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前四句写郊行风景,“余红”句兼含情韵,与周草窗词“一片斜阳恋柳”并推佳咏。“凌波”至“春酌”数语,论词面不过言途逢旧眷,小饮留连,须于句秀而笔劲处着眼。转头处承上“春酌”句,回忆醉时,颇得神态。以下扶醉惜花,更多余感。结句开拓,不落恒蹊【1】。夏闰庵云:“此阕与《兰陵王》《浪淘沙》《大酺》《六丑》诸作,人巧至而天机随,词中之圣。与史迁之文,杜陵之诗,同为古今绝作,无与抗手者。”
兰陵王越调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上阕但赋“柳”字,而有清刚之气。中阕之“梨花”句、下阕之“斜阳”句,闰庵云:“有此二语顿挫之力,以下便一气奔赴。”余亦谓然。无此二语,则中阕于别后,即言行舟迅发;下阕在客途,即言回首前欢,便少纡徐之致。赖此顿挫,非特涵养局势,且句中风韵悠然,名作也。
浪淘沙商调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上阕“垂杨”句以下数语,临歧与别后次第写出,其胜处在音节之脆,腕力之劲。下阕以“难忘”“轻别”四字引起下文。“翠尊”至“敲壶”数语,分六、七层写来,但见其宛转而凄艳,而不觉其藻饰堆叠。闰庵亦云:“此七八句全是直写正面,再接再厉,急管繁弦,声声入破矣。”结处梨花如雪,在空际写怨,而先以“恨春去”句动荡之。末二句用倒装法,不着一平率之笔也。
大越调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起笔言“烟收”“禽静”,以下“琴丝”三句,从旁面景物着想,为“春雨”传神。“愁极”“梦轻”三句从听雨者着想,皆不落滞相。转头处恐“流潦妨车”,别开意境,兼寓思归之意。“憔悴”三句用垫笔,为下文作势。“哀曲”句下复用“况”字以振起之,更见力量。结处不欲一泻无余,故“秉烛”句以含蓄出之。通首如公孙舞剑,极浑脱流利之观。史梅溪《春雨》词云“恐妨他佳约风流”,与此结句意略同。
六丑中吕落花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攲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鸿、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前五句言客里送春,“翼”“迹”二韵力破余地,词家赋送春者,无此健笔。“楚宫”三句哀艳而有缥缈之思。以下言惜花无人,不如蜂蝶之尚有余恋。下阕言花落之后,但余暗碧。王荆公所谓“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而在惜花者徒增太息耳。“长条”三句就花刺钩衣,以寓恋别,词为蔷薇花谢后作,故即事生情。“残英”四句承别情而言,因簪取残花,而绮思离愁一时齐赴,如小凤钗头之曾窥香颈。夏闰庵云:“是人是花,合而为一,变化无方。”
结句言纵使花片随潮,相思留字,而长此漂流,无缘更见,一句一意,收来敏妙。闰庵云:“白石之《暗香》《疏影》似脱胎于此。”但彼之迹象未化,尚隔一尘也。
点绛唇仙吕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歧恨。
因送别之时,风吹黄叶,信手拈来,便成此解。可见随处景物,能手遇之,便能运用。词中下阕之意,以承接上阕为多。此词言昨宵风信,今见叶飞,其衔接尤为明显。
前调仙吕伤感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起笔即包举感旧怀乡之意。既乡书不达,姑且诉向桃根;而回顾襟边,泪痕犹在,次句之伤心事,可于泪痕证之。唐、五代词承乐府之遗,以小令为多,北宋渐有长调,至清真而开合矫变,极长调之能事。而集中小令,亦秀雅而含风韵。小晏、屯田,无以过之。此词之“衣袂”两句,即其一也。
少年游商调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此调凡四首,乃感旧之作。其下三首皆言别后,以此首最为擅胜。上阕橙香笙语,乃追写相见情事。下阕代纪留宾之言,情深而语俊,宜其别后回思,丁宁片语,为之咏叹长言也。
皋文《词选》录此及《六丑》二调。余所录较多,且加以诠释。毛晋刻《清真集》,其评注庞杂者删之,余妄加评论,得无为汲古翁所笑耶?
