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难题我来解-解析神奇的科学发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UFO

    “UFO”是“未被证实的飞行器”(Unidentified Flyingobjeel,另译为“不明飞行物”)这一名称的英文缩写。关于UFO这类事件的报道,在19世纪末就有了。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报道的UFO事件有数万例之多。

    近年来,我们中国也经常听说UFO目击事件,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各执己见。到底有没有UFO,谁也不知道,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几起目击事件吧!

    1994年11月30日,贵阳北郊都溪林场,长达三千米的树林,一夜间突然全部在同一高度被折断,目击者形容当时天空出现强光,并听到如火车行走的隆隆巨响。

    1995年7月26日,辽宁省阜新市上空12人称目睹脸盆大小,带云雾状光环的不明飞行物体,在空中移动。

    1996年10月9日,石家庄机场上空9600米处,南方航空波音757客机由北京飞武汉途中,被一不明物撞击,驾驶舱前方的双层挡风玻璃被撞,飞机返回北京机场安全着陆。

    1997年12月23日,广州发现不明飞行物体。有多人报称目睹一个状似碟形的发光物体,由暨南大学上空向五山地区移动,持续飘行近一小时才消失。综合各目击者所述资料,该不明飞行物首先在23日晚上7时45分被发现,最后在8时40分左右消失,其外形扁平椭圆,通体透明,发白光,飞行物上部还依稀可看到一排窗口,据形容它的宽度与一座楼宇相若。

    同年10月至12月,北京郊区上空有人称先后9次发现天空有螺旋状发光不明飞行物体,呈淡黄色,中心有一亮星状核闪烁,外围有雾状光晕。

    以上事件是否意味着真的存在外星人呢?这些“外星人”很关注中国吗?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但相信有外星人的大有人在,也形成了有关UF0的几种观点:

    1.地下文明说

    据悉,在美国的人造卫星“查理7号”到北极圈进行拍摄时,在底片上竟然发现北极地带开了一个孔。这是不是地球内部的入口?一些石油勘探队员曾在地下发现过大隧道和体形巨大的地下人。我们可以设想,地球人分为地表人和地内人,地下王国的地底人必定掌握着高于地表人的科学技术,这样,他们——地表人的同星人,乘坐地表人尚不能制造的飞碟遨游空间,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2.杂居说

    该观点认为,外星人就在我们中间生活,工作。研究者们用一种令人称奇的新式辐射照相机拍摄的一些照片中,发现有一些人的头周围被一种淡绿色晕圈环绕,可能是由他们大脑发出的射线造成的。然而,当试图查询带晕圈的人时,却发现这些人完全消失了,甚至找不到他们曾经存在的迹象。外星人就藏在我们中间,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将要做什么,但没有证据表明外星人会伤害我们。

    3.人类始祖说

    有这么一种观点:人类的祖先就是外星人。大约在几万年以前,一批有着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识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发现地球的环境十分适宜其居住,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带充足的设施来应付地球的地心吸引力,所以便改变初衷,决定创造一种新的人种——由外星人跟地球猿人结合而产生的。他们以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她们受孕,结果便产生了今天的人类。

    4.平行世界说

    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总星系)不可能形成于四维宇宙范围内,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世界不只是在长,宽,高,时间这几维空间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邻的两个世界构成的,虽然它们之间的联系很小,却几乎是相互透明的,这两个物质世界通常是相互影响很小的“形影”状世界“在这两个叠层式世界形成时,将它们“复合”为一体的相互作用力极大,各种物质高度混杂在一起,进而形成统一的世界。后来,宇宙发生膨胀,这时,物质密度下降,引力衰减,从而形成两个实际上互为独立的世界。换言之,完全可能在同一时空内存在一个与我们毗邻的隐形平行世界。确切地说,它可能同我们的世界相像,也可能同我们的世界截然不同。可能物理,化学定律相同,但现实条件却不同。这两个世界早在150亿年前就“各霸一方”了。因此,飞碟有可能就是从那另一个世界来的。

    可能是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偶然闯入的,更有可能是他们早已掌握了在两个世界中旅行的知识,并经常来往于两个世界之间,他们的科技水平远远超出我们人类之上。

    5.四维空间说

    有些人认为,UFO来自于第四维。那种有如幽灵的飞行器在消失时是一瞬间的事,而且人造卫星电子跟踪系统在开机时根本就盯不住,可以认为,UFO的乘员在玩弄时空手法。一种技术上的手段,可以形成某些局部的空间曲度,这种局部的弯曲空间再在与之接触的空间中扩展,完成这一步后,另一空间的人就可到我们这个空间来了。正如各种目击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具体有形的生物突然之间便会从一个UFO近旁的地面上出现,而非明显地从一道门里跑出来。对于这些情况,上面的说法不失为一种解释。

    在过去20年中,有20多个国家的人称曾看到UFO,事例超过1200件。但是根据美国官方统计,大部分人看见的UFO只是一些幻象,有95%的UFO目击事件是误认的,只有5%左右才是无法解释的不明飞行物。

    而近期在我国出现的UF0事件,经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初步认定,仍属于人类自身活动或地球大气活动以及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据天文学家们分析,虽然宇宙之大,宇宙中极有可能存在地球之外高度发达的文明,但是考虑到即使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也有4.3光年之遥,从那里乘最快的飞船到太阳系来,也要飞上几万年时间,这样就在高等生物个体寿命和飞船燃料供应等方面形成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这区区几千年时间内,地外文明“光临”地球的可能性趋近于零。这一推断也恰好与人类在100多年时间中始终没有能证明一例“外星人”事件的事实互相印证。

    UFO是20世纪最吸引人的谜题之一,就像划破时空的流星一样,令整个人类都在为它猜测,或为寻找其真相而伤透脑筋。而所有后来被证实的UFO事件,几乎都是人类活动或地球大气活动以及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即使那些极少数始终不能被证实的UFO现象,迄今为止中外科学界还没有发现任何迹象能够证明它们与所谓“外星人”的活动有关。

    宇宙有那么多的星球,地球上有人类,难道其他星球就一定没有人类吗?人类发展到今天,对地球,星球或天体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然而宇宙是那么神秘,有很多很多东西或现象对我们来说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千年不死的动物

    大家一定听说过千年睡莲的故事,千年之前的睡莲种子竟然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重新开花,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一件事情,但你听说过千年不死的动物吗?

    在1990年初,一位埃及考古学家在与同事们开掘一座4000年前古墓时,就曾发现守在墓旁边的一只早已绝种的猫科动物。

    这座古墓在著名的帝王谷地下89米深处,是4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切路勃泽四世的坟墓。

    考古学家在打开墓穴石门的时候,见到一只活生生,两只黄绿色大眼睛滴溜溜转的猫,正盯着来人。墓穴里除了一具石头棺材和这只准备猛扑过来的大灰猫以外,什么都没有。这只大灰猫像一只小豹那么大。当考古学者们向前移动时,这只猫拱起背嘶嘶乱叫,令人毛骨悚然。接着它抖动浑身的灰尘向其中一位考古学家猛扑过去,用尖牙猛咬住他的大腿。受惊的其他考古队员,听到他的尖叫声后,立即上前打退了这只猫。被激怒的猫旋即退到坟墓的角落,准备用它的尖牙再次阻止这些不速之客。但就在它欲发起第二次袭击之前,人们用帆布将它捉起来送进实验室。

    在古埃及的习俗中,猫科动物被古埃及人视作“活神”,专门用来守卫神圣的寺院和坟墓。被捉的是一只雌猫,脸庞很瘦,轮廓明显,耳朵很长。但一进入实验室,该猫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几小时后就死了。

    除了这只千年古猫,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其他的千年动物。

    1782年4月,巴黎近郊的采石工人从地下4.5米深处的石灰岩层中开采出一块巨大的石头。他们将石头劈开以后,意外地发现石头内藏有4只活的蟾蜍。这4只蟾蜍并非聚在一起,各有各的窝。窝比蟾蜍稍大一些,窝的表面还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从石头内出来后,还能在地上活动。

    一位生物学家取了其中一只较肥大的做了标本,进行了研究。而那块石灰岩经科学家测定,证实其形成于100万年前。就是说,这4只蟾蜍在岩石内已生存了100万年之久。

    同类型的事件也发生在1946年7月。在墨西哥的石油矿床里,一位石油地质学家挖掘出一只冬眠的青蛙。青蛙被埋在2米深的矿层内,挖掘出来时皮肤还是柔软的,且富有光泽,经过两天后才死去。经科学测定,证实这个矿床是在200万年前形成的。青蛙只能在矿床形成时被埋在矿层内。

    由此可见,该青蛙在矿层内已生存了200万年之久。

    千年不死的动物,确确实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被发现了,它们或者因为处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或者因为冬眠的原因存活了下来,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事件中感受到一些只属于远古时代的气息。

    “死亡谷”之谜

    吃人山谷

    一只膘满肉肥的大熊闯入了“死亡谷”,看到了许多动物的尸体,因为饥饿难忍,就想饱餐一顿。然而,它刚张开血盆大口,还没来得及品尝,自己就倒下死了。一个森林猎人曾亲眼看到这样一种情景。

    这个“死亡谷”就位于前苏联的“堪察加”半岛上,在那里有一个长约2千米,宽100~300米的狭长地带,被誉为是“动物的地狱”,是各种动物的天然“坟场”。那里到处都充满着死寂,荒凉,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深沟,深坑,除了斜坡上终年生长的雪苔外,几乎寸草不生。人要是来到这儿,照样会被吞噬掉。据说,已经有二三十人死于“死亡谷”。

    苏联科学家曾对这座“死亡谷”进行多次探险考察,结果都无法解开这个谜。有科学家认为:“死亡谷”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积聚在陷阱中的使人窒息的毒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但这些毒气一般没有这么快的杀生速度,而是慢慢地产生作用。有人说,可能是烈性的毒剂,可是在离“死亡谷”仅一箭之地的常年居住的农民却安然无恙,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动物的墓场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两处相似的“死谷”。但这两个“死谷”只能危害飞禽走兽,对人的生命却没有威胁。据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统计,每年在这两个山谷中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7000头,所以意大利人又称它为“动物的墓场”。虽然意大利的专家学者曾多次对“死谷”进行现场考察。然而谜底至今未能揭晓。

    只杀人的“死亡谷”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内华达州相毗连的地带山中,也发现一条非常大的“死亡谷”,峡谷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恶。

    据说1949年,美国有一支寻找金矿的勘探队伍,因迷失方向而涉足其间,几乎全部丧生。其间曾有人脱险爬出,但不久后却神秘地死去。后来,有些前去探险的人也屡见身死谷中,现在仍然未能查出死亡的原因。

    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百思不解的现象,这个地狱般的“死亡谷”,竟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调查统计,在这个地方繁衍着200多种鸟类,19种蛇类,17种蝎类,1500多头野驴。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直到今天,谁也弄不清“死亡谷”为何独独对人类这么凶残,而对动物则情有独钟,倍加爱护。

    爪哇岛上的“死亡洞”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个更为奇异的“死亡谷”,在谷中共分布有6个庞大的山洞,亦称“死亡洞”。这种死亡洞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人或动物靠近洞口6至7米远,就会被吸入洞中,再难逃出。

    一位研究者曾写道:。在地球的这个弹丸之地,自然界似乎发出一声声诅咒,凡来这些死亡山谷的人,无不感到惊惧与恐怖,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死气沉沉,濒临毁灭。人畜的死亡在这里拉开了帷幕,扬起了灵幡,只要看一眼这个见不着活人,动物死绝的地方,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这些“死亡谷”中,肯定存在着某些特别的因素导致了死亡。这些因素或只对动物产生毒作用,或只对人类产生作用。

    海南发现海底草原

    海草是只适应于海洋环境的维管束植物,属于沼生目,大部分海草叶片均为带状,形态相似,在热带,温带近岸海域均有分布。

    海草生长在海洋边缘部分一个相当狭窄的地带,“海草场”是热带水域重要的潮下带生产者,是许多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天然渔礁。其中分布在海南沿岸的主要有喜盐藻,海菖蒲,泰莱草,二药藻,海神草等。

    近年来,海洋生态调查组在海南省东部沿海一带发现一片大面积海草场,面积3~5平方千米不等。东海岸为何分布着如此大面积的海草,这还是个谜。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一次对珊瑚礁和海草的调查项目中发现了“海底草原”的奇景。调查组分别在海南东海岸的文昌高隆湾,琼海龙湾港,陵水新村港一带礁坪内侧,以及沿岸港湾(水深两米左右)发现大面积海草床,面积3~5平方千米不等,种类主要有喜盐藻,海菖蒲,泰莱草,二药藻4种,海草高的达1米多。而在海南岛的西海岸则极少有分布。

