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红灯-她不过是个“小三”,只能偷摸着来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天下午,刘凯军接到妻子的电话。老婆在电话里说,单位有事急需处理,她暂时走不开,让他赶紧去接儿子。刘凯军一看手表,已经快四点了,儿子四点半放学。怕儿子等得着急,他赶紧跑出书店,开车通过几个路口只碰到一盏红灯。就是这盏红灯,也只等了很短的时间,似乎刚刚把车停下,对面的红灯就变成了绿灯。

    开车来到学校,那两扇大门还紧紧闭着。这会儿,紧闭的校门外已经站满了来接孩子的学生家长。刘凯军找个地方停好了汽车,也来到校门外,突然听见有人叫他:“哎,刘涛父亲!”

    扭头一看,居然是小倩的母亲。

    “也是来接孩子?”刘凯军走了过去。问完,才知道自己刚才说的是句废话。不接孩子,到这儿来干啥呀!

    小倩母亲笑了笑,说:“是的。”

    随后,两个人再都没话了,站在那里朝校园里看,等待放学的孩子从里面出来。

    小倩母亲身穿一件纯白的貂皮短大衣,脖子里扎条浅蓝真丝围巾。看她那身打扮,还真一时猜不出她到底是干什么的。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也不像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更不像是私企或国企里的白领。估计也和自己一样,个人做点生意。想到这儿,刘凯军心里暗自觉得有点好笑,人家到底是做什么的,和你有啥关系呀!

    放学的铃声终于响了。随着铃声响起,两扇紧闭的铁门终于徐徐打开,而刚才还是寂静的操场里顿时乱成了一片。刚放学的孩子像羊群一样,背着书包乱纷纷地从教学楼里跑了出来。

    刘凯军紧着朝校园里张望,可一直都不见儿子出来。直到放学的孩子快走光了,他才看见儿子。这小子和一个小女生肩并肩地朝着校门口走来。刘凯军仔细地看了看,那个小女孩,正是在动物园里将一把雪塞进儿子脖子里的小倩。

    “刘涛!”他喊儿子。儿子看见他,撇下小倩,一个人朝他跑过来:“妈怎么不来接我?”

    刘凯军笑着说:“单位里有事,你妈离不开,才让我来接的。不行啊,儿子?”

    “谁说不行了?”儿子小大人似地说。

    两个大人接到自家的孩子后,各自领着自家的孩子朝路边走去。刘凯军边走边注意小倩母女俩,见她走到一辆奥迪A8豪华轿车前,掏出钥匙打开车门。小倩母亲开这么豪华的轿车,惊讶得刘凯军半天闭不上嘴!

    这辆车,少说也得一百来万!自己开书店后,刘凯军曾幻想过,等到书店挣到钱,把自己这辆面包车卖了,再换一辆十几万的商务车。但从没敢想过这辈子能开上像小倩母亲一样的好车。真的,他连想都没想过。

    在路上,儿子得意地对刘凯军说:“老爸,你知道吗,小倩已经答应做我的女朋友了!”

    “别胡说。”刘凯军训斥儿子道。他并没有把儿子说的“女朋友”当回事。儿子嘴里的“女朋友”,不过像自己小时候玩过家家、娶媳妇一样罢了。像这样的游戏,尽管也是一种男女之间的启蒙教育,但并不当真。两个人今天好了,明天可能就孬了,说不上哪天两个人真的恼了起来,“女朋友”和“男朋友”也变成了陌路人,今后谁也不再搭理谁了。

    眼看快要到年底了,企业里开始年终决算了。这些日子,刘凯军老婆特别忙,每天都是他到学校去接放学的儿子。而每次在校门外,他都能碰见来接小倩的女人。时间一长,两位家长越来越熟悉了,她知道他叫刘凯军,他也知道她叫王雅丽。不过,让刘凯军一直奇怪的是,他从没看见孩子的父亲来接过小倩,每次都是王雅丽一个人开车来接女儿。

    好车,绝不仅仅是价钱好,车型美观大方,车况也好。刘凯军爷俩刚钻进车里,眼看着王雅丽的奥迪A8已经蹿了出去,稳重而轻盈地游弋在滚滚的车流里,转眼间就不见了。刘凯军边开车朝家走,边注意周围的车辆。没想到再次见到王雅丽的轿车时,它正停在一家饭店的门前。

    王雅丽接了女儿,母女俩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先找了家饭店,准备在外面吃完饭再回家。

    回家也是她们娘俩,还不如在外面对付一口呢,省得又是买菜,又是淘米,吃完饭,还得擦桌子,刷盘子,洗碗,哪如在外面对付一口省事?

