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揽月-游学与从政生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已然学术颇丰的欧阳自远开始了一段游学的日子,在与世界各国顶尖科学家的切磋之中,欧阳自远的业务水平愈发精进,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获得诸多认可。

    “学而优则仕”,这条在中国千古不变的信条也在欧阳自远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主政贵州期间,他一心为民,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着实事。但一心想着完成探月梦想的欧阳自远最终还是舍弃负累,辞官而去,继续着自己钟爱的事业。

    $在马普学会的日子

    1981年和1983年,这两年欧阳自远在联邦德国,应邀到马普学会核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做吉林陨石研究,并合作培养研究生。

    马普学会是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的简称,它是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的,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成立于1948年2月,以取代二战前的德国威廉皇家科学院。

    二战前,德国自然科学领袖全球。二战前后,许多科学界的精华转去了新大陆,最负盛名的是创建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此外,仅在物理学界就有冯·布劳恩等近两百名科学家自愿或不自愿地去了美国,还有的被掠去了苏联。

    作为揭示并推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量子论、原子物理学以及相对论风急浪涌般发展的伟大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还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哲学家,从50岁开始一直到他逝世,他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感觉世界、物理世界和实在世界这三重世界之间的关系,可谓功名垂世。

    在这面再度焕发出德国悠远科学传统的辉煌旗帜下,马普学会集合了当今德国科学界的若干大才,拥有80个研究所,约12000名雇员,其中有3500名科学家。此外,还有约8000名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在马普各个研究所里进行科研工作。马普学会在世界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54年以来,德国有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来自马普学会。

    在学会下属的核物理研究所、化学所,其研究宗旨是,凡是已成热门显学,或是已经投入生产的项目一律不搞,而“小荷才露尖尖角”,且是人类探求自然界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应予以充分关注。因为吉林陨石,马普学会给欧阳自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很高的经济待遇,作为客座研究员,欧阳自远的工资大概是访问学者的一倍,每月有3700马克,这在80年代初期是很高的了。

    大使馆每个月会有个人开车来,把欧阳自远拉到森林里,像过去电影里地下党接头似的,不过欧阳自远交出的不是文件,而是马克。留下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国家。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德国人知道了,非常有意见,找到欧阳自远问:听说你们的大使馆每个月都要收你许多钱,这太岂有此理,还有没有人道了?

    只差指天发誓,欧阳自远赶紧“坚壁清野”,连连否认。这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对于来自中国的一个“贫下中农”,还是绰绰有余。以至于在完成研究项目,婉拒该研究所挽留回国时,欧阳自远的一大堆行李中,除了电视机、打字机,还有当时国内十分罕见的摄像机、电脑等,这些都是从那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的。当然,回国后,这些设备又都无偿送给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每一个礼拜欧阳自远去一次超市,买一个礼拜的东西回来放到冰箱里。早餐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可以解决,中饭在研究所吃。晚饭,厨房里有四个头的电灶,一个做饭,一个做汤,一个炒菜,炒菜很简单,经常是鸡蛋炒葱花,再有早就炖了一大锅的鸡肉,鸡肉便宜又有营养,每餐吃时弄一点出来。一顿饭从动手到入口,也就10分钟左右。

    生活上还有一笔不小的开销,那就是买啤酒。

    去德国前,欧阳自远德文一个字都不识。先在歌德学院学了三个月的德语,结束后到研究所,句子句型、语法结构等基本要素掌握了一些,看东西渐渐入门了,但口语不行。与同行们说事,有时表情、手势用了一大堆,彼此仍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只好改说英语交流。欧阳自远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决定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己的德语对话能力,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欧阳自远的研究步伐。

    后来,欧阳自远结识了邻居的一个德国小伙子。德国是世界啤酒业的“奥斯卡”,男人们个个有一副盛啤酒的好肚子,欧阳自远就经常吃完晚饭请他来坐,搬出一箱有12瓶的啤酒,两人边喝边聊,而且讲好“将革命进行到底”,谁先离座去上厕所,谁就认输。

    他们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包罗万象。一有收获,欧阳自远就赶快在纸条上写下来。聊天中,还发现彼此都对对方国家的一段历史感兴趣,“盲从”——常常成为他们谈话的一个主题:以理性著称的德意志民族,怎么会在二战中盲从于一个像是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战争狂魔希特勒?

