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竹枝词-德州竹枝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乐陵小枣

    小枣不小已三千,

    九月家家晒红云。

    甜香更胜春花蜜,

    金丝缕缕可入魂。

    乐陵小枣亦称金丝小枣,半干时掰开可以看到缕缕金丝连于果肉之间,拉长一至二寸不断。乐陵小枣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史。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说:“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除此之外,小枣喜好碱性土壤,而乐陵一带古来就是退海之地,特别适宜于小枣生长,加之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乐陵小枣也就成了世人称羡的枣中珍品。

    铁杆庄稼

    不怕干旱不怕碱,

    不怕黄水半月淹。

    流民远来皆活命,

    铁杆庄稼济时年。

    所谓“铁杆庄稼”是当地群众对乐陵小枣的一种爱称。乐陵属于黄河淤积平原,古来只要黄河发水庄稼就会被淹掉,这时乐陵小枣便成了百姓们的救命粮。如此说来,乐陵小枣功莫大焉。

    枣海

    人称枣海一笑吟,

    驱车半日犹森森。

    登高四望无尽处,

    始知枣园与天连。

    初到枣乡,对“枣海”二字颇多保留,实地看过之后,却觉得非此二字无以形容枣园的规模和给人的感受。乐陵号称有小枣一百万亩,毗邻的庆云、无棣等地还有几十万亩,如此说来,即使“海”也不是小海或者海湾一类地方,而是大海了。

    结义园

    老树百株皆千寿,

    少年将军志如牛。

    园中结义为抗战,

    同仇敌忾解民忧。

    枣海里有一个老树园,几百株千年老树傲世凌空、果满枝头。在一棵挂着“结义园”三字的老树下,当地的同志介绍说,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将军与乐陵抗日县长牟宜之结盟的地方,也是后来肖华将军拜抗战模范和自己的救命恩人常大娘为干娘的地方。

    盐碱地

    春去原野白花花,

    十里百里无桑麻。

    冬来只有黄蓿菜,

    老少拉棍走千家。

    鲁北平原属于黄河淤积平原和退海之地,盐碱地也就成了与生俱来的一种存在。1977年冬我在乐陵和陵县一带参加军事演习时,便目睹了那白茫茫、灰苍苍和无边无际的景象。

    上农下渔

    黄河引水压碱花,

    台田高筑种桑麻。

    沟渠蓄水养虾蟹,

    生机绿意满千家。

    到德州,望着遍野绿油油的庄稼和树木,我最关心和急于知道的就是千百年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是怎么变了模样的。这正如到了陕北,因为看不见裸露的黄土高原而诧异和非要探个究竟一样。好在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有人说人是不能胜天的,这从整体和大的角度也许是对的,但从局部和具体的事物说来则非一定:你看,鲁北盐碱地的改造不就是证明吗?

    苦水

    鲁北平原知何年,

    退海之地唯苦咸。

    千秋只说皆如此,

    哪知饮水也甘甜。

    与盐碱地改造同样引起我关注的是群众的饮水问题。1977年我在乐陵和陵县一带便亲身领略了那水的苦、咸和涩。而且因为古来喝的都是那种水,生下来喝的就是那种水,当地群众很少有人认为那有什么不好,或者知道世界上还有不苦不咸不涩的水。

    深水井

    为找好水些许年,

    深井百眼亦苦咸。

    直到钻透四百米,

    水涌如注尽甘甜。

    找甜水一是引黄河水,二是打深水井。撇开引黄河水不说,打深水井确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据当地的同志介绍,有的地方深水井打下一百米甚至于七八十米,就能见到甜水;有的地方打下二百米甚至于三百米、三百七八十米,冒出的仍然是又苦又咸又涩的水。由此延宕了不少时间,直到有一天深水井打到四百米以下,情况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陵县一带至今还有不少地方没能喝上黄河水和深井水。

    苏禄王墓

    外国皇帝中国坟,

    千秋友好足鉴真。

    只是东王后人辈,

    不认南国认京津。

    古苏禄王国在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上。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刺率使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受到了明王朝的款待。归国途中东王病逝于德州,明成祖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亲撰碑文以志永久。此即为苏禄王墓的由来。东王长子图马哈回国继承王位,东王妃葛木宁和次子温哈利、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留在德州守墓,俱受明朝俸禄,并拨给祭田。永乐二十一年,东王妃回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逝世后皆安葬于德州。如今,古苏禄国的后人一部分在德州,一部分则去了天津和北京。

    东方朔

    平原小子壮士魂,

    身长九尺时谏言。

    公卿皆傲不为屈,

    千年总说是谐臣。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的谐臣。他“身长九尺三寸,上伟之”,“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傲)弄,无所为屈。”东方朔的家乡是陵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至今保存在陵县文化馆内。

