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竹枝词-菏泽竹枝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牡丹

    从来国色说洛阳,

    曹州几曾得天香?

    姚黄魏紫催人醉,

    掌红梨雪日月亢。

    牡丹是中国的国粹,因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自古即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史已近两千年,唐代盛于长安,宋代盛于洛阳和四川天彭。天彭之后亳州盛极一时;再之后,“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曹州即菏泽市也。菏泽牡丹南宋即有记载,至清代时栽培面积已达千亩,并建有牡丹园数处,其中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为最。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菏泽牡丹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栽培面积已达五万余亩,成为中国最大的牡丹栽培、科研、观赏和销售基地。菏泽牡丹的品种十分丰富,姚黄、魏紫和掌花案、梨花雪等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野性

    庄重妩媚不一同,

    清秀飘逸各有称。

    曹州独得是野性,

    荡尽俗肠展豪风。

    据介绍,牡丹的品种很多,从美的角度考察也可分为多种,如北京的庄重美,洛阳的妩媚美,上海的清秀美,广州的飘逸美,菏泽的野性美等等。“野性”二字乍听有些刺耳,仔细想想却别有情趣:野性更多地出于天然,而在今天这种盛行雕凿矫饰的年代里,天然往往才是生命力之所在,不是吗?

    牡丹花会

    谷雨三朝看牡丹,

    万人空巷竞相传。

    莫道曹州城池小,

    八方十国竞相攀。

    1992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菏泽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国际牡丹花会,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商人以及数万来宾应邀出席。此后连年不断,迄今已举办过十几届。国际牡丹花会在提高菏泽知名度和把菏泽牡丹推向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柱

    从来养花只为观,

    何曾撑起半壁山?

    旅游商贸天下客,

    科技开发引高端。

    说牡丹是菏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确乎超出不少人的想象。但据介绍,除了吸引旅游观光、提升城市品牌之外,近年来菏泽市单是销往国内外的牡丹花木,每年都在几十万株、二百多个品种以上,交易额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再加上以牡丹为源头或原料的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牡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商品经济每天都在创造着奇迹,菏泽牡丹可称一例也。

    农民画

    谁说农民只种田?

    画院座座立街前。

    你勾草图我上色,

    销遍天下展云烟。

    巨野县是中国文联命名的“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书画方面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秦汉时期。由于历史的传承和滋养,巨野乡村中一直活跃着一支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的书画队伍。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民书画市场的开拓,巨野农民画的创作和销售都达到了相当规模。几年前我去考察了一次,很是开人眼界。

    武术之乡

    三岁童子会猴拳,

    八旬老翁倒踢冠。

    武术之乡武术花,

    四时盛开天下安。

    菏泽地处中原,历史上多为兵家必争之地,黄巢、宋江、徐鸿儒以及曹州大刀会、曹州义和团等均诞生于此。这里民间习武尚武之风盛行,单是国家体委命名的“中国武术之乡”就有郓城、菏泽、东明、单县等四处。改革开放为武术之乡带来了蓬勃生机。

    宋江武校

    地上翻滚天上降,

    神兵龙将搅五洋。

    道是表演非表演,

    豪气寒光万丈扬。

    宋江武校位于郓城县,始建于1985年,占地十八万平方米,设有散打、套路、跆拳道、拳击、摔跤、柔道、影视等多个专业班,据称为中国十大民间武校之首。几年前我去考察时,目睹了学员们的表演,很受鼓舞。

    少女

    如花少女武艺精,

    伏地腾空百般情。

    细问缘何受此苦,

    道是自小慕群英。

    那次在宋江武校观看表演时,一个俊俏的少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表演结束时我特意与之交谈了几句,很为她的精神所打动。

    狗娃闹春

    一日闹春天下知,

    狗娃声名到欧西。

    美元英镑只管挣,

    曹州顽童几人媲。

    在199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宋江武校“狗娃艺术团”演出的《狗娃闹春》一炮打响,自此狗娃们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狗娃闹春”如今已经成了菏泽的一大品牌。

    保安

    劳务输出创名牌,

    人好艺精经打摔。

    深圳北京成群要,

    武乡后生个个材。

    与狗娃闹春同时兴起的还有菏泽的保安输出。这些来自于武术之乡的保安不仅武功在身,而且特别忠诚老实。据介绍,北京、深圳每年所要的保安,都分别在五千人以上,使当地的劳务输出得到了迅猛发展。“菲律宾的女佣能成为世界名牌,菏泽的保安为什么不能成为全国名牌呢?”当地的同志用这样的反问道出了他们的心愿。

    砸电视

    郓城从来出好汉,

    宋江何曾受招安?

