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孩子上北大: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兴趣引导 因材施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长姓名:杨军 庄岩

    学生姓名:杨昕辰

    录取院系:信息管理系

    毕业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获奖情况: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儿子保送上了北大,令做父母的我们百感交集。喜讯让我们懵懂许久,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如放电影般浮现在眼前,真是感慨万千!回想他的成长历程,简单总结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良好的性格养成是关键

    儿子成长在一个书香之家,爷爷、奶奶、妈妈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儿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正直、善良、和睦的家庭氛围,这为孩子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儿子从小就是一个阳光、健康、快乐、聪颖甚至有点顽皮的孩子,他的顽皮曾令我们倍感头痛,却也经常让我们惊喜不断。儿子三岁初入幼儿园时,别的小朋友哭着不肯进去,可儿子却痛快地与妈妈说完“再见”就跑进了幼儿园,一周天天如此,过后幼儿园阿姨跟我们说这个孩子很特别也很懂事,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得伤心还在一旁劝解道:“你哭得再响妈妈也听不到,不上幼儿园就不能去上学,不如一起去玩玩具吧。”可是一周以后,儿子问妈妈是否可以不去了,理由是没有什么新鲜玩具可玩了。在读小学上语文《我的童年》专题课时,儿子从家里拿去一本小时候的相册,结果被同学们翻烂了,拿回来我们都挺心疼的,可他一点也不生气,还说再换一个相册不就行了。上初中时有一天下过雨,早晨他来不及吃早饭就要早早到校打扫卫生,我们问他不是刚轮完值日生吗?他却说:“今天下雨肯定车挤,那么卫生值日的同学就可能会迟到,反正我离学校近,就去打扫一下校园的树叶吧。”豁达的性格会带给孩子快乐的心情。

    二、兴趣引导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两岁多了还不肯认字急坏了我们,爷爷奶奶整天说别人的孩子差不多大都认了两千多字。爷爷把爸爸儿时下过的一盒军旗拿出来和孙子玩,结果一个下午的时间孩子就基本认识了军旗里所有的字,让我们知道了玩也是一种学习。儿子上小学前基本生活在身为大学教授的爷爷奶奶身边,他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令孙子终身受益,也让我们感触颇深,幼儿教育一定要寓教于乐。三岁多时,儿子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视里演的、图画书里画的统统喜爱,经常还买来一堆恐龙玩具。一天我们领他到图书馆买书时,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恐龙地图,于是买回了家贴在坐着板凳就能够看到的门上的位置,此后有事没事他就拖着板凳坐在地图前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字问这问那,由此他不仅掌握了恐龙的习性、所在位置、外形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感兴趣的问题。上小学前在诸城恐龙馆看到一张霸王龙生活在水里的图片时,马上纠正说霸王龙不会游泳不可能生活在水里,令解说员和周围游客吃惊。儿子的论点得到专家的最终认可,他也很有成就感,我们便趁热打铁引发他的读书兴趣,从此开启了他的快乐识字之旅。贪玩和好奇是每一个男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在儿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此我们主张积极合理的“兴趣引导”。在购买玩具时我们尽量偏重于选择动手动脑的益智玩具,如各种积木、船模、四驱车等,四五岁时儿子对四驱车特感兴趣,以买四驱车组成一个赛车家庭为借口经常要,我们及时引导他的兴趣,一是采取做了好事奖励一辆的办法,再就是前提条件是买的四驱车必须自己亲自动手组装,不能让家长帮忙,如此这般,锻炼了孩子动脑、动手的能力,后来想想可能对于开发孩子大脑的图形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难以取代的功效!儿子上小学前速算能力超过同级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对数字特别敏感,同时也深深地爱上了数学,从二年级开始主动报名参加了周末的奥数培训,开始了数学的旅程。我们积极鼓励孩子自己去读懂说明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去玩,避免生搬硬套,缺乏想象,现在想想这也算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尝试吧!

