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投资人-互联网金融(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次收购的电子竞技公司名声不算响,但公司旗下的一款游戏在中国南方很受欢迎,属于小众市场中的佼佼者。方玉斌的投资原则是,收购一定要瞄准行业内的尖兵,如果不能收购大众市场的领导者,也要拿下小众市场的领导者。比如这家公司,起码在某个区域内拥有难以撼动的影响力。凭借此番收购,梦剧场顺势把一拨黏性十足的用户揽入自己怀中。

    在香港时,方玉斌还与几位美国投行人士碰面,探讨起梦剧场赴美上市的可能。趁着直播行业火红,他有了推动梦剧场在纳斯达克挂牌的计划。

    走在机场通道上,何兆伟指着一块广告牌说:“大明星楚蔓代言的亿家金控,广告都打到航站楼了。这家公司也是你投的吧?”

    方玉斌抬头瞧了一下这块广告牌,微笑着点头。

    “你行啊!”何兆伟说,“星阑投资才成立多久,其他的项目不说,单梦剧场与亿家金控两个项目,已经让你赚得盆满钵满了吧。”

    方玉斌说:“星阑资本的资金实力算不得雄厚,大部分钱都投给你们这两家公司了,其他都是一些小项目。梦剧场与亿家金控,也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

    吴步达站在机场到达厅,迎候方玉斌一行。方玉斌听从了王诚的建议,当初只身一人离开荣鼎,谁也没有带走。王诚的预言也很快被印证,吴步达身为方玉斌亲信,被新上司穿了数不清的小鞋。迫于无奈,他只好递上辞职信。从荣鼎离开后,吴步达联系了方玉斌。这一回,方玉斌敞开怀抱欢迎,并让吴步达直接做了星阑资本的投资总监。

    吴步达走上前来,一面替老板拎行李,一面笑着说:“有一则好消息。”

    “什么消息?”方玉斌问。

    吴步达说:“日日金公司出事了,一大帮投资者把公司围得水泄不通,老板都躲起来了。”

    日日金公司也是一家P2P金融平台,实力颇为雄厚,一度被视为亿家金控最强劲的对手。方玉斌有些吃惊:“我去香港之前,这家公司不还好好的?”

    吴步达说:“P2P金融平台不比其他行业,垮起来真就是一两天的事。有几千万的款子,日日金公司到期后无法支付给投资人,恐慌情绪瞬间蔓延,没人再把钱放进来,原先的投资者嚷着把钱取走,公司资金链一下就断了。”

    方玉斌眉头一皱:“你觉得这是好消息?”

    “应该是吧。”吴步达说,“日日金一直是亿家金控最大的竞争对手,两边的业务员为了拉生意,还大打出手过。他们垮了,估计袁总一定偷着乐。”

    方玉斌停下脚步,说道:“步达,你开车送兆伟回家,我自己叫车走。”

    “你去哪儿?”何兆伟与吴步达同时问道。

    方玉斌说:“我去看看袁总,问他是否在偷着乐?”

    走进袁瑞朗的办公室,方玉斌又说起刚才在机场与吴步达的对话,袁瑞朗哈哈大笑:“他说得一点没错,我的确是偷着乐。”

    “真的?”方玉斌问。

    袁瑞朗得意扬扬地点燃一支烟:“你别说,我从吴步达这小子身上,看到了你当年的影子。那时,你也是负责投资业务的总监吧,人都很精灵,又特别好学上进。当然,吴步达的天赋比起你还是差一些。但只要你好好带一带他,没准日后能成大器。”

    “我怎么高兴不起来?”方玉斌说,“P2P金融是个特殊行业,跟开餐馆、超市不一样。看见街头的餐馆关门,街尾的餐馆不妨高兴一阵子,因为整条街的食客只能来自家消费。可日日金这样的大型P2P金融平台倒了,打击的却是所有投资者的信心。人们会想,把钱放在P2P平台,还安全吗?恐慌情绪传递出去,亿家难免受到波及。”

    袁瑞朗抿了一口茶,说:“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吴步达还在第一重境界,玉斌你嘛,已修炼到第二重,至于我,如今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尽管方玉斌的身份早已与袁瑞朗平起平坐,但袁瑞朗不时还会摆出老领导的架子。方玉斌并不介意,说:“愿闻其详。”

    袁瑞朗说:“日日金垮了,冲击的是整个P2P金融产业。毫不客气地说,整个行业会面临大考,亿家金控也将进入艰困时刻。别说一般投资人恐慌了,连公司股东也心神不宁。我刚接到一个电话,一位股东就提出撤资要求。”

    “但是,”袁瑞朗话锋一转,“让鱼龙混杂的P2P金融行业来一场大洗牌,对于亿家这样体质优良的企业来说,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袁瑞朗又说:“如今的P2P金融行业实在太混乱,以至于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有些平台对投资人开出20%的年息回报,简直跟疯了一样。我算了一笔账,按年息20%计算,目前国内P2P平台的坏账率平均在10%左右,两者相加,就是30%。另外,平台总还要发点工资、付点租金、给点宽带费吧。这一加,就到了35%。哪怕平台一分利润不要,纯粹学雷锋,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也在35%左右。现在做什么行业,可以保证35%的利润?一旦借款人到时不能按期偿还,又怎么办?”