    其中,陵水新村港南湾,大墩一带的潮间带及以下区域的海草床,分布面积约3平方千米,占全港面积的1/6。该区域的海草主要是泰莱草,有少量的线叶二叶草。港湾的另一侧则无海草分布。专家分析主要是由于近岸海水的盐度变化大,不利于海草生长。

    文昌高隆湾沿岸港湾,沙泥质海底的礁坪内侧也分布有约4平方千米的海草,还发现了仙掌藻,密岛仙掌藻等在海南沿海罕见的热带海草种类。

    琼海龙湾港一带海域沙泥质海底礁坪内侧则分布大面积海草床(5平方千米左右),但生长稀疏,叶面上有沉积污物,颜色发暗,部分叶出现腐烂。说明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

    专家解释说海草与红树林,珊瑚礁一样,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海草根系发达,有利于抵御风浪对近岸底质的侵蚀,对海洋底栖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溶于水体,对溶解氧起到补充作用,改善渔业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能为鱼,虾,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隐蔽保护场所。海草床中生活着丰富的浮游生物,个别种类海草还是濒危保护动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场保护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视。此次意外发现海草资源,意义重大。海草作为南海沿岸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是海洋高生产力的象征。

    水怪事件

    喀纳斯湖因水怪而闻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有各种离奇的水怪传说。神秘的湖泊,与世隔绝的密林深处,一个古老的部落,一个鬼魅的影子,曾经都是不可泄露的天机。

    据喀纳斯湖湖区边的图瓦人传说,自喀纳斯湖形成以来,在它的湖底一直隐藏着一个能撼天动地,吞吃牛马的巨型水怪。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传说,将他们的族源和水怪的说法秘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近几十年来,关于水怪的目击事件屡有发生。一位当了几十年喀纳斯林区护林员的人,曾经数次目击到湖中一个黑色的巨大物体,当地的图瓦老人告诉他,那就是“湖圣”;另一个是湖面上的汽艇驾驶员,曾经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巨浪袭击,慌乱之中他只看到浪花下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们决定去捕捉一个水怪,但结局是,他们惊慌失措地向湖面下一个红褐色的影子开枪后,湖面恢复了平静,他们自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在喀纳斯幽暗的湖底,是否潜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凶猛水兽呢?

    自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点看法:

    1.水怪很可能是对自然现象的误判,比如说水面上的浪花,湖面上的浮游生物或漂浮的枯木。如果说目击者看到的的确是某种水生动物,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一条体型非常巨大的鱼,或密度非常大的鱼群。

    2.喀纳斯水怪仅仅是一个传说或者谎言。

    排除以上所有可能性,或许水怪真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一种怪兽,尽管这种猜想成立的概率几乎为零。

    1980年,由多家科研单位组成的喀纳斯综合考察队成立。这次考察虽然没有见到水怪的影子,却碰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水产局曾用6个100米左右的大网在湖中打鱼,渔网却被不明物体带到了上游,而且撕开了一个大口子。1985年考察队再次来到喀纳斯,这次他们发现了湖中存在着10米长的大鱼,当时他们认为传说中的水怪可能就是大鱼。

    但对喀纳斯水怪是巨型大红鱼的第一个疑问是:淡水鱼能够长到10米以上吗?根据考察队员拍摄的照片初步估算,照片上的黑点应该有10米左右,但照片的成像以及估算方法的误差,也是专家们难以确定的因素。为此专家们打制了一个巨型鱼钩去钓大鱼,结果一无所获,只是看到在近3米长的浮漂下,有3倍长的影子在移动。

    虽然没有捕捞到实物,但专家们一致认定大红鱼就是哲罗鲑,这种鱼体形巨大,非常凶猛。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对喀纳斯湖哲罗鲑的大小一直有争论,但人们还是普遍接受了水怪就是哲罗鲑的观点。

    死海不死

    死海是位于西南亚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洼处。因温度高,蒸发强烈,含盐度高(达25%~30%),据称除个别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

    当滚滚洪水流来之期,约旦河及其他溪流中的鱼虾被冲入死海,由于含盐量太高,水中又严重地缺氧,这些鱼虾必死无疑。死海也因此闻名。

    死海地处东非大裂谷尾端的但约河谷地,南北长75千米,东西宽5~10千米,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46米。它实际上是一个内陆湖泊。

    在死海中游泳非常有趣。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浮力大,人在其中游泳就像软木塞般荡漾在水面,不用担心溺水。只要你一跳下水,身子立即被抛在水面,当你进入水中,只要保持身体平衡就能自由自在地戏水,蹲着,站着,盘腿坐着,甚至可迈开八字步行走。玩累了,两手一张,仰天一躺,在海面上享受着海风,身子像轻舟顺风飘荡,闭目养神,舒服极了。

    死海海水对治病有奇效。在死海中游完泳,再在海滩上行走,湿漉漉的身上被太阳晒干后起一层白色粉末,白粉中含有的钾盐,硫黄等能治风湿病,关节炎和哮喘病。每年有不少游客慕名来此“就医”,特别是治牛皮癣有特效。古罗马人用死海的沥青治疗角斗士的伤口,王公大臣们经常在死海的海水里沐浴治病。据说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曾把死海的泥土作为美容品使用。去死海治疗的人中85%能够完全康复或大有好转。

    那么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

    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就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

    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

    嗜盐细菌蛋白又叫铁氧化还原蛋白。有关科学家运用X射线晶体学原理,找出了“盒状嗜盐细菌”的分子结构。这种特殊蛋白呈咖啡杯状,其“柄”上所含带负电的氨基酸结构单元,对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的水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够从盐分很高的死海海水中夺走水分子,使蛋白质依然留在溶液里,这样,死海有生物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参加这项研究的几位科学家认为,揭开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将类似氨基酸的程序移植给不耐盐的蛋白质后,就可使不耐盐的其他蛋白质,在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继续存在。

    死海是“世界最低点,地球的肚脐”,位于约旦和以色列之间一个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于死海的传奇,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魔镜之谜

    童话里的魔镜能照耀人的心灵,而在我们的古代也有这么一些魔镜,也照耀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镜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容用具,在玻璃镜诞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曾创制使用青铜镜。然而,人们却发现了古时有不少与青铜镜不一样的镜子,俗称“异样镜”,事实上它并不是用于照面的镜子,严格地说它们并不是镜,而是具有更复杂功能的器具。按古人的说法,这些器具有特别的魔力,可称为“魔镜”。

    照骨宝

    公元前3世纪末的秦王朝时代,无劳县境内(位于越南中南部)的境舞溪旁的古窟中,发现了有两米高的方镜”人在镜前照时,能透视出内脏和骨骼,当时被称为“照骨宝”。我们不清楚这方镜的质料和构造,但可以肯定它不是靠反射来照面的。

    照心镜

    秦始皇的咸阳宫府库,藏有许多金玉珍宝,有的连名字都不知道。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后,亲自到府库查看了一番,见到不少罕见的宝器,其中有一方镜,宽90厘米,高130厘米,这也是一件透视镜,里面能发出明光,可用来观察人体内脏的异常癌变,并帮助治疗。秦始皇当时还利用方镜的特效检测功能,来检验宫女是否忠贞。因为凡有二心的人,一照这方镜,就可以看出心胆都在颤动。刘邦对包括方镜在内的所有珍宝,一件也没动。后来,与刘邦争天下的项羽引大兵40万入关,屠咸阳,烧宫室,项羽掳掠秦宫美女宝物,尽归他的都城彭城。方镜也被项羽带走,不久便被弄得下落不明。

    镜子对上下的处理

    关于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早在公元前36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试图研究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的原理。即使到了现代,许多物理学家,哲学家甚至心理学家,都尝试着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有科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镜像问题不仅涉及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

    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唯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

    这样看来,镜子其实是把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

    面对镜子,举起右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哪只手呢?在这个场景中,自身和镜像是面对面站立的,在照镜子的人的头脑里,会设想将自身的姿势水平旋转180度,绕了半圈后站在镜像的位置,这个动作可以叫做“绕人”。这时比较一下举的手,照镜子的人会发现,经过绕人,站在镜子旁的自己和镜子里的像举的手是相反的,绕人的自己依然举右手,镜像举的却是左手。正是在这个时刻,人猛然发觉,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

    但是在前面已经讲过,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前后反转后形成了像。可是镜前的人要是把绕人的自身和镜像比较,却会发现,两者的前后是一致的,没有变化;在上下方向上,镜像也与实物一致,经过绕人后还是不变;只有左右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样看来,镜子反转人体左右方向的原因,其实是当我们把镜像和实物进行比较时,先让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保持一致,然后再去比较左右方向的倾向。

    在洗脸,整理服装和发型时,人们经常要照镜子。镜子的故事,留给我们大家的将是永久的传说。

    通古斯大爆炸

    100年前,在苏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的通古斯,那里曾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相传那次大爆炸的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的威力,并由此导致了上千人的死亡和几千只动物的丧生,600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全部被摧毁。而这次大爆炸的起因也成为一个百年之谜,至今无人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灾难悄然降临

    1908年6月30日凌晨,天还没亮。突然,天空轰然一震,顿时好像有五彩的阳光闪耀,黑夜不复存在,这场罕见的惨祸降临了。

    一位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农民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气很热,我正坐在阳台上乘凉。突然,西北方向出现了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我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火球逐渐变黑,然后就消失了。这时,我听到一声爆炸的巨响,接着一阵狂风袭来,将我甩出了几米远,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时,又听到一声巨响,响声几乎要把我的房子震塌了。房屋剧烈地摇晃着,窗框散了架,房中的玻璃杯也被震得粉碎。房子附近,我看到土地被震裂了……。

    谢苗诺夫的那座房子离爆炸中心65千米。另一位农民当时恰好在谢苗诺夫的房子附近。后来他对前来考察的科学家们说,随着爆炸声响,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用双手捂住耳朵,但耳膜的震痛还是使他直不起腰来。

    离爆炸中心较远的人也无一例外地遭了殃,以至800千米以外的地方都能清楚地听到那两次巨响。遇难的牧民被弄得晕头转向,有些人甚至休克过去。他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火团,火团的光越来越强,当它从空中掠过渐渐消失之时,是一阵巨响,同时一条刺眼的光柱直冲天空,紧接着出现了一团巨大的蘑菇云。然后,一连串的爆炸声中,大地剧烈地颤动起来。

    巨响和颤动刚刚停歇,立刻就刮起了狂风。咆哮的飓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把牧民从马背上掀翻在地;房顶和篱笆被旋风卷走,窗玻璃全被风刮碎,到处是一片残败景象。

    风未住,天空又布满了乌云,顷刻间下起了滂沱大雨。雨中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奇怪现象:尘土和地上的沙石像喷泉一样旋转而上,消失在阴云之中。

    最为奇怪的是,爆炸之后整整三天,通古斯地区没有出现过黑夜。那几天,当太阳光穿过云层时,就会马上射出了怪异的绿光和玫瑰色的光,有时云团还会呈现出银光,并显得边界分明。一位幸存者后来说:“当时我以为一切都完了。在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感到忧郁,烦恼,这件事简直把我们搞得魂飞胆裂。”

    这场灾难使通古斯地区上百万株树木被烧焦,熊熊大火持续烧了几天几夜;西伯利亚所有的河流都波涛汹涌,洪水泛滥。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都用自动测量仪器记录下了地球受到强烈震动的情况,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树木引起的疑问

    一开始,前苏联科学家们认为,是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天外飞来,引起了这场大爆炸。1927年6月,气象学家兼陨石研究者库利克率领一支考察队来到通古斯。他在爆炸中心只发现了一处陨石坠落的痕迹。此外,在一个名叫南池的沼泽地周围,他看到许多倒在地上的树木,它们都呈辐射状躺在那里,看上去很像一把大扇子。库利克不禁产生了疑问:一颗陨石怎么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呢?于是,他尽一切努力去探索通古斯爆炸的真实起因。

    百年之谜

    有人提出是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出了故障,在飞临通古斯上空时爆炸了。据有些目击者说,他们看见的火球曾在森林上方几次突然改变方向,可见它是受操纵的。也有人认为外星人的说法太过玄幻,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真正原因还是要从自然现象中去找。其中一种解释是天外飞来的这个物体实际上是由反物质构成的。众所周知,反物质一旦与物质相遇就会放出巨大的能量,湮没成为光子。还有的说法是带有放射性物质的陨石在空中与其他物体相撞,产生爆炸并洒落了放射物的粉尘,在空中改变方向正是撞击的结果。还有人提出,可能是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力和压力造成的天然核反应。另外还有球状闪电爆炸说,天然气田爆炸说和微型黑洞说等假说。

    唐山地震七大谜团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度38分,东经118度11分,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这对所有唐山人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唐山大地震将这座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数十秒钟内夷为平地——65万多间房屋倒塌,24万生灵在睡梦中被葬身废墟,16万多人重伤。

