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鲜明特点,也是突出优点为:速度快,效益高,功能多。计算机应用于作物育种时,以计算遗传相关系数为例,供试品种60个,重复5次,20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计算,若一个人用EL-5002计算器运算,约需400天;而在微型机上计算从输入数据到输出结果,只需3-4小时,提高计算速度1000倍以上,真是神速极了。我国江苏省农科院开发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若在全国水稻种植面积4.9亿亩中推广1/10,即4900万亩,则一年可望增收稻谷12亿公斤左右。其效益之高,确实惊人。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除上述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作物保护、农人管理以外,还有土壤肥料研究、畜禽饲养、农业气象、农业生产管理等等。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项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几乎都有计算机参与,生物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以及激光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这项普适性技术。计算机功能之多,使其他技术望尘莫及。
第三,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形成了计算机技术与农业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科学内外交叉的奇异格局。早在70年代初期,在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部署下,由美国密执安州大学教授T·J·里奇主持的CERES作物模拟模型的开发项目,参加研究工作的数十位科学家,其学科专业涉及农学、生理、土壤、气象、水文和计算机等。其实,计算机应用于农业,引发的学科杂交态势错综复杂,其中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参与,使整个领域的学科杂交优势十分明显,这是难能可贵的。这里,与农业用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竞相增长,各种有关的科技人才争相荟萃。这是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必需的社会环境,也是现代农业活动逐步信息化和智能化必备的社会氛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