    娘俩点了两个菜,要了两碗米饭,吃完了才开车回到她们居住的新湖别墅小区。

    新湖别墅小区坐落在市北郊,距离市区二三十华里。在那儿居住的要么是做生意发了大财的款爷,要么是领着孩子的年轻女人。工薪阶层或做点小生意的买卖人,肯定买不起那里的房子,一栋小别墅至少也得两百万!

    家里平时只有她们娘俩,王雅丽也很少回家做饭,多数都在外面吃。除非老白事先来电话,告诉她晚上回家吃饭。她才会在接了女儿后,顺便在半道上买些菜带回去,做两三个老白喜欢吃的菜。

    老白这个人特别好伺候。也难怪了,像他这样高的级别,只要想在外面吃饭,几乎天天都可以,别说本市的几家大饭店,连省城的那些出名的饭店也是想去就去,什么山珍海味,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几乎就没有他没吃过的东西。即使不去下饭店,多数也是回到另外一个女人那里去吃饭,很少敢明目张胆地到她这里来,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呀!

    实在想她了,才到这里来一次,偷偷地过来一趟,在这间充满温馨的房间里呆几个小时,又赶紧悄悄地离开,很少在她这儿过夜。

    老白另外一个女人比王雅丽大二十岁,可人家是明媒正娶的老婆,而她不过是个“小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室。尽管老白喜欢王雅丽远远超过那个大女人,可他不能,也不敢娶这个小女人,只能偷摸着来往。他毕竟不是个生意人或企业家,而是政府里的官员,做别的事还可,与女人的交往,必须要注意影响!

    老白每次到她这儿吃饭,要求都很简单:少放油、盐,煮熟了就行。也难怪,老自在外面吃的那些东西太油腻,太重口味儿了,到她这儿只需要来点比较清淡的食物,换换口味儿就行。其实,一个男人,尤其是那些有权有势的男人,何止对食物是如此,包括对待女人也是一样。

    每个女人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可老白究竟喜欢王雅丽什么呢?当然是她的年轻,是她的漂亮!

    大夫面无表情地说:“没钱肯定动不了手术……”

    任何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实际上都是一次权力再分配、人员再次重组的过程。刘凯军从大车间主任的位置下来,并非因为他的工作能力,也不是他犯了什么大的错误,主要是他得罪了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当时讲究的是“人合心,马合套”。按理说,这句话似乎也没啥大错。人心不齐,拧不成一股绳,各怀各的小心眼,肯定啥都干不好!问题是,有些领导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整人,消除异己,提拔心腹。刘凯军本来心里就不服,再加上有人在一旁说风凉话刺激他,便有了辞职的打算。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妻子开始说啥也不同意。经他连续几天软磨硬泡,再加上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后,每月也拿不回来几个钱,妻子最后同意了,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又在外面借了一部分钱,才兑下这家批发兼零售的小书店。

    做自己喜欢的事,况且还是自己的事,又没有那些婆婆在旁边瞎指挥,刘凯军干得特别起劲儿,那家小书店被他盘得有声有色。除了接送儿子外,他几乎整天都呆在店里。这天中午,刘凯军正在店里忙活,突然接到儿子班主任打来的电话。那个老师张嘴就问:“你是刘涛的家长吗?请你赶紧到学校来一趟,你儿子病了。”

    听说儿子病了,刘凯军自然不敢耽搁,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朝外跑,开车直接去了学校。等在校园大门口外的班主任老师见到刘凯军,赶紧领他朝学校卫生所走去。

    原来儿子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突然昏倒在地。体育老师一边抱儿子去学校卫生所,一边让人通知班主任。等刘凯军跑进卫生所,儿子已经苏醒过来,正躺在卫生所的床上。见儿子醒了,刘凯军以为没什么大碍,可站在一旁的校医却说:“别忙着把孩子领回家,找家大医院彻底检查一下。”

