:一、在巴比伦军队未入耶路撒冷城之前,祭司们早已把“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搬运到别的地方,隐藏起来了。二、可能仍然存放在神殿圣岩的地下室和秘密遂道里,但由于地下室和秘密隧道曲折幽深,结构复杂,像“迷宫”一样,因此,巴比伦军队根本无法进入地下室和秘密隧道。从此以后,关于“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究竟藏在何处的问题,众说纷纭,谁也弄不清它们的真相。

    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攻占巴比伦城后,释放了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约四万多犹太人趁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了耶路撒冷神庙。从公元前四世纪起,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相继侵占耶路撒冷,他们都曾想方设法寻找“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可是,结果都不知其下落。

    公元前63年,罗马军队攻占耶路撒冷后,巴勒斯坦属于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也曾经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也同样不知其踪影。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公元306—337年),大力提倡基督教,在耶路撒冷神殿废墟上建造了基督教大教堂,在“亚伯拉罕圣岩”上建造了祭坛。伊斯兰教兴起后,倭马亚王朝的阿卜杜勒·马立克(公元685-705年),在耶路撒冷建造了清真寺。后来在耶路撒冷神殿断垣残壁的地址上建立起城墙,成为伊斯兰圣地西墙的一部分。犹太人把这一段墙称为“哭墙”,每星期五,都有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和进行祈祷。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地”,三个教的教徒们都把寻找“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作为自己的神圣历史使命之一。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时,许多人涌进耶路撒冷,四处寻找,可是没有人能找到“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

    两千多年来,直至现代,寻找“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的活动一直未曾停止过。20世纪初,先有英国的几个冒险家,潜入耶路撒冷城内,事先用金钱贿赂守夜人,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进入神殿,撬开圣岩边的石板,挖掘泥土,把挖出的泥土运到墙外,直到快天亮时,把原来撬开的石块照原样盖好,不留痕迹,天亮前他们悄悄地溜走。这样,一直秘密地连干了七个晚上,洞越挖越深,却毫无发现。到第八天清早天快亮时,他们的秘密活动被伊斯兰教一个阿訇偶然发觉了,阿訇大喊“捉贼”!附近的教徒们被喊声惊醒,纷纷手持匕首、木棍、多种武器跑出来抓贼,那几个冒险家被吓得慌忙逃跑。事后,教徒们知道了守夜人接受英国冒险家贿赂的真相,于是极端气愤地用石头把守夜人砸死了。从此以后,教徒们夜晚加强了对神殿的守卫。

    有些人认为,“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可能早在距今约两千多年前,即在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军队攻入耶路撒冷城之前,就已经转移到“尤安布暗道”里隐藏起来了。

    关于“尤安布暗道”,有一段很古老的来历,据传说,早在3千多年前(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耶路撒冷被外来民族——以布斯人侵占了,所罗门的父亲大卫率领犹太部落去围攻耶路撒冷城的以布斯人。由于耶路撒冷城墙高耸,以布斯人防守严密,大卫久攻不下。一天夜里,大卫部下一个名叫“尤安布”的军官感到口渴,他从军营地来到城边河谷底,发现一个洞窟里涌出泉水,并听到洞里传出阵阵用铅桶打水的声音,他感到很奇怪,钻进洞窟一看,只见一个系着绳子的铅桶正在洞窟深处往上升,他想了想,就明白了:由于耶路撒冷城里很缺水,以布斯人从城内挖了一条长长的地道通到城外的河谷底,每天深夜,以布斯人经过这条地道来到这里汲水。尤安布立即回军营向大卫报告:他发现了一条进入城内的暗道。随后,他带领一支军队悄悄地进入城边河谷底的洞窟,经过暗道进入城内,杀死守夜的哨兵,打开城门,迎接大卫军队进城,打败了城内的以布斯人,这样,大卫就很快地占领了耶路撒冷,并把它定为以色列-犹太王国国都。

    由于这条暗道是尤安布发现的,立了大功,所以后人把它简称为“尤安布暗道”。——《圣经》里曾提到尤安布暗道攻入城内、打败以布斯人的故事,但没有写明暗道在哪里。到所罗门继任国王时,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豪华的宫廷和耶和华神殿,并在“亚伯拉罕圣岩”下面修建了地下室和秘密隧道,据传说,所罗门的秘密隧道与上述“尤安布暗道”相通。

    自从新巴伦王国军队在耶路撒冷没有找到“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以后,两千多年来,有些人一直怀疑,很可能在“尤安布暗道”里隐藏着“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但“尤安布暗道”究竟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直到1867年,英国军官沃林上尉在耶路撒冷近郊游览时,偶然发现一个曲折幽深的洞窟,他钻进洞内,一直往前走,经过许多人工凿成的石阶,走到一个水池旁,又发现一眼泉水,他猛一抬头,突然看到岩顶上有个圆洞,他用一根爬山绳爬上圆洞,再顺着暗道继续往前走,经过一道阶梯,大约上了30多米高,又发现一条曲折的暗道伸进漆黑的山洞,走出了这个山洞后,他终于进入了耶路撒冷城内——他喜洋洋地宣称:古代“尤安布暗道”被他发现了。但他在暗道里并没有发现“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有些人不同意英国军官沃林上尉的论断,他们认为,沃林上尉所发现的并不是古代“尤安布暗道”,而是过去人们不知道的另一条地道。

    据《圣经》以及其它一些古籍记载,所罗门娶了一位埃及公主为妻后,他还与阿拉伯南部的示巴国王联婚,示巴女王来到耶路撒冷城访问时,带来了一支很大的骆驼队。两千多年来,在国外还有这样两种传说:一说“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后来由所罗门与示巴女王生的儿子偷了出来,运到阿拉伯南部或者运到埃塞俄比亚古都阿克苏玛隐藏起来了;另一说,由埃及公主偷运到埃及隐藏起来了。许多人曾跑到阿拉伯南部、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地去寻找,都不见踪影。

