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七律一开始用贾至的这首诗开头,紧接着后面三首是杜甫、王维和岑参“和”这首诗的作品,这样的编排在《千家诗》里还是挺特殊的,我想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这四首诗都算应制诗。应制诗一般多为歌功颂德的内容。以前我对这类诗的态度也是人云亦云,不管写得有多好,总是不屑的态度,甚至会对作者产生一些关于人品的负面认识。现在呢,见识的事情多了,碰到头破血流的时候也有过了,心情寥落至极的时候就不由得你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只有你觉得自己对,而别人都不觉得对时,基本上都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就要重新审视当初建立的那种评价体系和标准是不是完善和宽泛,比如说对应制诗的态度。应制诗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它是主旋律的东西。一部音乐作品你就按照你喜欢的那种乐器孤芳自赏,说真美,其实这就成了一叶障目。在别人的眼里不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要完整地认识这部音乐作品,你要学会听得进去其他的乐器,尤其是主旋律的作品。由此,承认主旋律、接受主旋律、奏好主旋律就成为从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必要过程,先看看自己在哪个阶段,然后再做评论。
其次,这四首诗算是比较有名并为前人评价较高的。《苕溪鱼隐》云:“老杜和《早朝大明宫》诗,贾至为唱首,王维、岑参皆有之,四诗皆佳绝。”
最后,作为“和诗”这种写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同题和的,也有同韵和的,还有同题也同韵和的。在过去作为文人,你要是不会作和诗,那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
唱首是贾至的这首诗,贾至是“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时期的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部门,这几首诗中提到的凤凰池之类的词儿就是这中书舍人办公的地方。
这首诗我总结为写了四个方面的事,一是“早”,二是“朝”,三是“恩”,四是“愿”。简单地说,用银烛开头以示其早,然后描写皇宫的春色和早朝的过程,用御炉香指受到皇恩,最后就是表决心,一定要任劳任怨地好好工作,以报答皇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