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着一条手绢,不停地擦汗。常年在户外风吹日晒,她像多年从事农业劳动的中国农民,一张古铜色的脸,布满皱纹,记录着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她双目浑浊,仿佛可以看到岁月的沧桑与悲凉;她的声音沙哑而低弱,似乎可以感觉到生活的艰辛。
两个一米多高、约一米宽的木制标语牌是她最重要的财产,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们。两块木板后面分别用两根木条支撑着,木板漆成了黄色,木框全漆成了绿色。康塞普赛昂告诉我,这是7年前,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帮她亲手制作的,她自己买来油漆,漆成了现在的颜色,黄色鲜艳,这样容易吸引游客;绿色则象征和平。
木板从上到下都贴满了反对战争、反对核武器的各种照片和文字,连标语的木框上也用英文、阿拉伯文、日语、中文、俄语、德语和法语等十几种语言写满了“和平”的字样。左面木板正对白宫的一面写着欢迎来到“疯宫”等文字,下面则是白宫的一张照片和记录她1981年以来在这里静坐示威的图片和文字,木板的背面用大字写着:与炸弹一起生存,与炸弹一起死亡;右面的木板上端写着:不要胆小如鼠,拯救你自己,放弃种族灭绝的武器吧。下面是一张张令人恐怖的照片,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被烧焦了的尸体、骷髅堆成的小山。这块木板后面写着:放弃核武器,要么我们将有一个精彩的末日。
她十分自豪地给我介绍她的标语牌的来历和标语牌上的每一张照片,其中一张黑白照片令我十分吃惊。照片上远处有一个黑色的蘑菇云,近处是一群士兵向蘑菇云奔去。这是美国当年进行核试验成功时的镜头,参与这次核试验的25万美国士兵成了美国政府的牺牲品。
这两个标语牌之间就是她的家,那里堆放着她的衣物、水瓶、塑料桶和其他一些生活用品,一个塑料口袋里装满了各种剪报、复印的传单,等等,在标语牌后面摆放着她创作的“和平石”。在石头上作画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捡来不少石头,自己花钱买了油漆。她最喜欢用的是绿色和白色。“和平”是她所有油漆画的惟一主题,鸽子、地球是她“和平石”的中心内容。摆在标语牌下面的石头油漆画大大小小,上面画着绿色的地球和白色的鸽子,有几块石头上还用中文写着“和平”二字。
她反复告诉我,这些石头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为了告诉所有到过这里的人热爱和平,一些游客向她捐款,她便将石头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游弋在拉法耶特公园的鸽子们总是到她这里觅食,她为它们起了名字。我采访她时,一只鸽子在我们脚下来回走。她连忙说:“‘和意巴’饿了,我得喂它点吃的。”说着,她转过身去,弯腰在塑料布下摸出一把面包屑撒在了地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和意巴,来这里,来这里。”“和意巴”是日语和平的音译,也是这只鸽子的名字。
几名游客来到标语牌前。她立即走过去,提醒他们不要在那里停留。她对我说:“我允许大家在这里照相留念,也可以阅读上面的内容,但不喜欢他们停在这里,挡住别人的视线。有些游客就是没眼色,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听得出来,她是一位十分严谨的人,从她画的石头油漆画上就可以看出她一丝不苟的性格。
“我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她说,“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随时离开这里,去找工作、挣钱、租房子,有一个家。但我选择了这里,我愿意以抗议为生,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