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摩西-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哈罗德·奥伯,福克纳当时的文学代理人。

    [2]本节原文除第一个词(Issac)系大写之外,每段首词均为小写,而每段结尾处均无句号。作者的用意想是表示出此节与以下各节时间上的差异。这一节可以看作是故事正文之前的“楔子”。

    [3]这里的“他”已不是艾萨克,而是麦卡斯林·爱德蒙兹,下同。本故事发生在1859年,当时他9岁。下文常用“孩子”来指他。

    [4]因为图尔是托梅跟艾萨克的祖父卡洛瑟斯老爷养的私生子。

    [5]如作为陪伴者的休伯特不在,未婚的索凤西芭小姐的名誉将受到损害,布克便不得不与之结婚。因此,他们非得把想摆脱妹妹的休伯特追住不可。

    [6]应是麦卡斯林庄园里的一个黑种仆人。

    [7]打猎用语,原文为“stole away”,意思是催促猎狗紧跟住猎物的嗅迹。

    [8]这前后用的都是猎人追捕猎物的语言。“撵上树”即逼进死角之意。

    [9]据注家泰勒女士说,这种美国南方的沼泽鹰在冬季总是掠过野草飞捕猎物。故此福克纳以之比喻布克大叔胯下的那匹黑马。

    [10]用糖水、波旁威士忌和冰兑成的一种饮料。

    [11]一种猎狐犬,因约翰·沃克参与育种而得名。

    [12]这是当时美国南方绅士正式鞠躬的一种姿势:在把头低下去的同时右脚向后退十八英寸左右。

    [13]参见英国诗人托·格雷(1716—1771)的《墓园挽歌》中的诗句:“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芳香白白的散发给荒凉的空气。”

    [14]此处的“雄”,原文为“buck”,与“布克”谐音,休伯特是接住妹妹的话头在打趣。

    [15]英语俗语中有“疯得像只大黄蜂”(mad as a hornet)之说。休伯特是在继续逗弄布克。

    [16]密西西比的简称,这里有学小儿语故作娇态之意。

    [17]原文为“gone away”,意同前面的“stole away”,亦是招呼猎狗的惯用语。

    [18]布克大叔教名梯奥菲留斯的简称。

    [19]这种牌戏原文系“draw”,为“draw poker”的简称,玩法是每人发五张暗牌,下注后可要求换发手中不需要的牌,一般不超过三张。然后比大小。北京人俗称“拉耗子”。

    [20]这是所谓“满堂红”。

    [21]意思是催促发牌,好把牌戏进行下去。

    [22]扑克术语,意为对方下注后自己也下同样的注,然后双方摊牌以决胜负。

    [23]1957年,福克纳在一次回答提问者时说:“托梅的图尔希望得到自由,因此他把适当的牌发给适当的人,而休伯特先生是明白这一点的。”(《福克纳在大学里》,第7页)休伯特手里有三张“3”,布蒂那张暗牌倘若是“3”,那就是一副顺子,要比休伯特的牌大。因此,休伯特认输了。这样,布克就不必与索凤西芭结婚,而且还将谭尼赢去与图尔成亲。不过,从福克纳的《熊》等作品可以看出,索凤西芭还是与布克结了婚,而且生下艾克。关于这一点,克林思·布鲁克斯在他的《威廉·福克纳浅介》(耶鲁大学出版社,1983)里是这样说的:“我有一次问福克纳先生,布克大叔后来还是与索凤西芭小姐结了婚,还生下一个孩子,亦即艾萨克·麦卡斯林,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呢。布克大叔刚从索凤西芭小姐的掌心里被解救出来,在这样幸免于难之后布克大叔肯定是更加警惕与神经紧张的呀。福克纳解释说,他始终没顾得上写出布克大叔是怎样终于被俘获的。”(见该书第133页)

    [24]指本篇主人公路喀斯·布钱普。

    [25]原文为still,是酿酒的蒸馏器的简称。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规定酿酒必须纳税。但仍有人为赢利私酿出售。

    [26]帕区曼在福克纳故乡密西西比州奥克斯福西南七十五英里,该处设有州立监狱。

    [27]美国南方庄园里的一种店铺,蓄奴制盛行时是奴隶主向奴隶发放口粮、衣服、工具的地方。奴隶解放后,则成为农场主向佃农售货之处,往往以赊销的形式售出,待秋收后连本带利一起结算。