浣溪沙黄钟
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长安。预愁衣上粉痕干。
幽阁深沉灯焰喜,小炉邻近酒杯宽。为君门外脱归鞍。
词人多作伤离之语,此乃言相见之欢。上阕三句作三折,不使一平衍之笔。观结句甫在门外下马,则“幽阁”二句,因见报喜之灯花,预暖洗尘之酒盏,皆代绿窗中人着笔也。语云:“欢娱之言难工,愁苦之音易好”,此词却工。
前调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碎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通首皆写景,别是一格。字字矜炼,“归燕”二句宛似宋人诗集佳句,虽不涉人事,而景中之人,含有一种闻适之趣。“摇扇”句虽有人在,只是虚写。
前调
日射攲红蜡蒂香。风干微汗粉襟凉。碧绡对卷簟纹光。
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长亭无事好思量。
此为闺中逭暑之作。先言室内,虽仅言粉襟纹簟,而丽影已绰约其间。后半言室外,剪柳抛莲,写出闲雅之致。结句以含蕴出之,尤耐寻挹。
前调
宝扇轻圆浅画缯。象床平稳细穿藤。飞蝇不到避壶冰。
翠枕面凉偏益睡,玉箫手汗错成声。日长无力要人凭。
词意与前首相类,赋景物极妍丽之彩,状闺情尽娇慵之态。《草堂诗余》选词,以春夏秋冬之景分隶之。此词洵夏令之绝妙好词也。
前调
日薄尘飞官路平。眼明喜见汴河倾。地遥人倦莫兼程。
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早收灯火梦倾城。
长途倦客,薄晚停车,土壁认攲斜之字,茅檐访村落之名,皆陆行旅客确有之情景。写景以真切为贵,此等词是也。结句匆匆旅宿,犹忆倾城,周郎其在邯郸道中向卢生借枕耶?
前调
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桁透斜晖。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上阕写雨后春光明媚,风景宛然。下阕风篁成韵,香霭初残,凡静境撩人,最易幽怀枨触,有“风竹”二句蓄势,则昼静怀人之意,自注笔端矣。
前调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金萧闲老人以“明秀”名其词集,此词足当“明秀”二字。起二句颇含画意,有晚唐诗境佳处。
前调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上阕有李白《菩萨蛮》词“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之意。下阕“新笋”二句写景即言情,有手挥目送之妙。芳序已过,而归期犹滞,忍更听鹃声耶!
玲珑四犯大石
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憔悴鬓点吴霜,细念想、梦魂飞乱。叹画阑、玉砌都换。才始有缘重见。
夜深偷展香罗荐。暗窗前、醉眠葱茜。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此调精湛处在“旧色”“芳心”二句。已色衰香退,而芳心一点,历久不渝,句意并美,宜为后人传诵。通首皆本此意。“画阑”“重见”二句,人事都非,而旧人相遇,更续前缘,彼浪蕊浮花何足语此!下阕离合悲欢,转展曲尽。“浮花”句用垫笔有力。收句尤劲绝。
虞美人正宫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春絮。细作更阑语。相看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此调凡六首,元巾箱本分隶于上、下卷及集外三卷。戈顺卿所选止二首。汲古阁刻《片玉词》,则六首并列之。此六首由将别而录别、而别后,细审词意,当是一事。汲古本于前后情事,排次不相联续,今为次第录释之。此当为第一首,在未别之时。上阕言同是黄昏时候,而在欲别者,只觉光阴迅逝。下阕言今宵虽双影灯前,以将有远行,离绪羁愁,已相继并集矣。
前调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不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板闲时按。一任旁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遣恩情容易似寒灰。
此首纪临别之语也。既告以春暮归期,勿弹别泪;又言但毋忘我,不妨歌舞依然,以消闲寂,宛转写来,如听喁喁情话。取譬炉灰,意新而情挚。
前调
金闺平帖春云暖。昼漏花前短。玉颜酒解艳红消。一向捧心啼困不成娇。
别来新翠迷行径。窗锁玲珑影。砑绫小字夜来封。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
此首写别后之怀。“啼困”“红消”,想为郎之憔悴。亲封“小字”,将报我以平安,乃从居者着想也。
前调
玉觞才掩朱弦悄。弹指壶天晓。回头犹认倚墙花。只向小桥南畔便天涯。
银蟾依旧当窗满。顾影魂先断。凄风休飐半残灯。拟倩今宵归梦到云屏。
此首亦写别后之怀。小桥才过,怅咫尺即天涯,归梦飞来,愿残灯之留照,似水柔情,曲而能达,乃从行者寄思也。
前调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秋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此首纪客途之渐远也。偶见野塘双鸭,触绪怀人,与“微雨燕双飞”之词同感。
前调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
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此首纪别后之出游也。偶旧地之重过,便怀分袂;喜清游之暂慰,翻恐独归。此与《蝶恋花》词皆录别缠绵之作。但彼则于一首中次第写之,此则分六首次第写之,情之所钟。正在君辈。
