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发生地点在大河湾村前的淮河对岸,那里叫李嘴孜。淮河从上游过来是西北方向,在这里拐过一个弯子,一刬正东顺畅流下。淮河水在拐弯处常年都有一点湍急,往上或往下行船都回避开。水流湍急的水域往往能“逼”住鱼。上游过来的鱼喜欢在这里停一停,下游过来的鱼喜欢在这里停一停。鱼在这里停一停、逛一逛,开一个会议,交流上下游的情况,对它们的生存大有益处。村人喜欢来李嘴孜逮鱼,从这里下网,网网不空,大鱼小鱼总能逮上几条。要是运气好,捞上一条十斤八斤的淮河鲤鱼,不是不可能。自从发生这么一件事,村人就不去那里逮鱼了。说起这件事有些不可信,一件不可信的事情,却在村人的嘴里言之凿凿地流传开来。
附近有一座大型煤矿叫李嘴孜煤矿。煤矿人逮鱼也喜欢来这里。不同的是,村人使用的是拉网。煤矿人使用的是撒网。拉网逮鱼显得笨拙,下游下网,逆流往上,“吭哧吭哧”,拉半天起一网。撒网逮鱼显得洒脱,两手持网站岸边,面朝河面,“哗啦——”撒一网,“哗啦——”又撒一网,行动快捷,有节奏,有韵味。这一天,有个煤矿人站在河岸上手持撒网逮鱼,头一网撒下去就感觉出异样,收网显得沉,一收一顿捞不动。有风的天气,眼前河面无浪。涨水的季节,眼前河面无流。煤矿人心生恐惧,脚下吃一吃紧,两手挺一挺力,使足劲地往回收网。撒网浸没在看不清的淮河水里,依旧一沉一沉地捞不动。突然,有奇怪的笑声从水下漫溢出来。哈哈哈。煤矿人手中的撒网自己动起来,一只绿毛水怪从水里、从网里爬出来。哈哈哈。煤矿人扔下手中的撒网,一路大呼小叫跑走开。
第二件:发生地点在石坝孜渡口。水怪出没地与石坝孜渡口相隔有四里地。石坝孜渡口在东,水怪出没地在西。淮河水从那里拐一个弯湍急流过来,在这里找到一片平缓地带。有一年,淮河两岸干旱少雨,石坝孜渡口的河床显露出来,都是一块一块狗头一样的巨大石头。石头与石头之间有缝隙,那里是鱼的栖息场所。要说李嘴孜那里是鱼的开会交流场所,图的是一份热闹;石坝孜渡口这里就是鱼的睡觉休息场所,图的是一份安静。有不少鱼在这里谈情说爱,繁衍后代。这里水域地形独特,明知有鱼藏身于此,村人却无从下手去逮。水下坑坑洼洼,一块大石头连接一块大石头,拉网对付不了,撒网对付不了。要是落水天,干旱天,这里河床水浅了,村人手持罩网倒是可以来逮鱼,或是干脆脱下裤子蹚进河水里摸鱼。一般情况下,淮河水不会这么浅显,石坝孜渡口的河床都淹没在深深的河水里。鱼常年在这里过起安宁日子,只需防范水下面的敌人,不用防范水上面的敌人。有一年,“轰隆”一声巨响,炸鱼时代启幕了。这一年,应该在煤矿开采过后,有人想起来使用炸药炸鱼。一个煤矿人在一个熟知石坝孜渡口地形地貌的村人指点下,破天荒地干了这件事。鱼在石坝孜渡口水下的安宁日子就此破灭。
这一次,是一个单独的煤矿人。捆绑炸药,上船,摇船,点炸药,扔炸药,舀鱼,都由他一个人来操作完成。这是一个喜欢吃独食的家伙。船从船民手里借来时,说好的给人家两条大鱼做补偿。在鱼的大小种类上面,煤矿人与船民发生争执。过去煤矿人炸鱼,都是船民跟着一起,船民专门负责摇船,煤矿人专门负责炸鱼。这个煤矿人不这样,想少给船民鱼。摇船炸鱼没有什么复杂的,一个人单独完成不困难。这个煤矿人会摇船,不想用船民在情理上。煤矿人独自摇船至一处地点停下来,有渡口作参照,有以往的经验做参照,水域位置不会有大的偏差。炸药和雷管在岸上捆绑在一起,放在一只帆布包里。这个煤矿人干事很从容,放炮是他的老本行,在井下就是一个放炮工。水面上有风,火柴点燃捻子有难度。这个煤矿人点燃一根烟,使劲地吸上两口,再腾出烟火点燃炸药的捻子。