    [28]酿私酒者为了不让人见到冒出的烟,往往在夜间工作。

    [29]据有关资料介绍,密西西比州现存的印第安人留下的土墩小者不到一英尺高,大者则是五六十英尺高的小丘,其用途是多方面的,包括殡葬、地理标志、瞭望、宗教礼仪、军事、避难与防洪等。

    [30]据研究者估计这应该是一枚“杰弗逊像金币”。美国政府曾赠送给南方印第安人此种金纪念币以示友好。在福克纳的出生地新奥尔巴尼就出土过这种金币。

    [31]在美国南方一般是在3月底4月初。

    [32]美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属夜莺科。一般在春天、初夏啼鸣,过此季节便移徙它处。种棉花一般是在5月初。

    [33]路喀斯的父亲是麦卡斯林家的奴隶图尔,母亲是布钱普家的女奴谭尼。他只被允许用母亲主家的姓。

    [34]黑人与穷白人一般只被允许从后门进入有钱人家的住宅。

    [35]水桶一般都放在后廊的一个架上。煮水则用铁皮水壶。

    [36]以下与前7行的“接着——”相连,当中的是插入语。

    [37]蒂斯比显然是爱德蒙兹农庄里的一个黑人妇女。当时(1898年)还不可能有橡皮或塑料奶嘴,一般的情况是用布包着糖扎成奶头状来哄婴儿。

    [38]此处与第42页第13行相接。这之间的是个“闪回”。“他”指洛斯·爱德蒙兹。

    [39]即非法土酿威士忌,无色,故曰“白”,“骡”则是戏指其土。

    [40]酒税由联邦政府征收,因此有关诉讼亦由联邦法院处理。

    [41]西非旧时地名,此处戏指黑人。蒙太古与凯普莱特则是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相互仇视的两个家族。

    [42]密西西比州西部一城市,在密西西比河东岸。

    [43]指麦卡斯林家族族长卡洛瑟斯,实际上应为曾曾外公。前面所说的“早一个辈份”亦不确切。这说明洛斯性格上比较大大咧咧。

    [44]指1932年11月罗斯福继胡佛成为美国总统。

    [45]密苏里州一大城市,当时为制造业与邮购业中心。

    [46]“印第安”的讹音。

    [47]对不知其名或不屑知其名的人的带轻蔑色彩的称呼。

    [48]他们方才“找到”这笔钱时并未点数,照说路喀斯不该知道具体数字。若是推销员聪明一些,应看出这里面颇多蹊跷。

    [49]斯·格·克利夫兰(1837—1908),美国第22届和第24届总统。

    [50]威·霍·塔夫脱(1857—1930),美国第27届总统。

    [51]古罗马的基层军官,大约掌管一百名士兵。

    [52]此处所引似非《圣经》原文。类似的意思见《创世记》第3章第19节:“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以及第3章第18节:“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莫莉的意思是不应将非劳动所得的不义之财据为己有。

    [53]前者为平等的称呼,后者则是南方家奴或仆佣对主人的叫法。

    [54]应为曾舅公。

    [55]《圣经·路加福音》第9章第5节:“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下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56]指十九世纪的五十年代。

    [57]1865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度。

    [58]指泰瑞尔,或称托梅的图尔。

    [59]按照本书第五篇《熊》里的说法是每月三元。

    [60]早期摄影的一种技术。将感光材料涂于铁版上,摄影冲洗后这铁版即是正片。

    [61]源出南方儿童游戏。男孩子欺侮女孩子,往往揪住她们的发辫让她们求饶,非要她们承认这发辫是“牛绳”才肯松手。因此喊“牛绳”即是认输、服软。

    [62]据研究者考证,艾萨克的母亲索凤西芭死于1877年,她可能教过吉姆与凤西芭,但不可能教当时只有三岁的路喀斯。按照《熊》里的说法,是“麦卡斯林的妻子艾丽丝曾教凤西芭认过一点字”。路喀斯应该也是艾丽丝教的。