    听了校医的建议,刘凯军急忙带着儿子去了医大附属医院。利用儿子检查的间隙,他给妻子打个电话,告诉她儿子病了,让妻子多带点钱赶到医大附属医院。听说儿子病了,妻子很快来到医院。夫妻俩陪着儿子检查完,也没回家,在附近吃了一口,随后回到医院等待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儿子患的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必须马上住院。那个大夫告诉刘凯军说,儿子的病要想彻底治愈,必须进行骨髓移植。而想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除了必须找到合适的骨髓移植配型外,至少还需要五十万元人民币。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万一出点什么差错,比如说感染呀,或者其它什么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可能一百万都挡不住!

    听了大夫的一番话,刘凯军顿时急得满头大汗,几乎快要虚脱了,差点没倒在地上。儿子的病必须得治,而治病就得用钱。问题是这笔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呀,至少也得五十万元,可他到哪儿能弄到五十万元钱呢!那个大夫还告诉刘凯军,他儿子患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疗这种病必须趁早,而且越快越好。一旦转变成慢性白血病,即使再进行骨髓移植,效果肯定也不会太好。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儿子顶多还有两年的存活期!刘凯军急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是反复地对那个大夫说:“求求你们,赶紧帮我儿子找好配型骨髓!钱,我肯定能筹集到,肯定能筹集到!”

    那个大夫面无表情地说:“你在这儿哀求也没用,没钱肯定动不了手术,还是赶紧回家去想办法筹集钱吧!”

    离开医院,刘凯军简直像只没头的苍蝇,开着车四处借钱。

    别看当着大夫的面,他拍着胸脯保证能筹集到钱。实际上,想一下筹集到那么多钱简直赶上登天了。不,对他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为了给儿子筹集到救命钱,他几乎找遍了所有的亲属和朋友。尽管一个大男人伸手朝别人去借钱是一件很没面子、很丢脸的事,可为了儿子,他什么都豁出去了,也顾不上脸面了。不仅到处张嘴借钱,甚至还当着别人的面落了泪,仍没有几个人肯把钱借给他。这天,他外出借钱时,不知怎么来到儿子的学校大门前。当时正赶上放学,小学生潮水般地朝大门走来。尤其当他看见王雅丽牵着小倩,高高兴兴地朝停车的地方走去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儿子。在这以前,他并没有觉得儿子的健康,对于他有多么重要;而如今儿子不能来上学了,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医院里,他才发现那时的生活是多么地美好,多么地幸福啊!想到这儿,刘凯军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簌簌地落了下来。

    钱,就是因为钱,今天他在家里和老婆大吵了一架。

    中午回家,见他空手而归,老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埋怨,说他根本不配当个男人。连给儿子救命的钱都借不到,还算是个什么男人?!下辈子哪怕给那些大款当“小三”,也不会再嫁给像他这样窝囊的男人当老婆!

    老婆的话实在太伤一个男人的自尊心了。她爱儿子不假,而他又何尝不爱儿子,何尝不想拯救儿子的生命呢?如果用自己的性命能换得儿子的命,能把儿子的病治好,他会毫不犹豫地去死!可老婆却那样说他,让他伤心欲绝,他抓起桌上的暖水瓶,狠狠地摔向墙角。只听“砰”的一声,暖水瓶被他摔了个粉碎。

    面包车驶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又赶上了红灯亮,他只好坐在车里耐心等待……

    这会儿,他已冷静了下来,也承认自己确实很没用!一个大男人连自己亲生儿子的生命都拯救不了,还算个什么父亲呢?!

    红灯,对面的红灯终于变成了绿灯,挂档,给油,径直冲了过去。

    原来每天到书店去上班,或者送儿子去上学,他也经常在这个十字路口赶上红灯。只是那时并没有现在这样心焦,没有这样不耐烦,他们爷俩坐在车里唠得津津有味儿,总是撒下一路欢歌笑语。那其乐陶陶的场景,对如今的刘凯军来说,简直是太奢侈,太难得了!恐怕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儿子的这场大病,把他曾有过的一切希望和梦想都彻底毁灭了,不复存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