    地震之后,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而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在地震后考察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当时唐山地震烈度为11度,唐山市的厂房和住宅几乎全被破坏,但奇怪的是,所有的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就像唐山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依旧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仍可直接,准确传播电视信号。

    而在地震之前,唐山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舱,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一动不动,任凭怎么去捕捉驱赶,一只也不飞起。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避难的团聚会。

    在唐山地震中死伤的人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唐山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坍塌或其他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全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纹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坏。

    在唐山启新水泥厂的一栋三层库房里,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场旋转角度最大的是一个右旋40的角度。

    过去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两种,地震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可是如此“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种种现象。因为根据横波破坏原理,高的建筑物(重心较高)在地震破坏对象中首当其冲。而在地震现场考察中发现地震断裂均具有旋转性,而纵波,横波的震动是没有旋转性的。

    不论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传播都是连续的,强度是渐变的,从震中向外逐渐衰减。因为,在此同一震区内,同样的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大致相同。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出现的情况并非如此。李泰来指出,扭波与纵波和横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但他提出还有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震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扭波才是地震破坏的元凶。

    黑色闪电

    摩亨佐达罗原是古印度的一座城市,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突然地从地球上消失了。几千年来,这一直是个谜。只有古印度长篇叙事诗《摩诃婆罗多》里提到了这件事:一个令人目眩的天雷和无烟的大火,紧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爆炸。爆炸引起的高温使水都沸腾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座城市的毁灭呢?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是由黑色闪电所引起的。

    长期以来,人们的心目中只有蓝白色闪电,这是空中的大气放电的自然现象,一般均伴有耀眼的光芒,但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种不发光的“黑色闪电”,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证明确实有“黑色闪电”存在。

    1974年6月23日,前苏联天文学家契尔诺夫就曾经在扎巴洛日城看见一次“黑色闪电”:一开始是强烈的球状闪电,紧接着,后面就飞过一团黑色的东西,这东西看上去像雾状的凝结物。经过研究分析表明:黑色闪电是由分子气凝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而这些聚集物是发热的带电物质,极容易爆炸或转变为球状的闪电,其危险性极大。

    在大气中,由于阳光,宇宙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会形成一种化学性能十分活泼的微粒。这种微粒凝成一个又一个核,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球。这种化学构成物有“冷”球与“亮”球的区别。所谓“冷”球,它没有光亮,也不能放射能量,可以存在较长时间。“冷”球形状像一只橄榄球,发暗,不透明,白天才能看到,科学家称之为“黑色闪电”。

    所谓“亮”球,呈白色或柠檬色,是一种化学构造。它出现时,并不伴随某种雷电,能在空中自由移动,在地面停留,或者沿着奇异的轨迹快速地移动,一会儿变暗,一会儿再发光。

    形成黑色闪电的大气条件也能产生大量的有毒空气。同时,大量的黑色闪电也存在。只要其中有一个发生爆炸,便会产生连锁反应,其他的黑色闪电紧跟着发生爆炸。它的温度高达15000℃,足以熔化石块,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摧毁整个城市黑色闪电一般不易出现在近地层,如果出现了,则较容易撞上树木,桅杆,房屋和其他金属,一般呈现瘤状或泥团状,初看似一团脏东西,极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本身却载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它是“闪电族”中危险性和危害性均较大的一种。尤其是,黑色闪电体积较小,雷达难以捕捉;而且,它对金属物极具“青睐”,因而被飞行人员称作“空中暗雷”。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倘若触及黑色闪电,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每当黑色闪电距离地面较近时,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一只飞鸟或其他什么东西,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如若用棍物击打触及,则会迅速发生爆炸,有使人粉身碎骨的危险。

    另外,黑色闪电和球状闪电相似,一般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球,避雷网等,对黑色闪电起不到防护作用。因此,它常常极为顺利地到达防雷措施极为严密的储油罐,储气罐,变压器,炸药库的附近。对这种极其危险的闪电应当避而远之,以人身安全为要。

    时光倒流之谜

    我们曾在很多的电影中看到时光倒流的景象,人们在不同的时空转换中感受亘古不变的爱恨情仇,我们在感叹的同时,总是不禁想到时光倒流的现实性,时光匆匆,“逝者如斯夫”,失去的时光怎么可能再回来呢?

    然而,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却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我们已经过去的20世纪里,时光倒流竟不可思议地发生了。

    “目睹”金字塔的建造

    1971年8月的一天,前苏联飞行员亚历山大·斯诺夫驾驶米格21型飞机在做例行飞行时,无意中“闯入”了古埃及。

    于是,他看到了金字塔建造的场面: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一座金字塔巍然矗立,而另一座金字塔刚刚筑起塔基……这些都记录在前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机密文件中。

    美国飞行员进入中世纪

    1986年,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SR71型高空侦察机飞越佛罗里达州中心城区时,忽然突破“时空屏障”,来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上空。据他回忆说,当时飞机掠过树梢,他可以强烈感受到巨大的篝火发出的热浪,还有成堆的尸体令人触目惊心。

    专家们调查后指出,这位空军飞行员看到的正是欧洲历史上发生的著名的“黑死病”的情景。由鼠疫引发的瘟疫波及整个欧洲大陆,成千上万的人倒毙街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

    而这次时光倒流事件也带着强烈的时代特点。

    意大利客机的空中历险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飞行。突然,客机从控制室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正当地面上的机场工作人员焦急万分之际,客机又在原来的空域出现,雷达又追踪到了客机的讯号。

    最后,这架客机安全降落在意大利境内的机场,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315名乘客,也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失踪”过“机长巴达里疑惑不解地说:“我们的班机由马尼拉起飞后,一直都很平稳,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但控制室竟说失去班机的踪影,实在有点不寻常。”

    不过,到达机场后,每个乘客都发现他们的手表都慢了20分钟。无独有偶,据资料记载,1970年也发生过类似的奇闻。当时,一架727喷气客机在飞往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的旅途中,也无故“失踪”了10分钟。10分钟以后,客机也在原来的地方出现。接着,安全飞抵目的地。客机上的所有人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最终使他们相信的理由也是因为所有的手表都慢了10分钟。

    对此现象,专家们认为唯一的解释是:在“失踪”的一刹那,时间“静止”不动了,或者说出现了时光倒流。

    现代银币进入古代庙宇

    同一年,媒体又披露说,一枚尚未发行的现代银币,被深藏在一座太阳神庙的地底下,而太阳神庙的建造发生在4000年前的埃及。

    据考古学家考证,太阳神庙人迹罕至,庙宇早已倾塌,仅是废墟一座,当考古学家在对废墟进行发掘时,在一块古老的石碑下,发现了一枚深埋在地下的银币。奇怪的是,这不是一枚古埃及银币,而是一枚美国银币,而且是一枚现代银币。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枚已经铸造好,准备在1997年才进入市场流通,尚在美国金库中“留守”的未流通银币。美国的现代银币,为何“跑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庙宇中?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所有这些事件都展示了离奇的时光倒流,但时光真的可以倒流吗?

    目前我们人类的智慧似乎尚不足以阻挡时间的飞进,而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时间和空间可以在光速中发生变化,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绝非不可能。假如一个物体以30万千米/秒的光速飞行时,空间可以缩短,时间也可以变慢。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通过计算后称:人类从地球到达仙女座需要20万年,而在光速飞船上仅需20年。

    而且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宇宙中存在比光速还要快的神秘质点。

    他们研究发现:当太空船经过重力场时,把重力场的拉力转换成推力,太空船在那段时间内,便可以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飞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电磁,重力,光速和时空共同演变的伸缩性,瞬间跨越恒星际空间。

    西藏神秘现象

    神秘的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圣地,那里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充满着神秘和高贵的静谧,而那谜一样的世界同样吸引着太多人的眼球。

    珠峰旗云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一座山峰,这也预示着陪伴它的也是奇特的自然现象。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的峰顶上常漂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掀,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

    野人之谜

    西藏“野人”之谜是“世界四大谜”之一,历来被炒得沸沸扬扬。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马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有女性野人抢走当地男子婚配生子之事。

    奇特的“水火山”

    在唐古拉山地区时常发生的冻胀丘自我爆炸现象。其声如雷,喷出几米高的水柱,炸起的石块抛向四方,同时冒出大量气体。数十分钟后平息,并留下一个大陷穴。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水火山”。

    象雄之谜

    象雄,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意为“大鹏鸟之地”。

    据考古研究和史籍记载,象雄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在青藏高原崛起。

    在公元6~7世纪,象雄已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了。古老的象雄有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青藏高原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尔和拉达克。

    后来,吐蕃逐渐在青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时,彻底征服了象雄。

    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献,宫殿遗址等至今无从考证,留下了千古之谜。

    古格之谜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九世赞普朗达玛被杀,约公元10世纪,其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国,在近7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1630年,拉达克人入侵并消灭了古格。但从历史记载上看,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玛雅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时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一切都发生得异常突然,古格文明的一切都消失了。就在今天的遗址附近,有着十多户人家守着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但这十多户人家都不是古格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一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香巴拉之谜

    香巴拉,又译为“香格里拉”,意为“持安乐”,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时轮佛法的发源地,也是我们心中认定的世外桃源。但是到底是否存在香格里拉呢?

    藏文史籍中有对香巴拉的记载:香巴拉位于雪山中央的西端,圆形如同莲瓣,周围被雪山环抱,从白雪皑皑的山顶到山脚下的森林,生长着各种鲜花和药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青草茂盛,绿树成荫,有许多修行圣地。其中央耸立着富丽堂皇的迦罗波王宫殿,宫殿中央是各种王的寝宫宝座,各王拥有许多大臣和军队,可以乘骑的狮子,大象,骏马无数。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从王臣权贵到庶民百姓都虔诚地相信佛法,供奉三宝……但香巴拉到底存在与否,至今仍是一个谜。

    说唱艺人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著名长篇英雄史诗,在民间以两种形式流传,一是口头说唱形式,一是以抄本,刻本形式。口头说唱是其主要形式,是通过说唱艺人的游吟说唱世代相传,而说唱艺人有着各种传奇。

    在众多的说唱艺人中,那些能说唱多部的优秀艺人往往称自己是“神授艺人”,即他们所说唱的故事是神赐予的。“神授说唱艺人”多自称在童年时做过梦,之后生病,并在梦中曾得到神或格萨尔大王的旨意,病中或病愈后又经喇嘛念经祈祷,得以开启说唱格萨尔的智门,从此便会说唱了。

    在藏区,有些十几岁目不识丁的小孩病后或一觉醒来,竟能说唱几百万字的长篇史诗,这一神秘现象至今无法解释”

    神秘的西藏孕育谜一样的事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也许城市里的一切都不再重要,因为生命的最深处已经被那种神秘的气息深深地抓住了。

    巴比伦空中花园

    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原来公主害了思乡病,愁容渐生。她渴望能重新见到家乡的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见到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形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

    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对称布局,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

    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空中花园”的遗址。

    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链泵大体一致。它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个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也在于此。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的遗址亦远离Euphratez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众不同的,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出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与实施了一项修建巴比伦遗址的计划,在遗址上仿建了部分城墙和建筑;在城内修建了博物馆,陈列出土的巴比伦文物,其中,犹以一块高逾2米的黑色透绿岩石碑的复制品最为珍贵,石碑的上半部是镌刻太阳神将权标授予汉穆拉比情景的精致浮雕,下半部则为用楔形文字记载的《汉谟拉比法典》全文。此外,伊拉克政府还在巴比伦遗址和巴格达市内仿古重建了宁马克神庙和空中花园,修葺一新的淡蓝色城墙高数丈,又重现了这座古城昔日的风韵。

    为什么会下“火雨”

    神秘的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神秘莫测的现象,也有很多我们未知的存在。以前我们根本没听说过有“火雨”这回事,但这种现象正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火雨,也被称为“干雨”。火雨,其实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发现过,不过这种现象却极为罕见,但是它每一次与人们相见总伴随着毁灭和灾难:

    公元1889年,在非洲的萨凡纳,“火雨”突如其来地袭击了那里,顷刻使那里成了一堆废墟;大约100年前,“火雨”空降曾亚速尔群岛地区,毁灭了那里的整整一支舰队;“火雨”还曾引起得克萨斯的草原特大火灾……总之,“火雨”所到之处,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它的“战利品”。

    令人十分不安地是,近些年来人们发现,“火雨”出现的次数正日益频繁。因此近年来“火雨”也成了全世界天体物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一般来说,由“火雨”产生的火灾很难被扑灭,因为“火雨”是瀑布式地倾热,对于人们而言,一旦发生火雨,人们不仅要扑灭燃烧着的物质,还要额外对付高达摄氏2000度的雨热。而对这种雨热来说,水只是一种“清凉淋浴”,只是一股夏日里一扫而过的热风,无关痛痒。因此,扑救这种火灾时除使用水外,还要使用特殊的硅质粉,以隔断热源同氧气的接触。

    “火雨”是如何产生的呢?