    [63]《圣经·民数记》第14章第18节:“耶和华……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64]指扎克生活在密西西比这个蓄奴州,而这并非出于他的选择。

    [65]《圣经·创世记》第4章第15节:“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又《耶利米书》第2章第22节:“你虽用碱,多用肥皂洗濯,你罪孽的痕迹仍然在我面前显出。”

    [66]指前面所写到的路喀斯前去索取遗产的那一天。

    [67]指黑白混血儿的那种黄褐色。

    [68]《圣经·诗篇》第4篇第8节:“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69]一般是在10月与11月。

    [70]见《圣经·诗篇》第90篇第10节。此处采用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本的译法。

    [71]《圣经·约伯记》第1章第21节:“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姨夫这里是用俚俗语表达的。

    [72]1加仑(合4.5公升)等于8品脱。

    [73]赖德(rider),亦有“大个儿”的意思。

    [74]伯特桑是被赖德杀死的白人守夜人的姓氏。

    [75]这是正职保安官的名字。

    [76]锯木厂的白人工头。

    [77]监狱看守人。

    [78]指艾萨克·麦卡斯林,时年12岁。

    [79]指公鹿,原文用的是指人的“他”,后面有的地方则用“它”,显示出说话者对鹿的不同感情。译文照搬,以传达作者意图。

    [80]指山姆·法泽斯。

    [81]此处的“头人”,用的是法语“Du Homme”,倘念成英语,则成为“杜姆”,刚好与“厄运”(doom)谐音。

    [82]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的人物,此处指那位法国“骑士”。

    [83]据《圣经·创世记》第9章第18到27节:含是挪亚的儿子,是迦南的父亲。有一次挪亚喝醉酒赤着身子躺在帐篷里,含见到后出去告诉两个兄长,于是他们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进去给父亲披上。挪亚醒后知道小儿子含看见了自己裸露的身体,便说:“迦南当受诅咒,必给他兄弟作奴仆的奴仆。”

    [84]指他的黑人祖先曾在非洲(“热烘烘的沙漠”)与加勒比海岛屿(“甘蔗丛”)生活的历史、地理背景。

    [85]实在应为乔·贝克。

    [86]从这样的鼓包里将长出鹿角。据福克纳说,他家乡的猎人计算角叉的办法是把两只角的都加在一起,与美国别处以一只为标准的计算法不同。

    [87]喻指上帝。

    [88]此处又用“它”而不是用“他”来指代公鹿了。

    [89]此词(Oleh)可能源于加勒比地区西班牙语中的“Hola”,是人们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也可能源自某几种西非语,用以向对方表示尊敬、承认其权威与乞求保护之意。

    [90]指前面所说的“要活着,要得到欢乐”的生气勃勃的热血。

    [91]“它”与“他”均指那公鹿。

    [92]山姆·法泽斯是契卡索族酋长伊凯摩塔勃与一个具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女奴所生。布恩·霍根贝克则具有四分之一的印第安血统,他的祖母是一个普通的印第安妇女,所以说他是平民。

    [93]指本篇主人公艾萨克(昵称艾克)·麦卡斯林,故事开始时,他十六岁,时为1883年。

    [94]当地的一个庄园主,是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一书中的主要人物。

    [95]普里阿摩斯为希腊史诗《伊利昂纪》中的特洛伊城的末代国王,他的五十个儿子在战争中全部阵亡,他自己在城破后为阿基琉斯杀死,其妻海枯巴在他死后做了俘虏。福克纳此处所述与原作情节有些出入。

