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打球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晁说之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阊阖”指天宫的大门,这里借指皇宫。诗的大意是,唐明皇出去打球,带着醉态回宫。张九龄和韩休都是善谏的大臣,一个老迈,一个离世,早朝再也没有谁劝谏皇上。

    这诗据说是作者晁说之看了李公麟画的《打球图》,在画上题的诗。作者晁说之是从北宋至南宋历经六个皇帝的人物。他们晁家当时是望族,其中晁补之、晁冲之、晁咏之,还有本诗的作者晁说之,都是满腹经纶之人。名气大的是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但晁说之也是精通五经,曾受苏轼和曾巩推荐,尤其在易学方面建树颇丰,只可惜大多著作都已经遗失,真是很遗憾。我读其《晁氏客语》的开篇之句就很有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与叔云:古之学者纯意于德行,而无意于功名;今之学者有意于功名,而未纯于德行。至其下,则又为利而学也。”看来学风不古已经恐怕不是一千年的事情了!晁说之不仅学问好,同时还是画家、制墨专家,有《墨经》传世。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有和李公麟的切磋。李公麟现在以“宋画第一人”的名声留名,其实他也是中了进士的复合型人才,只不过画的名气太大,掩盖了其他的才能。

    于是,我想到,古代在历史上留名的诸多人物,虽然以一技之长著称于世,但都是有文化功底的复合型人才,因为有文化功底,传世的作品才有了味道,更具有了价值。近代但凡留名的大画家,无论出身,都是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的人,从这一点上同样可以印证文化的力量。

    回到本诗中,李公麟画了一幅《打球图》,晁说之写了这首诗,我理解也是借古喻今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