    现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彗星散落,散落后的特质有些落入地球,于是产生火雨现象。从彗星散落到出现干雨,应该要等待2~6年的时间。

    近年来天体物理学家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彗星散落现象,所以在最近6~15年内,非常有可能要出现一些“火雨”现象。那时“火雨”引起的火灾数量每年将达8起,而50年后将每年达30起。

    另一种观点把“火雨”现象当成一种地外文明,认为“火雨”现象是我们尚未认识的另一种文明的破坏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想法似乎很是天真,但持这种观点的人提醒人们注意,如果“火雨”现象来源于宇宙,是彗星散落的产物,火也不可能消灭所有物质成分,那么化学家通过光谱分析还是会发现彗星化学成分的痕迹的,但迄今为止化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是否定的。

    总之,两种说法都各有其理,但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证实。

    彩虹

    雨后晴朗的天际下,一道彩虹划破长空,编织出七彩的天空。彩虹是那么的美丽,令人折服。那么,彩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彩虹七彩颜色,从外至内分别为:

    红,橙,黄,绿,青,蓝,紫。

    雨后,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阳光射入水滴时会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其中以40℃~42℃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造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蓝光的折射角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彩虹最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另一个经常见到彩虹的地方是瀑布附近。

    彩虹的明显程度,取决于空气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体积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鲜亮,小水滴体积越小,形成的彩虹就不明显。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阵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会有彩虹出现。

    彩虹由一端至另一端,横跨84度。以一般的35mm照相机,需要焦距为19mm以下的广角镜头才可以用单格把整条彩虹拍下。倘若在飞机上,会看见彩虹是完整的圆形而不是拱形,而圆形彩虹的正中心则是飞机行进的方向。

    还有双彩虹呢!当阳光经过水滴时,它会被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来。在水滴内经过一次反射的光线,便形成我们常见的彩虹(主虹)。若光线在水滴内进行了两次反射,便会产生第二道彩虹。虹的颜色排列次序跟主虹是相反的。由于每次反射均会损失一些光能量,因此霓的光亮度亦较弱。

    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

    首先,光的波长决定光的弯曲程度。

    彩虹的形成是太阳光射向空中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折射”后射向我们的眼睛所形成。不同颜色的太阳光束经过上述过程形成彩虹的光束与原来光束的偏折角约138度。也就是说,若太阳光与地面平行,则观看彩虹的仰角约为42度。

    光穿越水滴时弯曲的程度,视光的波长(即颜色)而定——红色光的弯曲度最大,橙色光与黄色光次之,依此类推,弯曲度最小的是紫色光。

    每种颜色有特定的弯曲角度,阳光中的红色光,折射的角度是42度,蓝色光的折射角度只有40度,所以每种颜色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都不同。

    若你用一条假想线,连接你的后脑勺和太阳,那么与这条线呈42度夹角的地方,就是红色所在的位置。既然蓝色与假想线只呈40度夹角,所以彩虹上的。蓝。弧总排在红色的下面。

    其次,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

    彩虹之所以为弧形,也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地球表面为一曲面而且还被厚厚的大气所覆盖,雨后空气中的水含量比平时高,当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了折射,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为一弧面,从而导致了阳光在表面折射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弧形彩虹。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现象,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彩虹的奥秘,也正在于它在自然界的禀赋。

    海市蜃楼之谜

    海市蜃楼是太阳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显著折射,把远处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平线以下的奇异幻景,亦称“蜃楼”。它多发生在沿海和沙漠地区,常见的有上现蜃景,下现蜃景,侧现蜃景和一些复杂蜃景。

    在我国沿海和内陆,一年四季都会出现蜃景,其中以“蓬莱仙景”最为著名。中国人往往把它视为空中楼阁,神仙福地,外国人则常常把它看成妖魔的化身或杰作。

    这种虚无缥缈的奇异景象,一般都出现在沙漠和海洋上,但令人惊奇不已的是,在四川省的青城山上空,这种罕见的自然景象也时有发生。

    青城山古称西山,天谷山,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山地的过渡地带,那里处处可见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山上林木青翠,终年常绿,环境幽深,自古以来便有“青城天下幽”之说。

    青城山“海市蜃楼”奇观,早在几百年前就有记载。清代彭洵在其所著的《青城山记》中写道:“青城山中,当天清气朗,一望皆城郭都市,瓦屋螺青,车马人影往来络绎,甫诧异间,移时隐灭。”这种奇异的现象因不易出现,且“移时隐灭”,故当地人也很难见到。

    2004年8月的一天,几个外地游客却在青城山一带见到了这难得的景象。下午3时,当他们登上前山,无意间向山下望去时,惊奇地发现除了地面上的房屋之外,在空中还有一些影影绰绰的“建筑物”,且大多是高楼大厦,与当地低矮的民居完全不同,仔细辨认,其中竟还有电视发射塔之类的高层建筑。“建筑物”与天空中薄纱般的云层交相掩映,宛如一座天上的街市。“天街”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很快,“建筑物”变得模糊起来。随之,整个“天街”消逝得无影无踪。

    其实,古今中外,这种现象并不鲜见。1869年的一个月夜,在法国某地,人们发现整个巴黎的建筑物和街道都映到了空中。1934年8月2日午后,烈日当空,我国南通的居民突然发现长江上空出现楼台城郭和树木房屋,全长20多千米。1957年,在广东附近的海面上空,出现了城市,街道,以及船只,工厂,树木……这些“海市蜃楼”都出现在无风或风特别小的日子,由于近地的大气层中出现了强烈的逆温差,致使空气的上部和下部密度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的物体经过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其影像便“出现”在空中。

    为什么青城山也会出现奇特的“海市蜃楼”现象呢?据气象专家分析,这是因为青城山也具备了相应的气象条件:一是风小,其环境幽深,宁静,无风或风小的时间很多;二是逆温差,青城山处在太平洋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面上,降水量高达1300毫米,湿度大,且水气不易蒸发,致使近地层的大气常出现逆温差。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阳光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便发生了折射和反射,将成都市区等远处景物显现在空中,从而形成了“海市蜃楼”奇观。

    神秘的天文潮汐

    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叫做海洋潮汐。是什么力量使海洋水面涨落呢?我们祖先很早就注意到这种潮汐现象与月球有着密切关系。东汉哲学家王充明确地指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但古人还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直到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才找到潮汐产生的原因。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海水运动关系最大。月球吸引地球,地球拉着月球,它们相互吸引的同时,又各自绕地月系统的质心做圆周运动,于是又产生排斥力。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在吸引力作用下,海水便向着月球方向聚集堆积,渐渐升高,形成高潮;在与月球相反的另一面,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在排斥力的作用下,海水又要向背着月球的方向聚集堆积,也同样形成高潮。至于这相对方向的中间地方,由于海水被两端拉走,就要慢慢降低,形成低潮。这样,涨面就变成与鸡蛋一样的椭球形状。地球每天自转一周。所以在大约一昼夜时间里,海水一般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在天文学上称天文潮汐。

    天文学家根据自身的实际体会和观察天文潮汐对一些人的实际影响认为,每月的朔日和望日的引力,并不都是最大的,在有的月份,似乎是朔,望日的前一天引力最大。除了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之外,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都是天文潮汐引力的组成部分,只是都比较小,有时仅作为月球,太阳对地球引力的叠加因素,这时不作详述。天文潮汐对地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从而在地球上和人类中发生奇异万千的,有规律的现象。

    天文潮汐对人类的影响

    天文潮汐对人类自然出生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妇女怀孕以后,总是不断地受到天文潮汐的影响,在分娩之前,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但是,到了分娩的时候,大多数孕妇是按照天文潮汐的规律分娩的。这其中有的是在引力大的朔,望期和引力比较大的上,下弦期分娩,有的则在月球上中天和下中天前后分娩。根据对某小学一二年级306名学生出生时间统计,朔,望,弦期出生的共171人,占总数的56.3%,其余学生的出生时间有一半左右离与朔,望,弦期仅差一二天。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朔,望,弦期出生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说明天文潮汐确实能够影响人的出生时间。但是,天文潮汐并不能决定所有人的出生时间,这是因为孕妇的身体强弱,家庭环境,工作量的大小,劳动轻重和思想情绪等条件的不同,以及产院采取药物催产,技术引产及剖宫产等措施影响了自然出生的时间。

    天文潮汐对气象的影响

    目前,在对气潮的研究中,一般认为气潮是经常存在的,不像海潮那样明显和直观,需要用仪器才能测量出来,潮差一般不会超过一毫巴。有人认为,这在实际上,可能只是气潮的一般规律,而在整个地球大气的千变万化之中,还经常出现一些有规律的突出现象,如热带低压,台风,强台风和龙卷风等。这些现象也和陆潮中出现的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现象一样,与天文潮汐有着紧密相关的关系,它既受到天文潮汐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又是气潮突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文潮汐对陆地异常气象的影响

    世界异常气象事件有32次陆地异常气象,其中龙卷风及风暴10次,强降水4次,暴风雨11次,沙暴2次,冰雹2次,气温异常3次。

    从发生时间看,朔期发生的有6次,占18.6%;望期发生的有16次,占50%;上弦期和下弦期各发生3次,各占9.3%;朔,望,弦期共计发生28次,占87.2%。以上这些资料中,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在春分这一天发生了3次异常气象,其中有2次不是在朔,望,弦期,这可能说明春分这一天的起潮力是比较大的,能够使地球上出现异常气象。

    二,望期发生的异常气象次数,比朔,弦期发生异常气象次数之和还多4次。这些统计资料,虽然是任意摘选的,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这也可能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证明望期的起潮力,确实比朔,弦期的起潮力大。

    三,上弦期和下弦期各发生了3次异常气象,这个相等数也可能说明两个弦期的起潮力大体一样。

    四,陆地异常气象也和海洋台风一样,是全球性的,甚至比台风的分布面更广,在天文潮汐的影响下,地球各大洲,在各个季节里,都会出现具有本地特点的异常气象,如龙卷风,暴风雪,沙暴,冰雹,强降水,等等。

    天文潮汐对航天航空的影响

    天文潮汐对于地球表面和地球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物质,都有着明显或不明显的影响,而对于处在飞行中的飞机驾驶员,飞机和其他飞行器的精密仪器,仪表以及无线电控制系统等来说,也同样会受到天文潮汐的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能不能造成飞机失事,能不能造成航天活动的失败呢?根据对搜集的飞机失事和航天活动失败的资料分析认为,天文潮汐能够造成飞机失事,能够降低航天活动的成功率。

    根据1988年至1991年9月有关航空杂志统计,世界发射火箭,卫星失败共18次,其中发生在朔,望期的有4次占22.2%;发生在上,下弦期的有5次,占27.8%;朔,望,弦期共计9次,占失败总数的50%。

    对于飞机失事的原因,西德汉莎航空公司的研究人员,曾在1989年对近30年飞机坠毁作了统计,分析,共计坠毁飞机496次,死亡人员15196人。

    他们认为飞机坠毁的原因中,人为原因占76%,其中纪律性差占23%,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占20%,判断错误,缺少经验和训练占33%。有关人士认为,用这3个人为原因解释飞机失事是不够准确可靠的,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

    如果从天文潮汐对飞行人员和飞机,飞行器的机械,仪表可能存在的影响方面来分析倒可能是合理的。比如天文潮汐可能会对驾驶人员的脑,心,肺产生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神志恍惚,肢体僵硬,动作变形,从而不能正确地驾驶飞机,使飞行失常,造成飞机失事。尤其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气压有较大变化,再加上天文潮汐的影响,更容易发生上述情况。

    以上反映了在朔,望,弦期失事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些比例数,毕竟都是按照天文潮汐理论进行推理的结果,并没有与实际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印证。

    所以,在朔,望,弦期发生的飞机失事和航天活动的失败,并不能肯定都是天文潮汐影响的结果,其中必然有非天文潮汐因素造成的失事和失败。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天文潮汐的影响,天文潮汐对飞机航行和航天活动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

    比利牛斯山之谜

    比利牛斯山圣泉

    劳狄斯镇位于法国比利牛斯山脉中,世界闻名的“圣泉”就在这个镇上。“圣泉”在劳狄斯镇的一个岩洞里,它的泉水传说有神奇的治病功能,因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拜访。

    相传在1858年,一位名叫玛莉·伯纳·索毕拉斯的女孩正独自在岩洞内玩耍。忽然,圣母玛利亚在她面前显圣,告诉她洞后有一眼清泉,指引她前往洗手洗脸,并且告诉她这泉水能治百病,说罢倏然不见了。

    100多年过去了,神奇的泉水经年不息,美丽的传说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前来圣泉求医的人也络绎不绝,它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罗马和耶路撒冷。据统计,每年约有430万人去劳狄斯,其中不少人是身患疾病,甚至是病入膏肓,已被现代医学宣判“死刑”的病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儿,仅在圣泉水池内浸泡一下,病情便能减轻,有的竟不药而愈!