    [96]指大熊“老班”。

    [97]指大熊。作者常用“他”来作称呼。

    [98]房子建筑在木桩上,因此地板与地面之间是有空隙的。

    [99]从下文看,这已经不是方才打到公鹿的那一次狩猎,而是另一次了。

    [100]“主对上帝”(LordtoGod)是黑人对“logcock”(大啄木鸟)的讹读。

    [101]一种猎人吃的食物,用松鼠肉、兔肉加上洋葱炖煮而成,起源于弗吉尼亚州布伦瑞克县,故名。

    [102]指下文所述老班下河从而摆脱了“狮子”的追踪一事。这件事发生在“去年”(亦即1881年),而少校提起此事是在“今年”(1882年)。

    [103]独眼骡的名字。

    [104]指“孩子”。

    [105]指艾萨克十六岁那年(1883年)的12月。

    [106]货车列车末尾供车长执行任务用的车厢。

    [107]这四人都是美国著名的重量级拳击家。沙利文于1889年打败基尔雷,突尼于1926、1927年两度打败丹泼西。

    [108]这四人都是美国著名的重量级拳击家。沙利文于1889年打败基尔雷,突尼于1926、1927年两度打败丹泼西。

    [109]原产于法国佩尔什地区的大种挽马。

    [110]纳·贝·福勒斯特(1821—1877),美国内战时期南方联军的骑兵指挥官。内战前当过牛贩子、奴隶贩子和庄园主。

    [111]指内战末期1864、1865年南军濒临失败的时日。

    [112]原文为“Paythan”,如系“Pathan”,则为帕坦人,这是居住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一个民族。

    [113]山姆的尸体。这里用的是契卡索族印第安人的一种葬仪。

    [114]指山姆。

    [115]“他”仍指艾萨克·麦卡斯林,二十一岁是法定成年的年龄,从这时起艾萨克可以正式继承麦卡斯林家的庄园了。

    [116]本节中作者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极不规范的,曾吩咐编辑及排字工人“不得改动”,译文中尽可能不动。

    [117]原文无标点。以下类似情况亦均照原文。

    [118]1865年是美国内战结束的年份。

    [119]本节中的双引号作者都用单引号代替。

    [120]指老卡洛瑟斯·麦卡斯林,艾萨克的祖父,麦卡斯林家族的族长。

    [121]指上帝。下文中黑体的“他”也都指上帝。

    [122]见《圣经·创世记》第17章第5至8节。上帝使他成为“万邦之父”,有许多后裔。

    [123]指罗马帝国的统治,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下面的“城市”指罗马。

    [124]指罗马帝国灭亡到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之间的一千年。下面提到的“鸡蛋”,指的是哥伦布使鸡蛋立起来的故事。

    [125]麦卡斯林的意思是说:即使在内战之前,也有成千个像布克和布蒂那样的自动解放黑奴的人。

    [126]该镇位于奥克斯福西北四十英里。

    [127]意思是骡子约瑟芬的腿是布朗李笨手笨脚弄断的。骡子残了无用只得枪杀,这笔损失合一百元。

    [128]意思是决定让布朗李得到自由,亏损二百六十五元由两兄弟共同负担。

    [129]意思是布蒂表示黑人身价与骡子钱均应由他哥哥一人承担。下一句表示自己对不肯走开的珀西伐尔束手无策,希望凶狠泼辣的父亲还活着,可以由他来处理。

    [130]前括号在第246页第20行。括号后面的句子接该行“一位将军”。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奴隶”(第246页第12行),谓语是本页的“变得”、“有了”与“具备”。这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一千多字都是插入语。

    [131]指的是这件事:卡洛瑟斯霸占了黑女奴尤妮丝,在她怀孕后让她嫁给图西德斯。尤妮丝生下了女儿托玛西娜。托玛西娜长大后又为卡洛瑟斯霸占并怀孕。尤妮丝因此投水自尽。这些事虽然没有说穿,但图西德斯肚子里很清楚。卡洛瑟斯在遗嘱中规定自己死后图西德斯可以得到自由与十英亩土地。图西德斯宁愿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赎取自由,他不能接受以妻、“女”为代价换来的“恩赐”。

    [132]指杰弗生镇。

    [133]指尤妮丝。她是1832年圣诞节自溺而死的。这里的1833年6月21日是艾克的叔叔记下此事的日期。下面的6月23日,8月13日都是“记账”的日期,说明两兄弟通过记账在交谈、核实与统一思想。

    [134]指布克和布蒂。图尔是老卡洛瑟斯与托玛西娜所生,故而有此说法。布克与布蒂均死于1879年。图尔死亡年份小说中没有交代。

    [135]这说明卡洛瑟斯根本不把与托玛西娜(她没有嫁人却生了图尔)乱伦的事放在心上,他甚至都不想掩饰这件事。

    [136]指满二十一岁时。

    [137]意思是:在交通不便的时候,一个白人主子竟会走那么远路花那么多钱(650元)去买一个黑女奴(尤妮丝)回来给自己的黑奴图西德斯当妻子,这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艾萨克认为,老卡洛瑟斯从一开始起就是别有用心的。