琐窗寒越调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阴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词为寒食雨中作。闲淡写来,因雨而念故人,更念及湘楚旧游,苍凉寄感。“风灯”二句写出楚江夜泊风景。下阕因佳节而回忆当年,非特酒徒云散,即绛唇清唱,今在谁边?姑盼归期,冀堕欢重拾耳。上阕“故人剪烛”四句能情中带景,情味便厚,亦词家途径也。
南乡子商调
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集中《蝶恋花》及此调皆纪晓别,各擅风情。因上阕言征人晓发,寒威尚劲,故转头处言既惮寒,又兼惜别,致怯绾云鬟,代别后红闺着想,惟有凝眸不语,愁满镜中耳。袁简斋诗“一声江上红船橹,两角眉峰万点秋”、厉樊榭诗“将归预想迎门笑,欲别俄成满镜愁”,皆与此词结句情味相似。
瑞龙吟大石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首段言人如巢燕归来,花事方酣,人家依旧。次段回忆此地初逢,笑语风姿,宛然在目。三段实赋访旧,歌姬舞侣,大半飘零,闻说秋娘尚在,如洛中柳枝娘,犹能忆诵玉溪诗句。而此日名园寥寂,伴饮无人,伤别伤春,惟有一鞭归去。帘栊风絮,独自徘徊,通篇宛转写来,情景两融。“孤鸿”句至结句,景中见情,妙在不说破,其味无尽。夏闰庵云:“清真平写处,与屯田无异;至矫变处,自开境界。其择言之雅,造句之妙,非屯田所及也。”此调第一段、第二段属正平调,谓之双拽头。自“前度刘郎”以下,即犯大石调。至“归骑晚”以下四句,复入正平调。他本有从“声价如故”句分段者,非是。
齐天乐正宫秋思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练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起二句笼罩一切。其下以淡雅出之,清愁一片,摇漾于毫端。“乱叶”三句极苍凉之思。“敛”字韵夕阳光景,动人留恋,又最易感人,词客每以之作结句。闰庵云:“此系黄钟宫正调。宜于深稳之词,他人或作激楚语者,非合作也。”
渡江云小石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上阕言楚江作客,春光取次而来,皆平序景物。其写怀全在下阕,宴阑人散,送行者皆自崖而返,而扁舟孤客,泊苇荻荒滩,与冷月残灯相对,此词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皆善写客愁者。
应天长商调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写寒食寂寥情况,以“梁间燕”“隔院香”衬托出之,不使一平笔。下阕强寻前迹,而紫陌人遥,虽门巷依依,不异蓬山远隔。辞意之清永,如嚼水精盐,无尘羹俗味也。
还京乐大石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此调上、下阕自“箭波”句至结笔,一气贯注,言万点泪痕,逐流波至长淮尽处,更过当时楼下,想楼中人之念我,笔力如精铜作钩,曲而且劲。言情处则遥想妆楼中恨墨愁妆,相思无极,安知独客伤离,亦为伊憔悴,倘归飞有翼,方知两心相忆同深也。
扫地花双调
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暗黄万缕。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信流去。一叶怨题,今到何处。
春事能几许。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泪珠溅俎。叹将愁度日,痛伤幽素。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黯凝伫。掩重关、遍城钟鼓。
“信流去”三句宕笔有远神。下阕“占地持杯”二句细腻而老当。“泪珠”以下五句,闰庵云“笔势一气挥洒”。“恨入金徽”二句透到对面,顿挫有力。
丹凤吟越调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聊,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生怕人道着。
起笔直揭“春光无赖”四字,以下八句将无赖意写得十分酣足,惟有无聊倚枕,以消永昼耳。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而因恼人春色,益动离心,则景与情仍融成一片。转头以下五句笔转如环,更用“昏暝”“花落”二句作回旋顿挫,以蓄笔势。且“昏暝”二字,回应上文之暮景残照,章法周密。结处仍意不说尽,全阕无一率懈之笔。
解连环商调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燕子楼”二句语隽而意悲,“移根”三句倒装句法,倍觉其厚。下阕“漫记得”以下五句既烧却前书,又盼寄梅信,有“恩怨喁喁”之意。倘仍肯赠我梅花,当酬以泪点,长毋相忘也。
忆旧游越调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蛩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先将窗外之秋声,闺中之愁态,细细写出,以“两地魂消”句彼此开合,遂与下阕衔接一气。“朱户”三句迨“为郎憔悴却羞郎”,妙在不说尽。“拂柳”“吹桃”等句,仍寄情于空际,弥觉蕴藉。“巢燕”句感光阴之易过耶?抑喻人事之更新耶?词境入空明之界矣。夏闰庵云:“上阕之结句,不可无此顿挫;下半阕一气带出,其得势在此。”
迎春乐双调
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忆年时、纵酒杯行速。看月上、归禽宿。
墙里修篁森似束。记名字、曾刊新绿。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
因题竹而怀人,情景皆真,清空一气。
