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职场外传(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何平是孪生的,她还有个姐姐,小倩是她姐姐的女儿,现在在县一中教书,论辈分小倩应该叫任建规姨夫。可任建规是校长啊,是小倩的领导,这丫头平时好吃懒做,总想找清闲事做,三磨两不磨任校长就给她办了,办好了两个人也就办到床上去了。也许是平时的默契,任建规刚冲完澡,小倩也正好到了,两个人也就干柴烈火似的拥在了一起。

    办完事,两个人七手八脚地打扫利落战场,手牵手坐在沙发上,又耳鬓厮磨了一会儿,小倩的喘息平定下来,吹气如兰地说:“姨夫,给你透露个小道消息,如果你用得好,可又要升官了。”“是吗?”任校长本是疲惫的眼睛又放出了神采:“快说,什么消息?”“这么大年纪了,还那么猴急,就像干那事似的。”小倩一双妙目嗔怪着,然后细声细气地说:“你知道咱们这儿的县委李书记的儿子吗?他叫李伟光,今年从省师范学院毕业,好像学的是数学专业。咱们学校教高二数学的老师陈靖德不是要退休了吗,这不正好是个位置吗?”“可真是天假其便哪,这个消息可真是太妙了。看样子这次又要指望你了。”“姨夫,你这叫吃软饭。”说着伸出纤纤玉指戳了一下姨夫的脑门。“管他软饭硬饭,能进步就是好事。你认为这事怎么操持?”“据说呀,咱们这个县委书记平时挺霸道,他这个公子也不是什么善茬,找了几个学校,人家都不敢接收,这不正是你的机会吗?”“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明天就上门亲自聘请。”“这就叫投其所好,别人想睡觉,你给递个枕头,书记大人绝不会忘了你的恩德,我敢肯定用不了俩月你就会如愿以偿,到教育局当局长。”“到那时你可就是局长夫人了。”“拉倒吧,那是我姨。我算什么夫人?我只指望着你当了局长,赶紧把我从这个火坑里救出去,那时我就算烧高香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校长果然拿出了礼贤下士的本领,准备了重礼,登上了县委书记的大门。待任校长说明了来意,县委书记、书记夫人不由得喜上眉梢,对校长能够如此重视人才赞不绝口,那个书记公子也是高兴得吹起了口哨喜不自禁。就这样,陈靖德老师提前两个月让出了位置,李伟光走马上课。

    正如小倩的金言,不消一个月任校长就摇身一变,坐上了县教育局长的宝座。水涨船高,小倩也顺势调到了教育局,成了教育局办公室的大秘书。两个人从此出双入对,比翼双飞了。因为是亲戚,教育局的人除了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闲话外,倒没有说其他什么。这样两个人就更是如鱼得水,有恃无恐了。可别人不说,小倩的肚子却做不得主。也许两个人过于忘情了,小倩的例假眼看都过了十几天,就是不见有丝毫的血丝,到县医院一化验,怀孕了。这下小倩急了,任局长也傻了,两个人只好来到香巢商量对策。“小倩,我看还是打掉算了。”局长大人祈求着外甥女,可外甥女不这么想:“我才不呢,我想把孩子生下来,现在没有丈夫就生孩子的女人不多的是吗?”“那你父母会答应吗?再说,他们问你这孩子从哪来的,你怎么说呀?”“你放心吧,我不会让这个孩子影响你的前程,以后我们娘俩还要靠你呢。”任校长听小倩这么一说就更急了,心说这不要缠我一辈子吗?“小倩我不是怕负这个责任,你说你管我叫姨夫,这孩子可怎么个叫法?”“拉倒吧,姨夫,别拿那些孔夫子的言语说事,你要是这么重视纲常伦理还跟我这么不三不四的。反正这个孩子我是要定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局长看小倩如此坚决,也不由得动了真气:“你要是不听劝告,我就和你断绝关系!”“好啊!”小倩冷笑道:“只要你敢跟我断绝这个关系,我就跟我二姨把事说清喽!”这剂猛药一下,局长立刻垂下了头,像一个斗败的公鸡。为不把事情闹僵,给自己的前程埋下隐患,他不得不向后退:“行,就依你,不过你可不能出卖我。”“那是自然,出卖了你我也捞不到什么便宜,不过你得保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得对我好。”“那还用你说吗?你是我的宝贝,孩子是我的骨肉,那种没良心的事我绝不会做。”小倩毕竟涉世不深,几句花言巧语也就当了真。两个人达成了暂时的一致,又嬉笑着滚作了一团。