    [138]意思是:图尔的母亲托玛西娜是尤妮丝与卡洛瑟斯之女,身上已有一半白人血统,她的儿子身上本来就应该有白人血液;图尔的父亲是卡洛瑟斯,又给了他“二分之一”的白人血液。这样一来,他的白人血统就更多了。

    [139]指尤妮丝。

    [140]指林肯总统。

    [141]谭尼·布钱普与托梅的图尔结婚后,先生下的三个孩子都夭折;后又生下三个孩子,都活下来了,他们是詹姆士(即谭尼的吉姆)、索凤西芭与路喀斯。

    [142]指纳·贝·福勒斯特将军。

    [143]当时正在进行内战,饥馑流行。维克斯堡是密西西比州西部一个城市,1883年时曾受围攻,故有此语。

    [144]指麦卡斯林·爱德蒙兹。

    [145]指艾萨克看账本之后的两年,1885年,那年12月29日,刚满二十一岁的詹姆士失踪,艾萨克追寻他到田纳西州的杰克逊,无功而回。当时艾萨克十八岁。

    [146]内战后南方经济凋敝,生活困难,故有此语。

    [147]指詹姆士·布钱普。

    [148]指纳·贝·福勒斯特将军。

    [149]布克患风湿病后,勉力用左手登记黑女孩诞生的事,因此说他“信心与意志倒尚未消沉”。

    [150]艾萨克怕麦卡斯林与黑人发生冲突,故意打岔。

    [151]指《圣经》中所述由东方来朝见初生耶稣的三位贤人。

    [152]指谭尼的吉姆。他二十一岁时出走。

    [153]《圣经》中所说的乐土。

    [154]指凤西芭出生时布克在账本上记下此事的那一天。

    [155]Lucas中有Lucius中的l,u,c,s四个字母,故而有此说法。

    [156]艾萨克在1889年前后结婚,由于他不肯听从妻子的话收回田产,妻子拒绝与他同房。后来两人分居,故有此说。

    [157]此处与第244页第16行艾萨克的话“是的。除了父亲和布蒂叔叔还有许多人,”相接。作者在长篇累牍地写艾萨克的内心思绪之后,又继续写1888年艾萨克与麦卡斯林在小铺里讨论舍弃遗产的事。

    [158]指上帝对黑人的态度究竟如何这一“真理”。

    [159]据《圣经·创世记》第11章,亚伯拉罕一百岁时生下以撒(艾萨克)。

    [160]据《圣经·创世记》第22章,上帝为了试探亚伯拉罕,让他把儿子以撒作为燔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举起刀子要杀以撒时,上帝的使者叫住了他。这时亚伯拉罕看见树枝间有一只公羊,便将它作为燔祭。

    [161]此句接本页第5行“然后最后一次看看他们,再看他们一次”,这两句之间的一大段话都是补充前一句的,说明为什么上帝要最后看一眼。

    [162]指约翰·布朗(1800—1859),美国废奴主义者,为了解放黑奴曾在哈泼渡口举行武装起义,后被处死。

    [163]指约翰·布朗(1800—1859),美国废奴主义者,为了解放黑奴曾在哈泼渡口举行武装起义,后被处死。

    [164]“布朗”不用作专门名词时意为“棕色”。这里的意思是:上帝自以为站在黑人与白人之间,不偏袒任何一方。

    [165]特·艾许贝(1828—1862),南方骑兵部队一将领,在杰克逊将军麾下服务。

    [166]北方称为安梯坦战役,发生于1862年9月。南方的李将军在9月9日发出其著名的“191号特别指令”,将军队分为两翼,一翼由杰克逊指挥,另一翼由朗斯屈特指挥。四天后北军将领麦克里兰获得一份指令内容,于是利用对方兵力分散的机会,使战局不利于南方。