    有个意大利青年维托利奥·密查利,他身患一种罕见的癌症,癌细胞已经破坏了他左髋骨部位的骨头和肌肉。经X光透视发现,他的左腿仅由一些软组织束同骨盆相连,看不到一点骨头成分。辗转几家医院后,他被宣告无药可医,而且被预言至多只能再活一年。

    但一切在其经过“圣泉”的治疗后改变了。在医院检查以后,他来到了劳狄斯淋浴。他打着石膏的部位并未浸着,只是用泉水进行冲淋。但淋浴以后,密查利开始有了饥饿感,而且胃口之好是数月来所未有过的。数星期后,他突然产生从病榻上起身行走的强烈欲望,而且果真拖着那条打着石膏的左腿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此后几个星期内,他继续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体重也增加了。到了年底,疼痛感竟全部消失。医生们为他除去左腿上的石膏,进行X光透视,片子上清晰显示出那完全损坏的骨盆组织和骨头竟然出人意料地再生。4月,他已能行动自如,参加半日制工作,不久便在一家羊毛加工厂就业。

    像这样的病例并非个别。据报道,在124年中,为医学界所承认的这样的医疗奇迹就达64例。这64例均经过设在劳狄斯的国际医学委员会严格审定。该机构由来自世界10个国家的30名医学专家组成,各个专家均是某个专科的权威。

    圣泉这种“起死回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至今是个谜,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人们一定能剥去圣泉扑朔迷离的宗教外衣,揭示它的本质,从而解开这个谜团。

    比利牛斯山的石棺

    同样是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有座名叫阿尔勒的小镇。在这个小镇的一个教堂里,有一口有1500多年历史的精心雕制的石棺,石棺长约1.93米,用白色的大理石雕成。令人迷惑的是,这口石棺中长年盛满清泉般的水,却没一人能解释石棺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镇上的居民回忆说,这件怪事是从公元960年以后发生的。当时,有一位修士从罗马带来了两位皈依基督教的波斯亲王圣阿东和圣塞南的圣物,并把圣物放人石棺中。此后,石棺内的“圣水”源源不绝,“圣水”为当地居民带来吉祥和幸福。人们视这“圣水”为神奇的水,因为它有医治疾病的神奇疗效,人们珍藏它,不到万不得已不拿出来使用。

    据有关专家的考察,这口石棺总容量还不到300升,而每年从这口石棺中流淌出来的水却是500~600升。即使在旱灾之年,石棺仍为当地居民提供澄清的圣水。

    曾经有两位来自格累诺市的水利专家试图揭开石棺内的水源之谜。最初,水利专家认为这是渗水或凝聚现象,于是想方设法垫高石棺,使它与地面隔开。为了揭谜,他们还用塑料布将石棺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外界雨水渗入石棺中。为了防止有人往棺内灌水,在石棺旁设岗,日夜值班。所有的办法都未使石棺内水源断绝。专家们用科学方法对石棺内的水进行鉴定,发现棺内的水即使不流动,水质也是纯净不变的,似乎石棺内的水能够自动更换一样。

    “怪湖”与大海的次声波之谜

    神奇的自然界经常给我们很多的惊喜,水是生命的源泉,而发生在水上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奇异的“悬浮怪湖”

    在阿根廷的境内,有一个神秘的湖泊,名叫沙兰蒂纳。湖面不大,但经常发生怪事。在湖里游泳的人们有时会像失重了一样,漂浮到空中去。

    科学家们对这里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发生的奇特现象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发现,怪湖发生的这种人体悬浮现象并无规律可循,通常人体浮出水面10至12米,悬浮时间有长有短,从20秒到半小时不等。怪湖直径约两百码,但发生奇特悬浮现象的只局限在靠近岸边的50码区域内。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显然无法对其进行完整的解释。

    科学家们为了体验“怪湖”悬浮现象,日夜守候在怪湖边。至今,他们中已有人体验了至今5次不寻常的悬浮经历。“令我至今难忘的是第一次,我和女友在怪湖里游泳。忽然,我感到身体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托起,我当时在空中飘了约5分钟左右,感觉就像在水里游泳,只不过可以自由呼吸罢了。”有人回忆说。

    不过,至今这还是个“谜湖”,也是吸引众多游客的圣景之一。

    海洋次声波与无人船之谜

    迄今为止,在茫茫的大海上,人们已发现了数十艘无人船。这些船只孤独,奇异而神秘,好像诉说着一桩桩故事,却又无从说起。

    1855年2月28日,英国三桅帆船“马拉顿号”在北大西洋遇到一艘美国无人船“徒瑞姆斯·切斯捷尔号”。该船风帆垂落,空无一人,而船只完好,货物依然如故,食物淡水充足,也无任何搏斗和暴力的迹象,只是不见一人,也找不到航海日记和罗盘。

    1880年,人们在美国罗德艾兰州纽波特市伊斯顿斯·比奇镇附近的海面上也发现一艘名叫西拜尔德的无人船,船长室的早餐尚在,而全体船员却不知去向了。

    更为神秘的要算1881年底,美国快速机帆炮舰“爱伦·奥斯汀号”所经历的一件事了。这年12月,快速机帆炮舰巡游时,在北大西洋中发现一艘无人帆船。该船内除无人外,一切正常,水果,瓶装酒,淡水,食物完好无缺。舰长格里福芬命几个水兵留在帆船上,由他的军舰拖着这条船航行。离海岸还有三天路程时,海上狂风大作,拖船用的缆绳断裂,黑夜茫茫,两船失去了联系,呼叫无音。

    对于无人船案件,科学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谜底:海洋次声波。确切地说,此类离奇事件的出现,有可能都是受到海洋次声波的作用而造成的。当时,海上可能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得这些船员消失,如果都是人为的,不可能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都造成相同的景象,某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使那么多船员消失。

    而海洋中的次声波看不见,摸不着,威力巨大,它一般在风暴和强风下出现,其频率低于20赫兹。以波浪表面波峰部波流断裂的程度,决定次声波的能量。如果是大风暴,次声波的功率可达数十千瓦。而次声波的能量属于弱衰减型能量,因而可以传得很远。当海船遇到这种强能量的次声波时,次声波对生物体会造成辐射现象。某些频率的次声波,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疲劳,痛苦,甚至导致失明。

    同时,过强的次声波常使人和动物产生惊恐情绪,最终导致船上的人员跳海自杀而失踪。很有可能次声波就是罪魁祸首。

    消失在太平洋的古大陆

    在深深的太平洋海底,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秘密,因此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其中最异想天开的,莫过于对古大陆的推测。

    最早提出太平洋中曾有过古大陆的是英国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布朗。

    20世纪初叶,他在《太平洋之谜》一书中首次提出远古时期太平洋曾经有过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大陆。此后,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屡见不鲜,以英国学者詹姆斯·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最有影响力。他通过大胆的假设,广泛的调查,独到的推理乃至自信的笔勾勒出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概貌。1931年,他的名著《消逝的大陆》在纽约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后,他陆续推出了《姆大陆的子孙》,《姆大陆神圣的刻画符号》,《姆大陆的宇宙力》等一系列专著,奠定了太平洋中古大陆学说的基石。

    关于消逝的姆大陆,乔治瓦特是这样描述的:在远古时期,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个古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鼎盛时期的人口约6400万。生活在这个大陆上的居民有黄,白,黑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无贵贱之分,和睦相处。古大陆的国君名叫拉·姆,他既是古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神圣的宗教领袖。古大陆居民信奉单一的宗教。

    古大陆的居民拥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拥有殖民地。

    古大陆上共有七大城市,其中希拉尼普拉是首都。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中船舶云集,商旅不绝。

    古大陆没有险峻的高山,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土壤肥沃,丰收连年,终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飘香。莲花是古大陆的国花,在水滨尽情地绽放;树荫下彩蝶乱舞,蜂雀呢喃,蝉鸣幽幽;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群漫游,双耳不时扇动,拍打着骚扰的飞虫:到处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

    可是,有一天古大陆发生了可怕的轰鸣,刹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溢,古大陆的居民与辽阔的国土在一夜之间沉入汪洋大海之中,仅有几处高地露出洋面,侥幸生存下来的居民被隔离在一座座小岛上。古大陆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再也没有人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古大陆,更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乔治瓦特将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情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皇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发现了西班牙征服中美洲时代的神父狄埃戈·德·兰达撰写的《尤卡坦事物考证》又称《尤卡坦纪事》手稿,他根据手稿中记录的玛雅象形文字草图,阅读了现收藏在西班牙的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发觉其中有两处记录了一个名叫“姆”的大陆因火山灾害而消失。他认为姆大陆位于大西洋中,姆大陆一名由此而来。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玛雅遗址的最早发掘者,法国学者奥格斯特·普伦金(1826~1908年)在其所写的《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一书中,依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扎中的壁画等材料,作出了颇富罗曼蒂克的设想。他认为,古代近亲结婚较为普遍,当时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为了获得女王的爱,她的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从她手中攫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姆感到耻辱,于是逃奔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司像,自己改名伊西丝(埃及女神),创建了灿烂的埃及文明。

    普伦金也认为姆大陆消失在大西洋中,与德·布尔布尔的观点不谋而合,但与乔治瓦特的观点大相径庭。然而他们都一致认为,中美洲的玛雅人是姆大陆的移民。

    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还表明,姆大陆的居民和古代印第安人一样,崇拜太阳神,不仅懂得使用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一种原始的刻画符号。他们用长方形表示国土,盛开的莲花表示姆大陆……这种刻画符号实际上就是纪念姆大陆消逝的碑铭,只不过无人能够释读而已。此外姆大陆的居民还会烧陶,编织,绘画,雕刻,造船以及航海,渔业也很发达。

    至于姆大陆消逝后遗留下来的城市遗迹,乔治瓦特认为在太平洋诸岛上比比皆是。当时属于姆大陆一部分的复活节岛幸免于这场灾难,没有沉入海底,现在岛上的众多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很可能就是姆大陆的遗物。波纳佩岛附近的南马特尔小岛上的建筑遗址以王陵所在的。神庙岛。为中心,共有90余座人工岛,每座岛上均有高约10米的玄武岩石城墙,岛上还设有防波堤,牢狱等,据说也是姆大陆的遗迹。塔西堤岛上有一种类似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筑物,也是姆大陆的遗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互不相关的遗迹,遗址和遗物果真是消逝的姆大陆居民创造的吗?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居住历史至多不超过3000年。如何解释12000年前消逝的姆大陆与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时间差异呢?

    值得一提的是,乔治瓦特依据的最重要文献材料之一《拉萨记录》是在我国西藏拉萨市的某寺院中发现的,它是记载4000年前占星术的文献。

    他依据的其他几件原始文献——玛雅古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德累斯顿抄本》,《波斯抄本》,《科特西亚抄本》等也是记载占星术的文献。这些文献中都记载了姆大陆消亡的情况。

    《拉萨记录》中提到姆大陆的沉没是发生在编写该书之前8062年的事件,《拉萨记录》是距今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的沉没是在距今12000年前,恰与阿特兰提斯大陆(大西洲)沉没的时间相当。

    乔治瓦特认为这两个古大陆是由于共同的原因而沉入汪洋大海之中的。

    乔治瓦特还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描绘姆大陆居民的移民路线。他认为,人类文明发源于姆大陆,继而传播到美洲大陆,然后又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后才从那里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根据现代地质学常识,大洋的地壳是由较重的玄武岩构成,大陆的地壳由较轻的花岗岩构成,海底地壳与陆地地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1968年,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研究所的“白凤丸”号科学考察船在西北太平洋深海海底打捞出一块花岗岩石头,当时它被认为可能是由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洋流携带而来的。无独有偶,1973年10月23日,日本东海大学海洋考察船“望星丸”号在九州岛附近的海域打捞出一个含有花岗岩的大锰块,显然再用洋流来解释锰块的来源未免牵强附会。科学家们将这两起发现联系起来推测,它们会不会是沉入海底的姆大陆残留物呢?日本科学家们正通过对太平洋底全面,广泛的科学考察,力图发掘出新的材料,以期对姆大陆的存在与否作出一个可信的解答。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在地质学上,一般认为地球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在距今6000万年前,而乔治瓦特却认为地球上山脉的形成是在距今12000年前,两者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该作如何解释呢?地球表面几度浮沉,沧海桑田固然是事实,但是浩瀚的太平洋中,果真存在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姆大陆吗?也许这仅仅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类一个天真善良的愿望而已。

    海水中的盐分之谜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铺在世界陆地上,将会有40层楼那么高;如果把这些总体积达2.3万立方千米的盐投入北冰洋,那么完全可以填平整个洋面。

