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孩子上北大: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燕园寻梦——关于郝欣童同学成为北大学子的教育心得和体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长姓名:郝惠斯 高宏

    学生姓名:郝欣童

    录取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毕业中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获奖情况:省级三好学生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

    全国奥林匹克化学奥赛黑龙江省赛区二等奖

    全国奥林匹克数学奥赛黑龙江省赛区三等奖

    郝欣童在2011年的高考中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录取。作为家长,我们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在他即将走入北大校门之际,我们将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体会和心得进行归纳整理,希望对其他的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体会一:必须从小树立大志

    方向决定轨迹,理想铸就未来。郝欣童从小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一直激励着他刻苦学习,考入北京大学,走进燕园,也为实现他的人生理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非常必要,是决定一个孩子发展质量的关键。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必定是一个敢于追求,勇于开拓,勤奋刻苦,与时俱进的人。相反,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必然是一个目光短浅,无所作为,一生平庸的人。志向,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所在,有多大的志向,就有多大的动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的成功可能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好多的孩子,因为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没有主动性,总是靠强大的外界压力才被动地去努力,就是因为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抱负,没有明确的志向,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不刻苦,让家长束手无策。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懵懵懂懂,到优秀学子。这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每个孩子不可能从出生就有远大的志向,怎样帮助孩子从小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就需要家长的长期教育引导。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随之而来。现在许多的孩子只知道自己学习为了考高分、考名校。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学习的最终目的既是为了成绩,更是为了获取知识,丰富自己,完善人生,实现理想。家长一定要走出一个误区,把孩子学习目标定位在只是为了考入名牌大学上,那绝不是孩子的大志。我们认为,孩子的大志一定要在追求卓越发展上,而不是定格在名牌学校上。将来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一名优秀教师、一名优秀医生等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可谓是大志,按照这一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孩子将来就会为人类、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对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这方面发展。有人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会爽快地回答:“不从政,不经商,搞科研,将来当科学家。”

    体会二:务必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成自然,一种良好的习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很多家长都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是解决孩子难教育的一剂良方,也是孩子成才的前提。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教育孩子,首先要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实行作息时间制度,这是孩子学习生活中,脑里的“紧箍咒”,可以时刻约束他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小树不修不直”的道理。从小学到中学,十二年来,我们的孩子坚持执行早晨起床定时制、放学到家饭后一小时自由休息制、集中学习两小时制、睡眠保证八小时制。这一习惯使孩子统筹安排学习娱乐,做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父母的习惯对孩子有重大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好是坏,对孩子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父母除了要为孩子营造在家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与孩子一道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学习氛围。我经常需要回到家里写材料、看书、阅读文件。他妈妈是财务人员,财会知识经常更新,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更是不间断地学习。晚上经常是一家三口人在各自的房间里学习。如此坚持下来,孩子妈妈通过了国家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两个考试,孩子也考取了国内最高学府北大。身体力行,做给孩子看,用自身做榜样去启发、引导,达到了教育培养孩子的目的。

    要养成家长、老师、学生互相沟通的习惯。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家长要定期与老师交流,孩子要经常与老师沟通。特别是家长要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有什么事要耐心地听孩子的解释。记得上小学时,本应是下晚课的时间了,可等了半天孩子都没到家,给他的几个同学挂电话,都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一遍遍地朝门外看,一遍遍地失望。终于听到门响了,孩子回来了,我不由分说地就训斥他:“放学不早回家干什么去了?不知道家长着急吗?”孩子一愣,说:“老师领我们到气象台去了,去进行实践,学了一点气象知识。”嗨,原来是我们当家长的误会孩子了,以为放学后跑哪去玩了。本来孩子学了新的东西,心里挺高兴的,被我们这儿当头一棒,沮丧极了。从此以后,我们都有意地多听孩子说,而不是自己武断地先下结论。

    要注意让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要正确对待逆反心理。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初中阶段叛逆心理相当严重,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代沟。孩子处在成长期,有自己的想法,听不进去家长的话。明明不对的事情,他也要坚持,你多说几句,孩子就烦了。针对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家长不能打骂,更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积极地面对孩子的叛逆,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更多的宽容。要正确对待早恋现象。现在的孩子成熟得早,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谈心、玩耍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的举动,保持定期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告诉孩子早恋的危害,遇到异性追求时妥善处理的方式方法。

    体会三:注重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意学习。郝欣童小学三年级之前,成绩仅属于中上等,到四年级数学开始学习应用题,那时我们也有意识的给他讲一些小学的奥数题。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强,给他讲过,再看到类似的题就能做出来了。有时我们故意和孩子说,看谁先做出来,孩子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往往做得比我们还快。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很快就名列前茅了。

    爱好是最好的超越。喜欢探索奥秘,是孩子的最大爱好。初二学校开了物理课,孩子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他不光用学到的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更是亲自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家里的电池、铁丝、各种玩具车以及一些小家电,都成了他的实验对象。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上高中以后。实验中学成立了各科奥赛辅导班,他首先选择并率先实现超越的就是物理学科,在全国物理奥赛中取得黑龙江赛区一等奖。

    爱玩是最好的启智平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拒绝小孩玩,要正确引导孩子搞些智力开发的游戏。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郝欣童也不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玩电脑。初中时,家里的电脑被他用来上网看小说,打游戏,学唱歌。有一段时间我们担心他太沉迷于网络,成绩会下滑。相反,学习成绩不但没下降,反而因为喜欢音乐,还比较热心参加班级的活动,策划并组织了班级的联欢会节目,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再上网时,我们就建议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一学软件安装、电脑设计、动画小制作等。现在家里的电脑有什么问题都是孩子来解决。高中时要求每班在班级门外贴一张全班合影,从选片、设计到制作都是由他完成的。那几天看到孩子放学就在电脑前忙着,心里由衷的高兴。

    体会四:必要家庭教育投入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投入,重点要放在智力开发上。经常逛书店有好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领他到书店去,每次他都被精美的图书所吸引,让我们给他买回去,但我们从不多买,每次买一本到两本,下次再去再买,回去后他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玩具要倾向于智力开发上,我们也有意给孩子买一些智力开发方面的玩具。

    初中阶段家庭教育投入,重点要放在为孩子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上。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尽可能地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学习英语过程中,为了练习孩子的听力,促进他对英语的学习,我用工作后的第一笔奖金给他买了学习机、英语复读机,为他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我们鼓励他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所有的装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有所提升,想要一双旱冰鞋。记得是夏天,我们三口人逛了好几个体育用品商店,终于买到孩子相中的旱冰鞋时,孩子高兴极了,自己背着那双稍显大点的鞋在前面兴奋地走,我和他妈妈在后面看到孩子的后背都湿透了。这些既锻炼了孩子的意志,更促进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投入,重点要放在知识的武装上。孩子报名参加物理奥赛,除了正常学习课堂上的知识,还请了家教单独学习学校还没讲的课本知识。此外,我们还不满足于本校辅导,孩子利用假期多次到北京去学习奥赛知识。除去理论课,奥赛考试还有实验课,高中课堂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我们又四处奔波到大学的物理实验室,跟着大学老师学习。孩子的努力与付出获得了回报,获得省赛区一等奖,并在高考中被北大录取,我们相信有北京大学的教育和培养,郝欣童一定能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关于孩子的培养教育,我们只是谈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因孩子个性差异,适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愿其他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早日把孩子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才。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