    三

    两个人睡醒午觉,已经是四点多光景了,任建规匆匆穿好衣裤,亲一下尚有蒙蒙睡意的小倩,小倩迷迷糊糊地说:“是不是又要走啊?”“是啊,出来一天了,我该回家了。”“每一次都是这样,扔下我一个人,你不知道我有多孤单。这一次不行,你要陪我吃晚饭,最好是陪我在这过夜。”小倩坐了起来,双手勾住了姨夫的脖子,恋恋地说。“倩,别任性,你要是想我们这样长久维持下去,你就得忍住一时的寂寞,否则很快我们就会露馅。”任建规似有些无奈地说。小倩叹口气,又躺下,脸冲墙不言语了。

    任建规正懒洋洋地骑着车,突然身后有汽车的喇叭响,他一回头,只见一辆奥迪正不紧不慢的在身后跟着他,他透过车窗看见刘振清正握着方向盘冲他笑,他赶紧下车,把车支在路边,刘振清也把车开进人行道,停了下来。“当了局长,也不打声招呼,真不够意思。”刘振清眯着小黄眼珠子似笑非笑的样子:“你这是干什么去?”“刘大镇长,我还以为你把我这个穷教书的忘了呢,你不在镇政府坐镇,怎么有空来县城啊?”“还不是想高攀你一回呀,特意给你祝贺来了。”刘振清撅着小胡子嬉笑道。“既然这样,那我请客,迎宾酒楼,怎么样?”任建规突然想起那块地的事,于是就顺坡下驴。“那就让老弟破费了,上车一起走。”刘振清老实不客气。任建规把自行车锁在路边,上了刘镇长的奥迪。

    迎宾酒楼是县城里最豪华的一家酒店,一般的工薪阶层是要望而却步的,任建规这么大方当然不是无的放矢,更何况教育局长请客也不能太寒酸,再说局长请客自然有人报销。两个人要了一间豪华套间,点了一壶碧螺春。服务员沏好茶给他们倒上,刘振清抿了一口,不禁啧啧称好:“还是县城好啊,我们那个小镇哪有这么好的东西呀。”“你就别寒碜我了,也就是你来吧,换个人门儿都没有。”“那倒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在一起也是教了五年学呀,没感情还有人情不是?”“振清你这话可不对啊,谁不知道那会儿我们哥俩最好。”“那还用说,要不你吩咐的事我赶紧屁颠屁颠的给你办了。”“你是说那块地给摆平啦。”“那是自然,一个镇长不算什么大官,可那点事还叫个事,除非我不想去做!”刘振清得意地说,“可是建规,你费尽心思地弄那么一块地干什么用啊?”“振清,你做了那么多年镇长,就一个心思想闹革命,真的没给自己想想?现在镇政府缩编,以前呢还能收点税什么的,现在你们坐吃山空,嘴里不淡出鸟来?”“兄弟,你这话戳到我心尖上去了。教书的时候人们都叫你小诸葛,你是不是又有什么高招?快说说。”任建规神兮兮地看了一眼刘振清,回头把服务员赶出房间,然后说:“振清,你看那块地正好在村外,我估摸着怎么也有一亩多,回头你再给多量点,凑他个二亩半,咱们在那搞一个大型面粉加工厂。”“那能怎么样?一身汗一身白的,费力不讨好的买卖。”刘振清似乎不屑一顾。“你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我给你算啊,你们镇上一共有四万五千多人,是不是?”“行啊,你连这都知道,那又怎么样?”“每个人都得吃饭,就算一个人一天一斤吧,那一天就是四万五千斤,如果一斤能有一毛钱的纯利,那一天下来就是纯赚四千五百元,一个月就是十几万,一年可就是一百多万哪。”“照你这么一算那还真是划得来,可是你不知道,我们镇上现在已经有两家面粉加工厂啊。”“那还不是你说了算,你天天派人去查查他们的卫生啊、粉尘污染哪什么的,他们不就很快就黄摊子了吗?到那时我们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我们不赚钱谁赚钱?”刘振清听到这,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高挑大指:“小诸葛果然是不同凡响,高,实在是高。今天我请客,就这么定了。”任建规微微一笑:“振清,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这里边还有事呢。”刘振清愕然坐下,不解地问:“还能有什么事?在咱那一亩三分地咱哥们的事谁敢说个不字,我废了他。”“这个我相信,我说的不是这个。你想啊,开个厂子,是你去管哪,还是我去管?咱们得物色个厂长替咱们管,还得有个会计替咱们把着钱,另外还得有一帮保安,否则我们不白忙活。”“这倒是,兄弟,还是你想得周到。这保安好找,镇政府缩编的时候,有一帮小哥们都回村了,我随便找几个一准没问题。可这个厂长、会计我手头就没人了。”“会计倒没什么,会算算账就行,你还记不记得,我们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叫杨秀清。”“怎么不记得,我那时教数学,那小子数学学得真是我都服气。可惜临高考不是有病就是差那么几分,真有点不走运,前几天我还看见他了,你想让他当会计,我去说没问题。厂长呢?”“去年县里有一个化肥厂倒闭了,倒不是厂长没能耐,而是县里的头头们一见化肥厂效益好,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全安排进去了,那些个纨绔子弟又干不得活又得拿高待遇,陈厂长不管那么多,有成绩就奖,有过错就罚。没俩月就让人给撸了,厂长气愤不过就回乡下了。这个人我认识,他是你们镇陈留村的人,姓陈叫陈开。你去请他,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人还挺爷们。行,这事包给我,我去请他。服务员,上菜!”