    海水中含有这么高的盐分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但各地海水的含盐量却是不相同的。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别,规定了“盐度”的概念。所谓“盐度”,就是1000克海水晒干后剩下的白色固体盐的克数。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海洋表面的盐度具有大致的规律性:南北回归线附近洋面盐度最大,然后分别向高,低纬度依次递减。

    至于海水中的盐究竟来自何方,科学家们争论不已。一些人认为,海盐主要是陆地上的河流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不断冲刷泥土和岩石,将溶解的盐分带入了大海中。据科学家统计,全世界每年都有十分可观的盐分被河流带入海洋。

    这种解释当然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因为人们曾经对比分析,计算过海洋物质组成,化学性质和江河输入的各种矿物质,发现两者的数值差很大。海洋中的盐类按含量多少排列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与河流中上述物质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在含盐的土壤中或盐水湖中,氯化镁比海洋少,而硫酸钙和硫酸镁则比海洋多。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发现的海底大断裂带上的热液反应,使人们又找到了解释的新证据。科学家研究海底热液矿化学反应的过程后发现,虽然通过海底断裂带的水体流动速率,只与河川径流的5‰差不多,但是,由断裂聚热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却比由径流河川携带溶盐解所引起的变化大数百倍。因此,许多海洋科学家认为,海底热液反应是海盐的重要补充,但这条途径绝不是海盐来源的唯一途径。看来,要想彻底解开这个谜,人类还得做出不少的努力。

    海底的珊瑚还能活多久

    海水随着污染,破坏性捕鱼活动正在迅速变暖,世界各地的珊瑚礁已变成地球上被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

    据最新的统计资料,世界上1/4的珊瑚礁已经“死亡”。如果全球变暖现象持续下去,很可能在30~50年内地球上的珊瑚礁就要消失。

    珊瑚虫是一种奇特的动物,或许正是这种奇特性成为它容易被毁灭的原因。珊瑚虫居住在自己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集成的“岩石”里,其食物主要为单细胞的藻类。全球变暖可能就是藻类对珊瑚虫的“报复武器”,温暖的海水促进了藻类的新陈代谢,它们代谢产生了更多的氧气。珊瑚虫在40℃的海水中会出现氧气中毒现象,然后它吐出藻类,留下白色的物质(这种现象叫做白化),同时停止再生长。如果海水温度还是那么高,珊瑚虫最后会死去。1998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使那年海水的变暖区域从非洲开始,穿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当时许多珊瑚出现了白化现象。据海洋生物学家推测,如果珊瑚不再被另一次热潮或者风暴袭击,那么它们“白化”后,要想完全“复原”,起码要花上20~50年的时间。

    另外,海洋中还有专门吞噬珊瑚的鱼类。隆头鱼尖利的前牙十分大,像鹦鹉的嘴一样集中在—起,它用尖利的牙齿咬碎珊瑚,用另外一副牙齿来磨碎珊瑚,将其磨成沙粒;它还吃珊瑚虫的肉和藻类,一条隆头鱼每年破坏的珊瑚达到1吨重。采取措施拯救珊瑚,这是当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大洪水能淹没地球吗

    澎贝的地名,传统和宗教信仰充满埃及风味,但它不是唯一有此特色的太平洋岛屿,也不是唯一有海底沉没古城传说的岛屿。虽然对这类史迹的研究不应过于钻牛角尖。但我们发现南迈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完全依照以前“众神之城”的结构建造,而且就直接盖在原先海底之城的上方。

    我们认为这和埃及某些庙宇建立的概念相同,例如艾德福的荷罗斯庙宇也是抄袭前人的结构,盖在原创型庙宇的附近,带有希望“前世众神”复活的意味。我们要进一步指出,“古老的神圣世界”据说原本是一座岛屿,却遭到大洪水完全吞噬。埃及对“古老神圣世界”的说法是“原始的圣地”。

    我们以前提过,这样的大洪水曾在上次冰河世纪结束时淹没整个地球,但地表的结冰也开始融化松动。在冰河时期,地表所结冰块厚度达到数公里,令北欧及北美大地的生机遭到扼杀,长达十多万年之久。在这种快速转变时期,地质学家一般认为地表海平面因而提高一百多公尺,大变动时期大约在九千年前结束。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即可轻易明白吴哥和基沙之间的天文关联性,隐约透露的时间为公元前一万零五百年,在当时,澎贝岛无法像今天一样弄清楚事件的全貌。此岛沿海珊瑚礁是最近才形成,就是在海洋水平面提高,造成目前海岸线之时形成。但岛屿本身是由火山作用形成,耸立的山脉突出于太平洋海面,它的中心为坚硬玄武石。

    过了礁岩层,大陆棚斜坡陡然倾斜,伸入深不可测的海底,在海底深处与大陆层相连。

    划时代的公元前10500年,非常吸引地球科学家的注意力。在上次冰河时期结束前3000年,到冰河开始融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一连串大变动,几乎完全改变地球表面景观。古代磁场的研究报告证实,大约在10400年以前地球磁场曾发生180度转变。在此之后800年,即公元前9600年地球曾遭到彗星碎片的撞击,而且不是第一次相撞。维也纳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图尔曼表示:地球遭撞击后发生一连串大灾难,包括地震,物种突变,海啸,大量尘埃覆盖大气层,等等。

    如今我们身处公元2000年,天文和生物界刚好也出现奇特的现象,和12000年以前经历者有些许类似之处。

    令人感到困扰的是最近2000年地球磁场不断衰退,而且在过去一个世纪衰退速度更是加速。目前科学家预期磁场的能量将在公元2300年降至零,届时将导致南北极磁性反转。

    牛津大学天文学家维克多·克鲁伯(Vistor Clube)和其他同一派的学者指出,两万年前有一颗巨大的彗星进入太阳系轨道,并分裂成一些碎块,接下来这些遗留的残骸循着一定轨道运行,定期进入地球大气层。通常在流星数量增加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彗星残骸的存在。但除非地球撞上密度很高的流星群,才会在碰撞后产生大风暴及大灾难。

    克鲁伯认为14000和9000年前,冰河时代的大变动和巨大彗星石块撞上地球所产生的大风暴,有直接的关联:一连串毁灭性大灾难,导致大洪水之前的文明几乎消失殆尽。海平面升高100公尺即足以让所有沿海文明完全消失。克鲁伯也和其同事讨论过,地球遭到小的彗星石块撞击后小规模灾难的发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50年及公元500年之间。在这两个时期曾经极盛一时的文明都同时神秘消失。本宁·派瑟表示:强有力证据显示,造成古文明消失的科学性因素是巨大彗星石块撞击到地球。

    如果历史上文明的灭亡是因为彗星撞地球,则我们自然会想要探讨,在公元前2350年或9000多年以前冰河大变动时期,史前时代文明遭到毁灭的可能性。冰河大变动,以及陆续发生在公元前2350年和公元500年的另外两次大地震显示磁性逐步衰退,但这不是可靠的趋势。相反地,克鲁伯和其同事相信太阳系确实存在的彗星残骸轨道,当中可能仍包括几个非常大的彗星碎块。

    但这不一定表示两极地理位置会大逆转,例如南极变成北极的空间转换。然而地理学家朗寇恩发现,“毋庸怀疑地,地球磁场与本身的自转有某种关联。”

    地球的磁场来源不明,且具有神秘力量,但很有可能来自地心,它包括大约四分之三个地球的坚硬铁矿,流质高温的铁质液体裹在外围,再外面是好几层石块,矿藏和数千公里厚的泥土。最近宋小东与保罗·理查的研究指出,中间坚硬的核心自己会转动,和地球转动方向一样,但是速度快了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相较于外围数层结构,坚硬核心的表面大约以每年20公里速度运转。如保罗·理查指出,这比地表一般的转动速度快了十万倍。

    加拿大的兰德与罗丝·佛列姆亚斯夫妇以及美国教授查尔斯·哈普古德等学者曾提出,像这样一层地底结构较另一层快速旋转上升或下滑,也可能发生在地表。厚实沉重的外壳浮动于黏土层上面,称为“岩古圈”。如果地壳依附在黏土层之上,这就好像橘子皮一样,如果地壳整块松动,则就像橘子一样,里面的肉会翻出来,结果将如圣经启示录形容一般,全世界归于毁灭,亦为世界末日的来临。

    佛列姆亚斯相信类似的碰撞有可能在以前发生过,最近的时间大约在11000到12000年前:

    地壳内部掀起一阵阵波动,大地震与洪水摇撼着整个地球。大地怒吼,地壳位置变动,天空仿佛要塌下来了。深海地震卷起滔滔巨浪,侵袭淹没海岸线。有些陆地气候变暖,但有些陆地被挤压到极地,遭受酷寒之苦。冰山融化后海洋水位不断升高,所有生物必须重新适应环境,迁居他处或是等待死亡来临。

    如果正如佛列姆亚斯所称,地球上确实曾经发生这种全面性灾难,则势必要有极大的力量才能加以触动。爱因斯坦(AlbertEinztein)是地壳位移理论的早期支持者,他在1953年提出下列答案:

    地球的自转在南北极地壳上厚重而分配不平均的冰块带影响下,产生了一种离心力,这种力量传递到地壳上,强度不断地增加,聚集到一定力量后,就会造成一种反动力,致使两极地块往赤道方向移动。

    爱因斯坦没有考虑其他诱因。他似乎企图计算地球与小行星,流星体或彗星相撞可能爆发的力量,但后来没有了下文。如果他当时算出公式,则今天科学家就可方便引用。

    1994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被下属从睡梦中惊醒,因为有消息指出六颗卫星侦测到美国可能遭到军事攻击,但后来很快得知卫星侦测的物体不是即将入侵的敌人,而是大群流星体,最后它们在大气层上空爆炸。1996年5月另一个大型流星体,直径超过300公里,在被军事卫星侦测到以后仅三天即从地球边缘扫过。

    这些是我们最近遇到的星体,它们出现的频率有增加迹象。自1990年以来,每年有12个以上的新星被发现,其中最壮观的是哈雷巴普彗星。它在1997年3月和4月拖着闪亮耀眼的长长尾巴,划过地球北方的天空。在3月21日春分当天地球和这颗彗星距离最近。

    这事件发生在年度近地点,相当接近公元2000年千禧年,在世纪末时候被视为不祥的预兆,和现代科学家的说法并无太大不同。最近研究证实,星体活动是广大宇宙循环的一部分,就好像太阳系缓慢环绕着银河系运行一般。大约每隔三千万年太阳系才会通过银河中央星体聚集高密度区。在这里地球会遭遇许多大型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其中有些已经和地球碰撞过。

    在研究彗星撞地球产生的巨坑时发现,9600至9400万年间,6700至6500万年间和3500万年以前曾有密集持续强烈的大规模“轰炸”痕迹。再过500万年或许有另一次可怕的碰撞,我们不应愚蠢地一直漠视这种可能性。

    地壳位移发生在5亿3500万年以前?

    佛列姆亚斯及哈普古德等学者提倡地壳位移理论,但通常不为学院派行星研究者所支持。地质学家尤其瞧不起这个理论,认为这不过是痴人狂想。他们直言形容这是不可能的过程,是疯子提倡的歪理,因此不值得正统的科学家加以认真思考。但慢慢地有些实证证明,地壳位移的确时常发生,而且地质学或物理学方面均有学理支持佛列姆亚斯所称。一万二千年前,应当曾经发生过地表位置移动的现象。的说法。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出刊的学院派《科学》期刊,力图避免使用“地壳位移”的字眼,但该期刊证明地壳位置可以,也确实移动过。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搜集的实证重点放在五亿五千万至五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即为演化论学家所称。寒武纪物种大爆炸。——地球上物种最趋于多样化以及大量繁衍。加州理工学院报告研究小组报告指出,物种大演化时期正好与另一个看似单一的事件有关——地球的旋转轴心倾斜了九十度。原先南北极内区域突然变成了赤道。赤道两边则忽然变成了两极区域。我们收集该事件发生之前与之后化石发现,三个大陆在同样的转换时期均经历巨大的震荡。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坚持说,这类事件和。板块移动。完全不相同,后者的历程非常缓慢渐进,每年大型板块因此分开或聚集的距离不超过几公分。他们提出的证据显示,整片地壳一起旋转翻腾。根据这份报告的主要撰文学者约瑟夫·柯尔文克(JozephKirzhvinK)指出,旋转的速率几乎无法测度,在这种情况下每样东西似乎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如同之前几年佛列姆亚斯所称,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员指出,地壳快速旋转期间,现有的生物必须培养能力适应变化快速的气候,因为热带地区向两边滑落成为寒冷极区,冰冷的地区变成温带陆地。

    至少在过去200万年我们也许会遭到星体密集的“轰炸”,碰撞的概率也不断增加。在这时期不容争论的是,地球经历了气候异常的变动,地震的摇撼,冰河时期与洪水的交替,地表温度大幅波动及某些动物的绝种。所有这些现象可能与彗星碎块撞击地球有关,这也许是下次撞击之前的先兆,甚至可能和6500万年以前造成地球物种绝灭的规模一样大。

    我们只能希望彗星给地球一条生路。6500万年前10公里宽的彗星或小行星坠落墨西哥湾,产生的爆炸力量,相当于地球上现在所有核子同时引爆产生威力的一千倍。大爆炸扬起的尘土遮掩太阳的光芒长达五年以上,整个地球在数十年内不断发生余震和火山爆发。

    即使最先进卫星具有远距离侦测能力,我们也几乎没有时间准备如何避免碰撞,最短可能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最长绝对不会超过两年,即使是最大的,肉眼可见的彗星。大型流星体有些直径达30公里,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几乎不可能在远距离侦测到它们。

    这种空中怪物可能令地球灭亡吗?