    祢衡

    一骂成就天下名,

    只因阿瞒横胡行。

    今日击鼓何人在,

    祢衡故里看秋风。

    祢衡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京剧《击鼓骂曹》讲的就是他的故事。据说历史上确有其人,家乡就在临邑县的祢家村。那里如今已经成了旅游景点,那天路过时,我就看到过路边那块“祢衡故里”的招牌。

    颜真卿

    平原太守颜家郎,

    少年习字泥水墙。

    天性刚正真义士,

    气端始得笔下庄。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少时家贫,只得用笔蘸着黄泥水在墙上练字。后兼取众长,创立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他秉性正直,从不阿谀权贵,以义烈名重于时,最终死在叛军之手。这正是:曾涂黄泥习字墙,曾做宽仁平原相。曾斥叛贼震朝野,曾创颜体传万方。

    母亲河

    看似暴烈只管奔,

    哪知恩爱无限深。

    若无黄河乳汁在,

    哪得生灵哪得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句说了不知多少年的话,直到我在鲁西和鲁北广袤丰沃的土地上走过大半圈儿,才有了真切实在的感受。母亲河,的确,倘若没有黄河,鲁西和鲁北的大片土地从何而来?那里的人和其他生灵吃什么喝什么?那里的百草和万物如何生存和延续?而如果没有了土地、人和百草、万物,那里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呢?黄河实在是比母亲还要宽宏、伟大的一条河流啊!

    新湖

    闹市得水仪万方,

    人工开凿非寻常。

    平地无山杨柳绿,

    城区无船垂钓忙。

    新湖是德州市区内一处人工开凿的湖泊,景色宜人,那天当地的同志领我沿着湖边走了一圈,确乎让我欣喜了一番。

    德州扒鸡

    大火煮透细火焖,

    文武并举工夫深。

    百年祖传秘方在,

    不怕天下不识真。

    德州扒鸡是德州的名吃,也是山东的名吃。据《德州市志》记载,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首创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6),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路过德州,品尝后赞为“食中一奇”,此后便成为朝廷贡品。改革开放以后,德州扒鸡得到了长足发展。

    德州西瓜

    喇嘛梨皮一时兴,

    乳盅浆壶久成名。

    芝麻豆饼沙壤土,

    得天独厚古今称。

    二十年前,每到盛夏,德州西瓜便成了济南人消暑解渴的珍品。德州西瓜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史和三百多年的文字史,主要产于德州区和平原、武城、陵县三县的部分乡镇。清代诗人田雯在《古欢堂集广瓜说》中即有“斑青更有西洋种,剖之如乳倾壶浆”的诗句。历史上德州西瓜的主要品种有喇嘛瓜、梨皮、白皮等,其中喇嘛瓜尤为瓜中珍品。

    棉田

    九月鲁北雪连天,

    如梦似幻辽无边。

    不见仙女撒花雨,

    却道平畴笼轻烟。

    德州盛产棉花。在近年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收缩的情况下,德州的棉田仍然一望无际,喷云飘雪,此诚为好景象也。

    泥土房

    黄泥夹板垒土墙,

    土墙搭起是土房。

    逢雨先看屋顶漏,

    无事泥缝又抹光。

    记忆中德州的民房多是用土垒成的,土墙、土地面、土屋顶。每次下过雨,村里的百姓们都要泥墙修顶,忙活上一阵子。冬天没事的时候,铺顶、抹墙缝子也是一件必做的功课。好在泥土房早已成了历史,如今人们住的是一色砖瓦房了。

    富豪

    目不识丁入京城,

    十年博得豪富名。

    城里楼盘村中业,

    硕士博士身后行。

    这是我在陵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中的情形,说的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企业家与一些知识分子的故事,其中的意味令人深思。

    鲁北黄牛

    高猿地虎气势隆,

    一身金黄似秋峰。

    耕拉犁耙寻常事,

    更把美味播西东。

    鲁北黄牛又称鲁西黄牛、鲁南黄牛,据说属于同一种群。我在陵县参观过一个大型黄牛养殖场和屠宰场,留下了深刻印象。

    黑陶

    龙山文化几曾豪,

    平原淤泥细如胶。

    而今黑陶又重起,

    京津也夸品艺高。

    德州黑陶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新时期以来又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在德州时特意到一家黑陶公司进行过考察,对其颇具现代风格的黑陶制品赞赏有加。

    太阳城

    无电灯火十里明,

    有雪春风万户融。

    慧眼识得创新路,

    鲁北崛起太阳城。

    德州被命名为“世界太阳城”,2010年九月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召开。这消息确乎让人吃惊不小。德州是鲁北一座老城,是连接京、津、济的中枢,然而却也是山东数得上的经济落后地区之一。几年前我去德州采风时留下的也是发展慢、变化小的印象。然而一个“太阳城”却令人刮目相看,但愿这会成为德州的一双翅膀,一双让德州振翅青云的翅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