    刘镇长回到镇政府的办公室,先打开空调,没等身上的汗吹干,就拨通了土管所李所长的电话:“喂,老李,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时辰不大,一个高大伟岸的中年男子呼哧呼哧地几乎是小跑着到了,面目之间闪烁着十足的媚态:“镇长,有什么指派?”刘镇长喝了口冰镇汽水,慢条斯理地问:“前天我让你办的那块地手续都办好了吧?”“镇长,昨天不是跟你说了吗,已经办好了。”“那好,你再去一趟,让吕支书以他的名义在旁边再划一块,凑够三亩。告诉他注意点方式,现在国家土地政策比较紧,别给我弄出事来。”“镇长你放心,肯定稳妥。还有别的事吗?”“没了,你抓紧时间办。”李所长答应一声去了。

    李所长前脚走,派出所的安所长就急匆匆地闪进了屋:“镇长,有好消息。”他乐滋滋地向镇长汇报。“什么好消息?一个军人没一点严肃劲儿。穿着警服,向领导报告事情,为什么不先敬礼?”“是,镇长。”安所长说完敬了一个标准的敬礼。“说,什么事?”“有线人举报,小李村晚上有聚赌团伙。”“这事还用汇报,抓呀,不过要保密,不要走漏风声。”“是,我们晚上就行动。”说完,敬礼,出去了。

    “他妈的,今天是吹了哪股风,怎么全是好事?”刘镇长高兴地念叨着。“好,那就趁热打铁,去陈留村找陈开。”自言自语完,站起来伸伸懒腰,关上房门,打开奥迪车门,钻进驾驶室,发动引擎,奥迪一溜烟地直奔陈留村。

    这是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路两侧是碗口粗细的白杨树,正值盛夏,白杨树一身翠绿,枝繁叶茂。白杨树外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绿油油的玉米顶着青白色的花冠,杆中结着粉的、白的、红的“胡须仔”,横竖成行。宽可容人的阡陌纵横其间,勾勒着井字田的古老农田画面。奥迪下了柏油路拐进了陈留村,刘镇长见一位抱小孩的妇女迎面走来,停住车问道:“大嫂,陈开家住哪?”那大嫂似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问路人:“顺着路径直开,路左边的那道大铁门就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