    有些人坚信,“所罗门财宝”和“黄金约柜”仍在耶路撒冷的秘密地道里。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两个冒险家——理查德·哈里巴特与莫埃·斯泰布,避开人们的耳目,悄悄地钻进传说中古代尤安布发现的那个洞窟,二人随身携带着手电、铁铲等物,怀着十分恐惧的心情,在阴森森的地道里,摸索前进,找到一处土质不同的地方,发现前面有两条曲折的地道,二人估计其中有一条可能是古代以布斯人出城取水的旧道;另一条可能是通向“亚伯拉罕圣岩”的秘密隧道。二人决定沿着其中的一条向前走去,走了约150米左右,似乎隧道已到了尽头,连接着的是朝上去的石阶,可是台阶与通道都被大量泥沙堵塞了,无法前进。二人用随身携带的铁铲不断地挖掘泥沙,挖出的泥沙就堆在地道里,地道几乎被泥沙塞住了退路,可是,台阶上的流沙却仍然不断地流下来,就像有什么人在故意捣乱似的,似乎永远无法清除台阶上那些源源不断的流沙,两个人觉得台阶上似乎有威力无穷、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在使流沙不断地流下来,越挖掘,流沙就越流越多,如果停止不挖,流沙也就停止不流,二人心中十分害怕,惊慌失措,急忙沿着原路退回。出来之后,二人竭力夸大和渲染地道里恐怖可怕的情景,令人听而生畏。1939年3月,理查德·哈里巴特乘小帆船横渡太平洋,遇到狂风恶浪,帆船沉没,遇难身亡。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那条神秘的隧道了。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所罗门担任国王时,经常派船出海远航,每次归来总是金银满舱,所以人们纷纷猜测,在茫茫大海中必有一处宝岛是所罗门王贮藏黄金的宝库,那些黄金就是从那座海岛的宝库载运回来的。但这始终是个谜。

    佛罗伦萨的主宰麦第奇世家

    1478年4月一个星期天,佛罗伦萨大教堂内挤满了做弥撒的教徒。平民并肩站在中殿,而在教堂巨大的圆屋顶之下,市内的高门望族云集,身上尽是丝绒织锦,珠光宝气。离大祭坛最近的显赫人物当中,包括富裕的麦第奇银行业世家的成员。麦第奇家族非正式地统治佛罗伦萨已达半个世纪。其中罗伦索是家庭之首,在历史上有“伟大的罗伦索”之称,年约29岁,皮肤黝黑。在他身旁的就是相貌俊美的弟弟吉里亚诺。

    到了最庄严的一刻,领圣餐仪式开始,雄浑的钟声在头顶高处响起,祭坛附近一些人突然发难,动手杀人。

    人群中混进了巴龙切利和嫉妒麦第奇家族的帕齐家族成员弗朗切斯科。他们拔出常人可以带进教堂的长剑,扑向年轻的吉里亚诺乱砍乱刺;后来在他尸身上发现19处伤口。在同一时间,另两个教士装束的人从长袍下抽出匕首,迅雷不及掩耳般向罗伦索猛刺,使他立刻倒地。这四名刺客事后跑出街外,按照计划和同党会合,并且向佛罗伦萨的人民呼吁,自麦第奇的“暴政”下起来,挣脱枷锁。

    这些刺客的估计完全错误。佛罗伦萨的人民不错是立刻起来,却是满腔悲愤,要缉捕刺客及其同党归案。结果,捕获全部有关的罪犯,均予处死。关于佛罗伦萨人民为麦第奇家族复仇的行动,有一项独特的记载留下来,令人毛骨悚然:年轻艺术家达芬奇看见市政议会大楼(今日游客称为韦基奥宫)的窗户上,悬着一名刺客的尸体,于是把它画了下来,连披在那被人鄙视的尸体上的衣服,也仔细描绘下来。

    吉里亚诺伤重而死,但罗伦索侥幸逃过大难,并继承祖父和父亲的基业,继续支配佛罗伦萨的共和政体16年。从罗伦索的贡献看来,他能逃过1478年4月的刺杀,实在值得庆幸。自14世纪至17世纪,麦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城邦掌权达400年。他们是商人出身,由于经营有术,成为富甲一方的银行世家,在政界有庞大势力,其后在君主政体中世代均为大公爵,经过一个长时期,后人逐渐沦为膏梁子弟。麦第奇家族在近400百年中,只有15世纪因促进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才真真正正名垂青史。至于麦第奇家族里又以“伟大的罗伦索”贡献最大。他努力推广文化活动,使佛罗伦萨充满朝气。

    罗伦索的祖父柯西摩是尽心致力于佛罗伦萨政治和文化的第一位麦第奇家族成员,1429年,柯西摩40岁,继承了父亲庞大的银行事业,银行分行遍布欧洲和意大利各大城市。柯西摩是佛罗伦萨首富,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过生活。但他继续拓展家族的业务,而且好比农场一个普通农民垦土耕种一样,亲力亲为。柯西摩又顺利涉足政坛,正如他的孙儿罗伦索后来评论说:“在佛罗伦萨,有钱而没有政治势力后果堪虞。”佛罗伦萨这个城邦,名义上由一个九人议会管理,议员表面上都由人民选举出任。不过柯西摩开始用钱收买政治势力时,议会可以说是富有的阿尔比齐家族“囊中物”。柯西摩权势日大,阿尔比齐家族恐怕既有的优越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在1433年,诬陷柯西摩卖国。他们的阴谋得逞,柯西摩被流放到派杜阿城。

