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新歌-新风格 新姿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秀河当然要比其他同志经受的苦和累更多一些,思考问题更深一些,两条腿跑得更勤一些,上求下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东劝西的,要来的更多更好一些。他在叙述苦中寻乐的办法时说:“以前经常听人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嗨,这话对我真管用。我们饿了吃方便面,比当年红军吃草根,啃树皮要好百倍,这么一想一比,咳,不觉苦反觉甜了。由此,我又想起列宁的一句教导:‘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他深有感慨,把眼神移注在办公桌的毛泽东主席像上说:“真的,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千万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老祖宗的教导,我们这代人的幸福是革命前辈打下的江山,打下的基础,我们不好好干,真的对不起革命老前辈们。”

    王秀河常常给自己敲警钟,感悟人生,他对笔者说:“时间如流,日月如梳,只觉得在一瞬间,我已跨过不惑之年,在向半百‘进军’了。唉!人生太短暂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干一番事业,恐怕不久的将来,想干也干不动了。”这种对人生和时间的感慨,也是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省悟。所以他的工作时间表令人难以掌握,他常常午夜一个人跑到施工现场遛一遍,钻到井下转一遭,累急了,回来在澡堂里就能睡上觉。一年365天,除了到局里开会、办事,从家里过一下,平时很难规规矩矩在家休息一天,气得他爱人讲他像个出家的和尚,不知人间烟火的苦行僧。王秀河却带着几分风趣的说:“有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待到天明各自飞,我总不能老在窝里呆着。再说,党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我的事业当然也是你的事业。我能把工作干好,你是功不可没、功劳大大的。说到底,理解万岁。”

    王秀河这番风趣、感慨语出有因,在他工作十分紧张时期,父亲年迈多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人照顾。他也并非不孝之子,无奈于肩负重担,实在无空在父亲床头多待一会,送水喂药,护理父亲的全部重担,都落在爱人王宗群一个人身上。王宗群也确实是个难得的孝女、好儿媳,无怨无悔地日夜为老人喂药,伺候吃喝,可谓无微不至。在父亲病重期间,夜深人静时,王秀河有些悒悒不乐,站在办公室的窗前自叹:父亲,原谅我这个不称职的儿子吧,有什么办法呢?自古忠孝难能双全。他给爱人拨电话:“宗群,看来老爸撑不了多久了,这么长的时间,也真累坏你了,我和我的伙伴们都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父亲不久辞世了,消息传来,王秀河匆匆赶回家和父亲最后一别。他草草作了一番安排就说:“宗群,老爸的后事全拜托你了,你就辛苦到底吧。矿上的方方面面都处在关键时刻,我实在脱不开身呀。”说罢他红着眼睛驱车疾驰而去,王宗群无可奈何地望着绝尘的汽车,摇了摇头。

    王秀河送走父亲不久,爱人因病要住院动手术,气得他自言自语道:“他妈的!怎么倒霉的事都赶这个时候来?!”他急得无可奈何,只好匆匆把爱人送进医院,安排停当签了字,他惴惴不安地对爱人说:“伙计,我不能留在你身边看护你了,请你多多保重,也请原谅我吧,等到矿井建成,我们好好呆上一天。”王宗群是个知情达理的人,她深深理解丈夫肩上的重担,更知道丈夫对事业执着追求的雄心。她柔情地望着丈夫,喃喃地说:“放心去吧,我不会有事的。”

    王秀河生着一双虎虎生成的大眼睛,圆圆微黑的面孔,一旦发起火来,还真怪吓人的。对在工作上出了问题的人,他批评起来就是连珠炮加机关枪,轰得你坐立不安,脊梁沟里冒冷气。但当看到同志们工作出色,他又会高兴得憨笑起来。人们说他嘴如钢刀既快又硬,心却似棉花既软又绵。

    张集公司有个好传统,只要谁家遇到困难,从领导到员工,一起热忱相助。一个病亡工人,家境贫寒,王秀河率先捐款,仅机关工作人员就捐款近三万元。对特困职工,也常常捐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职工们深有体会说:在张集公司工作什么都不怕,遇到困难有大家。王秀河和他的伙伴们认为,一人有困难,大家一起帮,人多力量大,众人添柴火焰高,各人捐点不算啥,却能解决很大的问题,再说,为人民服务,为职工谋福利不能停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他们把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具体化为:搞好改革创新,发展生产力;抓好职工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加职工收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他们这样做,在职工中产生强烈的反响,使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普遍树立了以煤为业,以苦为荣,以矿为家的思想情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