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密雾-要吃鱼到渔江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川西什邡有一个渔江村,这里是白鱼仙子下凡的地方。

    白鱼仙子本是龙宫仙姬,因触犯了龙王,被遣凡间到了石亭江边,与勤劳善良孝顺的农家少年钟少云结为夫妇。尔后,白鱼仙子要返回仙界,王命难违,但实在割舍不下夫君钟少云和众乡亲,便留下许多鱼蟹虾鳖,含泪而去。

    自此,钟少云和渔江村的乡亲,就不再愁吃愁穿了。

    龙宫水府,是最为富丽堂皇的地方,奇珍异宝应有尽有;龙宫水府,也是最为神秘莫测的地方,仙妖精怪数不胜数;同样,龙宫水府还是浪漫离奇的原产地,故事,古今中外都有:龙王三太子化白马载唐三藏西天取经,洞庭龙宫三公主嫁与送书郎刘毅,哪吒三太子与龙子龙孙的恩恩怨怨,井龙王给孝女装上珠宝回家救老母,龙王化为金鱼几番成全渔夫等等,故事离奇古怪,情节感人至深。

    不过,龙宫无论有多少仙妖精怪,人们对他们的评判却始终只有两种:为人解难消灾谋福利,这一类是好神仙,即使是妖精,也是好妖精;不为人做好事谋福利,反而伤天害理恶事做绝,这一类就是坏神仙。

    是非功过,自有评说。

    白鱼仙子,应该就是好神仙,因为她给了渔江村百姓永远的福利。

    这些鱼蟹虾鳖不是凡品,那是来自龙宫是供龙王御用的,因而,水中,它们逡巡而惹眼;盘中,它们丰腴而动涎。自幼童而白发,自村夫而王孙,无不为之动火。

    自此,石亭江边白鱼河畔,钓叟渔娃比比皆是,鱼羹鱼汁比比皆是,鱼馆鱼店比比皆是。进入渔江村,炊烟飘着鱼香,暮霭裹着鱼香,就连小姑娘踢起的毽子老翁“吧嗒”着的旱烟袋中,也浸出缕缕鱼香。

    鲢鱼细软,鲳鱼肥嫩,鲈鱼爽滑,鲤鱼回味悠长。配上一腿羊肉,人们才真真正正体味到最古老最原始但永远也不会过时落伍的一个“鲜”字来。

    自此,爱吃鱼的人都悄悄相约:“要吃鱼吗?到渔江村去!”

    是啊,渔江村做的鱼宴,蒸、烧、溜,那无一不是滋味十足。

    神话也罢,传闻也罢,渔江村的美名,便伴随着河鲜美味走入了远近,伴随着白鱼仙子走入了古今。

    文化积淀悠久的民族,理想浪漫融入生产生活的人民,无不把名山胜水美景美食附上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

    自此,你一旦进入一座山,涉入一条河流,你看到的,难道仅仅只是山和水?你一旦举着酒樽,品着佳肴,你享受的,难道仅仅只是酒菜?

    那是品味,那是祥和,那是深沉,那是思想,那是美轮美奂的文化,那是一个民族永永远远霞光朝日玉露和风般的追求。

    来到渔江村,我们最先看到的还不是鱼宴,也不是“青箬笠,绿蓑衣”的渔夫,而是一尾硕大无比、欢腾跳跃的鱼。这尾鱼是用钢筋混凝土,用车载斗量的汗水,用北京人什邡人的心血与智慧凝成的,它不在石亭江白鱼河中,不在餐桌上,而是平面而又立体地躺在渔江村的土地上,一片鱼鳞便是一座别致的农家小院,一片鱼鳍便是一座美不胜收的园林。这里面,住着一千多个勤劳善良孝顺,有如钟少云与白鱼仙子一般无二的渔江村村民。

    住在“鱼”里面,渔江村村民还愁没有鱼吗,就是两千多年前那位向着孟尝君频频叫嚷“食无肉”的门客,想来也不愿意离去了。

    那么多鱼馆鱼店,家家都有令人叫绝的佳肴,我们进哪一家呢?渔江村的饭馆从不当街叫卖拉客,就那么静静地大开着玲珑之门,就那么静静地打理着雅致的店堂,缕缕鱼香飘来,任由客人选择哪家进入哪家。

    嗓门最高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嗓音;广告打得最漂亮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产品。渔江村的人最懂个中道理。

    我们,就如小孩子进了玩具店,琳琅满目,无一不是最爱,选择哪一件呢?取谁都好,弃谁都遗憾。

    我们随意选择了一家,“碧波仙苑”。

    到了碧波仙苑,最先让你美美享受的还不是“全鱼宴”,饱你的口福在后面,而饱你的眼福却在入门之前,那是一幅楹联:

    玉镜回环波弄月;

    仙人起舞鹤鸣琴。

    楹联不长,却透着一股仙氛。景,自然是美极:湖面、河面水平如镜,天光倒影柔波邀月,画图一般;情,更是美极:为迎接远来宾朋,仙女翩翩起舞,仙鹤缓缓弄琴。

    美景,涵尽五味;美情,直感九霄。

    这幅楹联,并非出自诗坛高手,也不是由哪个文学巨匠所作。楹联作者,其实就是渔江村土生土长的一位农民,一位黑黝清癯,实实在在的农民。他叫青世龙。

    渔江村的水土,渔江村的鱼养育出来的人,自然与别地不同。

    渔江村,还有比白鱼仙子比“全鱼宴”更让你感兴趣的,那就是百折不挠的渔江村汉子。

    渔江村,其实并不像神话传说中的那么美丽富饶,白鱼河与石亭江将渔江村夹成一个死角,道路不通,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到了雨天,村里的孩子甚至无法到学校去上学。

    以黄益成为首的汉子,决心改变渔江村的面貌。他们带头搞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投工投劳,改造渔江村通往外面的道路。

    刚刚有了一点起色,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渔江村,汶川大地震,顷刻间就毁掉了一切。

    怎么办?黄益成组织大家抗震抢险生产自救。

    那一幕幕惊心动魄夜以继日,黄益成和渔江村的人都不愿再去回忆,从大灾难大恐慌中走出的人,已是九死一生,他们想的说的干的,都是“未来”!只有未来才能缓解他们心中的苦痛,只有未来才是他们的追求和希望。

    于是,灾后重建中,黄益成等人与北京绿十字会加强了联系,他们要打破渔江村的传统格局,要充分利用千年的白鱼仙子及其周边众多的传奇故事,利用这里的土地,利用石亭江和白鱼河水利的资源,将渔江村重建成为一个绿色的,有乡村特色的,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示范村,建成一个川西民居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展示中心。

    充分论证后,立即行动起来,两三年时间,北京援建单位、员工,北京绿十字会的专家,渔江村的全体父老乡亲汗往一处流,劲往一处使。2011年5月,大地震三周年的日子,一个崭新的渔江村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在渔江村内走了一转,除了满眼的翠绿满眼的鲜花满眼的低碳别墅群外,看见的全是自信的笑脸,听到的全是欢悦的歌声。

    我想,白鱼仙子如果再次来到渔江村,即使龙王要让她回归仙界,即使王母娘娘,即使玉皇大帝下死命令,她也不会走的,因为今天的渔江村并不比龙宫差,因为以黄益成为首的渔江村汉子,个个都是让她牵肠挂肚的钟少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