    阿尔比齐家族没料到事情的严重后果。柯西摩把麦第奇家族财产悉数提走,结果佛罗伦萨官员均损失重大。不足一年,柯西摩应邀回佛罗伦萨掌政。自此之后,阿尔比齐家族声誉大损,柯西摩和他的后人不断加强控制议会,不久,议会便完全听命于麦第奇家族。不过柯西摩善用权术,虽然独裁,却绝不是个暴君。除了敌对家庭如阿尔比齐和帕齐之外,一般佛罗伦萨的人民从来没有反抗柯西摩。柯西摩更开创麦第奇家族的传统,大力资助建筑师、艺术家和文学家,让他们得以各展所长,使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柯西摩的儿子皮耶罗在1464年继承父业,但不幸患上家庭遗传的痛风症,饱受折磨,5年之后便撒手尘寰。当时其子罗伦索年纪尚轻,仅满20岁,但佛罗伦萨人民仍然拥戴他主政。罗伦索本来不允,但议会鉴于麦第奇家族以往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坚决力邀,在此责无旁贷的情况之下,罗伦索毅然肩负重任,直至1492年他英年去世为止,死时只有43岁。佛罗伦萨城邦在罗伦索领导下,达23年。

    罗伦索其貌不扬,皮肤黝黑,五官并不讨人喜欢,鼻子大,声音沙哑刺耳。不过他为人和善,掩盖了貌丑的缺陷。他十分有才华。前一天他在简陋酒馆和粗鄙的老朋友喝酒交谈,次日竟和严肃的学者辩论哲学问题。他既写粗俗不堪的歌曲,又作极优美的诗作。此外,他也像祖父柯西摩一样,竭尽全力地推动艺术发展。米盖朗基罗亦有赖于罗伦索的慧眼赏识,和源源不绝的巨额资助,才可以展开艺术创作。事实上,任何有志于复兴古典艺术的人,都可以得到麦第奇家族的资助。在罗伦索领导下,佛罗伦萨成为璀璨的文化中心,不仅给意大利文化带来了新生命,其影响力最后更遍及欧洲每一个角落。

    不仅如此,罗伦索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不用发动战争,只是借谈判和缔结联盟,便巧妙地使佛罗伦萨免受敌国侵扰。他致力维持意大利各城邦之间势力均衡,所以1492年他逝世时,那不勒斯国王不禁表示衷心哀悼,并予赞颂,称他是不可多得的英雄。“罗伦索足以名垂千古”,那不勒斯国王说,“但对整个意大利来说,他实在是英年早逝了”。

    15世纪时期,佛罗伦萨城人口约有6万。它和邻近六个附庸城市包括比萨、勒果恩和阿累左等,都归入一个城邦内,由佛罗伦萨城统治,总人口约40万。佛罗伦萨城邦理论上是民主共和政体,不过只有佛罗伦萨城人二十一个同业公会约5000名男性会员才有公民权;同业公会本身又分等级,少数地位较高的同业公会如律师、商人、银行家和熟练技师等,掌握治理城邦的大部分实权。那时候并没有现代形式的选任政府。

    他们把有资格的候选人名单放进皮袋里,抽出9名市民加入政府议会,处理城邦政务,任期为两个月。他们在9名议员中选出一个担任“议长”,其权力和地位都比其他议员高。

    事实上,这个中央组织的确按照规定每两个月解散一次,再选新阁员继任,而每次当然亦选出不同的议长。不过,由于在佛罗伦萨财可通神,城邦真正的领导人其实就是最富有的市民。柯西摩在他悠长的一生(他不少后代患痛风很早死去,他却活到75岁)中只当过三任议长;不过,麦第奇家族的财力确实对佛罗伦萨的社会繁荣贡献很多,柯西摩因而拥有控制议会的实权,地位稳固,不管在每两个月中谁人获选,他的地位都不会受影响。

    当然竞争者总是有的。不过柯西摩和罗伦索祖孙两人同样个性坚强、富可敌国。在他们的治理之下,佛罗伦萨保持繁荣富足,声誉日隆,所以在公元1492年罗伦索去世前,根本就没有人可以严重威胁麦第奇家族专政。

    神秘的“彩衣笛手”

    “1284年6月26日约翰和保罗节,哈默尔恩城的130个孩子,被身穿斑斓彩衣的笛手带走,从此杳无踪影……”

    上段文字是在德国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的一个木牌上发现的。从中可以看出,1284年6月26日,在哈默尔恩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件。孩子们为什么出走?走向哪里?谁带走了他们?至今仍是一个谜。

    根据传说,哈墨尔恩在1284年遭过鼠疫袭击。那一年,来了一个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他答应以商定的款项为酬劳,将城里的老鼠赶走。他吹起笛子,老鼠便都跟着他到威悉河里淹死了。但忘恩负义的市民不遵守诺言,拒不付钱。那彩衣人的报复十分可怕。他又吹笛子,130个孩子便跟在他身后。经该城的东门朝着哥本山而去,那里大地开裂,将孩子们吞没殆尽。

    这便是“彩衣笛手”的传说,如今它已传遍全球,为各民族所传诵,成为许多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作曲家灵感的源泉。

    在文史界,有人主张“彩衣笛手”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类似神话的传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盛传不衰,是因为“彩衣笛手”的传说中包含了一个道德哲理,因而它又是一个政治讽喻寓言。研究专家们指出:“彩衣笛手”的故事神乎其神,这个不幸的结局更使民间传说增加了感染力,这个传说故事的目的是要求后人牢记讲究信用,不可忘恩负义的道德规范,并且讽刺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则不信守诺言的虚伪君子,它并没有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做为依据。如同欧美许多文学作品的古老传说一样,“彩衣笛手”的故事成为后代许多人创作的素材。

    然而在哈默尔恩城的博物馆里,却布满了与该城奇异传说有关的纪念文物,其中有一个15世纪的手稿记载了“彩衣笛手”的事情。手稿把他描述为一个约摸30岁的漂亮男子,他吹奏银笛令人倾倒,孩子们听到笛声便跟在他身后出城去了。一个名叫路德的妇人和一个10岁的少年目睹他们离去。悲痛的父母四处寻觅,再也没有找到他们。

    另外一篇手稿说,在1300年,哈默尔恩市民在教堂内装了一面纪念之窗,在这面已毁于17世纪的窗上记载着:“所有的孩子们历尽艰险,到达哥本山,然后音讯杳然。”

    一些学者专家用尽多年心血考究后也认为:“彩衣笛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故事,它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其事的。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1284年6月26日,这位“彩衣笛手”名叫施皮格尔伯格,带领了130位少年向东迁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亚一带去了。他是一位蓄有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曾任德国的一名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经常往来于哈默尔恩城和波美拉尼亚之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当地负责转运移民的行政官员,曾经在哈默尔恩城附近定居过。

    很显然,也许当时确实发生过130名少年失踪的事件,那么,他们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为何杳无音讯?