    袁瑞朗接着说:“平台疯狂,投资人也像着了魔似的。一些投资人毫无风险意识,哪家给的利息高,就把钱投到哪里。正儿八经经营的平台吸储越来越难,甚至还得加码跟进。”

    袁瑞朗从椅子上站起来:“现在好了,来一场大危机,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公司打回原形。亿家金控虽然也会面临冲击,但良币终于可以驱逐劣币,我为什么不开心?”

    方玉斌明白袁瑞朗的意图,他说道:“你说的道理没错,但做起来却不简单。”

    袁瑞朗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现在到了考验我们决心跟意志的时刻。我已经决定,趁着整个行业步入调整期,来一次逆势扩张,抄一回大底。人家尸横遍野,我却不退反进。等调整期结束,亿家将真正确立在国内P2P金融行业的霸主地位。”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种思路究竟对还是不对?中外投资案例中类似做法不胜枚举,成功的和失败的概率几乎相等。但此时袁瑞郎准备抄底P2P金融行业,方玉斌却觉得有些不妥,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是继续问袁瑞郎:“有什么具体做法?”

    袁瑞朗显得信心满满:“亿家金控的业务不会收缩,还要大踏步前进,在各地成立分公司的计划也照常进行。同时,那些意志不坚定的股东不必强留,我会启动二轮融资,引入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你要启动二轮融资?是已经定了还是跟我商量?”方玉斌颇为惊讶。

    “当然是定了,光说不练有啥意思!”袁瑞朗说,“我和美国一家风投公司接触了一段时间,对方入股亿家金控的意愿十分强烈。这家风投的亚太区总裁这几天就在上海,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能签合同。”

    “这种大事,你怎么连招呼也不打?”对于曾经的上司,方玉斌向来颇为敬重,这一回却忍不住抱怨,“启动二轮融资,一方面是引入新投资者,另一方面原有股东的股权势必会被稀释。星阑资本是亿家金控的最大股东,这种与我方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你居然不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

    袁瑞朗笑着说,“咱俩谁跟谁,难道你还计较这些?”

    方玉斌说:“无论我计不计较,这种事你都应该事先征得我的同意。”

    “好,好,这次算我的疏忽。”袁瑞朗说,“现在我就正式征求你的意见,对亿家启动逆势扩张计划还有展开二轮融资,星阑资本是否赞成?”

    方玉斌拿出了公事公办的态度:“事关重大,我方必须经过慎重研判才能做出答复。”

    “你们要研判多久?我可想趁着美方代表来上海的机会,把这事敲定。”袁瑞朗追问道。

    方玉斌说:“论证过程起码要半个月,星阑资本的管理层不仅要开会研究,还要征求股东的意见。”

    “拖太久了。”袁瑞朗说,“我只能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就要在董事会提出相关议题并付诸表决。”

    袁瑞朗咄咄逼人的态势令方玉斌有些冒火,他郑重其事地说道:“如果是那样,我将不得不投出反对票。”

    “没关系。”袁瑞朗的语气也变得生硬,“我是亿家金控的创始人,手里B类股票的表决权可是其他股东的10倍。即便所有人反对,二轮融资依然能付诸实施。”

    袁瑞朗当初坚持的牛卡计划,现在派上了用场。方玉斌心里很是窝火,换作其他人,大概他已经拍桌子跳起来。但面前毕竟是袁瑞朗,方玉斌只是阴沉着脸,不再说话。

    过了一阵,袁瑞朗递过一支烟来,语气也缓和了一些:“牙齿和舌头有时还会咬着,在一起工作,哪会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刚才我也说了一些气话,你不必介意。”

    方玉斌接过烟,大口抽起来。袁瑞朗又说:“刚才我说的事,还是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虽说即便所有人反对,我依然能拍板做决定,但能统一想法总是好一些。我也不说三天,就一周时间吧,到时咱们开董事会碰头。”

    方玉斌依旧没有开口,只是点了点头。

    4 万达向全国扩张之初,王健林立下一条规矩

    方玉斌清楚,袁瑞朗说的是气话,道的也是实情。人家有牛卡计划,即便所有人反对,又能奈他何?至于三天或一周,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一周后的董事会,方玉斌没有出席,星阑资本的代表在会上投出了弃权票。袁瑞朗所力推的计划,也毫无疑义地获得通过。

