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三国时期吴国兵营所在地,因士兵都穿黑色的衣服,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乌衣巷。到东晋时,乌衣巷已经成为名门望族的集聚地,名相王导和谢安都住在这里。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桥,秦淮河一带从六朝时期(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开始到明清都是繁华之地,承载了很多历史故事。现在秦淮河周围都是后建的,虽然也很繁华,但缺少些文化的味道。乌衣巷门口就挂着刘禹锡的这首诗。
这首诗是刘禹锡途经南京写的《金陵五题》组诗中的一首,繁华的过去与廖败的眼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慨万分,这种怀古叹今的思绪,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颇具深意,令人警醒。
实际上,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要归功于刘禹锡的文史功力和经历。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同一年生人,有非常类似的生活经历,两个人也是好朋友,诗作上相互唱和,可见水平之高。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一同参加“永贞革新”,一同被贬,算是难友吧,这也能体现出刘禹锡文学上的水平。有句话说得好:看看你周围的朋友,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刘禹锡自“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之后,曾被召回,又因一首诗再度被贬,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他被白居易称为“诗豪”,可见他的作品很有杀伤力,但不曾想也波及自己。这样的经历也一定使刘禹锡感慨良多。世事多艰,身为诗人刘禹锡也只能把一声叹息融进诗里了。
诗中提到的王导、谢安是东晋时期重要人物。王导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谢安打赢“淝水之战”,使危在旦夕的东晋安稳地延续了几十年。东晋在现在看来,不仅是早期开发了南方,使南方的经济、文化得以长足发展。其更重要的是在外族侵略的时候,使民族得以独立,文化得以延续。
历史,冷冰冰地放在那里,它却让一代代仁人志士热血沸腾,知兴替,可以让前程像诗一样美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