    据史料记载:当130位孩子失踪时,施皮格尔伯格也一时不知去向。1284年7月8日,在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亲眼看见施皮格尔伯格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什切青港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大约250英里,10天左右的行程。13世纪时,当时人口稠密的许多德国城镇有不少移民,地域广袤的东部被称为“福地乐土”,那里盛产小麦、蜂蜜、肉类,因而人们迫切希望向东迁移。当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来自德国的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用于阻挡来自俄罗斯的侵扰与掠夺。于是,受王公贵族的支持和怂恿,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施皮格尔伯格带领130个孩子向东迁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不足为怪。不幸的是在东迁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航船在波罗的海岸附近沉没了,施皮格尔伯格与130位少年一同遇难,无一人生还。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探究这一历史悬案的谢博尔特为了解开“彩衣笛手之谜”,翻阅了哈默尔恩博物馆的大量历史史籍和纪念文物,他认为,要了解事实真相,还必须弄清楚笛音捕鼠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科学实验证明,“彩衣笛手”用笛子诱捕老鼠的作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频率的笛声使老鼠的神经紧张而产生紊乱,从而诱使它们纷纷拥入河中自杀。历史上,英国就有人使用过一种锡笛,捕鼠人利用锡笛发出的高频率的抖颤声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内。在中世纪时代,欧洲大陆鼠害横行,因此,出现了一个巡游捕鼠的人,利用高频率的笛声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奇。

    直到现在,每逢一年一度夏季6月26日的宗教节日,哈默尔恩城还上演有关“彩衣笛手”的戏剧。

    “彩衣笛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年那些孩子到底走向了哪里?现今,这个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在哈默尔恩观光旅行,其中不乏有研究“彩衣笛手”谜底的有心人。

    马歇尔与马上比武

    公元1180年某天日落时分,马恩河畔蓝格尼城郊野,横七竖八尽是死尸,血染大地,伤者的呼喊与呻吟响彻云霄。是不是法国军队和来犯者打了一场惨烈战争?不是。虽然这里确实有人打过仗,但是死在这里或身负重伤的人不是为国捐躯,而是目的在竞技。因为马恩河畔蓝格尼城刚刚举行过中古时代最铺张浪费、场面惊人的娱乐:马上比武大会。比武之日,超过3000名全副武装的骑士,排成阵势,策马奔驰,互相攻击。根据当时的一篇报道,如果身历其境,“你会看到长矛交击、碰撞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地上布满断矛折戈。四处田野,一片喧闹,人声鼎沸。”这是一场“无所不用其极”,或如我们现在所说“没有规条约束”的马上比武大赛。

    历代教皇闻悉人类这样进行灭绝人性、肆意杀戮的比武,都发言反对这种“值得诅咒和不幸的”消遣。教会发言人运用毫不容情的辞句谴责马上比武大会,因为每一次比武必然会引致大屠杀,有许多优秀骑士会无缘无故变成终身残废,甚至被杀,而当时十字军正需人打仗,马上比武实在是有背天道的行为。教会也非难比武大会所引起的淫乱放纵行为,最后还以开除教籍吓阻有意参加比武大会的人,甚至拒绝为比武致死骑士举行宗教殡葬仪式。

    但是教会的劝说并不能让比武停止,没有人能阻止此事。

    在比武大会上“双方”厮杀,每方由富家巨宦子弟,组织率领大批骑士互争雄长的场面,的确是太吸引人了。此外,这种残忍游戏也为真正作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训练。一位历史学家说,“不曾接受马上比武磨炼的骑士,不可能在战场上耀武扬威。他必须亲眼见过自己流血,尝过牙齿被人砸碎的滋味。”还有,参加大规模马上比武,也是中古时代年轻人出人头地的少数方法之一。开始时他大概当一个现役骑士的随侍,负责洗马、看管盔甲武器,跟随主人参加比武大会和战争。比武大会本身往往也包括侍从人员之间的较量。后来随侍可能逐渐升为游侠骑士。所谓游侠骑士是到各地参加比武大会的骑士,向比武任何一方传授武艺和谋略,一朝获得赏识重用,要谋取财富和名誉就易如探囊取物。

    比武大会据说发源于法国,至11世纪在法国生活中根深蒂固。这种运动迅速传到别的国家,尤其是英国,以比武大会庆祝喜庆、加冕和庆祝节日,成为当时风尚。大部分比武是地方性的,规模相当小,参加者均为本地骑士,但也有少数是国际比武赛事,由各国骑士到来参加。赌注可能很大,战败者如果只输掉马匹盔甲,已经算是幸运了,如果被人活捉,对方要求的赎金数目就可能非常巨大。

    一旦下了挑战书,定下比武的时间和地点,备战工作就会紧张地进行起来。通报人快马加鞭,在各处城堡和市镇间穿梭往来,宣扬比武大会。数以千计的人向比武地点蜂拥而来,有的要亲睹罕有的壮观场面,有的前往谋取这种那种利益。为贵妇和其他特权阶级而盖的看台以三角旗和挂毯装饰(虽然比武一旦开始,骑士有时会因战略需要绝尘而去,不见影踪,彼此动不动就在旷野里追逐好几里路)。骑士在嘹亮的喇叭声中,和更多的纹章旌旗簇拥挥舞之下,进入比武场。贵妇淑女惯常用金色或银色彩绳牵引她们宠爱的骑士入场,并把一件私人物品,譬如手绢或戒指等馈赠给骑士,然后再退回看台,落座后观看比武。

