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的这首诗从题目看是描写长安秋天景色的,说来也很有意思啊,《千家诗》的编排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中国的文化中有个取类比象说法,似乎什么事都可以找到同类,都会产生共鸣。
其实,不同的人对待相同的景物也是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或许就是这个大千世界精彩的地方。诗人自然有写诗时的背景,有着自己的感受。这首诗总体上看是冷艳凄凉的,精彩就在于用秋天特有景物,通过自己精准的遣词,由远及近,从上到下全方位扫描,再加上最后一句典故的点睛,使自己眼见和心思产生共鸣,表达一种无奈的怅惘。
镜头是这样推进的,诗人远望长安城,这是他梦寐以求能够发展的地方。云雾笼罩,凉意渐生,秋天里的长安城延续着汉朝以来的辉煌,吸引着无数像赵嘏这样的学子来追求功名。可是几次考试的失利已经让赵嘏感到灰心,抬头看残星几点,孤雁难行,倾耳听一声长笛,孤寂冷清,独自倚楼本就孤单寂寞,低头却见残菊败荷,满眼捕捉到的都是离愁,真是无奈啊!老家的鲈鱼正美却吃不上,这日子过得像囚徒一样不自由。
赵嘏活的时间不长,但似乎悲凉是他一辈子躲不开的标签。其实赵嘏的生活也不都是悲凉,被人赏识就是一种莫大荣幸。赵嘏的诗不仅被当时文人赞赏,就连皇上也知道他的诗名。曾被《红楼梦》引用“曲径通幽”,即《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常建,也非常佩服赵嘏,以至于在赵嘏到苏州之前,他先写了两句诗留在那里,赵嘏果真在见到那半首诗后,欣然补了两句使之完整,这就是“抛砖引玉”的典故。
这样看来赵嘏虽然活得不长,但是质量挺高。用生命的时间和生命的价值相比,我觉得价值更为重要。留下二百多首诗,还有凄美的故事和多人的赞赏,该知足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