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桩-一个传言的传播过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月红要离婚了!”

    ——是吗是吗?

    ——可惜可惜!

    ——好啊好啊!

    ——有意思有意思。

    ……

    反响之强烈,比王菲绯闻更甚,传播之快,也大大出人意外,没几天,这传言就几乎传遍了S市的大街小巷,弄得快家喻户晓了。

    江月红何许人,为什么她的离婚有如此新闻效应?说出来也不奇怪,她本身就是个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人,她是S市的新闻主持人,她一年365天至少300天以上要与S市的广大观众在荧屏上见面。S市的老百姓已听惯了她那悦耳的声音,她那姣好的面容也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她江月红要离婚,这太不可思议了。

    离婚总是有原因的,江月红为什么要离婚姻呢?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着,推断着,排摸着线索,寻找着可能性。

    江月红的先生是市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有着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论长相,说不上美男人,但打个80分还绰绰有余吧。事业不算辉煌,总还有点吹牛的资本吧——这么好的男人不要,这里面可大有文章了。

    俗说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议呀排呀,分析出了三种可能性:

    一、江月红的先生不是真正的男人;

    二、嫌她男人没出息,不般配;

    三、第三者插足。

    有人说,现在“伟哥”登陆了,可助男人一展雄风,第一条可以否认。也有人说,第二条最多是个起因。最后一致裁定:江月红十有八九有了外遇。

    只是这外遇会是谁呢?

    大家搜遍脑子的角角落落,非要找出些蛛丝马迹出来。

    议了半天,终于达成一个共识:

    A.这个第三者如果不是很有钱,就是很有名或者很有权;

    B.这个第三者应该就在S市;

    C.这个第三者走出去要和她般配。

    那这个人是谁呢?

    张三?——不可能,此人太俗;

    李四?——也不可能,此人太油;

    王五?——更不可能,此人太花;

    赵六?——还是不可能,此人太老。

    排来排去,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又否定了一个又一个,扫兴!

    突然,有人提:会不会是孔斯文?

    啊呀呀,先前怎么会没想到他。对对对,就是他了,孔斯文最有可能了,这简直是一定了。

    孔斯文目前是市书法协会的副主席兼秘书长,其书法作品入选过全国书展,S市的多家企业招牌出自他手笔。说他是青年才俊,没有任何水分。去年他开了爿“翰墨斋书画苑”,专营名家书画,据说生意不错,成了文化人常去雅聚的地方。市报、市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过,怪不得江月红在播报有关孔斯文的消息时特别声情并茂。

    有人回顾:曾在街上见江月红停着自行车与停着摩托车的孔斯文在讲话——这不是证据是什么?

    有江月红同事想起这样一件事:江月红有次BP机响了,但竟没回。一定是见办公室有人,不好意思当场回。

    这个细节激发了另一位同事的记忆力,他说曾有一封信,那信封上的字龙飞凤舞,漂亮极了,不是孔斯文的,还会是谁呢?

    至此,江月红离婚是因了青年书法家孔斯文,孔斯文乃第三者也就成了铁定不移的定论。

    不久这消息就以几何级速度在S市的大街小巷传开了。

    有次,孔斯文与几个朋友小聚,其中有位喝多了,要孔斯文交待如何勾上了江月红,使她离婚的?

    孔斯文惊得目瞪口呆。

    他说:“江月红的第三者是我,是我孔斯文?”他摸着朋友的额头说:“你到底是发烧说糊话,还是喝多了讲醉话?”

    朋友说:“我讲的是满大街都知道的事实罢了,恐怕全世界就你不知道。”

    孔斯文忘了斯文,一拍桌子说:“我要起诉!”

    可起诉谁呢?——是同桌的朋友,还是满大街都知道的路人?

    很少喝酒的孔斯文端起酒杯一口气干了个杯底朝天,嘴里自言自语道:“我成了第三者?我成了第三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