    三、及时沟通是最佳的交流方式

    我们几乎每年寒暑假都会安排全家去旅游,南到海南岛北至哈尔滨都留下了孩子成长的足迹。在去庐山的盘山公路上儿子懂得了凸面镜在拐弯处的作用,通过海南的潜水儿子知道了浮力的作用,通过乘坐张家界百步天梯儿子体验了失重的感觉……不仅如此,一批习作《秋》、《成长是什么》、《故友》、《学海拾贝》、《痛并快乐的初三》等脱颖而出,也相继发表于《中学生》杂志、《半岛都市报》、《青岛广播电视报》等。通过旅游这种轻松、快乐的方式,不仅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给孩子美妙的回忆和更加开阔的思路,也让我们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与孩子零距离交流、快乐地沟通,孩子不自觉地说出许多心里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进入初中,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也不像以前那么活泼了,清澈的眼睛里有了更多的思考,观点之犀利令我们又忧又喜。初中有个同学也是成绩不错,两人也挺要好的,但进入初三,他开始渐渐疏远那个同学并且为此感到惋惜,我们通过旁敲侧击,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儿子比较乐于帮助同学,对于同学们的提问和求助有求必应,经常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同学解题并讲解,但那个好朋友却不愿这样,经常以各种借口推脱,使得同学议论纷纷。儿子看不惯这种自私行为,和这个同学的关系因此而疏远了。作为父母,我们对儿子这种爱憎分明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儿子获得了参加青岛最好的中学——青岛二中的直升资格。二中以素质教育闻名岛城,其直升考试花样翻新,令参试学生事先无从下手准备。结果在直升考试中青岛二中的考试方式恰恰没有笔试只有面试,儿子参试后对我们说没有问题,因为考生需将抽中的题目像老师讲课一样讲解给评委听并接受提问(此考试方式后来在中科大面试时也遇到了),他自己平常经常给同学答疑辅导,因此驾轻就熟。

    四、适时鼓励远胜于谆谆教诲

    我们对儿子在学习上的要求是:不一定是第一的成绩,但要有争第一的精神!考试中可以有不会做的题,但要避免粗心做错题!令人欣慰的是儿子在学习上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状态,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全国数理化竞赛均获奖,常有文章见诸报刊,初三时还被评选为市级三好学生。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开始了住校生活,看到儿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也松了一口气。但2009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我们全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使儿子对未来和人生有新的思考和重新定位。那是2009年9月26日中午,儿子正备考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下课后与其他两位同学一起打车返家途中,由于出租车司机疲劳驾驶闯入逆行道与对面行驶的越野车迎面相撞,致使他们三人不同程度受伤,而坐在副驾驶的儿子伤势最重,不省人事……车祸将全家的正常生活全部打乱(岛城媒体曾以《一场车祸伤了三个奥数精英》为题做过报道)。经抢救和接下来38天的住院治疗,儿子终于闯过了鬼门关,但由于车祸儿子错失了当年十月中旬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机会。出院后焦躁、沮丧、失落的情绪挥之不去,儿子曾一度陷入了低谷。医生建议休学,但儿子不肯留级还是坚持出院后回到了校园,艰难地补习落下的功课。因为高二课程进度太快,儿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接下来的期末考试跌至级部500名开外,儿子陷入了有生以来最黯淡的时期,总想以打电脑游戏来逃避学习。有一天做妈妈的我与儿子抱头痛哭,我劝慰孩子:“与其就这样认输,不如想法再搏一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你是要承担大任的,所以提前接受了考验……”儿子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一味地诅咒命运,就会变成自怜自艾的废物,带着怨恨走完一生。那并不是我想要的!一切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我的未来至今还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尚未结束,我还没输!对,还没有宣告失败,所以与其考虑如何壮烈的失败,不如为成功再尽一份力!我还没有输,还没有将自己的潜力挖掘到极致,还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儿子骨子里的坚强和执著开始彰显作用并开始发力,心态也逐渐调整了过来,开始了人生的再次飞跃。

    五、名师调教是成才的捷径

    儿子是幸运的,在他的成才道路上遇到不少好老师,受益匪浅。幼儿园大班的启蒙老师高群的赏识鼓励使他爱上了数学。小学时青岛小记者学校的隋佳艳老师的作文教学辅导独树一帜:在几个孩子写完命题作文后当场点评,只提每个人的长处供其他同学借鉴。隋老师还鼓励孩子将佳作整理向报刊投稿。从此儿子爱上了写作并且不断有佳作见诸报端。初中班主任姜健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能手,不光数学教得好,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了如指掌并能给予及时的关怀和指导。儿子在保送北大后曾专程回母校向恩师报喜和致谢,由此可见师生感情之深。高中班主任高磊是一位年轻教师,在儿子车祸后组织同学探望并在全班同学中发起每人送上一篇祝福征文,给伤痛中的儿子带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在其后的日子里高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精力适时给以引导,让儿子坚定了通过竞赛实现梦想的决心。说到竞赛,不得不提到青岛二中的邹明老师,是他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成就了孩子的奥数理想和北大之梦!从小我们就希望儿子掌握一门乐器并付出不断的努力,却遭到儿子的强烈抵抗,最后只好作罢。令人意外的是儿子参加北大保送考试时被北大的校园文化氛围所打动,回家后主动提出要学吉他!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儿子拜青岛歌舞剧院吉他首席李永先生为师,进步飞快。现在听儿子弹吉他是我们全家最高的精神享受。

