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嘱,对下述两组文字作了点评,送上,请审阅。
点评《一片绿叶的回忆》
在一篇不足五百字的短文里,作者巧妙地运用有关绿叶的一则故事(源于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绿叶》)和一段格言,刻画出一位普通女教师的高尚情怀,构思奇特,叙述也比较集中,开头、结尾都很别致。
其实,文章还可以写得更精炼一些,比如,后面既然交代了王老师“送给我一张照片,背面画着一片绿叶”,头一段“翻看照片”、“看到一张照片上画着一片绿叶”等叙述,就显得重复了。如果改为:“在我的记忆里,一张画有绿叶的照片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既与“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心里”相呼应,又点出了题目。第二段对主人公的介绍也有些啰唆,仅百余字就连续出现六七次“王老师”字样。个别用语不太科学——作者问老师:“怎么这样喜欢绿叶?……老师不置可否”。“不置可否”,应该对应判断性语句,即“是什么”(如果你问的是“是不是这样”,说“老师不置可否”是可以的);而你问的是“为什么”,那就应该用“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之类的句式加以对应。
点评两首小诗
诗,是心灵与心灵间交往的信鸽。小作者借助诗的“信鸽”,以精巧的构思、鲜活的形象和飘逸的思绪,编结出美丽的花环,奉献给衷心敬爱的老师。两诗都采用“博喻”的修辞手法,选取一连串的事物,融想象于现实生活,铺张排比,反复吟咏,来抒发浓郁而真挚的情感。在结构安排方面很有特色。
前一首,把小鸟与星星、小鱼与珍珠、小虫与花瓣相联系,十分贴切。通过四个排比的“我想”,确也表述得比较清晰。当然,也还可以调换一种表述方式,给中间的句子加上一定的修饰,如“我将搏击苍空寻找最亮的星星”;“我将遍游深海觅得最大的珍珠”;“我将不知疲倦地出入花丛,采酿最香甜的花粉、蜜液”……这样,当会表达得更为充分,从而收到更佳的效果。
后一首,思致更精巧一些,但也有瑕疵可指。说“淡淡的花香”是“我们的笑容”,不够确切。与“笑容”相对应,可能“花朵”更恰当一些。
王充闾
2005年6月6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