    你砸电视我重拍,

    定让祖先凯旋还。

    郓城是宋江的老家,在郓城人心目中宋江不仅是他们的祖先,更是一个让他们世代引以为豪的大英雄。缘于此,电视连续剧《水浒》播出时,郓城发生了多起砸电视机的事件,当地的企业家也自愿出资要重拍《水浒》,为自己的祖先“争回脸面”,只是由于种种无法左右的原因,他们的心愿才没能实现。

    黄河

    浩荡西来出河南,

    才涉鲁地不入关。

    千呼万唤但为客,

    一溜东北赴海山。

    黄河进入山东的第一站是菏泽,但菏泽的黄河仅仅是沿着两省边界蜿蜒而去,直到进入聊城,才开始进入山东腹地。我猜想这是地界划分时留下的一种既正常又奇特的现象。

    滩区

    古来滩区百里长,

    廿万百姓在河床。

    风沙来时难张嘴,

    洪水围困枉喊娘。

    黄河没有进入菏泽腹地,却给菏泽留下了一百八十八公里的滩区和二十多万滩区居民。每逢黄河发水,滩区内庄稼被淹,村庄被困,百姓啼号,情景十分凄惨。若干年前我对滩区进行考察时,听到和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情形。

    滩区改造

    堤内村庄堤外搬,

    房台高筑水患难。

    砖墙红瓦新村貌,

    滩区几得天地翻。

    2003年的一场特大洪水,使菏泽滩区的群众遭受了一场浩劫。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滩区群众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菏泽市自2004年起对滩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治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五彩天地

    白棉黄粮说农田,

    绿林红花绘家园。

    黑煤黑油知多少,

    五彩天地五彩观。

    所谓“五彩天地”是菏泽人的一个创造,用这样感观性的方式介绍一地的产品或风物,给人的印象就会深刻得多。我去菏泽已经多年,很多东西都忘记了,五彩天地却还记得,这也算是一种证明吧。

    突破

    几曾粮棉冠鲁齐,

    怎奈工业举步迟。

    一声突破风云起,

    豪情更得胜虹霓。

    “突破菏泽”是菏泽市乃至山东省喊了多年的一个口号,对菏泽的发展和崛起确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鲁花

    鲁东栽花鲁西开,

    东企西进抒壮怀。

    一日油香遍四海,

    菏泽高筑黄金台。

    鲁花集团是生产食用油的大型企业,总部在莱阳,本世纪初进军定陶并取得了成功。这也是“突破菏泽”中的一项成就。

    煤田

    沉睡千年不知醒,

    一声轰鸣美梦惊。

    钻杆已下八百米,

    煤海一曲壮歌生。

    巨野龙固煤矿是华东地区未曾开发的少数优质煤田之一,蓄量高达二百一十一亿吨。龙固矿井的建成投产,为“突破菏泽”积蓄了力量。

    整编

    财税增收百倍难,

    人员入来旦夕间。

    牙关紧咬说精简,

    话音才落又扩编。

    精简整编是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隔几年总要喊、总要做的一件大事,但结果有目共睹。此乃普遍之社会现象也。

    小富即安

    忙时饭菜闲时汤,

    一天两顿全不慌。

    台球管打呱管拉,

    有吃有喝即天堂。

    这里说的是若干年前菏泽比较普遍的一种心态和状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改变。

    酒席笑话

    酒席笑话酒席生,

    不说不笑人不疯。

    黄灰蓝白轮流上,

    无伤大雅即高风。

    酒席笑话是酒席文化的组成部分,近年多向“有色”方向发展,有的还颇受欢迎。此亦为世风之一种也。

    速生杨

    杨树从来绿化多,

    而今农田千万棵。

    只为高压木板好,

    速生染就遍地波。

    汽车行驶在菏泽的原野上,公路两旁生长着大片大片的杨树,问过才知道那是速生杨,是专为高压板材种植的原料;因为花纹好,价钱比桐木还要高出一块。而高压板材引进的是国外技术,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因此,栽种速生杨已经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还值得一提的是菏泽没有山,林业却很发达,全国林业交易中心就设在那儿,每年一届的林交会也就成了菏泽的一项“专利”。

    羊

    何处羊群比新疆?

    曹州未曾有虚张。

    一千万头遍城乡,

    经济不兴为哪桩。

    菏泽的牲畜业相当发达,据介绍还在几年前,全市牛的存养量便超过了一百万头,羊的存养量超过了一千万头。而一千万头的存养量已经超过了新疆。与此相呼应,菏泽的羊肉出口加工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以文为荣

    商品经济如狂风,

    文学飘摇似浮萍。

    菏泽虽非圣贤地,

    以文为荣却时兴。

    菏泽有一支颇具实力的文学队伍,队伍中打头的是市几大班子的几位头面人物,无形中提升了文学和文学作者的地位。这在今天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万民伞

    万民赞颂史有称,

    巨野一见非虚声。

    打霸除痞民心喜,

    一伞更胜百代名。

    这是几年前我在菏泽考察时看到和听到的一件事。与万民伞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多达万名百姓签名的签名册。那对于一个地方领导实在是一件莫大的荣耀。

    蓬间雀

    苇荡丛中阵阵疯,

    叽叽嘎嘎二里声。

    三岁童子一声咳,

    瞬间万马化枯藤。

    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曾经嘲笑过蓬间雀,那当然指的是世间人物。自然界中的蓬间雀确乎真实存在,君若不信,可到成武县的芦苇荡中一观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