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之一是微博反腐研究的时效性太强。一个全国轰动的微博反腐案例的出现也往往只需要知情人的一次爆料和粉丝的几次转发,如果没有网络媒体的持续跟进,再热的事件也会在舆论喧哗之后快速淡出公众视线。昨天还是网上讨论的热点,今天就因为新的热点出现而被遗忘。这就导致后面的章节写完了,前面的数据和案例也过时了,所以一定要抢时间写作出版,否则别人的相关研究也已经出来了,一些观点也失去了实践操作的价值。
感触之二是该文成书需要持久的脑力和体力付出。正因为信息稍纵即逝,因此我每天都要按时浏览主要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看看是否有新案例的相关信息,每天都要打开自己在不同运营平台上注册的多个微博账号,查看自己关注的反腐大V和反腐政务微博的最新动态,以期待发现有用的信息。长期的坚持就是为了不错过相关的反腐案例。此外,近几年来关于微博、关于反腐、关于网络监督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每隔半年都要重新去搜索新的学术成果,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回头整理自己记下的相关笔记早已是厚厚一沓,保守估计也有50万字以上。可以说写本书不只是一项脑力活,更像是一项体力活。
感触之三是写书需要博采众长。一个人的能力和视野总是有限的,想到了这个角度却可能忽略了那个角度,看到了这篇报道却可能错过了那篇更重要的报道。幸好有很多在写作时给我提供素材和建议的老师、同学,让我的写作更加全面和深入,在此要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深深感谢唐秀玲老师。在唐老师的牵头下,学校设立了政治学理论专业,虽然唐老师已经是自治区党校的副校长,但仍然坚持在我们学校带研究生。为了给大家上课,唐老师总能准时的从区党校赶到师院给大家上课。对唐老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甜美的笑容和开朗的性格,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此外,唐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党校优质的课程,特别是一些名家博导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目前自己也是在党校工作,也要给广大学员上课,怎样把课程讲的深入又生动,那些曾经听到的优质课程就成了最宝贵的借鉴,成为我终生受用的知识储备。每次有幸去区党校参加培训,都能得到唐老师的鼓励,在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也得到来自唐老师的解答,感觉工作更加顺利。
感谢何平老师。何老师的谆谆教诲令我受益匪浅。三年以来何老师给我打过很多个电话,从关心我的生活状况到指点我的论文写作,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的修改上,何老师牺牲了许多周末休息的时间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平时我每写出一篇论文都要打印出来送给何老师修改,何老师不但没有觉得麻烦,而且对我更加肯定,鼓励我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好的论文来,无论他有多忙总会抽出时间仔细阅读修改,每一篇论文上都写着他那条理清晰的修改意见。得知我的考博意愿后,何老师具体分析了我的实际情况,无论在选择院校、时间安排、复习规划还是在应试技巧上都给我提出了众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增加了我的信心。可以说在我成长和努力学习的背后总有何老师默默的支持。
感谢付开镜老师。无论是在课前、课间甚至是一起坐校车的路上,付老师总会耐心的解答我提出的问题,不停地鼓励我多写文章。付老师推荐给我许多不能错过的经典政治学著作,这使我在写文章时拥有了不错的理论功底。每篇文章写成后都得到了付老师的仔仔细细阅读和认认真真修改。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付老师带我去云南溪洛渡水电站帮助水电八局指导策划一本书籍的撰写工作,那十天是我整个三年研究生生活中最幸福、最开心的日子,不仅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更结识了很多年轻有为的水电朋友。即使毕业了,付老师还是我在学术上咨询的专家,很多拿捏不好的文章写作和教学活动,往往在经过付老师几句指点后就会显得豁然开朗。