    两个多月后,若干空啤酒箱垒起来可到天花板了,墙上、家具上也贴满了纸条。德国同行们发现欧阳自远德语进步非常快,原来那个“口吃”的欧阳自远德语进步神速,不仅读写无碍,并且口语标准流畅。欧阳自远自己也觉得“啤酒学院”比歌德学院更有效果。

    在德国两年,欧阳自远的心境愉悦、淡定,他的研究出现从未有过的深入与高效。

    倘若说中国文化和月亮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德国文化则与森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冬天不冷,夏日不热,草儿全年碧绿。无论走到哪里,满眼蓊郁,都是无边的橡树、山毛榉、落叶松和云杉。鸟鸣流啭,气韵深厚,白云在空,星光灿烂。整个国土幽静如一首卧着的潜流于春天的诗,美丽如一幅立起来的关于秋天的油画。

    在这样的国土上,不产生海涅、歌德这样的诗人,不诞生贝多芬、瓦格纳这样的音乐家,不奉献出黑格尔、马克思、费尔巴哈、尼采、韦伯这样的思想家,就像碧水里没有鱼翔、长空里没有雁阵一样不可能。

    有时做试验、写东西有些倦了,欧阳自远便去林间小径上走走。在大自然的百种吟唱、千种声响之中,欧阳自远感觉一片遗世独立的宁静,又在这宁静中,仿佛听到了这些伟大灵魂的窃窃私语。有时去研究所加班,凌晨两三点钟回来,得翻过一座小山,欧阳自远没有半点忐忑感,有的只是一种人被无边天籁所包容,又如宇航员处在失重条件下,身体在无边天籁里飘浮的感觉……

    研究所在一个小城里。德国所有的小城,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有博物馆、书店、画廊,都有生气蓬勃的小街,街上随处可见令人眼光一跳的喷泉、雕塑与小品,走上三五步,总有一家门口簇拥着鲜花的咖啡店或是小酒吧,里面常常坐着话题与心灵一样自由的科学家和大学生们。

    小城里还有让欧阳自远百听不厌、常听常新的来自中古教堂的钟声,这钟声听起来雄健、沉厚,仿佛是在昭示着一度失陷于法西斯泥淖后的德意志民族再做一次悲壮的理性突围。

    在这样的氛围里,国内学术界常见的浮躁,一种几乎恨不能早上开题晚上就能获奖的急功近利,像躲去泥穴里过冬的虫子,再也飞不起来;而沉静,沉静下如静水深流般的活力与新鲜,成了生活的主调。

    在如是的环境里,不见学术外的纠扯,没有无原则的内耗,德国同行们一个个诚实、踏实,非常严谨,有很强烈的责任心。

    欧阳自远的课题项目主要是测试吉林陨石的宇宙成因核素,需要做一系列的实验,一个月才能测完一个样品,得一个样品接一个样品测,一个人不可能周全。从资深的教授,到年轻的操作员,没有人会推诿或是拒绝,他们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有时能让欧阳自远有喧宾夺主之感。他们脸上关切、亲切的神情的自然流露,还不是中国人习惯性说的友情这个层次,而是来自人类科学界共同面对大自然时的一种情同手足……

    在德国的两年里,除如期完成了课题的研究,欧阳自远还充分利用马普学会里学科齐全、设备先进、资料丰富、高手如云的条件,将自己以往十几个寒暑、几千个昼夜里,在太空研究领域里呕心沥血、左奔右突的探索与认识,形成了文字。

    研究所的复印纸是随便用的,欧阳自远在复印纸上用黑笔打好五百字的方格,然后垫在另外一张白纸的下面,就在上面的白纸上写。一天晚上可以写十几页,第二天上班时再复印出来。一天攒一点,一部有两块砖头厚、总计有70万字左右的手稿,就这样压在了欧阳自远的案头。

    这部名为《天体化学》的书稿,是欧阳自远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

    天体化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它是地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三大自然科学分支的杂交产物,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到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飞行,特别是对太阳系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及资料的积累上有了飞跃的发展,天体化学才脱颖而出。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我国天体化学的开山之作。这本书是在系统综合了我国天体化学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天体的化学成分与化学演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撰写的,既有自己多年来独有的研究成果,又论述了国际天体化学各主要领域的现状和成就。

    《天体化学》在19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天体化学界的一片喝彩,国际上许多著名同行认为:“在西方还没有一本在广度和权威方面可以与之媲美的著作出版。”在国内,该书获得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结束对德国的访问后,欧阳自远又先后到苏联进行访问,同苏联的同行研究月球、金星、火星;到英国、日本访问,分别与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合作研究……

