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嗥-读小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 张新颖

    红柯的小说,此前只读过《鹰影》《美丽奴羊》《阿力麻里》,都是最近读到的,其中最喜欢《鹰影》,几个师友编选《逼近世纪末小说选》时,都同意把这一篇编进1997年的那一卷。这一次读《金色的阿尔泰》,仍然觉得很好。这篇小说采用了现实叙事与历史叙事并置的结构,不过这里所说的现实和历史,都是具有强烈的传奇性的,现实部分叙述的是转业到建设兵团的营长带领一批人在阿尔泰种庄稼的传奇故事,历史部分叙述的是蒙古人的传奇和神话,大致也可以称为“蒙古人与阿尔泰这一地方有关部分的英雄史诗”。

    作者的用意显然是想在这并置的两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对照、呼应、渗透的关系,应该说这一设计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形式上的并置自然会在两个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关系,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自然会感受到并置的两个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亲和性。这两个世界,在精神上都可以算作英雄时代的传奇世界。在这种英雄时代的传奇的对比之下,我们所置身的这个当下的世界,即写作和阅读发生的世界,显得多么苍白、凡庸、俗利和缺乏诗意啊。如果我们是有心的读者,我们阅读这篇作品的时候,就会在我们自身的感受中发现另外一种张力,即在作品所包容的世界和作品之外我们自身的世界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在我看来,这才是更有意义的张力。如果要谈到文学作品的意义,我想,在作品的内部世界和作品置身的现实世界之间产生出一种紧张的、差异性的关系,这即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我对这篇小说还有一点意见的话,那就是,在并置的两个部分中,我私心以为关于现实叙述的部分如果比重能够更大些,也许会更好。我这样说大概是因为在这两个部分中,我更喜欢营长的故事,也就希望营长的故事能够更丰富一些。营长初去阿尔泰,“让阿尔泰震了一下,震了个没吭声。”从此营长与阿尔泰身心相系。他带领一批人到阿尔泰安家落户,那实实在在的创业经验几近于创始神话,特别是在石头缝里种庄稼的传奇,不就是创始的传奇么?营长对庄稼痴迷的感情不仅是诗意的、令人感动的,而且内含着一种朴素的生命信念,如他所表述的那样:“高贵的生命不会死亡,我们必将在植物中复活。”于是我们懂得了,营长诉说的声音变成了树叶的喧哗——

    一棵阿尔泰的白桦树啊,我们不由自主地仰起头,仰望这高贵的树,那树说:你们听了很多很多,你们想说的时候就叫红柯吧。在中亚腹地,“红”是美丽的意思,“柯”则是小树枝。那树枝轻轻摇晃,捕捉大片大片的风:

    我说了话,写了书,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

    也许以后我们再看到红柯这个名字的时候,会想起这段话吧。

    ……

    (选自1998年第5期《小说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