除此之外,还要感谢研究生阶段的其他各位老师,三年时光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与每位老师的认真教学和耐心辅导是分不开的。感谢黄义英老师,黄老师学识渊博、授课生动、工作负责、平易近人、朴实幽默,上课时总能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我产生新的想法和感悟,这给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向。感谢秦馨老师,秦老师不仅上课认真负责,对大家所交的学期论文的修改更是一丝不苟,我听秦老师上课所受启发而写成的几篇论文也被秦老师仔细修改,让我十分感动。感谢戴回天老师,戴老师的课非常有活力,大家可以就某一个学术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学生的讨论再加上戴老师的指点与归纳,我们总能收获更多的思想与观点。感谢黎连芬老师,黎老师上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充分结合案例讲授学术知识,使大家很容易接受理解,学期结束时我们获得了黎老师赠送的著作,仔细研读后感觉受益匪浅。感谢陈文琼老师,陈老师上课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她的教导下我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为展开实地调研打下了基础。借此机会,我要向上述各位老师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感谢县委党校黄敏强常务副校长。感谢黄常务和其他各位党校老师、领导的赏识,让我得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在黄常务的积极争取下,党校给我装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小房子,解决了我的住宿问题。刚工作两个月,就在黄常务的引荐下参与县委基层党建调研活动,和县委主要领导一起下乡开展调研工作,自己撰写出的调研报告也得到了各位领导的认可。在生活上黄常务也经常关怀自己,从问能不能听懂武鸣地方话,到能不能吃惯党校食堂的饭菜,再到房间床、桌子、椅子的提供等方面,都得到了黄常务的主动帮助。
感谢县委党校的其他领导和老师。刘颖儒副校长安排我和其他一起进来的新同事做培训班班主任,带我们去各乡镇调研,争取市党校、区党校的培训资格等,努力创造更多的锻炼平台给我们,这些举动都表现了领导对这批新人的高度重视。黄艳英副校长和莫贞华副校长,经常和我们一起打气排球和羽毛球,通过此类的锻炼活动,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更获得了与各位领导和老师们难得的交流机会,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到党校的大家庭之中。
感谢我的父母。人生永远还不完的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我的父母都已经60多岁,虽然家境拮据,但当初父母仍然全力支持我考研、考博。每次给家打电话,总能听到父母强调家里挺好、不用挂念,在外要吃饱穿暖、劳逸结合,最朴实的语言却表达着最无私的爱。为了挣钱他们每天都在农田菜地里忙到天黑,在生活上他们省吃俭用尽量减少开支,为了省钱买个土豆都要捡最小的挑,以把积蓄用来供我读书。如今自己已经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收入,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父母不再劳累,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地生活。
感谢我的姐姐、堂哥、堂姐。没有我姐姐的坚持,或许我初中就已经辍学打工去了,正是她联系了新的学校,并让我住宿在她家,我才得以在城里继续读书。各位堂哥、堂姐也在我考上大学时,纷纷解囊相助帮我筹齐了大学学费,并鼓励我好好学习,再上一个台阶。找工作时,堂哥也没少帮忙,从指导我打印简历,到帮我向家乡一些机关、学校投送简历都出了很大的力。有这样一群亲人的关怀和帮助,感觉自己真的很幸福,有他们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文章,再创佳绩。
感谢我的朋友、同事和同学。曾经的共同生活就是天大的缘分,同在异乡为异客,是大家的关心与友爱使我对党校产生了家的感觉。还记得邵卿在帮我校对和排版时给我的帮助,记得王云龙在宿舍里和我一起探讨相关案例时提出的独特见解,记得黄雨燕在文稿写作时提供的鼓励和帮助,记得甘凤春提供的相关网络素材……还记得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无法进行一一列举。和同事或同学在困难时互相帮助,无聊时一起聚餐,欢乐时一起出游,假期里互相联络……这让我相信共处的时光会结束,但此生的友谊将会一直延续。
回想自己人生经历过的这二十多年,与其说我收获的是工作和著作,不如说我收获的是成熟与感动。再次感谢带给我这无数次感动的每一个人,祝你们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