    $探求磁单极子之谜

    唐孝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孜孜不倦地思考宇宙物质的本源,经常有许多奇思妙想。他和欧阳自远常常讨论,陨石在太空中长期运行,能不能在陨石里携带一些科学家梦想探寻的基本粒子,特别是磁单极子。他建议欧阳自远与美国科学家讨论,先设计好实验方案,通过实验,使人类对探求磁单极子的理想前进一步。

    在美国,欧阳自远与密歇根大学物理系的科学家合作,探测长期在行星际空间飞行的陨石。受到各种宇宙辐射作用,陨石中含有大量的磁性矿物,有可能携带磁单极子,这是一种至今仍然没有发现过的粒子。

    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粒子,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做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电和磁就像是一对相生相成、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也像是一对亲密无间、夫唱妇随的美满佳偶。说到电,必然也会说到磁;提到磁,自然也离不开电。如充满宇宙中的电磁波,它们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因为它们对宇宙天体和生命物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电性和磁性的统一体。

    但是,实际上,磁和电这对佳偶也并非是完全对称的。在电现象里,带电体可分割成单独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粒子,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体的两极总是成对出现,无论磁针被分割成多少部分,无论把它分割得多么小,新得到的每一段小磁铁总有两个磁极。长久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单独存在的磁极——磁单极子。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电、磁这种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对称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为什么正、负电荷能够单独存在,而单个磁极却不能单独存在,对此人们更是充满了诸多的疑问。

    磁单极子到底存不存在呢?

    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首先从理论上用极精确的数学物理公式预言,磁单极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既在创建相对论性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上有过重要贡献,而且还先提出了反物质学说、磁单极子学说和基本物理常数随时间变化学说,其中反物质学说已在试验上得到证实,并成为阿尔法磁谱仪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对量子力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他曾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磁单极子的提出,科学界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磁单极子的狂潮。

    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中,会隐藏着磁单极子这种“小精灵”。然而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无论是在“土生土长”的地球物质中,还是那些属于“不速之客”的地球之外的天体物质中,均未发现磁单极子。

    1975年,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用气球将感光底板送到空气极其稀薄的高空,经过几昼夜宇宙射线的照射,发现感光底板上真的有又粗又黑的痕迹。他们欣喜若狂,于是迫不及待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声称,他们找到了磁单极子。但是,对于那是否真的是磁单极子留下的痕迹,会上争论很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那些痕迹很明显是重离子留下的,但试验者还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子留下的“杰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在他的试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子。他采用一种被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在试验室中进行了151天的试验观察记录,经过周密分析,试验所得的数据与磁单极子理论所提出的磁场单极子产生的条件基本吻合,因此他认为这是磁单极子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不过由于以后没有重复观察到类似那次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证磁单极的存在。

    在长时间的寻找中,可以说,没有一个科学家敢于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完全真正找到了磁单极子。于是,导致了关于磁单极子是否真的存在的疑云的产生,并且这种疑云渐渐地越积越厚,浓重地笼罩着科学界,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关于磁单极子的争议。

    在肯定磁单极子存在者中,不乏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坚持认为,磁单极子是存在的,但它们成对结合得太紧密了,现在所有的高能粒子尚不能把它们轰开。但是,他们也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磁单极子即使存在,它们也极可能是在宇宙形成初期产生的,残存下来的数量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假如宇宙间充满了大量磁单极子,则宇宙间的磁场将不复存在。这些磁单极子本来就很少,而且它们又散布在极其广袤的宇宙之中,所以要找到它不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磁单极子含量很少,那么正负磁单极子之间相互湮没的概率同时也会很低,所以它们就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也有的科学家首先肯定磁单极子的存在,但同时又承认磁单极子实际上很难发现。他们的理由是,在人类观测所及的范围内,存在的大多数磁单极子应是属于一种运动速度极其缓慢、惰性很强的“慢磁单极子”,而那些精力充沛、运动神速的“快磁单极子”,早已飞离银河系,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但慢磁单极子对物质电离作用很弱,要想观察到它们,需要有比现在装置灵敏度高上万倍的探测器才可以,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这样的探测器暂时还无法制造出来。

    两种观点激烈交锋,可谓谁也说服不了谁。

    欧阳自远自然也十分盼望能够探究到这个难解之谜的谜底。欧阳自远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物理系合作,期望通过将铁陨石置于液氦的低温下,用极强磁场拉出磁单极子,用最灵敏的探测器探测磁单极子的相关效应,终因探测器的灵敏度不够而没有取得可信的实验结果。