    亿家的扩张全面铺开,袁瑞朗与美国的风投签署了合作协议,甚至利用二轮融资的机会,企业高管层还获得了相应股权。

    一天,方玉斌正在外面和人谈事情,却接到蒋若冰的电话。对方笑呵呵地说:“方总,有件事得麻烦你一下。”

    “什么事,你只管说。”方玉斌与蒋若冰的私人关系不错,两人在书店相遇后,感觉蛮谈得来,私下又聚过几次。

    蒋若冰说:“上回在旧书店,我记得你把一本台湾翻译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书淘走了,对吧?”

    “没错。”方玉斌答道。

    蒋若冰说:“我也很想看这本书,可昨天去旧书店,已经找不到了,敢情被你淘走的是个孤本。”

    “向我借书是吧?可以,但不能白借。怎么着也得请我吃顿饭。”一顿饭是小事,方玉斌倒真想和蒋若冰见面聊一聊。袁瑞朗执意推动逆势扩张后,亿家的状况如何?他想听一听蒋若冰的意见。

    “没问题。”蒋若冰爽快地答应。

    两人见面闲聊了几句后,方玉斌便有意将话题往工作上引:“最近工作怎么样?”

    “还……还行吧。”蒋若冰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方玉斌说:“瞧你这样子就不怎么行。说说,都有什么烦心事?”

    蒋若冰缓缓开口:“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前几天和袁总吵了一架。”

    “你和袁总吵架了?为什么?”方玉斌好奇地追问。

    蒋若冰说:“袁总想从车贷部调几千万资金出去,我坚决反对,因此产生了分歧。”

    车贷部一直由蒋若冰负责,业绩蒸蒸日上。蒋若冰之前跟方玉斌聊过,自己很看好车贷业务,认为这是国内P2P金融的一种可行模式。她认为,P2P金融必须在大银行的夹缝中求生存,主攻小额贷款。而在小额贷款中,信用贷款风险太高,借钱不还的大有人在,剩下的抵押贷款,大致有房产抵押与车辆抵押两种选择。

    房产抵押的弊端在于,各地差异太大,导致平台不得不付出高昂成本。比如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因为所处城市、地段的不同,价值有天壤之别。放贷前,工作人员必须上门评估。车辆抵押就简单多了,一辆奥迪A6,甭管是在北京还是小县城,价格相差不大。贷款人只要把汽车行驶证的资料传过来,根据车龄立刻能够估算出价值。

    因为有抵押物,跑路的风险也被降到最低。对风险偏大的客户,平台会将车辆质押,即把车钥匙留存,车辆停到指定的车库里,以保证一旦出现坏账可以有效控制车辆。对一般客户,不会扣下车辆,而是选择安装定位系统,跟踪汽车运行轨迹。

    在蒋若冰一手打理下,亿家金控的车贷业务已成行业翘楚。既有建筑老板抵押千万级豪车,换取急需的流动资金,也有一般人从平台贷走五六万用于日常周转。更可喜的是,因为建立了完善的风控体系,车贷业务的坏账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

    “车贷部门的现金流充裕,支援一下其他部门,没什么大不了嘛。”方玉斌知道,蒋若冰拒绝袁瑞朗一定有她的道理,这么说只为激一激她。

    蒋若冰果然滔滔不绝道:“当年万达集团向全国扩张时,同时上马几十个万达广场。王健林立下一条规矩,各项目之间的资金不能互相挪用。他的想法是,一个项目资金链断裂,只是局部问题,可项目之间的资金拆来借去,一旦出问题就是一场灾难。袁总推出的扩张计划,让企业的资金链绷得很紧,此时如果还在公司内部拆东墙补西墙,那么稍有闪失,就会出大事。”

    方玉斌抿了一口饮料,说:“听你这口气,对扩张计划并不认同?”

    “是的。”蒋若冰回答得很干脆,“日日金公司倒闭后,陆续又有几家P2P金融平台出问题。在整个行业步入调整周期后,我们应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不是冒险扩张。我当然清楚袁总的想法,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利用行业危机完成抄底。但做企业毕竟不是炒股票。其实,只要我们能活下来、挺过去,就是抄了一回大底。”

    前段时间,方玉斌与袁瑞朗争执的焦点集中在二轮融资,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反倒忽视了。听蒋若冰这么一说,他也认为很有道理。

    蒋若冰继续说:“扩张战略本身就值得检讨,在战术动作上更是昏着迭出。比如在公司内部违规拆借资金,这就是大忌。还有,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动辄把几千万资金贷给那些高风险项目,实在太冒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