一落索双调
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
目断陇云江树。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倚阑”二句写景俊逸,拟诸诗境,有“十里晓风吹不断,乱红飞雨过长亭”意境。“落霞”二句寄怀天末,离思与落霞、孤鹜齐飞矣。
满庭芳中吕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通首气脉之贯注,顿挫之蓄势,自是大家。下阕“身外”“樽前”数语,不着闲愁,自成馨逸,尤为超妙。谭复堂拈出“地卑山近”二句,谓是五代人语,为词家度尽金针。夏闰庵云:“换头处直贯篇终,有矫若游龙之势。”
少年游黄钟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此在荆州听雨怀旧之作。“不似当时”句淡语也,而得力全在此句,使通篇筋骨俱动。
秋蕊香双调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午妆粉指印窗眼。曲里长眉翠浅。
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宝钗落枕春梦远。帘影参差满院。
次句确是春暮絮飞风景。“宝钗”二句能状春闺昼静之神。近人唐树义诗“行近小窗知睡稳,湘帘如水不闻声”,方斯词境。
法曲献仙音大石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
耿无语。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前半将幽居景物闲闲写出,后始转入言情,纨素犹存,而玉京人远,在静境中易涉幽想。后阕虽寄怀宛转,而纯用疏朗之笔,绝无缋饰,见格调之高。
过秦楼大石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上半写情景,皆以闲淡之语出之。转头三句遥想闺愁,下语深细。“梅风”三句状梅雨光阴,尤新颖动目。且有此旋折,转入旅怀,局势便有开合。结句相望千里,共此明河,与少陵“依斗望京”,用意相似。
塞翁吟大石
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散水麝,小池东。乱一岸芙蓉。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梦远别、泪痕重。淡铅脸斜红。
忡忡。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消镜中。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洒血书词,剪烛亲封。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薰风。
夏闰庵云:“通首任笔直写,结语用宕笔,神味无穷。”
苏幕遮般涉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叶上”三句笔力清挺,极体物浏亮之致。
宴清都中吕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通首情与景融成一片,合为凄异之音。此调当在浑灏流转处着眼。结句涉想悠然,怨入秋烟深处矣。
霜叶飞大石
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前段以清利之笔写秋色,已足制胜。后段言情,“秋风”“玉匣”四句凄清欲绝。虽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而“清辉”与“皓月”句相映带,非情景前后判然,且句中复顿挫生姿。
花犯小石梅花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冼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宋词中咏“梅花”者,侔色揣称,各极其工。此词论题旨,在“旧风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标明之。下阕自“吟望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
丁香结商调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登山临水,此恨自古,消磨不尽。
牵引。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先写现时之景,而纨扇忍捐,已引起下文怀人之意。后半“试酒”以下五句,追写旧时之景,情态依依。结句凄韵绕梁,非特语有含蓄也。
氐州第一商调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景物关情,川途换目,顿来催老。
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座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
前八句状水天景物,“残照”二句为秋柳传神,而以“关情”“换目”承上八句,则所见景色,皆有“物换星移”之感。自转头至结句,如明珠走盘,一丝萦曳。夏闰庵以“曲而婉”三字评之,殊当。
解蹀躞商调
候馆丹枫吹尽,面旋随风舞。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还是独拥秋衾,梦余酒困都醒,满怀离苦。
甚情绪。深念凌波微步。幽房暗相遇。泪珠都作秋宵枕前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
词有放笔为直干而亦有趣致者,此词上阕之抒写旅怀是也。歇拍二句,闰庵云:“音驿难通,而征雁翻能带去,似不可解。而中有至情,词中措语之妙也。”