    努力了,汗水就不会白流。虽然磁单极子假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在实验上得到最后的证实,但是,在对磁单极子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特别是粒子研究技术如加速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磁单极子仍将是当代物理学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今天的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做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也将有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也会再深入一步。

    $短暂的从政生涯

    还是在1983年,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兼省长的王朝文向中央举荐,邀欧阳自远出任贵州省分管教科文卫的副省长。欧阳自远婉言拒绝,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做官,也不想做官,愿意一生做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贵州省委再次推荐欧阳自远出任副省长,这一次,欧阳自远当面向中组部考察组拒绝道:“我何德何能,难以担当此重任。”

    无数人说欧阳自远傻,欧阳自远淡然一笑,不做任何解释,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的心在另一个空际。

    1988年,欧阳自远在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该所除了设在贵阳的本部外,还有一个设在广州的分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

    1990年,欧阳自远又被任命为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资源环境科学局主管地理、地质、海洋、空间、大气、生态、环境等领域,下属有四十多个研究所。此外,欧阳自远还兼地化所所长和广州地质新技术所所长两职。

    欧阳自远上任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找他谈话,首先说明了科学院需要一位科学家来担任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周光召又说道:“一般局长不能同时兼任下属研究所的所长,由于你们研究所全体研究员给院党组和我来信,强烈要求你继续担任所长,院党组决定同意你兼任地化所所长。”

    周光召主要谈了资源环境科学局的任务、目标、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以及他的期望,最后询问欧阳自远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欧阳自远回答说:“第一,户口留在贵阳,不迁来北京;第二,工资仍然拿贵阳地化所的工资,不拿北京中国科学院的工资;第三,我认真负责做一任局长,好好工作,完成任务后回贵阳,做我的研究工作。1966年大家从北京搬迁到贵阳,条件艰苦,工作困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地化所蒸蒸日上,我要和大家在一起。”

    周光召感到十分惊讶和感动,激动地说:“我们从外地调人员到北京,都要求迁报北京户口;北京中国科学院机关的工资接近贵阳地化所工资的一倍,你都放弃这些优厚的条件,为什么?”“我的钱够用了,回去后还是做我的研究工作。”欧阳自远淡淡地回答。周光召紧紧握着欧阳自远的手,深情地望着欧阳自远说:“谢谢,我都同意!”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年他56岁,在当时的院士中是非常年轻的。

    1992年,求将征才心切的贵州省推荐欧阳自远出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身为人大代表的欧阳自远清楚,对于人代会的选举结果,他不能推辞。在他的理解中,人大就是民意机关,既然选上了,就要肩负起职责,他决定努力为贵州的百姓做点实事。

    贵州多山,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在贵州流传着一句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贵州省农业土地面积只有2.3%,主要集中在各种山间盆地、谷地或者洼地中,耕地量少质差。为了达到农业生产和增产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地方被迫走上毁林、毁草开荒的道路,“坡耕地”和“大规模垦殖”耕地因此应运而生。过度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也加剧了山林土地的石漠化。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环境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地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石漠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实质是水土流失。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被人们称为“地球癌症”。

    石漠化严重的地方,石头一丛丛、一堆堆地蹿出土壤,嶙峋而狰狞。土地中石头就占了一半还多,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间,土层薄而贫瘠,庄稼稀疏瘦弱。

    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20.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733平方千米,中度石漠化面积10518平方千米,强度石漠化面积2669平方千米。另外,尚有43714平方千米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在贵州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石漠化面积占贵州总面积20%以上的有30个县,而且凡是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贵州最为贫困的地方。

    欧阳自远当选为人大副主任后,开始致力于贵州省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他组织并指导他的学生、地化所副所长王世杰的研究团组,进行了全省喀斯特地区碳酸盐风化成土与环境变化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红土风化壳的定年方法与技术,深化了对贵州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的认识,为石漠化的成因研究和治理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欧阳自远不仅自己研究,还组织、带动起地化所一大批力量投入这方面的课题中来,除了石漠化治理,还有地方病成因、酸雨对贵州地区土壤的侵蚀、破坏及其对策等。

    欧阳自远还争取到中科院的支持,在所里成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该实验室的指导下,贵州在几个地方开始进行恢复植被和灌木丛的试验。为此,欧阳自远荣获2003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但是,欧阳自远立刻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作为地化所月球与行星中心的科研经费,以及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科技研究经费。