“嗤嗤嗤”,捻子闪烁着火花,一点一点往后退,这个人手捧炸药并不急着往远处的河水里扔。他在等待一个时机,就是捻子燃着炸药的时间,与扔出炸药落水的时间相一致,早或晚都不行。这个煤矿人有十二分的把握去干这种事,有一种职业的骄傲充溢在脸上,稳固在手上,好像岸边有许多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扔出炸药的那一刻,等待“轰隆”一声巨响,水柱冲天、水花四溅的那一刻,等待无数条大鱼小鱼翻着白肚皮,浮出水面束手就擒的那一刻。
这个煤矿人使劲地把炸药远远地扔出去,炸药斜楞着砸进河面,现出一个圆圆的水坑,火花淹没水里,留下淡淡的一缕蓝烟。一瞬间,一股巨大的水柱从水下蹿出来,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隆”巨响。响声向四周迅速扩散,水花向四周迅速扩散。这个煤矿人看见水下翻滚出一团浓稠的血水,闻见一股浓郁的血腥,紧接着两只耳朵热乎乎地有东西流出来,搭手指一摸,是更加浓稠的血水,是更加浓郁的血腥。
这个煤矿人最终耳朵流血不止死在小船上,四周却不见一条侧翻肚皮被炸死的鱼。
第三件:发生地点在黑龙潭。黑龙潭属于凤台县境内峡山口水域。淮河有三峡,峡山口是第一峡。其余是怀远县的荆山峡,嘉山县(今明光市)的浮山峡。淮河三峡都有一座山逼进淮河里,河水流经不畅,形成各种怪异的水域。黑龙潭水深数丈,说是躲藏着一条黑龙。黑龙潭附近生长一种鱼,叫肥王鱼。肥王鱼是淮河特有的鱼种,也是淮河最美味的鱼。
每一年冬天,村里陈姓人家都下淮河打鱼,开网地点选择在尹家沟,收网地点选择在黑龙潭。尹家沟在村东二十里,黑龙潭在村西二十里,上下水域长度四十里地,打鱼要花费十来天时间。尹家沟是早年陈姓人家的聚集地。那个时候,陈姓人家的渔船就常年以尹家沟为中心,去上游打鱼,去下游打鱼,往返停靠最多的是尹家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陈姓人家上岸做农民,政府指定的地点是大河湾村。不能说背井离乡,但在陈姓人家的心理上却有那么一种背井离乡的样子。每一年冬天,陈姓人家下淮河里打鱼,都是一种集体的怀念,更是一种生命的仪式。去尹家沟下网,其目的是一种不言自明的选择。至黑龙潭收网,其目的就是要逮肥王鱼,就是要让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人,在过年时吃到淮河里最美味的鱼。
年年下河打鱼都一样,腊月十五出家门,腊月二十五进家门,前后十一天整,前不耽误生产队地里的农活,后不耽误回家杀鱼过年。从尹家沟至黑龙潭四十里地,每一天合下来算四里地,第十天至黑龙潭,第十一天回返。陈姓人家固执,上岸这些年不改过年习俗。其他人家过年在晚上,陈姓人家过年在中午。小时候我问我母亲,陈姓人家为什么要在中午放炮仗过年?我母亲说,陈姓人家外气。外气就是跟别人家不一样,随乡不入俗。
这一年,陈姓人家在黑龙潭一网打上两条特别大的鱼。鱼大的有些害怕人,有些看着不像鱼。鱼的身上有数字,鱼的嘴上拴着铁链子。像鲢鱼又不像鲢鱼,似鲤鱼又不似鲤鱼。陈姓人家打鱼这些年,谁见过这种什么都不像的鱼。陈姓人家当即把两条大鱼放生淮河里,当即磕头跪拜收网回家。这一年,陈姓人家惶惑不安,没有过好年,总有一种即将厄运缠身、大难临头的感觉。
后来听人说,这两条大鱼是佛子岭水库喂养的鱼母。鱼母就是鱼种。夏天下大雨,佛子岭水库暴涨破堤坝,鱼母趁机溜进淮河里。是真是假,没人去核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