    这时现场热闹非凡,气氛紧张。对垒双方的骑士,终于排成阵势,一个个骑在马上,带着惯用的长矛,以及如果被打下马后,才用来御敌的短剑、盾牌。跟着比武大会组织者一声令下,双方武士开始交锋。为求公平比赛,当然有依照骑士规章订立的比武规则(譬如说不能攻击下身),但是一旦打得性起,变成一场混战,大群骑士团团乱转,有的尚在马上,有的则跌下马来,在地上挣扎求生,局势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此时就会造成真正的伤害:骑士饱受马蹄践踏,头盔砸扁,头颅被夹而致死亡。手臂也难免让乱挥乱舞的利器砍断。混战之中,所谓道德很快会被无休止的激战所代替。

    如无停战命令,或胜负未分,就要一直厮杀下去,直至一方彻底失败。比武完毕,伤者抬回家调养,希望还能活下去,他日东山再起,参加另一次比武大会。

    但到了14世纪末期,比武大会的性质变了。骑士披着笨重耀眼的铠甲,盾牌饰上盾形纹章,盔插羽毛,笨手笨脚,策马跑来跑去,单人匹马和另一个骑士交手。两个骑士彼此或投矛、或冲刺——大同小异的战斗方式成了一般人喜爱的比武方式,足与集体比武争一日之长。这种比武方式也很刺激,但比武者最多只是被人挑下马时昏倒在地。老一辈骑士往往瞧不起这种新式比武方法,仍然对往日借以训练战士的集体比武不胜留恋。一个历史学家评论此种横冲直撞交锋和拚命混战,说:“骑士到时如果要上战场厮杀,也会胜券在握。”其实他还应该加上一句:“假如他幸运能活到那时的话!”

    中古时代最著名的英国游侠骑士,是12世纪的马歇尔。马歇尔的父亲在亨利一世之女昂殊郡主马蒂尔达的庄园里专管马匹事宜。马歇尔8岁起在诺曼贵族坦卡维尔的威廉府充当随侍,逐步由无名小卒,升迁至英国摄政的高位。

    马歇尔21岁时成为游侠骑士,旋即以勇敢善战驰名于世。在前后15年的战斗生涯里,据说在500次比武大会上都未逢敌手,接连获胜。有次与人交战,头盔遭砸凹,不能除下,只得把头放在铁砧上,让铁匠给他把头盔敲下来。

    英王亨利二世为了奖励他在比武场中武艺超群、英勇无匹,任他为朝臣。不久他即往圣地朝拜,回来之后协助亨利二世平定了理查德、杰佛里和约翰三个王子作乱。英王亨利于1189年逝世,其子理查德继位后,册封马歇尔为班布鲁郡伯爵,镇守威尔斯边区。

    马歇尔不久即成为英国举足轻重、权势显赫的贵族,1216年英王亨利三世登基时尚未成年,全国贵族理所当然推选马歇尔为英国摄政。马歇尔像国王一样统治英国达3年之久,至逝世为止。马歇尔一生,由一个游侠骑士而晋升至英国摄政,可谓充满传奇色彩。

    伟大的腓特烈二世

    群众看到跟从皇帝出游的长长行列,都目瞪口呆。毫无疑问他们眼前的就是中古时代最了不起的君王。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过皇帝出巡竟是这种非比寻常的气派。走在前头的是撒拉逊人组成的骑兵卫队,骑阿拉伯马,穿着东方服装。在那些瞧热闹的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看来,一定赞叹为极富异国情调。卫队后面的皇帝妃嫔,都是戴着面纱的绝色美人,坐在高高的马驮轿座上下晃动,由高大黑人太监护卫。妃嫔之后是宫廷人员,衣着鲜艳夺目的骑士和朝臣。皇帝身材颇矮,头发艳红耀眼,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皇帝后面跟着几列侍从,腕上都架着皇帝的宠物。随后是皇帝豢养的兽群,包括疾走如飞的豹和猎豹,及当时在欧洲首次见到、由埃及苏丹奉送的骆驼和长颈鹿等。行列后头是给漫天尘土淹没的厨师和办事人员。做母亲的这时会告诉儿女,刚才看到的是旷世奇人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身兼西西里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耶路撒冷及塞浦路斯王,1194年至1250年在世期间,在部属及支持者心目中,是真正的旷世奇人,是第二位大卫王,甚至是救世主,来到世上恢复罗马的黄金时代,清理腐败的教会,以及建立世界和平。但在他的许多仇敌(其中包括教皇)看来,他反对基督,嘲笑正统的宗教,与异教徒和犹太教徒为友。那么,到底腓特烈二世是不是公然怀疑灵魂不朽,宣布摩西和耶稣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子呢?他又是不是与阿拉伯哲学家论道,还养了大群妻妾?而且他参加十字军东征。到了圣地,是否没按以往惯例屠杀伊斯兰教徒,反而互订和约,将基督教圣地从伊斯兰教徒手里租回来?果真如此,难怪教皇两次将他逐出教会,还鼓励子民反抗他的统治了。

    但腓特烈二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他既惹来这么恶毒的批评,别人对他何以毁誉参半?腓特烈二世的祖父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德国国王腓特烈·巴巴罗萨,1190年十字军东征时逝世。外祖父是西西里兼意大利南部国王威廉二世。上述二位是当时最伟大的君主。腓特烈二世的父亲亨利皇帝,娶西西里国王嗣女康斯坦斯为妻。亨利1197年逝世,腓特烈仅3岁,这年幼的子嗣在巴勒摩长大,无人护荫。西西里先后为希腊人、阿拉伯人和诺曼人占据,因此西西里各城市是中古时代各民族的熔炉。腓特烈的长辈将这孤子安置在巴勒摩后,便争权夺利去了。腓特烈平日常和犹太商人或阿拉伯及希腊手艺人往来,自然与当年大多数年轻王子所受的教育有极大不同。