    以10公里宽的星体为例子,假设它以每小时10万公里速度撞上地球,则依照意大利柏加摩大学教授斯贝迪凯托计算,这对大气层会形成巨大的干扰,紧接着扩散至整个地球。保守估计最初释放能量的百分之十会变成疾速旋风,斯贝迪凯托计算撞击点达2000公里,则产生的风速每小时将达2400公里,空气的温度将升至摄氏480度;如果撞击点达5000公里,则每小时风速将增加400公里,气温将再增加摄氏60度。即使在1万公里以外,风速仍将超过每小时100公里,而且会不停地吹袭长达十四小时,令气温增加30度。另外对大气层的影响将是化学反应,导致有毒物质的形成,像氰或氮化物,这些物质会令同温层的臭氧层完全消失。最后是海水将大幅升高数公尺,淹没各个大陆,地壳板块会互相挤压移动,火山会沿着细长裂缝喷出熔浆,各个大陆地表巨浪滚滚,为大洪水淹没。

    回顾地球过去的历史,维也纳大学图尔曼教授和其他学者到目前为止所提出的理论为“神话中的大洪水找到了”现实的根据。

    即使学者对于大变动发生的时期,说法仍然不一。但是他们大致认同的范围在一万四千年到九千年以前(公元前12000至7000年)之间,地球曾经遭逢可怕的灾难。

    我们跳入一波波海浪之中,潜入深蓝色的海水之中,逐渐进入一片静默的世界。

    那是1997年3月底,在哈雷巴普彗星最靠近地球之后没多久,我们到达的岛屿,在北回归线北方1度以及在吴哥东边19.5度,这就是冲绳与那国岛(Yonaguni),是日本领土的最西方。这座小岛特产的巨蛾为其知名处。此外,当地人戴上水中呼吸器潜入沿岸海底水深30公尺处,攀附在旁边突出礁岩上,可向上观看接近海面的上百只撞木鲛。

    与那国岛老经验的潜水夫新武(ArataKe),嘴边留着小胡子,他的左脚虽有点跛,但他的肺活量和上臂极为强壮,他主要的营生收入是靠这些撞木鲛。他在路地上行动不便,但跳入水里立刻像海豚般灵活,强有力地潜入水中。他告诉我们,有一次他身着平常的潜水衣和呼吸器,深入超过60公尺的海底,相当于656米深,去解开纠缠不清的船锚绳索。

    探索与那国岛每一寸沿海海域是他毕生的心愿。1987年为了追求这个人生目标,他到达强风吹袭的东南岸新川湾(AraKawaBana)潜水。他告诉我们,他希望在这些水域发现另一群回游的撞木鲛,但他却有意外的发现,就算后来回想起这件事,也会让他全身感到不寒而栗。学者相信这种发现可能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新武发觉的东西似乎是人类建造的结构体,坚固的石块堆砌出复杂的建筑形式,它的地基在深度达27公尺的海床上,长度超过200公尺,优雅耸立在他跟前,它有很多层向上攀升的阶梯,通到最上面的平台,此处距离海面仅五公尺。

    1996年我们读到琉球大学地质学家真崎木村(MazaKiKimura)教授报告提到上述的纪念碑。木村非常专注地探讨这座纪念碑,几年来为了这个研究,他曾潜到海底数百次。和其他同界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木村坚持这是人造的物体。

    我们因此产生很大的兴趣,于是在1997年3月安排到纪念碑进行第一次探访。

    “海底人”真的存在吗

    你听说过“海底人”吗?你认为“海底人”真的存在吗?近几十年来,在地球各大洋的水域都有不明潜水物出现过,或许,这为“海底人”的假想提供了某些线索。

    据记载,1902年最早发现不明潜水物。在非洲西岸的几内亚海域一艘英国货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浮动怪物,外形同现在的宇宙飞船十分相像,长70米,直径10米。当船员们试图向它靠近,以便看清它是什么样的时候,这一怪物无声无息地沉入水中消失了。

    1959年2月,一件怪事在波兰的格丁尼亚港发生。一些人在这里执行任务,他们忽然发现有一个人站在海边。这个人筋疲力尽,一步一挪地在沙滩上挪动。他被人们立即送进格丁尼亚大学的医院内。他穿的衣服很像“制服”,脸部和头发好像被烧伤了。他被医生单独安排在一个病房内接受检查。人们立即发现此病人的衣服很难解开,因为它是用金属做的而不是一般棉布,呢子之类东西缝制的。衣服上没有任何开口可以解开衣服,必须用特殊工具,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衣服切开。此人的手指和脚趾数都异于常人,此外,他的器官和血液循环也极为特殊。正当人们要做深入研究时,他忽然无影无踪了。而失踪以前,他一直在那个医院内活着。

    有的科学家认为,那种超级潜水物体所显示的非凡的能力,实在是地球人望尘莫及的。所以,这是外来的文明在海底藏身,因此,存在于地球本土之外的某些文明力量必然会关注我们人类的海洋。

    也有研究者认为:不明潜水物的主人是地球人,只不过他们在水下生活,甚至在地下生活。

    据说,1968年1月,在土耳其西部270米的地下,美国TG石油公司的勘探队发现了深邃的地道。地道高约4~5米,洞壁如人工打磨一般非常光滑。不知地道向前延伸到何处,左右又有无数的地道互相连接,宛如一个地下迷宫。也许果真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存在于地下。

    海洋会吞噬人类吗

    人类历来都以为海滨是人力所及的极限,也是大自然不可征服范围的起点。拉彻尔·卡逊在一九五一年写《我们的海洋》时,也以为海洋是最好的庇护所,永远安全。这句话听来有理。海是那么辽阔,大洲简直像其间的岛屿;海又是那么深,连珠穆朗玛峰掉进去也会没顶。海水总量接近三亿二千万立方米,住着二十万种生物。这么庞大的自然环境,谁能破坏?何必要保护?

    尽管海洋之大实占整个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但生产能力大部分局限于包括大陆架在内的那些由海岸伸入水中的狭窄浅水海底中。既然如此,海洋环境易受损害的道理便浅显得很了。这些浅水的沿岸水域不过是海洋总面积区区一小部分,但全球需要的咸水鱼有百分之八十由这里供应。此外,几近七成的食用鱼类与甲壳类,在生活史上都有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生活在港湾里,即海湾,受潮地,河口等地方。这些地方肥沃富饶,比大海高二十倍,比麦田也高七倍。把这些区域的生物链打断,把海底无数的有机体毁掉,把大陆架的水域染污,大海上主要的渔场必遭毁灭。

    目前,或因海水污染,或因滥捕滥杀,有时两者兼而有之,不少渔场已遭毁坏。人类热衷填海拓地,沿海不少重要的受潮地变成了公路,工厂,桥梁或滨海住宅区。同时,其他港湾又天天都有亿万加仑的污水与工业废料注入,毒杀鱼类,毁坏蚝床蛤床,使海湾与受潮地不适宜生物生长。

    重要的靠岸区域饱受摧残之际,外头的大洋也日受压力。比方说,一九七七年内,约有六千七百万吨废物用船运出美国水域外,丢入大海里。废物计有垃圾,废油,疏浚挖出的泥石,工业酸类,苛性硷类,去污剂,泥浆,飞机零件,烂汽车,腐败食物等等。探险家兼作家海伊达两度乘埃及纸莎草造的船横渡大西洋,途中见到塑胶瓶子,塑胶筒,油渍等垃圾,都给海流冲到大洋中心之处。清晨,船员看见污染情形,竟迟疑不愿洗濯。

    美国佛罗里达州美安密海滩——这个著名“阳光与海浪”的天然风景中,离岸约七千英尺的海面,有个人工留下的痕迹,给人讥为“圆形球场”。那是碧波上一大块黄褐色冒着泡沫的污渍,非常难看。这片污渍是美安密海滩与附近三个社区的下水道流出未经处理的污物所造成。不过,截至目前,风与潮水合力把废物送回沙滩的情形还是很少见。

    佛罗里达州卫生局下令美安密海滩当局处理污水,已不止十年了,当局最近才考虑采取第一项步骤:把伸入海中的排污管延长一英里。会有好处吗?美安执密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达勃说,加长排污管管的结果,只不过让盛行风把污物吹到别处海滩而已。

    佛罗里达东南部日益繁荣,估计在二十年内,就会出现人口达千万的大都会。但圆形球场是个凶兆,表示佛罗里达州经济所赖的海洋与沙滩,虽然一向以为是无尽的资源,将来必会引起很多问题。

    渔人,潜水人以及其他与海洋结下不解缘的人说,美国沿海和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情况例如:

    纽约市的沟渠污物与泥浆,都丢在离岸不到八公里的大西洋中。附近捕获的鱼,肚子里会发现有香烟滤嘴,绷带或口香糖。同时,新泽西州北部有些邻近纽约港口航道的海滩,现在满地都是塑胶瓶子,焦油,以至兽尸等物。

    奥斯陆峡湾与挪威沿岸许多大港口,由于污物被大量注入,一片广大的水域已没有海洋生物了。

    海水污染的情况,有三分之一是海洋工业故意排出废料,采用某些清洁方法,和意外漏油所造成。一九六四年以来,超过一百九十八艘油轮在海上遇难毁损,共有一千零五十四人丧生,五亿多加仑原油漏入大海染污海水。最严重的一宗发生于一九七八年,“美油加地斯”号油轮在法国布列丹尼海岸外遇难破毁,漏出原油共六千六百万加仑。

    一九六五年,日本水俣湾区有五人死于水银中毒,另有三十人患病。

    中毒原因是海鱼吸收了工业污物。早在一九五三年,海洋发出过警告,那年该地已有人患上这种病。病者逾百,死者四十三名之多。

    面积较小的海,情形更坏。波罗的海深处,足以致命的硫化氢含量日增。据专家说,这种物品如果大量扩散,波罗的海就要成为海洋沙漠。地中海沿岸有名的海滩中,已有数十个因污秽而封闭了。仅意大利里维耶拉的某一段,沿着海滩就有六十七条明渠排出污水,使海滩不宜游泳与玩乐。

    最使人觉得目前海洋政策不足的,大概是海底油井爆炸与油轮折断的事件。石油污黑了海滩,弄死成千上万海鸟,并且一时不易解除对海洋生物的威胁,受害的地方已很多了。我们还没有好办法清理被漏出原油染污的海滩。近年油轮越造越大,大量漏油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到一九九零年,大概有三千多口海底油井,原油污染的危险也就更大了。

    早期核子试验会有辐射尘飘落,至今从海洋任何一处取水五十加仑,仍可验出辐射性来。英国水域会有大量海鸟死亡,研究人员在死鸟体内发现异常大量制造油漆与塑胶用的毒性化学物。全球各地普遍使用有毒而效力持久的杀虫剂,对许多处食鱼鸟和食肉鸟为害甚大。更有证据证明这些杀虫剂还能杀害浮游植物——海洋生物链中最基本的食料。

    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结论:现在如不采取明智果断的行动,海洋就会像今日的陆地一样,变得杂乱污秽了。届时,损失最大的还是地球上的人类。

    目前虽然已经迟了,但还是希望。不过,从大规模破坏海洋转而保护海洋,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世界各国须共同订立一项国际海洋政策,牺牲狭隘的本身利益,以保存这个广阔的领域。海洋是我们祖先留给人类共有的财产。为了人类的前途,这件工作必须列为当务之急。这一件工作,考验我们人类的才智,考验我们做人之道,也考验我们对子孙后代的道义责任感。具体说来,我们必须采取下列主要措施:

    1.如果办得到,就不要把废物弃入大海,大湖及河流海湾的近岸处。

    经过处理后起码与海水的天然性质相同的液体废物除外。

    我们快要没有抛弃废物的地方了。我们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利用科技设法把废物再循环,送回经济体系中再加以使用。近来世界各国在控制海洋污染方面颇有进展,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