    [167]托·约·“石壁”杰克逊(1824—1863),李将军手下一员得力大将。“木板道”是把厚木板铺在沼泽地,使军队得以通过的一种临时道路。在钱塞勒斯维尔一役中,北军将领胡克以优势兵力对付李将军。李将军以少数兵力顶住北军主力,命杰克逊突然袭击北军右侧,使之蒙受重大损失。当晚杰克逊正部署兵力准备继续进击,不幸被己方士兵误伤。伤势引起肺炎,使杰克逊于八天后死去。

    [168]詹·艾·布·斯图阿特(1833—1864),南军将领。

    [169]乔·戈·米德(1815—1872),北军统领。温·S·汉柯克(1824—1886),北军将领。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由于斯图阿特带队绕了远路,没有及时与主力会合,李将军一直无法摸清北军的作战部署。当时米德已接替胡克任北军统领,汉柯克正力守葛底斯堡南面的公墓冈。斯图阿特没有把兵力用在点子上,所以此处讥讽他袭击“鸡窝”。

    [170]詹·朗斯屈特(1821—1904),南军将领。他在葛底斯堡战役中没有及时遵照李将军命令进攻,被认为是南军失利的主要原因,1864年5月他为己方士兵所伤。

    [171]约·亨·摩根(1825—1864),南军将领。

    [172]波士顿的高级住宅区,居民多为第一批移民的后代,他们自己构成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因此不结婚者颇多。他们极富有,眼睛里只有欧洲和天堂。他们鄙视新兴起的西部。此处的“老小姐”似隐指《汤姆大伯的小屋》一书作者斯陀夫人。

    [173]此句接前段“……甜美的合唱,还有”。艾萨克又继续发表他的议论。

    [174]实际上并无此事,仅仅是1864年7月南军一度接近华盛顿曾经引起恐慌。

    [175]此句接上一页第19行“还有别的什么人能促使他们去打仗呢”。

    [176]指南方黑人、南方白人和南北战争后到南方来牟利的北方人。

    [177]指战后到南方来牟利的北方白人。

    [178]意即组成了“三K党”。

    [179]指三K党党员的服饰。

    [180]西卡莫(Sickymo)是梧桐(sycamore)的转音。

    [181]指1863年林肯总统颁布的《解放宣言》。

    [182]指艾萨克·麦卡斯林。意思是艾萨克的舍弃遗产不是为了黑人,而是为了自己求得良心清白。

    [183]指1881年艾萨克带了小杂种狗去猎大熊的那一天,那次,艾萨克离老班很近,却没有开枪。

    [184]这几句诗引自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曲》。

    [185]拉丁文,意为“他完了,没有希望了。”这是古罗马角斗场上,当一个角斗士向对方作出致命的一击时,观众呼喊的用语。

    [186]这句接上页第10行“是被诅咒了”一句。

    [187]路喀斯·布钱普的父亲是泰瑞尔(托梅的图尔),泰瑞尔是老卡洛瑟斯与黑女奴托玛西娜的儿子。泰瑞尔与黑女奴谭尼·布钱普结婚后才姓布钱普,而布钱普是谭尼的白人主人的姓。

    [188]休伯特的简称。

    [189]狗名,原系古罗马国王名。据说公元64年罗马城着火,尼禄却坐在高塔观景,并抚琴高歌(fiddle)。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尼禄(猎狗)拚命工作,而休伯特·布钱普却无所事事,四处闲逛(亦用“fiddle”一词)。

    [190]指艾萨克的母亲等一行人。

    [191]拉斐德(1757—1834),法国将领兼政治家,美国独立革命时曾志愿帮助美方作战。1825年他重访美国,到过南方。

    [192]指英国历史上的理查德·奈维尔(1428—1471),他是沃维克伯爵。休伯特·布钱普和他妹妹认为休伯特是沃维克爵位的合法继承人。

    [193]即卡洛莱纳,她是麦卡斯林·爱德蒙兹的外祖母。

    [194]指耶稣·基督。他虽然出生在伯利恒,却在拿撒勒长大,见《圣经·约翰福音》第18章第5到7节。他的父亲约瑟是个木匠。

    [195]此句接本页第2行“把木匠工具买下来”。

    [196]美国南方南卡罗来纳州的港口城市。

    [197]银行里存有艾萨克名下的麦卡斯林每月存进去的三十元钱,艾萨克七个月不去支取,所以行长才这样说。

    [198]艾萨克存单上有二百十元,再加工钱十元,共二百二十元。麦卡斯林给他存了七个月的钱,再加上第一次给他的三十元,共二百四十元,所以说艾萨克还得存二十元才算还清欠麦卡斯林的钱。