    1212年腓特烈即位为王,年仅18岁,已是一个才识见闻极不寻常的人。当时是所谓正统宗教处处左右个人思想的时代,教会严格管制每个人的一言一行。腓特烈是个不算热心,甚至将信将疑的基督徒,随时准备融合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长处。他雇用犹太医生和阿拉伯军人,渴望吸收阿拉伯与希伯莱哲人学者的异教文化学识。

    虽然腓特烈与圣五伤方济各会晤的传说并不可靠,却概括说明了腓特烈对宗教亦如对其他事务一样,持探索研究的态度。1221年秋,圣五伤方济各到圣城朝圣后,回到意大利南部巴利。当时腓特烈正在巴利一座古堡举行受觐仪式,曾请圣五伤方济各到古堡过夜。腓特烈将一位美女送入圣五伤方济各卧室以图引诱他,自己则从墙上一道小缝隙向内窥探。但见圣五伤方济各醒来,旋即从火炉取出一些通红的炭撒在地上,然后躺上去,并请引诱他的美女同卧。美女只好退了出来,腓特烈即走进去,两人彻夜长谈。圣五伤方济各奉行禁欲,又是神秘主义者,与诸事怀疑、耽于声色的皇帝大有不同,但两人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希望与伊斯兰教和平共处,同时有意改革腐败的教会。可惜两人当夜谈了些什么并没有记录下来。

    这位皇帝常将时间花在世俗事务上。他的宫廷是诗人和艺术家聚会之所,还有美人增添旖旎,而普洛尼斯的吟游诗人在其中更是如鱼得水。腓特烈自己也不是一个蹩脚诗人,他用意大利文写的诗篇,对佛罗伦萨伟大诗人但丁颇有影响。他所设计的建筑物,预示希腊和罗马风格的复兴。今日已毁的加普亚拱门,便是依照罗马建筑式样建造,而腓特烈的雕像及金币,设计上一概采用古典风格,图像中皇帝头上都戴着桂冠。

    腓特烈所订法律,尤其是有关女人的立法,极具人道精神。例如女人有财产继承权外,更受到反强奸法的保护。腓特烈的管治手法相当先进,宫殿装设的水管系统也很完善,因为腓特烈喜欢勤洗澡。他做的多种自然科学实验,也走在时代前面。但这名声完全不能帮助解决他与教皇的长期争论,教皇讨厌他革新,也不信任他的意图。几任教皇都挑唆惴惴不安的意大利北部城市居民起来反抗。教皇攻击腓特烈二世,真正的原因与宗教无关,而是想保持自己在意大利中部管辖的地方,不受王室干涉。于是政教长期对抗,双方相互指责,散布谣言,搞得是非难辨。

    腓特烈绝不是诽谤者说的“敌基督”,但在那个时代,人们不懂欣赏那种个性,结果他成了谜样的人物,而非旷世奇人。他的行为似乎超越时代。在中古时代最黑暗的年头,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在盲目信仰宗教的时代,他是一个抱怀疑态度的人。腓特烈在1250年猝然去世。他一生如此多彩多姿,有许多灿烂辉煌的作为,以致许多人都不信他真正死亡。有人冒名顶替,自称真命天子,救世者腓特烈。他生前虽无往不利,死后却祸延子孙,其后裔不断与教廷争权失败,成为牺牲品。25年后,子孙都死光了,旷世奇人的朝代亦随而灭亡。

    中古时代许多国君都爱好携隼出猎,放猎隼到高空捕捉猎物。但通常把隼关好后,不多看它一眼。腓特烈二世不仅热爱出猎,对鸟类生活的各方面也有兴趣,还写了一本鸟类生态的名著:《携隼出猎术》。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科学著作,直到18世纪仍是权威读物。这部书大概是腓特烈晚年所写。当时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学》被认为绝无错误,腓特烈虽然也表示受益良多,却在他的书中写道:“那位希腊哲学家讲的许多事例,似乎与事实不符。”腓特烈所以能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由于他曾长时期留在全国各地的狩猎站内观察鸟类。这部书共分六卷,后面四卷讨论专门技术,前两卷则写得趣味盎然,显示腓特烈不愧为动物学家。他注意到有一种鸟从地里挖掘食物,因此内趾上都有锯齿状组织。他还将一只幼雏带回家,观察其成长过程,因而发现大杜鹃的筑巢习性。他也观察过意大利南部上空的候鸟迁移现象,并曾利用太阳热力尝试人工孵化鸟蛋。

    不过腓特烈最感兴趣的还是隼与携隼出猎,在这方面更是当时最杰出的专家。他自挪威与格陵兰间称为伊兰迪亚地方一个相当寒冷的海岛,取得善猎的猎隼,其事详记书中。由此说明他是如何深爱这玩意,不惜千里迢迢把隼运回西西里岛。今天就算有各种巧妙方法,要运送一只隼也非易事。

    威廉二世死之谜

    公元1100年8月的一个下午,时近黄昏,英王威廉二世骑着马在新林猎鹿。由于这位国王脸色红润,一般人称他“红面庞威廉”。当时新林划为皇室狩猎禁苑,占英国南部一大片土地。同行的人有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一行人分成几个小组后,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并骑出猎。其后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是惹人揣测的悬疑事件。一般人知道的事情大致如下:

    一只赤鹿从国王附近跑过,他立刻射了一箭,射中目标,但是赤鹿没有死。有好一会儿威廉不动声色地坐在马鞍上,用手抓挡着夕阳的斜眼光线,想看清楚那只赤鹿怎样走避。

    就在这时候蒂雷尔射了一箭,没有射到鹿,却射中国王,国王向前面倒下去,摔到地上的时候那支箭更深插在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死了。蒂雷尔赶忙奔出树林逃往法国,亨利则和其余的人策马飞奔,赶到附近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他抢到财宝并确实予以掌握后,立刻赶回伦敦,在威廉死后三天就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众人离开猎鹿的树林时,倒没有人关心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上面是整件事情的大致情况。但是有一点从来没有获得圆满解答:威廉二世真的死于意外,还是他那野心勃勃的弟弟教唆主使,命人把兄长谋害了呢?或是如最近有人相信的怪异说法,指威廉二世甘心情愿按照异教徒的可怕规矩,自寻短见的呢?