    六、自信是成功的最佳动力

    车祸之后,儿子变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全家在学校对面租房开始了陪读生活,儿子暂时告别了心爱的电脑和钟爱的NBA联赛,开始了苦行僧般的最后冲刺!我们对儿子绝口不提任何要求,一切由他自己安排。我们只是照料好他的日常生活和进行心理疏导。我们全家自己设计的加油动作来自NBA的击掌,每天早出晚归时从不落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的成绩重回级部百名之内,并在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喜获一等奖,获得教育部认可的保送资格。因为在校成绩受车祸影响,我们都认为能保送上排名靠前的大学就心满意足了。儿子却在获得学校推荐中科大的同时,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自荐材料寄往北大。他在自荐信中写道:“如水的深夜,一个人坐在窗前,放一卷书于灯下,握一支笔跃然于纸上。那一个个数字、字符、公式,成串、成行、成篇、成章,化为流动的音符,变为美丽的乐章,成为永恒的珍藏。枯燥的守候,舍不得与人分享,唯有徜徉在数学的王国里,才是我朝思暮想的天堂。我把数学比喻为我的翅膀,它能使我斩破杂念,为我勾画出美好的未来。在喧嚣之中,在这混沌风尘之上,始终用一双清澈的目光净化城市的浮华,守唱对北大那一点点的美好祈盼,用心探寻一份数字的灵感,一方自由挥洒的立体空间……数学,是我飞翔的翅膀;北大,给我翱翔的力量!”

    经历了车祸,儿子真正长大并理解父母的付出不易了,同时儿子抗挫折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北大的评委被他的坚强和执著、对北大的向往和对数学的热爱所深深感动,破例给了他极为宝贵的保送参试机会。2010年12月25日,北大校园内人声鼎沸,千余名考生云集第三教学大楼,陪考家长更是数倍于考生。儿子身穿红色外套,脸上带着阳光般的微笑,和我用力击掌后步入考场。此时作为父亲的我心情突然平静下来,漫步在未名湖边,草就《七律》一首为儿子祈福:梦里寻他千百度,圆满在“一塔湖图”。北上博雅未名湖,大鹏扶摇展翅飞。好人好事好心情,运到福到吉祥到。传神传奇传惊喜,滴水润玉应兔年(梦圆北大,好运传递)。出考场的儿子虽然略显疲惫,但是脸上自信的笑容已经给出了答案。吃饭时我发现孩子握筷子的手一直在抖,这应当是考场内奋笔疾书的“后遗症”。儿子说笔试难度堪比竞赛,几门课的试卷同时发下,考验你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是否会合理安排时间。儿子如此表现令我们大感欣慰。第二天面试前,中科大的预录取通知短信也翩翩而至,给了儿子更大的精神鼓励。面试结束后儿子和我击掌相庆,对北大的面试设计赞不绝口,自信满满地说面试发挥得比笔试更棒,北大之梦将变成现实!

    2011年元月5日,北大招生网公布保送选拔拟录取信息,儿子果然榜上有名。一时间我们全家的手机几乎打爆,在祝贺短信中,当初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以“惊喜和难以置信”、老师以“传奇和励志教材”来表达祝贺。同是北大校友的北京徐先生短信中填词一首(内涵儿子的姓名)致贺:昨日琴岛神童,今朝北大翘楚,父母心不负,亲友悦飞扬。待晨至,日升翔,木易求更强。

    其实此时作为父母,我们最清楚儿子成长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恰如他在《中学生》杂志发表的《成长是什么》一文中所写道的:“成长是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对于花朵,成长是开放凋零的过程;对于树木,成长是落叶归根的周期;对于候鸟,成长是南来北往的迁徙;对于明月,成长是盈亏圆缺的变换。可是对于我呢?随着太阳在东方升起,又在西边落下,把我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在一个个昨天逝去,一个个明天醒来的历程中,我是否成长了?”是的,儿子长大了,在成长中变化,也在变化中成长。

    儿子保送后并没有发生我们所担心的松懈状况,而是将自己的作息安排得井井有条:帮助学校当义工,为同学提供咨询辅导,考驾照、吉他、竹笛,制作班级纪念光碟,参加新东方英语封闭学习。听着儿子弹唱的《偏偏喜欢你》,父母心驰神往,真可谓:送儿踏进北大门,期待明天更美好!

    通过旅游这种轻松、快乐的方式,不仅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给孩子美妙的回忆和更加开阔的思路,也让我们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与孩子零距离交流、快乐地沟通,孩子不自觉地说出许多心里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