解语花高平元宵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词因“元宵”而抚今追昔,分前、后段赋之,笔势流转,一往情深。张文潜序贺方回词,谓其“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论者谓深得贺词之妙,余谓此词亦然。
水龙吟越调梨花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妃漫好,与何人比。
前五句实赋“梨花”,其下“传火”二句从侧面写,“雪浪”二句从正面写,非特词笔妍秀,且以“长门”句、“春意”句承之,更觉情味不尽。结句“比”字韵语新而情重,洵芳悱善怀者。
西河大石金陵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闰庵评此词前二段云:“佳处在境界之高。若仅以点化唐人诗意论之,尚浅。”余谓第三段“燕子”“斜阳”数语,在神韵之远,若仅以点化“王谢堂前”诗意论之,尚浅。
品令商调梅花
夜阑人静。月痕寄、梅梢疏影。帘外曲角阑干近。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
应是不禁愁与恨。纵相逢难问。黛眉曾把春衫印。后期无定,肠断香消尽。
闰庵评云:“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玉楼春仙吕惆怅
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天涯回首一消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前半阕足当深、稳二字。
绮寮怨中吕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起二句工于发端,“败壁”二句凡昔年村店题墙,客子重过,自有一种征途怀旧之感,况蛛丝苔晕,极荒寒耶!下阕“旧曲”三句作一顿挫,以下如乘溜放舟,不须篙橹,其情词之幽咽,若清夜啼猿,令人不怡也。
拜星月慢高平秋思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起笔五句写景幽丽,仿佛见小姑居处。下阕“雨润云温”何等旖旎,“秋虫空馆”何等荒寒,两相写照,情孰能堪!人与寒蛩,同声叹息矣。
绕佛阁大石旅情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舒展。
“桂华”五句及下阕“浪飐”二句写景真切,语复俊逸,惟清真擅此,柳屯田差堪伯仲。后幅旧境重逢而故人不见,停云落月,今古同慨也。
一寸金小石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波暖凫鹥作。沙痕退、夜潮正落。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飘泊。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胜处全在上阕,写江路景物如画,好语穿珠,无懈可击。但此等词宋贤尚有能手,未见清真本色也。
蝶恋花商调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此纪别之词。从将晓景物说起,而唤睡醒,而倚枕泣别,而临风执手,而临别依依,而行人远去,次第写出,情文相生,为自来录别者希有之作。结句七字神韵无穷,吟讽不厌,在五代词中,亦上乘也。
玉楼春大石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斜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此调凡四首,以此首为最。上、下阕之后二句,寓情味于对偶句中,“江云”“雨絮”取譬尤隽。
夜飞鹊道宫别情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津鼓”二句写别时风景清峭,“华骢”二句善状离情。下阕言别后独归,“重红”五句在景中写情,方见深厚,为后人度尽金针。
芳草渡双调别恨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多少离恨苦。方留连啼诉。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
愁睹。满怀泪粉,瘦马冲泥寻去路。漫回首、烟迷望眼,依稀见朱户。似痴似醉,暗恼损、凭阑情绪。淡暮色,看尽栖鸦乱舞。
前半纪别而已。转头以下写别时情味,能宛转达意,其制胜尤在结末二句。闰庵云:“无此二句,则此词无可生色矣。”
蓦山溪大石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下阕之叙事,不及上阕之寓情于景,江山城阙,极目飞鸦,托思在云天苍莽处。刘肃序《清真集》曰:“辞不轻措,辞之工也。阅辞必详其所措。”此词擅胜在上阕,即其措意处,阅词者可以类推。
南乡子商调咏秋夜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纯以风韵胜,情味把挹弥永。
月下笛越调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壁。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夜沉沉、雁啼正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上阕赋笛,其辞高以洁;下阕赋闻笛,其思深而悲,结句有绕梁三日意,吹笛者当是能手。周郎亦善顾曲者,得此佳词,不数赵倚楼矣。美成集传世者,以汲古毛氏《片玉词》为最著。光绪间,王鹏运得明钞元本,编次体例,与《片玉词》异;又见元刻陈元龙注本,据以校订,于二卷外,见于毛刻者,为《集外词》一卷。惟卷中佳构,不若前二集之多。兹录其《蓦山溪》以下三调。而《南乡子》《月下笛》二调,尤为擅胜也。
注释:
【1】恒蹊:常走的路,指俗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