    为什么有人一本正经相信这个提及“邪教”的说法?答案可能是威廉二世在位期间(公元1087至1100年)公开嘲笑基督教,抢夺教堂财产,大概还崇拜异教的神明。因而在他死后,不少人当然相信传说中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倒卧血泊中,惊吓得醒过来,惊醒时还在大声狂叫。某个教士也说他梦见一个十字架把国王绊倒在地,国王躺在地上,鼻子不住冒火焰和烟。此外,还有人说听到国王叫蒂雷尔把他杀死,因为依据威廉信奉的“宗教”,他已经到了老而无用的地步,身为一个权力日渐衰落的国王,一定得在仪式中死去。

    诸如此类的传说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很多人讨厌这个暴虐而且显然不信仰基督教的国王,要是他死于意外而毫不足惜。不过也许有人为掩饰事情真相而编造了这些故事,同时予以散播,到处流传。今人却有充分理由相信新林驾崩事件由威廉的弟弟策动,因为威廉横死,亨利最为有利。

    威廉一世有三个儿子,威廉二世排行第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几个儿子分家,把法国的诺曼底留给长子罗伯特;把英国给了次子威廉;亨利只获得一大笔财富,但是没有土地。大哥与二哥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打起仗来,但是到了1096年,二人又言归于好,罗伯特决定率十字军东征,需要好大一笔军费,于是以诺曼底为抵押品,向威廉借了他需要的钱。可是1100年夏季,罗伯特启程返国,还新娶了一个非常有钱的女人。威廉打定主意,不让哥哥还债赎回诺曼底,开始整军习武预备夺取诺曼底。正在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出了新林猎鹿驾崩事件。

    同时,假如亨利真的要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看清楚形势,知道自己得赶快行动(威廉死后疾如闪电的行动,显示他事前早已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如果等罗伯特回到诺曼底,事情发展极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妨碍他篡位的计划。所以亨利先发制人,其后只须应付一个哥哥而无须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而罗伯特又远客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本来无权过问的王位。有一件重要的证据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的“意外事故”负责:他从来没有试图抓蒂雷尔回来治以弑君之罪,连没收他的土地以做惩罚也没有。

    可是,以亨利的为人和本领是不是足以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毫无疑问,他很暴虐无道,往往还很残忍(有时使用挖眼和阉割等酷刑处罚叛逆分子),他在位时,又故意实施恐怖统治以达镇压目的,可是有些史学家坚信他还不致坏到手足相残的地步。这些史学家便追问,蒂雷尔跟主谋人串通,把朋友和恩公杀掉,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蒂雷尔自惨祸发生后直至死亡时,都否认弑君。

    这样说来,当时是否可能有人在现场射了第三支箭?这第三支箭也许不是蒂雷尔射的,而是国王随员中另外一个人所射,有些史学家的确这样想。还有人坚持说这根本就不是谋杀,而是意外事故。在那个时代打猎是一种危险的运动,林木稠密,许多骑马猎人不是撞在树干上摔碎腿骨,就是被树枝绊住栽下马来。猎人追赶猎物最易兴奋忘形,那时所射的箭,每一支都足以酿成危险,事实上罗伯特有一个私生子,就在他叔父死前几年在同一树林里死于意外。

    虽然如此,抱怀疑态度的人还是指出,就是那些认为亨利不致手足相残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亨利确非善类。亨利一世在位35年,其间从仅存的哥哥手上强夺了诺曼底,还把罗伯特囚禁在英国的监牢内,直到罗伯特80岁寿终之时。

    耶稣裹尸布之谜

    意大利北部都灵大教堂附属的一座礼拜堂里存放了一块裹尸布。千百万基督教信徒都认为这块布是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曾用来包裹尸体的。这块4.5米长,l米宽的布上,不知怎的留下了一个身体有多处创伤的死者影像。布面上可以看到一个蓄须者凛然的相貌,极像一般人所接受的耶稣基督面容。将这块裹尸布视同拱壁的人,就认为布上所见相貌与常人心目中基督的相貌如此相像,不可能是巧合。如果布上的影像确为耶稣被钉十字架后的真容,那么这块布就自然是基督时代留存下来最具纪念价值及最宝贵的遗物。可是那真正是基督的裹尸布吗?数百年来,始终有人怀疑它是伪造的。

    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仍然引起热烈争论。使人惊奇的是,20世纪的科学使怀疑派的声音不像过去那样响亮了。因为公正的科学家进行多次测验,得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块为千百万人尊崇的裹尸布,的确是耶稣基督时代巴勒斯坦某个钉死在十字架上人士的裹尸布。到底这位死者是不是耶稣基督,就大概永难确定了。

    这块经科学测验研究的裹尸布上,左半和右半部分,分别留下35岁到40岁,身高1.6米的一个男人正面、背面的影像。影像显示他的肋骨部位受伤,前臂曾经流血,头部皮肤曾被某种锐器割破,莫非是荆棘冠戴在头上所致?当然,最惹人争论的一个问题,是何以裹尸布上会留下这么清楚的影像。同样使人困惑的是,1357年裹尸布在法国小镇里莱公开展出之前,并无任何有关的翔实可靠记载。