    2.为了不让陆地上随处可见的混乱与破坏情形发生在海洋中,我们在进行新的海洋建设(诸如建造朝向海面的喷射机场,或在新区钻探近海油井等)之前,须先订立严格的限制条例。

    新工程的每一阶段,都要让公众知道,并与公众商量。例如决定是否应当让海洋工业及其附属装置在海上建立,或者是否让超级油轮在沿岸水域行驶等,都要征询公众的意见。

    至于近岸油井,在生态环境易受影响的地区,就应停止钻探。除非有足以服人的证据表示新井无碍于海洋环境而又有可靠技术能控制漏油事件,否则应当禁止钻探任何新油井。在此之前,海中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未采油藏及矿藏,都应暂不开发。

    3.在无可估价的受潮地大肆疏浚与填土,及以“改进”为名开辟沿海地带,都必须立刻停止。

    有些海洋生物学家严厉指出,我们若不立即采取行动,目前海洋污染的情形正在加速恶化。五十年后,或者还不用五十年,海洋生物有可能会灭绝。

    失踪的“大西洲”之谜

    世界文明史上最大的谜,是关于大西洲的。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在他的两本对话集《蒂迈乌斯篇》和《克里提亚斯篇》里,描绘了一个有关大西洲的故事:远在古代,海峡彼岸有岛,岛名叫亚寺提斯。海神波塞冬把它赐给了大儿子大西,大西在岛上建起了大西国。于是,人们便把这个岛屿称作大西洲,把周围的海叫做大西洋。

    一夜沉没的大西洲

    柏拉图在书中描述:大西洲是一座副热带岛屿,方圆39.88万平方千米,人口估计有2000万。岛的北部,崇山峻岭绵延不断,形成一座天然屏障。在公元前1.2万年左右,大西国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很快成了文明世界的中心。

    柏拉图还对岛国的风土做了进一步的描绘:大西洲面积比小亚细亚和利比亚之和还大。那里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人们会冶炼,耕作,建筑。

    那里道路四通八达,运河纵横交错,贸易往来十分发达。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他们四处扩张,有强大的船队,曾经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大片区域。不料,灾难降临了。

    大西洲遇到了飞来横祸,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铺天盖地而来的海啸,使整个大西洲载着都市,寺院,道路,运河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陷海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大西洲吗?那么它又是怎样神秘失踪的呢?柏拉图去世300年以后,另一位希腊学者德拉托尔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碑上清清楚楚地记述了大西洲上发生的一切,这似乎证明柏拉图听说的并非空穴来风。可是,谁又能证明,柏拉图所描写的都是事实呢?

    海底的发现

    2000多年来,柏拉图的叙述一直吸引人们去努力探索大西洲的秘密。

    人们一直想弄明白,世界上真的存在过大西洲吗?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大西洲在一夜之间沉入海底?

    世界上真的存在过大西洲吗?

    对于这一点,一些科学家坚信不疑。

    1882年,美国科学家依内提乌斯·唐纳利在一本名叫《大西洲:大洪水前的世界》的书中写道,大西洲确实存在,它是大西洋上的一个海岛,是世界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唐纳利对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以及化石做了大量比较,发现在大西洋两岸均出现了骆驼,穴熊,猛犸和麝牛的化石;埃及的金字塔和墨西哥,秘鲁的金字塔极其相似;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和南美的玛雅人都是鹰钩鼻,而且所使用的松土的锹也一模一样……凡此种种,证明了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个联系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大陆。

    继唐纳利之后,不少科学家也得出了与之相同的结论。比如,科学家在考察了欧洲鳗鱼的洄游习惯以后,发现欧洲鳗鱼在洄游时从马尾藻海出发,远涉重洋到欧洲,然后再重返马尾藻海产卵繁殖。鳗鱼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兜那么大一个圈子,然后回到出发地点再产卵呢?科学家解释,这是因为当时大西洲离马尾藻海最近,岛上的淡水河流为鳗鱼提供了免遭敌害袭击的场所,于是它们纷纷游到岛上去避难。天长日久,形成习惯。当大西洲沉没之后,鳗鱼仍像往常一样顺着墨西哥湾去寻找大西洲,不知不觉游到了欧洲。

    1898年,人们在铺设欧美海底电缆时,又在亚速尔群岛周围海域发现了一块海底高地,高地的大小,形状都十分像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勘探人员取出了一些岩石,送到科研中心鉴定,证明这一带海域10000年之前确实是一片陆地。

    1968年,人们在巴哈马一带海域的水面下发现了1600米长的城墙和底边300米,高200米的金字塔。1974年,前苏联的一艘海洋考察船又在这一带拍摄到许多海底照片。照片上清晰显示有许多古代建筑的断墙残垣以及从墙缝中长出的海藻。

    这一切都似乎证实了大西洲的真实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大西洲,那又是什么力量使之一夜沉没呢?

    毁灭的原因

    美国学者唐纳利同意柏拉图的观点,他认为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和铺天而来的海啸吞没了这块大陆。

    一位叫邱奇沃德的学者则认为,大西洲的沉没是地球气体的作用。

    他说,地球内部有无数蜂巢状空穴,空穴里充满极易爆炸的火山气体。当火山气体逐渐进入大气,地壳变得很薄,最后塌了下去。大西洲就是这样塌陷下去的。

    在各种设想中,德国科学家奥托·麦克的小行星毁灭学说最引人注目。

    1930年,科学家们发现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地面上有3000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洞口,这些洞口似乎来自天空某种袭击留下的痕迹。接着,又在波多黎各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两个深达10000米,方圆72万平方千米的凹陷地带。

    鉴于此,麦克提出了他的学说:大约10000年以前,一颗直径约为10千米的小行星突然脱离了自己的运行轨道。它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地球,在到达离地面400千米的空中时,小行星开始燃烧,拖着三四十千米长的火焰继续朝地球冲来。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小行星被炸成许多碎片,两块重达上万亿吨的大碎片,把大西洋撞出两个大坑,形成了波多黎各海底的那两个凹陷地带,别的碎片则把这一带的地面撞得千疮百孔,引起了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不到一昼夜,大西洲沉入了海底。海面上只露出熔岩覆盖的火山堆,它们就是今天的亚速尔群岛和巴哈马群岛。

    尽管设想众多,也还有不少人对大西洲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既然柏拉图提到大西洲当时已经具有高度文明,已经懂得使用金,银,铜制品,那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仍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证据。还有,如果大西洲的确存在,那么一些商品比如陶器,大理石雕刻,戒指和其他装饰品必然会随商品贸易散落到邻近地区。可人们至今尚未找到大西洲的任何遗物。而且根据大陆漂移说,现有的大陆都能巧妙地吻合接在一起,拼完之后,就没有大西洲的立足之地了。

    关于大西洲的争论,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这种执著的探索追求精神,是永远值得提倡的。

    揭开都灵裹尸布的秘密

    都灵耶稣裹尸布是人类史上最值得被研究的物品,据传说,耶稣被第十三个门徒出卖,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三日之后却复活过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复活节。耶稣复活后,只剩下曾经包裹着他的尸体的裹尸布。

    若干年以后,在意大利都灵大教堂里出现了一块圣物,它被称为是耶稣基督的裹尸布。这件圣物一直受到基督徒们极大的敬仰。但是后来有人产生了疑问:它真是耶稣的裹尸布吗?

    都灵大教堂里的裹尸布长4.2米,宽1米,为亚麻质地,稍微隔开一定距离,就可以清晰地在上面看到一个人的正面与背面的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钉死时的状态相同。

    正因为这一神秘的传说,裹尸布一直被教徒视为神迹,是对耶稣存在的一大证明。同时,关于“都灵裹尸布”的一切,始终困扰着科学界,很多科学家试图解开个中谜情,但论断一再被推翻,又一再被提起。

    关于耶稣的裹尸布,历史上有过零星的记载。公元13世纪初,一个名叫克劳里的编年史家写了一本书,书中记载了他于公元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看见过一块据说是耶稣的裹尸布的长形亚麻布。公元14世纪中叶,在法国一个属于领主夏尔尼的城市利莱的教堂里,基督徒们发现在祭坛上供着一块淡黄色的亚麻布,上面印有一个还能够辨认出来的耶稣像。至于这块裹尸布怎么会从中东来到了欧洲,其原因只能被推测是当时各种掠夺战争的频繁。

    公元15世纪,这块裹尸布传到了萨伏伊公爵路易斯之手。公元1532年,存放裹尸布的教堂里发生了一次火灾,装着裹尸布的盒子上镶的银被烧熔滴在裹尸布的几个角上,使它遭到了一些破坏。人们用水扑灭了火,可也使裹尸布上留下了明显的污迹。后来,路易斯又把这块裹尸布带到了意大利,放在都灵的大教堂中珍藏。从那时起至今,它就一直安放在这座大教堂的圣坛上。

    那么,都灵大教堂中的圣物真的是耶稣裹尸布吗?为了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说法,公元1898年,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第一批科学家直接对裹尸布进行考察。

    摄影专家S·皮尔是这批考察人员中的一个,他第一次拍下了这块裹尸布的照片,可是,当S·皮尔观察这块裹尸布照片的底片时,他发现这块底片上面并不是那种黑白颠倒的图像,好像裹尸布上的图像本身就是底片图像,也就是说,裹尸布上的图像是根据一张照相底片绘制的。要知道,无论古代的哪一个时期,伪造者都是无法绘制出一个照相底版来的。

    看来,伪造裹尸布的可能性更小了。

    考察人员中有一位名叫P·巴勃特的著名法国医生,他从解剖学的角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他身体的重量大部分应由伸开的双臂承担,而钉在手心上的钉子是无法承受人体的重量的,只有将钉子钉在手腕上,十字架上的人才不至于掉下来。而裹尸布上的图像的钉子,恰恰不是像传统的宗教图画上的那样在手心上,而是在手腕上。

    后来,巴勃特在几位考古专家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的遗骨,证实了钉子确是从腕部穿过的。这进一步说明,裹尸布上的图像是符合实际的。

    1988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科技学院三个举世知名实验室,将“裹尸布”的一小部分剪下做化验,得出结论:裹尸布约有六七百年历史,属于中世纪的艺术品,大约出现在公元1260~1390年间,并非耶稣的裹尸布。

    不久之后,有人推翻了这个结论,主要根据是,上述三家实验室在采用。碳—14断定法。时出现较大误差——裹尸布上接近百年历史的细菌及真菌所制造出来的单糖和多糖使断定法低估了裹尸布的历史。

    还有研究者认为,1988年三大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是。都灵裹尸布。的一块后补上去的补丁,因为这块补丁制作得非常精细,与裹尸布其他部分几乎完全一样,试验人员没有发现,使试验出现了误差。事实上,研究人员的“放射性碳样本”与“都灵裹尸布”主体部分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特性,主体部分有更久远的历史。

    经过反复研究之后,科学家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正式的结论,于是,科学家再一次进行了深入检测。这一次检测的对象是染在裹尸布上面的血迹。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血迹”部分含有铁的成分,其比例与真血相似。但是,当科学家们观察拍下的“血迹”的照片底片时发现,这些“血迹”与裹尸布上的图像完全是两回事情。其证据是,图像和血迹在底片上都应该以正片的形式出现,但是血迹却与图像恰好相反,是以负片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在底片上呈现白色。在裹尸布的背面,可以看到一些黏性液体状物质在。血迹。部位渗透了亚麻布,如果说血迹和图像在同时由同一原因形成的话,那么,图像也应渗透裹尸布的背面,但是,在裹尸布的背面,却一点也看不见图像的痕迹。很明显,血迹和图像的形成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裹尸布上的血并不是来源于尸体,而是后来加上去的。

    血迹鉴定出现差异之后,科学家又对整个图像进行了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显微镜下正面图像部分的亚麻纤维呈淡黄色,而且仅仅浮于纤维的最上层,并没有渗透过布层。在经纬线之间,也没有任何淤积。这种情况说明,图像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那上面的图像是怎样形成的呢,是有人刻意画上去的吗?科学家认为,应该不是人为画上去的,因为在仪器分析中,整个图像没有发现颜料的成分,如氧化铁等,所以排除了人为涂画的可能。

    关于这一个谜团,公元1532年的那场火灾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因为被火完全烧焦的纤维会改变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同时在非常靠近烧焦的地方也会产生颜色变化。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在裹尸布图像上被火烧焦的部位根本没有发生这种变化。另一方面,用于灭火而泼在裹尸布上的水,会引起色彩溶散开来,但是这些也都没有发生。科学家们通过各种不同的仪器对图像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它的每一笔画都与16世纪那场火灾中所造成的焦痕非常相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推翻了以往的各种肯定裹尸布真实性的论点和根据,一致认为,这幅图像不是由于尸体形成的,是别人巧妙地用轻微的焦痕构成的。由此断定,它根本不是传说中耶稣的裹尸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