    [199]发生在1885年,这时艾萨克十八岁。

    [200]阿许的老伴。

    [201]以下是艾萨克回忆十一岁时与阿许一起打猎的情形。杀死公鹿一事,见本书《古老的部族》。

    [202]隐指《圣经·创世记》中因引诱夏娃摘食智慧果而受到上帝诅咒的那条蛇。

    [203]指艾萨克(艾克)·麦卡斯林。本篇是根据他的视角来写的。时间是四十年代初二次大战进行期间,他当时已快八十岁。

    [204]勒盖特的名字。

    [205]斯密斯、琼斯是最普通的名字,泛指任何一个普通人。罗斯福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基是1940年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洛斯·爱德蒙兹表示,他担心美国也会有一个独裁者上台。

    [206]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207]指希特勒。他从事过这种职业。

    [208]指1861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

    [209]莎利·兰德(1906—1979),三四十年代很红的一个美国杂耍演员、扇舞明星,从文中看,她曾为招募兵员而演出变相裸体舞。

    [210]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下面提到的“倒灌”的原因是:密西西比流域北部每年冰雪消融时,河水水位高涨,因此向支流倒灌。雅佐河与密西西比河在福克纳老家奥克斯福西南一百六十英里(直线距离)处会合,这就是本文中的打猎地点。

    [211]指密西西比河。

    [212]指警察之类的公务人员,他们监督执行猎物保护法,不许猎人打母鹿与小鹿。

    [213]指1861到1864年,那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214]接第1行的“同龄人”。

    [215]指洛斯的黑人情妇坐了来的摩托艇,下文的“黑人”是她的表亲。

    [216]指妇女手中抱着的婴儿。

    [217]指把钱交给黑人——即他以前将“遗产”交给索凤西芭与路喀斯的事。

    [218]密西西比州西部的一个市镇。

    [219]地名,是一个小镇。

    [220]艾萨克从对方姨妈替人洗衣服判断出对方是个黑人,他认为一两千年后美国黑人与白人可以通婚,但是“现在”(1941年)不行。

    [221]在艾萨克看来,洛斯与谭尼的吉姆的孙女的结合有亲族乱伦的成份,又有黑白人血统混合的成分,是族长卡洛瑟斯·麦卡斯林罪行的又一次重复,也是上帝对这一族人的惩罚。

    [222]地名,在奥克斯福西南一百英里。从新奥尔良去芝加哥的火车经过该处。

    [223]指托玛西娜,她既是老卡洛瑟斯的女儿,又是他的情妇。详情见《熊》。

    [224]指婴儿。这个举动说明艾萨克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这个婴儿是他祖先的后裔。

    [225]指洛斯。但前后的“他”都指那个“黑人”。

    [226]指黑人妇女乘表亲的船离去的声音。

    [227]1940年美国举行过一次人口普查,因此可以认为这就是本篇故事所发生的年代。

    [228]大腿与头部是给死囚上电刑时接电极的地方。

    [229]美国大学优秀生和毕业生荣誉组织ΦΒΚ联谊会,这三个希腊字母代表一句格言,意为“哲学是人生的指导”。

    [230]在德国西南部海德堡市,为一著名学府。

    [231]《旧约》主要用希伯来文写成,少数片断用阿拉姆文。公元前3世纪中叶已出现希腊文译本。后又根据希腊文译成拉丁文,英译是根据拉丁文本译出的。史蒂文斯的辛勤劳作纯属多余。

    [232]见《圣经·创世记》第37到47章,其实被卖掉的是便雅悯的哥哥约瑟。但是约瑟设法让便雅悯留下充当人质。

    [233]布奇(Butch)与屠夫(butcher)音近,应是赛缪尔的外号。

    [234]旧时一种办公室用具,下面是一较大底盘,上有铁尖刺,可将文件插在上面供查考或进一步处理。

    [235]小市镇,在芝加哥西南30英里,该处有两座州立监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