    当时这块布属于一个名叫德查尔尼的法国家族。他们从来没有解释是怎样得到这块裹尸布的。教会内外对裹尸布深信不疑的人士中,有当时最具权势的萨夫瓦公爵。1453年,德查尔尼家族将这块引起争论的裹尸布遗赠给萨夫瓦家族,最初裹尸布保存在首邑善贝里,1532年,一场火灾曾使它稍微损坏。1578年,萨夫瓦大公国迁都都灵,特别为这块裹尸布在都灵大教堂范围内建了一座礼拜堂。从那时起裹尸布就一直放在那里,受到许多人的瞻仰膜拜,但天主教教廷本身一直没有正式予以承认。

    1898年,有人首次对这件文物的真假进行科学测验,以后进行的调查研究,获得了惊人的进展。其实那次测验也说不上是什么科学实验,只是一位名叫披亚的意大利人拍下一张裹尸布照片。披亚跟所有看过照片的人一样,看到底片上出现的人体形象,远比正片上清晰得多,不免惊诧起来。后来检查研究的方法越来越精密,到了1978年,好几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研究小组来到都灵。当局准许研究人员利用其他各种现代检查技术,但不准用碳14鉴定法。碳14鉴定法对鉴定某些古物的年代相当准确有效。当局的理由是,进行碳14检查时会损坏裹尸布的细部,他们不愿此布因此损坏,也是可以理解的。

    怀疑派一般认为,裹尸布上的影像,只是14世纪某一个时候画上去的。这个看法得到美国一位鉴别伪造品专家麦克科朗的支持。麦克科朗说,血迹历2000年之久,不可能仍如此鲜艳,因此大概是用氧化铁颜料及一种中古时代艺术家常用的玫瑰赤黄颜料,搀和起来画上去的,麦克科朗并精心仿制出一块裹尸布,惟妙惟肖。但它和原来的裹尸布有个极不相同之处,就是颜色渗透麻布,两面都看得到。而从1978年以来,经声名卓著的科学家上千次的分析,证实都灵裹尸布上的影像,不可能是用颜料所画。恰巧相反,看似血迹的东西,的确含有血液中的钙、蛋白质和铁等成份。裹尸布上没有血迹的部分,经过检查,都是年深日久而变成黄色的麻布。

    而且经花粉分析证明麻布为中东所产,因为布上49种不同的孢子,有33种生长在中东。纺织专家也断定那块麻布的织法,为巴勒斯坦2000千年前常见的,而且纤维里含有棉花痕迹,当时欧洲并不种棉花。如果裹尸布是中古时代伪造物,则伪造者一定曾耐烦搜购棉花和某些种类的植物孢子,以便蒙蔽20世纪的科学家。

    还有一项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裹尸布的真实性,就是利用一种叫“立体显像镜”的仪器,可以把平面图像化成逼真的立体影像。任何绘画都不能产生这种效果。如果是伪造的,那么这个伪造者的本事,实在使科学家困惑不解。因此科学家一致认为,这种立体影像如果不是由几种涂尸防腐香料和受难者身上汗水混合起来形成的,就是麻布由于受到特高体温影响,导致化学反应而“烤焦”的。

    所有检验过裹尸布的人,都不大相信是中古时代制造的赝品,他们觉得那更有可能是公元一世纪一个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巴勒斯坦人的裹尸布。但是除非教堂当局准许使用碳14法进行年代检定,否则裹尸布的确实年代,我们始终只能猜测而已。

    1357年,穷困潦倒的德查尔尼家族,在法国小镇里莱公开展览都灵裹尸布,向到来瞻仰者收费。但在此之前,这块裹尸布在什么地方?怀疑派坚称裹尸布是近代的制品,并以此作为立论根据,称裹尸布上面的形像,非常符合一般人心目中的耶稣基督形象:面部有须、神态庄严、鼻梁挺直。他们辩称这些足以证明裹尸布是中古时代伪造的。然而这个说法与事实相反,因为传统上的耶稣基督形象,都以都灵裹尸布上的形象为本。

    传说一位门徒让爱得沙(今土耳其南部乌尔沙)国王阿格巴摸过裹尸布,国王的麻疯病不药而愈。阿格巴立刻皈依基督教,裹尸布从此亦归他所有。后来阿格巴的继承人马弩背弃了基督教,爱得沙的基督徒把裹尸布藏在城墙的一个壁龛里,差不多过了5个世纪才再找出来。

    下面的事就不是传说,而是史实了:拜占庭人对他们叫做“圣袍”的圣物极其崇拜,在公元944年组织了一支远征军,要把圣物从占据爱得沙的穆斯林手里夺回来。从那时起直至1204年君士坦丁堡饱受劫掠止,圣袍一直被小心保管,一年只公开展览两次。1204年后,圣袍再度失踪。

    圣袍到底是什么宝物?那是印在一块布上的耶稣基督面容,自从在爱得沙城墙里发现以后,这幅画像对宗教艺术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6世纪初叶以前,耶稣的形貌总是头发很短,不留胡须的。但以后的画家常常把耶稣画得头发很长,蓄了胡须,鼻梁挺直,而这些特征都跟都灵裹尸布上的形象符合。这样说来,1204年失落的那件圣袍难道不可能在150年后以裹尸布的形式重新出现吗?

    这种说法有一个弱点:谁都知道圣袍上只有基督的面容,而非全身轮廓。不过也有人指出裹尸布有褶痕,所以公开展览的可能只是头像。拜占庭人把圣袍放在一个柜子里保存,也许他们并没有注意全身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极可能是君士坦丁堡遭洗劫时,圣袍被圣殿骑士团救了出来,带往法国。圣殿骑士团成员素以虔诚和勇敢见称,圣物由这团体保护最合情合理。

    主要是因为这个团体有钱,圣殿骑士团在基督教国家树敌甚多。其一是法国国王菲力四世,1313年,他把这组织许多领袖烧死,以作镇压。受害者中有一位名叫德查尔尼。那么,1357年公开展览圣袍(那时称为圣体裹尸布)的,是否德查尔尼的后代呢?这个假说对这件令人肃然起敬的圣物过了许多世纪突然出现,最少是个合理解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