    因为欧阳自远还兼任着贵州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未接触过财经的欧阳自远经常向财经委的委员,如贵州省计委、财政厅、体改委等厅局的老领导请教贵州发展经济的锦囊妙计。

    省人大每年都要审查全省上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欧阳自远根据贵州的现状明确提出:第一,增加农村和农业的投资,并保证每年连续性地增加。第二,增加教育、科学技术的投资,不能因为贵州人均GDP全国最低,这方面的投入也长期甘于全国倒数第一。第三,缩减公检法部门的开支,目前这方面的投入已严重超过贵州的财力。

    欧阳自远掷地有声地表示,如果达不到这三项要求,政府的财政计划不可能在人大通过。

    不久,修改后的财政计划报告交到了人大,大体都按照财经委所提要求,欧阳自远很宽慰。但没过多久,他就听到反映,过去怎么开支,现在还是怎么开支,财经计划报告居然是应对财经委的“假报告”。欧阳自远第一次感受到一些以自己的学术思维无法理解的事情。

    作为当时户口在贵州的唯一一位院士,欧阳自远毫无争议地当选为贵州省科协主席。上任之后,欧阳自远了解到,在他之前的各位主席,奔走陈情了十多年: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进行科学宣传、科技普及的必要设施,全国哪个省都有,唯独贵州省没有,应该尽快建立。

    欧阳自远决定在自己的任期内办成这件事。

    1998年“两会”前后,欧阳自远在北京发了一份紧急传真给贵州省委领导。内容是,准备将自己的工资捐出,以发动全省科技界同人捐款,在贵阳尽快建设省科技馆。经与省军区联系,他们也有意发动干部、战士捐款,对于这一行动,请省委能够同意和支持。

    省委领导收到传真后,立刻将电话打到北京:“欧阳,你千万不要带头干这种事。贵州再穷,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省里每年都要安排为民造福的十件大事,我们一定想办法将建设科技馆今年给安排进去。”

    果然,当年贵州省财政拨款3800万,投资建设省科技馆。欧阳自远细致地计算过,这笔钱只够完成科技馆的土建,而硬件与软件部分比例起码是一比一,如果真要全面竣工,还需要4000多万。欧阳自远趁热打铁,又找机会对省委领导说:“我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这件事,好不容易破土开工了,省委要支持到底啊!”省委领导表示一定支持到底!

    2005年4月,科技馆落成时,欧阳自远异常欣慰。

    贵阳的冬天特别冷,欧阳自远家里没有暖气,尽管在客厅烧了炉子,欧阳自远还是不得不披着毯子御寒。春节前的一天,省委领导来看望欧阳自远,欧阳自远正披着毯子伏案工作着。看到欧阳自远如此清苦的居住环境,省委领导感慨道:“你怎么住这样的房子,比省委、省政府的处长们住得都差……”随即问陪同的省人大秘书长:“省里不是给副省级干部建了一批住房吗,房子还有吗?”当秘书长回答说房子已经没有后,省委领导立刻指示:“那就由省里出钱给欧阳院士买一套好的商品房。”

    欧阳自远一下急了,说道:“这使不得,千万不能开这个头。就是买了我也不会要!”

    省委领导没有再坚持。但是,没多久,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秘书长向省政府打了报告,以欧阳院士为例,要求给省人大建一批住房。报告很快获得通过,一共建了8幢,省人大处以上干部全部搬进了新楼,干部们无不感谢欧阳自远。

    但欧阳自远的心又怎能离开他魂牵梦萦的月球探测呢?

    在2000年的一次省人大会议上,一直心系飞天梦的欧阳自远诉说着自己的苦恼:“自从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我一直觉得责无旁贷,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同时,我也始终没有忘记科技人员的本分,两边的工作都尽量去兼顾。但现在月球探测已经脱离研究阶段,开始进入论证、答辩阶段,全部身心放在这个项目上,时间也不够用,可省人大这边又不能图个虚名。这一直让我十分苦恼,真怕两边有什么事给耽误了……我想,能不能辞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心一意去做月球探测那边的工作?”

    主持会议的省委领导立刻表示:“能不能这样,以后你就当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财经委员会主任就不兼了。”并问与会者:“大家同意不?”在几秒钟的停顿后,与会者纷纷表示同意。省委领导又补充道:“欧阳,人大这边有需要你参加的会议,由你决定出席不出席,一切保证你手上月球探测的工作不受影响……”

    辞掉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的工作后,欧阳自远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探月事业之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